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大致有两种态度:一种是不求甚解,一种是也求甚解。
有的读书人选择不求甚解,源自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个理由似乎很充足,但却曲解陶渊明的本意。我们知道,中国人的语言是很复杂的,同一句话在不同的语境里表示的意思也不尽相同。就“不求甚解”这一词语来说,人们只抓住陶渊明说的前一句,而丢掉了后一句,如果把这两句放在一起加以理解,就不难看出,不求甚解是陶渊明一种自谦的说法,另外还有一层意思是说,他对所读的书不执着于字句的解释,而是观其大意,注重领会其精神实质,其实这也是一种读书的方法。对于“不求甚解”应当怎样理解,邓拓在《燕山夜话》中有精辟地论述和解释,我们不妨翻出来看看,以免对陶渊明说的这句话产生曲解。在这里,我们不研究读书的具体方法,而是就读书的两种态度加以探讨。
读书的经验告诉我们,同样一本书,有的人读了漠然不知其味,全无印象;有的人则能吸取精华,发现问题,得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我国南北朝时,有个学者叫陆澄,他从小好学,相当刻苦,青灯黄卷,皓首穷经,“行坐眠食,手不释卷”,可他读了三年《易经》,背得滚瓜烂熟,却不明白书中的道理。我们知道,孔子也好《易经》,反复地读,把穿竹简的牛皮绳都磨断了三根,在读的过程中,他十分注重思考,深钻细研,不放过一字一句,直至弄懂为止,最终成为一个大学问家。为此,我们不禁要问:同样读一本书,为何二者收效的差距这样大呢?原因就在于前者不求甚解,后者也求甚解,是读书的态度使然。
不求甚解的人读书就好比是猪八戒吃人参果。《西游记》里有这么一段,说的是孙悟空在万寿山五庄观偷着打下3个人参果,拿回来与猪八戒和沙僧分着吃。猪八戒食肠大,口又大,一则是听见童子吃时,便觉馋虫拱动,却才见了果子,拿过来,张开口,轱辘地囫囵吞咽下肚,却不知有核无核,是什么滋味,结果闹出了笑话。
所以,对于读书的态度应该也求甚解,就像吃东西时,只有细嚼细咽,才能品出其中的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