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态语言在社交中运用广泛,所以每个人都应能读懂一些常用的体态语,以便能准确地解读信息,防止误会。
1.眼神的含义
假设与别人谈话30分钟,如果对方只有10分钟是在看你,那说明他比较轻视你;如果注视时间在10~20分钟之间,说明他对你比较友好;如果时间在20~30分钟,则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对你比较重视;二是对你比较敌视。
主管对员工说:“小王,这个季度你的成绩不理想啊,下个月你可要努力哦!”如果主管说这句话时,板着脸,语气很重,一直盯着他并且眼神严厉,小王就会认为主管在责备他,甚至可能处罚他;但如果主管说这句话时,眼神温和,满脸含笑,那小王就会认为这只是主管在鼓励自己努力工作而已。
眼神落在你身体的不同部位,也表示不同的含义:
眼神注视部位含义
额头公务型注视
眼睛关注型注视
眼睛至唇部社交型注视
眼睛到胸部亲密型注视
眼睛是人体传递信息最有效的器官。在社交场合交谈时,目光凝视的时间不能超过4、5秒,否则会让对方感到紧张、难堪。如果对方较熟,则可用从容的眼光来表达问候,征求意见,这时目光可以多停留一下,因为如果迅速移开,会让人觉得冷漠、傲慢。
民谚道:“一个目光表达了1000多句话。”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瞳孔也是有语言的,比如,表示反感和仇恨时,瞳孔会缩小,并露出刺人的目光。相反,睁大眼睛则是同情和感兴趣的表现,也可能表示赞同和好感。
比如,经理把小王叫到办公室,小王就可从经理的眼神,看出自身处境。如果经理说话时不看他,那就表示他想用不重视来惩罚他;如果经理从上到下扫视了他一眼,那就表明他正在显示他的优势和自负;如果经理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小王,那就表明他想了解更多情况;如果经理很友好地、坦率地看着他,甚至偶尔眨眨眼,那就表明他同情他,对他比较喜爱,甚至是在鼓励他;而如果经理用锐利的眼光久久盯着他,那就表明他在显示其权力和优越感;如果经理只是偶尔看小王,并且目光游移不定,那说明经理可能很不自信,或想让你干一件对不起你的事。
2.眉毛的含义
眉毛能表达丰富的情感。如舒展眉毛,表示愉快;紧锁眉头,表示遇到麻烦或反对;眉梢上扬,表示心存疑惑、想要询问;眉尖上耸,则表示惊讶或无奈;而竖起眉毛,则可能是生气了。
3.嘴巴的含义
嘴巴可以传达丰富的情感。如紧闭双唇,嘴角微微后缩,就表示很严肃或很专心;嘴巴张成O形,表示惊讶和不相信;双唇撅着,表示不高兴;撇嘴表示轻蔑或讨厌;咂嘴,则有赞叹或惋惜之意。
4.手势语的含义
人们交往时,手势语往往是最好的辅助。比如,翘起拇指或鼓掌表示敬佩、称赞;不停摆手表示反对;握紧拳头寓意愤怒或焦躁;招手是想让人过来,挥手则表示再见或让人走开;挠头表示有不解之处,拍额头多表示忽然醒悟等。
但是,手势语如果不细加确认,很可能会产生误解,有时甚至酿成悲剧。
有一次,一对不会汉语的瑞士夫妇牵着心爱的小狗去一家上海中餐馆用餐,点完菜以后,他们用手势比划着,一会儿指指小狗,一会儿指指桌上的饭菜,意思是让服务员给他们的小狗也弄点吃的,服务员自以为弄明白了他们的意思,就笑着把小狗带到了厨房,过了一会儿,他端出来了一盘红烧的全狗肉。那对瑞典夫妇一见,差点昏死过去。
所以,和别人交往时,一定要将手势语和有声语言配合,否则可能造成沟通不畅,让别人难堪甚至生气,为自己造成社交困境。
据说,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一次招待会上,曾举起双手招呼记者们站起来,嘴上却说:“大家请坐。”这一举动使得记者们大惑不解,不知总统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就是由于有声语言和手势语不一致造成的。
5.其他体态语言
社交中的体态语言千变万化,如果一一列举,恐怕很难穷尽。体态语言本就是一个人心理的展现,它也需要我们不断的累积经验,从而对其进行解读。下面我们再列举一部分,就可窥见体态语言的复杂和博大精深。
比如,你要和上司汇报工作。如果他的眼睛没有专注地的看着你,或者用手指不经意地轻叩桌面,则很可能他对你的汇报很不满意;如果你进去时,他的脚正在桌下无聊乱晃,你说话时他的脚却忽然停止,那可能他对你的话已产生浓厚的兴趣。
再比如,如果一个人在酒桌上向你频频敬酒,那此人不是有求于你,就是对你有敌意,想把你灌醉。所以,你需要尽快弄清真相,查清他到底属于前者还是后者。若是前者,那你应该赶快把话题引开,或者干脆答应他;若是后者,你就要装作喝醉了,阻止他继续向你进攻。
假若一个人向你发出邀请后,你兴致勃勃地满口答应了,这时他却突然岔开话题,顾左右而言他,那说明他刚才的邀请只不过是顺口一说罢了,你就应该马上改口推脱,否则可能得罪人,让他讨厌你。
一位经验丰富的HR,非常善于通过体态语来探查求职者的内心,他总结出了求职者如下体态语的涵义:
﹡捏眉毛、鼻子、耳朵或嘴唇:没有把握;
﹡看表:不耐烦;
﹡玩弄纸笔、戒指或其他物品:漫不经心;
﹡正视对方:感兴趣、注意力集中和自信;
﹡姿势放松:没有隐瞒,比较自信;
﹡身体前后摆动:紧张和有问题;
﹡真诚的微笑:积极向上、热忱;
﹡搓手:紧张或者没有耐心;
﹡手臂交叉:防备心理强;
﹡姿势太随意:傲慢、自信;
﹡啃指甲:没有把握;
﹡眼光向下:不相信对方和所听到的话;
﹡两腿交叉或不停抖动:厌烦或无所谓;
﹡脚歪放,脚跟分开:神经质和过于紧张;
﹡揉眼睛,抓鼻子:心存疑问。
总的来说,体态语应该得体、自然、准确、优雅,既能表情达意,也可给人美的享受。社交中,应该正确运用这种工具,既读懂他人的体态语,也展现自己的所思所想和迷人风度。
[本章小结]
表达感情时,有声语言和体态语言总是相互配合的,所以,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既要学会察颜观色,又要善于利用体态语言表达情感,才能很好地明白别人的意思,同时又可准确地传递自己的情感。
善于了解对方、懂得察颜观色是取得社交成功的前提。而所谓察颜观色,就是要认真细致地观察对方的言谈、举止、神情等,由此洞悉其心理活动。正所谓心有所思、口有所言,通过语言这个窗口,可以探知人的内心世界,而通过人的举止、神情等,则往往可以了解其思想意识,通过它们有时甚至可以捕捉到比有声的语言更真实微妙的东西。
不过,由于每个人的习惯动作不同,所以同一个动作表达的含义也可能有异。所以,我们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社交实践中认真把握,逐步积累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