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礼貌当先;与人交谈,称谓在前。称谓礼仪是在对他人称呼时所使用的一种规范性礼貌语言,恰当地使用称谓,是社交中的一种基本礼貌。
得当的称谓可表现出尊敬、亲切和文雅的意思,能使双方心灵沟通,感情融洽,缩短彼此距离。所以,正确地掌握和运用称谓,是人际交往中不可缺少的礼仪因素。
1.称呼姓名
称呼姓名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称呼形式,用法大致如下:
(1)称呼全名,即直呼其姓和名。如:“展小凡”、“李向阳”等。称呼全名有一种庄严感,一般用于学校、部队或其他郑重场合。一般来说,在人们日常交往中,称呼别人全名是不礼貌的,甚至有些粗鲁。
(2)只称呼名字,即省去姓氏,如“小凡”、“向阳”等,这样的称呼显得既礼貌又亲切,适用双方较熟悉的时候。
(3)在姓氏前加修饰语,如“老展”、“小李”等,这种称呼亲切、真挚,一般用于同事间和朋友间。
2.称呼职务
称呼职务,就是用对方所担任的职务作为称呼。如“王局长”、“赵科长”、“宋院长”、“李厂长”等。
此外,也可用对方的专业技术职务作为称呼,如“李教授”、“张工程师”、“刘医师”等。
有些职业,也可作为对对方的尊称,如“常老师”、“刘大夫”、“赵会计”等。
总之,称谓的选择应根据不同的对象,区别不同场合,以文明礼貌为原则。
有一位先生,想替他的一位外国朋友订做生日蛋糕。他来到一家酒店的餐厅,对服务小姐说:“我要给一位女性朋友订一个生日蛋糕。”小姐忙问:“请问先生,您的朋友是小姐,还是太太?”这位先生也不清楚对方结婚没有,他想:“她一大把岁数了,应该是太太。”就告诉服务小姐,是太太。生日蛋糕做好后,服务员小姐按地址送到酒店客房里。她一敲门,出来一位女子。服务员小姐礼貌地说:“请问,您是史密斯太太吗?”女子一愣,不高兴地说:“错了!这里只有史密斯小姐,没有史密斯太太。”说完,使劲把门关上了。
这个故事,就说明了称呼的重要性,由于称呼不当,导致史密斯小姐非常生气,对那位先生的好感也荡然无存,所以,我们在社交中一定要注意称呼得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