登陆注册
6503600000031

第31章 朱自清先生传略

朱自清先生,字佩弦。他的字不很通行,他的名是每个中学生都知道的。他写的文章,或署名,或署字,而成书出版时,一概用名。在学校里也用名,学生都称他为朱自清先生。原籍浙江省绍兴县人。祖父讳则余,字菊坡。祖母吴氏。祖父为人谨慎,在江苏东海任承审官十余年,民国纪元前七八年退休,迁居扬州。父讳鸿钧,字小坡。母周氏。民国纪元前十四年,前清光绪二十四年戊戌(一八九八年)旧历十月初九日,先生生于绍兴原籍(一说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为小坡公之长子。后来他在扬州长大,在扬州读书,就入籍为江苏省江都县人。祖父退休后,他的父亲随侍在扬州,任扬州承审官。先生原名自华,弟物华,国华,妹玉华,皆生于扬州。民国元年,菊坡公逝世,留下些产业,家道小康。此后他的父亲到过江西石港、江苏徐州,历任盐酒各税局局长,廉直清正,一无积蓄。读过他的诚挚动人的《背影》的都知道他有位极其慈爱的父亲。那时他的家庭遭遇不幸,祖母病故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在变卖家产,借钱办丧事。菊坡公的一生谨慎,小坡公的忠厚廉直,这些性格不折不扣地都遗传给先生。

扬州从隋唐以来,是南北水陆交通的都会,富庶繁华、人文荟萃之邦。先生幼年,值科举初废,学校方兴,早承庭训,读过些经籍古文。民国纪元前后入新式学校,在安徽旅扬公学上学。十五岁,入两淮中学(今扬州中学),成绩优异,十九岁毕业,即考入全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的预科。父母的喜欢自不必说,而千里迢迢,进京求学,为了安慰老人,他答应了早婚。到京半年,寒假中赶回家乡结婚。夫人武氏,名钟谦,扬州名医武威三之女,与先生同岁。婚后感情甚笃,仍北上读书。不料祖母病故,父亲赋闲,他愁着读书年限太长,恐家计艰难,遂改名自清,投考北京大学本科,再发再中,又被录取。时北京大学尤以文科著名,先生入哲学系,加速用功,在三年内修毕学程。民国九年夏,毕业于北京大学文学院哲学系,得文学士学位。

先生性喜交游,在北大认识不少同学。同他交情最厚的有同学兼同乡的任中敏,在校时不熟而后来成为良友的有俞平伯。哲学系主任胡适教授正领导着新文化运动,倡导文学革命,风起云涌,给予先生的影响颇深。他热心参加学生运动,并开始创作。最先试新诗,其后用功散文。早期的作品,收在《雪朝》、《踪迹》两个集子里的,正是五四运动前后所写。使他成名的是长诗《毁灭》与长篇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作于北大毕业后的两三年。时人比《毁灭》为新文学中的《离骚》、《七发》,评《秦淮河》篇为白话美术文的模范,此时他一跃而为第一流作者。

在杭州第一师范,初尝讲坛粉笔生涯的滋味,他觉得很不合适,几乎要辞职,是学生留住了他。他的思想很新,同学生热心地讨论哲学上的问题、人生的意义,提倡用白话写作,策励青年,很得到学生的信仰。历任浙江省立第一师范(杭州,民九至一一),吴淞中国公学,浙江省立第六师范(台州,民一一),浙江省立第十中学,第十师范(温州,民一二至一三),浙江省立第四师范(宁波),私立春晖中学(上虞白马湖,民一三至一四)的国文教员,江苏第八中学(扬州,民一四,他的母校)的教务主任兼教员。在江浙两省教书五年,教育了不少青年,同时也训练了自己。他渐渐地抛弃哲学,专心研究语文教育。他所任教的各个地方,不乏山水名胜,课余游览,写新诗、游记、散文,陆续在文艺杂志上发表,同时加入了上海的文学研究会。在此时期,他和夏丏尊、叶绍钧、丰子恺、朱光潜、郑振铎为友,互受影响。在语文教育上的同道有夏、叶两位。后来他和叶绍钧合作了许多有关于国文教学上的著作,其趣味与经验,植根在这五年的中学国文教学上。每一个中学生都读过他的文章、他的书,终身得到他的益处。

白话文运动慢慢地成功,攻破了国学和古文的壁垒。民国十四年,北京清华学校加办大学部,成立国文系,聘先生为教授。校址在北京西郊清华园,环境幽美,图书丰富。国文系中多老辈,有古文名家,又有前清的翰林、举人,先生年才二十八。然而青年学生中喜欢新文艺的,却愿意转到他的班上来。(见《哀韦杰三》文)清华设有国学研究所,聘梁启超、王国维等为导师,学术空气浓厚,于是先生见闻日广,益谦虚,自居后辈。次年,接眷到校,住清华园西院。《荷塘月色》、《儿女》两篇写他在园内的生活。他把散文零篇,继《踪迹》后,集成《背影》一集付印。那时,他已是五个儿女的父亲了,生活的重担压着。不幸武氏夫人积劳成疾,十八年,在扬州病逝,年仅三十有二,遗二子三女。

民国十七年,国民政府北伐成功,国内统一,定都南京。清华学校改国立清华大学,由罗家伦氏长校。他的老同学杨振声长文学院,兼中国文学系主任,气象一新。新的计划是尽可能向新文学方面发展,先生亦参与草拟方案。十九年,杨氏离校,冯友兰氏长文学院,先生继任为中国文学系主任。他的专门研究是诗歌与文学批评,任“新文学概论”、“歌谣研究”等课,皆编有讲义。古文学考据的著作有《陶渊明》、《李长吉》两篇论文,先后发表于《清华学报》。学者之间都称道他的谨严博洽。二十年,休假出国,赴欧游历,又留学英国,在伦敦大学读语言学及英国文学。二十一年,返清华大学,时梅贻琦氏长校,先生复为中国文学系主任。此后数年,清华大学中文系均由先生主持,名教授有陈寅恪、杨树达、黄节、刘文典、俞平伯、闻一多、王力等,一时称盛。先生周旋老辈,奖掖新进,使新旧学术平衡发展,同人师生,感情皆洽。二十四年,兼任清华大学图书馆主任,二十五年辞兼职。专任中文系主任。

在出国赴欧前,他和陈竹隐女士订婚于北平。陈女士,四川成都人,少先生七岁,毕业于北平艺术学院,为齐白石、溥西园弟子,工书画、善度曲。二十一年八月,先生返国,与陈女士结婚于上海,偕返清华园,卜居北院。新婚伉俪,生活极愉快,先生写作益勤,成散文集《你我》及《欧游杂记》、《伦敦杂记》稿。长子迈先,长女采芷,从扬州出来,到北平就学。为了家用不足,不得不兼职,他和杨振声、沈从文共事,参加部编中学教本工作。于文章注释外,他又旁参博考,写下了若干部国学要籍的提要和说明,这部稿子,就是《经典常谈》的底本。他又应上海良友公司之约,参加《新文学大系》的编辑,编选《新诗》一册。在清华大学,他开设“宋诗”及“中国文学批评”两门新学程,成《宋诗钞略》、《诗文评钞》两书。又开始研究中国文学批评里的几个基本观念之演化,在诗论方面先整理出头绪来,成《诗言志》论文一篇。他正要继续写稿时,二十六年七月七日卢沟桥变起,中日战争开始,打断了他的安居治学的生活。

二十六年九月,清华大学奉教育部命南迁,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成立临时大学于长沙。先生留眷在北平,独赴长沙,被推为临时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文学院设于南岳,时战氛弥漫,弦诵不辍,先生常出讲演,激励士气。在南岳半年,生活朴素,和北大、清华、南开三校的文学院诸教授谈学游山,登祝融峰,游方广寺,多题咏。二十七年春,临时大学奉命迁昆明,改名为西南联合大学,文学院设于蒙自。先生游历桂林、阳朔山水,经安南入滇,其眷属自北平脱险南来,定居于蒙自。任西南联合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次年,迁昆明。时敌机轰炸甚烈,眷属疏散到乡,遂居昆明西北郊外梨烟村。村居简陋,遣仆役,夫人亲操家事,先生步履往返城乡,教学甚劳。其时图书缺乏,研究工作停顿,他注意到通俗教育的重要性,要使学术通俗化,乃续写《经典常谈》稿,又与叶绍钧合作《精读指导举隅》,又与浦江清等创办《国文月刊》,促进国文教学。胃病时发,二十九年春辞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主任。由北大教授罗常培继任。是年夏休假,同眷赴成都,住东门外宋公桥报恩寺,其地清幽,亦避免轰炸、疏散眷属之所。暇居一年,与萧公权等多倡酬,做旧诗,格律出入昌黎、圣俞、山谷间,时运新意,不失现代意味。又与老友叶绍钧相会,合作《略读指导举隅》、《国文教学》两书。三十年秋返昆明,留眷在成都,其夫人任四川大学图书馆职,长女采芷、三子乔森在成都上学,子思俞,女蓉隽,尚幼。

先生返昆明,住北门街宿舍,辞系主任,由闻一多继任,专任教授。清华文科研究所成立,由冯友兰院长兼所长,闻一多任中国文学部主任,设所址于昆明东北郊外龙泉镇。先是,民国二十五年,清华大学鉴于华北局势紧张,筹设分校于长沙,择一部分图书仪器南运。时先生兼图书馆主任,实主持甄别图书装箱南运之役。南运图书由湘入川,大部分被炸毁于重庆,先生最为伤心。小部分运到昆明者,文科研究所成立后,整理残余,陈书满楼,于是进行研究工作。先生以半星期居城中授课,半星期下乡至研究所,与闻一多,许维遹、浦江清,陈梦家等共同研讨,续写中国诗论专篇若干,成《诗言志辨》一书。在北门街宿舍,披览现代文艺杂志,作新诗评介多篇,成《新诗杂话》。先生母周氏太夫人已前殁,三十三年,小坡公殁于扬州,年七十有七,先生闻讯哀恸,时胃病已到严重阶段。

三十四年八月,胜敌受降,学校议迁回北平。三十五年春,文科研究所结束,闻一多辞主任。先生虽健康未复,不得已复任为中国文学系主任,计划复员。其年夏,西南联合大学结束,师生分批离滇,闻一多被刺于昆明。时先生已离滇赴成都,同眷属飞回北平。清华大学复返故址,先生住家于北院旧居,八年流徙生涯,至是略得休息,健康稍复。他收集闻一多遗稿,主编闻氏全集。内战起,国内统一无望,生活艰难既同于战时,而精神上更其苦闷。先生觉老之将至,益多写作,努力成《语文零拾》、《语文影》、《论雅俗共赏》、《标准与尺度》数书。他的散文更其精练老到,思想更其开广,更其注意到通俗的大众的文学。在现代文学批评中,他的持论最通达公正,名望甚高。他在昆明时渐致力于文学史的研究,授此项功课三年,所以处处能用历史的观点,通古今之变。最后,他研究通俗文学,注意小说史,还没有论文发表。开明书店编中学国文教本,仍邀先生合作,他与吕叔湘、叶绍钧共同计划,担任了语体文的教本。三十七年春,胃病大发,教授二十三年,难得看到他请病假两周。然而到了学年考试将至,他又抱病上课,认真地结束了功课。至是,在校服务又满七年,乃提出休假。计划在园内养息一年,编开明课本并预备“现代散文”一门功课。他参加一学年的最后一次教授会,通过毕业生名单后,他的职务完了,办理交卸。暑假中稍得休息,清晨傍晚,常曳杖逍遥于北院杨柳荫中,同人均讶其消瘦。八月五日,胃病大发,卧床呕吐。六日晨剧痛不可耐,由清华校医室送往城内北京大学医院诊治,知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开刀治疗。起初两三天经过良好,其后转他病,突趋严重,体力不支。十二日上午十一时四十分,溘然长逝,年五十岁。临危,执夫人手不释,从容若平生,无遗命及后事。子乔森、思俞,女蓉隽侍侧,知交学生来视病者,鹄立门外。噩耗传到学校,清华大学全体学生静默致哀。其长子迈先自蚌埠奔丧至北平。身后唯遗书满室,有《论白话》残稿存案头,盖剧病时辍笔者。学校为治丧,并向教育部请恤。

先生长子迈先服务军界,为中校教官,已婚。次闰生,服务新闻界。次乔森,思俞,还在读中学。长女采芷,三女效武,均已婚。次女逖先,卒于抗战期中。幼女蓉隽,方八龄,在小学。

先生既殁,亲友之交,文坛作家,以及他的学生皆执笔为文,追忆哀悼,遍载国内数十种刊物。他的传记材料,在各方征询中,将来须集二三知友公同考实商定,又须能文之士执笔润色。今兹所述,粗具记录,亦或有失误,又不暇为文,略述梗概,以备参考而已。

八月二十六日

(《周论》第二卷第八期,一九四八年九月三日出版。)

(《国文月刊》第七十二期转载,一九四八年十月,文字略有修改。)

同类推荐
  • 美丽之城的特别之旅

    美丽之城的特别之旅

    本书为“相约名家·冰心奖获奖作家作品精选”系列之一,为浙江作家徐均生的个人文学作品选集,包括《最美好的婚礼》《修剪人生》等小说和散文数十篇。内容涉及生态与科学、荒诞与现实、魔幻与穿越、官场与俗俚以及爱情与拯救等。
  • 军旅日记

    军旅日记

    这本《军旅日记》的原则一是说实话,照原样。本子上怎样记的,怎样抄下来。因此不同时期都有当时的话,甚至是错话和幼稚的话,现在不好理解的话。二是日记不是全部。一年只摘录了几十篇。三是日记特点是事情多、学习多、会议多、接待多、吃饭多。这后面“三多”,特别是最后一“多”正好是要反对的。
  • 无声的群落:续编(下卷)

    无声的群落:续编(下卷)

    作者都是1964年和1965年从北京、上海、重庆、沈阳、武汉、成都、长沙、杭州、西安等地下乡的知青,目前散居在全国二十余个城市和海外,一个共同的夙愿将这些素昧平生的人们凝聚到一起,共同续写了中国知青史中一段起伏跌宕的开篇。作为上山下乡运动的先行者,“文革”前知青是一个具有特色的群体。他们出生于人民共和国诞生前后,成长于社会政治意识形态最纯正,也*影响力的年代。其中的大多数因家庭出身不好而被剥夺了学习和就业的权利,不得不到农村去“脱胎换骨”。
  • 吉尔尕朗河两岸

    吉尔尕朗河两岸

    本书以一条静静流淌在天山腹地伊犁大草原的吉尔尕朗河为背景,通过作者十年住居生活的亲身体验,以细腻浪漫的笔调和田园牧歌式的行吟,全景式的描绘了吉尔尕朗河两岸广阔的牧场、田园、林区、山脉等四季变幻的迷人风景,并对生活在此的游牧民族的独特文化、风俗、节庆、民歌等做了深入详实的了解与记录。全书充溢着作者对这片远离都市喧嚣的原生态土地上山川风物的热爱与眷恋,对现代工业文明弊端的清醒与重返健康田园生活的提倡,以及对生态文明的现状和现代人精神生活的关注与反思。
  • 萧红作品集(四)

    萧红作品集(四)

    全屋子都是黄澄澄的。一夜之中那孩子醒了好几次,每天都是这样。他一睁开眼睛,屋子总是黄澄澄的,而爷爷就坐在那黄澄澄的灯光里。爷爷手里拿着一张破布,用那东西在裹着什么,裹得起劲的时候,连胳臂都颤抖着,并且胡子也哆嗦起来。有的时候他手里拿一块放着白光的,有的时候是一块放黄光的,也有小酒壶,也有小铜盆。有一次爷爷摩擦着一个长得可怕的大烟袋。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话里话外话浙商

    话里话外话浙商

    本书包括浙江人经营中的超前视野、浙江人的经营法则、浙江人的创业之道、浙江人的骄傲、浙江人在全国、风云浙商的智慧、浙江企业巡礼、浙江模式新析等内容。
  • 易烊千玺我爱你啊

    易烊千玺我爱你啊

    大家好!我是一名VIP,你们问我为什么要写易烊千玺的文,因为我也是千纸鹤!这是我的处女作,讲的是男主易烊千玺和女主林秀苒的恋爱故事,tfboys都喜欢上了林秀苒,他们会有怎样的故事呢?
  • 文学研究会与中国现代文学制度

    文学研究会与中国现代文学制度

    本书吸取了当今文学制度研究的最新成果,并卓有成效地将其运用到对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文学研究会”的考察中,分别从“文学研究会的文学社团组织制度”、“文学研究会的职业作家创作制度”、 “文学研究会的编辑体制与传播制度”、 “文学研究会的文学论争与批评制度”等几方面对“文学研究会”的制度体系进行了探讨,为文学社团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一些为传统文本研究、作家研究、审美研究所忽视的材料,也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对拓宽与加深我们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理解具有启示意义。
  • 马斯洛人性管理经典

    马斯洛人性管理经典

    本书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择要阐述心理学大师马斯洛的理论体系,重点介绍了在公司企业中可以应用的心理学知识,以及具体应用理论解释;第二部分具体介绍了马斯洛理论在管理理论中的具体应用。
  • 守护之光

    守护之光

    如果一觉醒来,整个世界都变了模样,外星生物入侵地球,凶残虫兽横行,你会怎么想怎么做?惶恐,忧愁,或者兴奋?
  • 巫师之夜

    巫师之夜

    既然来到了巫师世界,那我便要踏遍它的每一处角落,揭开它神秘的面纱。我想要看看,这个世界所有未知的存在。
  • 流年如墨,忘尘悦卿

    流年如墨,忘尘悦卿

    她,他,在这场游戏里,谁失了心,谁动了情。。。
  • 变异猎人

    变异猎人

    当山峰没有棱角,呸,当核辐射席卷整个大陆时,变异的生物侵占了人类的土地,人类想要夺回怪物侵占的土地,于是变异的人类与魔兽们进行殊死战斗。但可怕的不仅仅是变异的怪物,还有扭曲的人心
  • 宅混NBA

    宅混NBA

    热爱篮球的人心中都有一个梦,并不一定要在NBA多么多么风起云涌,但总是希望黄种人在作为最高赛场的NBA有那么一席之地。我是从湖人对76人的时候开始喜欢上了NBA,喜欢上了科比的潇洒不羁,艾弗森的可贵坚持、一往直前。然后姚明的出现,代表了我们中国人也可以在NBA赛场上打出全明星级别的数据,可以在NBA赛场上留下黄种人的足迹。再到2012年的林疯狂,虽然他是美籍华裔,但我不在乎,他中国话不流利,我也不在乎。我只是希望中国人,黄色皮肤的身影可以在NBA赛场上也有一席之地。希望NBA赛场上不仅仅是黑人,白人。希望以后的NBA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黄色皮肤的身影在NBA努力拼搏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