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93600000023

第23章 危巢坠简(3)

瞎子进了胡同口,沿着墙边慢慢地走。那边来了一群狗,大概是追母狗的。它们一面吠,一面咬,冲到瞎子这边来。他底拐棍在无意中碰着一只张牙裂嘴的公狗,被它在腿上咬了一口。他摩摩大腿,低声骂了一句,又往前走。

“你这小子,可教我找着了。”从胡同底那边迎面来了一个人,远远地向着瞎子这样说。

那人底身材虽不很魁梧,可也比得胡同口“街知事”。据说他也是个老太爷身份,在家里刨掉灶王爷,就数他大,因为他有很多下辈供养他。他住在鬼门关附近,有几个子侄,还有儿媳妇和孙子。有一个儿子专在人马杂沓的地方做扒手。有一个儿子专在娱乐场或戏院外头假装寻亲不遇,求帮于人。

一个儿媳妇带着孙子在街上捡煤渣,有时也会利用孩子偷街上小摊底东西。这瞎子,他底侄儿,却用“可怜我瞎子……”这套话来生利。他们照例都得把所得的财物奉给这位家长受用;若有怠慢,他便要和别人一样,拿出一条伦常底大道理来谴责他们。

瞎子已经两天没回家了。他蓦然听见叔叔骂他的声音,早已吓得魂不附体。叔叔走过来,拉着他底胳臂,说:“你这小子,往那里跑?”瞎子还没回答,他顺手便给他一拳。

瞎子“哟”了一声,哀求他叔叔说:“叔叔别打,我昨天一天还没吃的,要不着,不敢回家。”

叔叔也用了骂别人底妈妈和姐妹的话来骂他底侄子。他一面骂,一面打,把瞎子推倒,拳脚交加。瞎子正坐在方才教骡子滑倒的那几个烂柿子皮的地方。破柳罐也摔了,掉出几个铜元,和一块干面包。

叔叔说:“你还撒谎?这不是铜子?这不是馒头?你有剩下的,还说昨天一天没吃,真是该揍的东西。”他骂着,又连踢带打了一会儿。

瞎子想是个忠厚人,也不会抵抗,只会求饶。

路东五号底门开了。一个中年的女人拿着药罐子到街心,把药渣子倒了。她想着叫往来的人把吃那药的人底病带走,好像只要她底病人好了,叫别人病了千万个也不要紧。她提着药罐,站在街门口看那人打他底瞎侄儿。

路西八号底门也开了。一个十三四岁的黄脸丫头,提着脏水桶,望街上便泼。她泼完,也站在大门口瞧热闹。

路东九号出来几个人,路西七号也出来几个人,不一会,满胡同两边都站着瞧热闹的人们。

大概同情心不是先天的本能,若不然,他们当中怎么没有一个人走来把那人劝开?难道看那瞎子在地上呻吟,无力抵抗,和那叔叔凶恨恶煞的样子,够不上动他们底恻隐之心么?

瞎子嚷着救命,至终没人上前去救他。叔叔见有许多人在两旁看他教训着坏子弟,便乘机演说几句。这是一个演说时代,所以“诸色人等”都能演说。叔叔把他底侄儿怎样不孝顺,得到钱自己花,有好东西自己吃的罪状都布露出来。他好像理会众人以他所做的为合理,便又将侄儿恶打一顿。

瞎子底枯眼是没有泪流出来的,只能从他底号声理会他底痛楚。他一面告饶,一面伸手去摸他底拐棍。叔叔快把拐棍从地上捡起来,就用来打他。棍落在他底背上发出一种霍霍的声音,显得他全身都是骨头。叔叔说:“好,你想逃?你逃到那里去?”说完,又使劲地打。

街坊也发议论了。有些说该打,有些说该死,有些说可怜,有些说可恶。可是谁也不愿意管闲事,更不愿意管别人底家事,所以只静静地站在一边,像“观礼”一样。

叔叔打够了,把地下两个大铜子捡起来,问他:“你这些铜子儿都是从哪里来的?还不说!”

瞎子那些铜子是刚在大街上要来的,但也不敢申辩,由着他叔叔拿走。

胡同口底大街上,忽然过了一大队军警。听说早晨司令部要枪毙匪犯。胡同里方才站着瞧热闹的人们,因此也冲到热闹的胡同去。他们看见大车上绑着的人。那人高声演说,说他是真好汉,不怕打,不怕杀,更不怕那班临阵扔抢的丘八。

围观的人,也像开国民大会一样,有喝采的,也有拍手的。那人越发高兴,唱几句《失街亭》,说东道西,一任骡子慢慢地拉着他走。车过去了,还有很多人跟着,为的是要听些新鲜的事情。文明程度越低的社会,对于游街示众、法场处死、家小拌嘴、怨敌打架等事情,都很感得兴趣,总要在旁助威,像文明程度高的人们在戏院、讲堂、体育场里助威和喝采一样。说“文明程度低”一定有人反对,不如说“古风淳厚”较为堂皇些。

胡同里底人,都到大街上看热闹去了。这里,瞎子从地下爬起来,全身都是伤痕。巡警走来说他一声“活该”!

他没说什么。

那边来了一个女人,戴着深蓝眼镜,穿着淡红旗袍,头发烫得像石狮子一样。从跟随在她后面那位抱着孩子的灰色衣帽人看来,知道她是个军人底眷属。抱小孩的大兵,在地下捡了一个大子。那原是方才从破柳罐里摔出来的。他看见瞎子坐在道边呻吟,就把捡得的铜子扔给他。

“您积德修好哟!我给您磕头啦!”是瞎子谢他的话。

他在这一个大子的恩惠以外,还把道上底一大块面包头踢到瞎子跟前,说:“这地上有你吃的东西。”他头也不回,洋洋地随着他底女司令走了。

瞎子在那里摩着块干面包,正拿在手里,方才咬他的那只饿狗来到,又把它抢走了。

“街知事”站在他底岗位,望着他说:“瞧,活该!”

归途

她坐在厅上一条板凳上头,一手支颐,在那里纳闷。这是一家佣工介绍所。已经过了糖瓜祭灶的日子,所有候工的女人们都已回家了,惟独她在介绍所里借住了二十几天,没有人雇她,反欠下媒婆王姥姥十几吊钱。姥姥从街上回来,她还坐在那里,动也不动一下,好像不理会的样子。

王姥姥走到厅上,把买来的年货放在桌上,一面把她底围脖取下来,然后坐下,喘几口气。她对那女人说:“我说,大嫂,后天就是年初一,个人得打个人底主意了。你打算怎办呢?

你可不能在我这儿过年,我想你还是先回老家,等过了元宵再来罢。”

她蓦然听见王姥姥这些话,全身直像被冷水浇过一样,话也说不出来。停了半晌,眼眶一红,才说:“我还该你的钱哪。

我身边一个大子也没有,怎能回家呢?若不然,谁不想回家?

我已经十一二年没回家了。我出门的时候,我底大妞儿才五岁,这么些年没见面,她爹死,她也不知道,论理我早就该回家看看。无奈……”她底喉咙受不了伤心底冲激,至终不能把她底话说完,只把泪和涕补足她所要表示的意思。

王姥姥虽想撵她,只为十几吊钱的债权关系,怕她一去不回头,所以也不十分压迫她。她到里间,把身子倒在冷炕上头,继续地流她底苦泪。净哭是不成的,她总得想法子。她爬起来,在炕边拿过小包袱来,打开,翻翻那几件破衣服。在前几年,当她随着丈夫在河南一个地方底营盘当差的时候,也曾有过好几件皮袄。自从编遣底命令一下,凡是受编遣的就得为他底职业拚命。她底丈夫在郑州那一仗,也随着那位总指挥亡于阵上。败军底眷属在逃亡的时候自然不能多带行李。

她好容易把些少细软带在身边,日子就靠着零当整卖这样过去。现在她什么都没有了,只剩下当日丈夫所用的一把小手枪和两颗枪子。许久她就想把它卖出去,只是得不到相当的人来买。此外还有丈夫剩下的一件军装大氅和一顶三块瓦式的破皮帽。那大氅也就是她底被窝,在严寒时节,一刻也离不了它。她自然不敢教人看见她有一把小手枪,拿出看一会儿,赶快地又藏在那件破大氅底口袋里头。小包袱里只剩下几件破衣服,卖也卖不得,吃也吃不得。她叹了一声,把它们包好,仍旧支着下巴颚纳闷。

黄昏到了,她还坐在那冷屋里头。王姥姥正在明间做晚饭,忽然门外来了一个男人。看他穿的那件镶红边的蓝大褂,可以知道他是附近一所公寓听差。那人进了屋里,对王姥姥说:“今晚九点左右去一个。”

“谁要呀?”王姥姥问。

“陈科长。”那人回答。

“那么,还是找惊喜去罢。”

“谁都成,可别误了。”他说着,就出门去了。

她在屋里听见外边要一个人,心里暗喜说,天爷到底不绝人底生路,在这时期还留给她一个吃饭的机会。她走出来,对王姥姥说:“姥姥,让我去罢。”

“你那儿成呀?”王姥姥冷笑着回答她。

“为什么不成呀?”

“你还不明白吗?人家要上炕的。”

“怎样上炕呢?”

“说是呢!你一点也不明白!”王姥姥笑着在她底耳边如此如彼解释了些话语,然后说:“你就要,也没有好衣服穿呀。

就使有好衣服穿,你也得想想你底年纪。”

她很失望地走回屋里。拿起她那缺角的镜子到窗边自己照着。可不是!她底两鬓已显出很多白发,不用说额上底皱纹,就是颧骨也突出来像悬崖一样了。她不过是四十二三岁人,在外面随军,被风霜磨尽她底容光;黑滑的发髻早已剪掉,剩下的只有满头短乱的头发。剪发在这地方只是太太、少奶、小姐们底时装,她虽然也当过使唤人的太太,可是要给人佣工,这样的装扮就很不合适。这也许是她找不着主的缘故罢。

王姥姥吃完晚饭就出门找人去了。姥姥那套咬耳朵的话倒启示了她一个新意见。她拿着那条冻成一片薄板样的面布,到明间白炉子上坐着那盆热水烫了一下。她回到那里,把自己底脸匀匀地擦了一回,瘦脸果然白净了许多。她打开炕边一个小木匣、拿起一把缺齿的木梳,拢拢头发,脂粉也没了,只剩下些少填满了匣子底四个犄角。她拿出匣子里底东西,用一根簪子把那些不很白的剩粉剔下来,倒在手上,然后望脸上抹。果然还有三分姿色,她底心略为开了。她出门口去偷偷地把人家刚贴上的春联撕下一块,又到明间把灯罩积着的煤烟刮下来。她蘸湿了红纸来涂两腮和嘴唇,用煤烟和着一些头油把两鬓和眼眉都涂黑了。这一来,已有了六七分姿色。

心里想着她满可以做“上炕”的话。

王姥姥回来了。她赶紧迎出来。问她,她好看不好看。

王姥姥大笑说:“这不是老妖精出现么!”

“难看么?”

“难看倒不难看,可是我得找一个五六十岁的人来配你。

那儿找去?就使有老头儿,多半也是要大姑娘的,我劝你死心罢,你就是到下处去,也没人要。”

她很失望地回到屋里来,两行热泪直流出来。滴在炕席上不久就凝结了。没廉耻的的事情,若不是为饥寒所迫,谁愿意干呢?若不是年纪大一点,她自然也会做那生殖机能底买卖。

她披着那件破大氅,躺在炕上,左思右想,总得不着一个解决的方法。夜长梦短,她只睁着眼睛等天亮。

二十九那天早晨,她也没吃什么,把她丈夫留下的那顶破皮帽戴上,又穿上那件大氅,乍一看来,可像一个中年男子。

她对王姥姥说:“无论如何,我今天总得想个法子得一点钱来还你。我还有一两件东西可以当当,出去一下就回来。”王姥姥也没盘问她要当的是什么东西,就满口答应了她。

她到大街上一间当铺去,问伙计说:“我有一件军装,您柜上当不当呀?”

“什么军装?”

“新式的小手枪。”

她说时从口袋里掏出那把手枪来。掌柜的看见她掏枪,吓得赶紧望柜下躲。她说:“别怕,我是一个女人,这是我丈夫留下的。明天是年初一,我又等钱使,您就当周全我,当几块钱使使罢。”

伙计和掌柜的看她并不像强盗,接过手枪来看看。他们在铁槛里唧唧咕咕地商谈了一会儿。最后由掌柜的把枪交回她,说:“这东西柜上可不敢当。现在四城底军警查得严,万一教他们知道了。我们还要担干系。你拿回去罢。你拿着这个,可得小心。”掌柜的是个好人,才肯这样地告诉她,不然他早已按警铃叫巡警了。无论她怎样求,这买卖,柜上总不敢做,她没奈何只得垂着头出来,幸而好旁边没有暗探和别人,所以没有人注意。

她从一条街走过一条街,进过好几家当铺也没有当成。

她也有一点害怕了。一件危险的军器藏在口袋里,当又当不出去,万一给人知道,可了不得。但是没钱,怎好意思回到介绍所去见王姥姥呢?她一面走一面想,最后决心地说,不如先回家再说罢。她底村庄只离西直门四十里地,走路半天就可以到。她到西四牌楼,还进过一家当铺,还是当不出去,不由得带着失望出了西直门。

她走到高亮桥上,站了一会。在北京,人都知道有两道桥是穷人底去路,犯法的到天桥,活腻了的到高亮桥来。那时正午刚过,天本来就阴暗,间中又飘了些雪花。桥底水都冻了,在河当中,流水隐约地在薄冰底下流着。她想着,不站了罢,还是望前走好些。她有了主意,因为她想起那十二年未见面的大妞儿现在已到出门的时候了,不如回家替她找个主儿,一来得些财礼,二来也省得累赘。一身无妨碍,要往前走也方便些。自她丈夫被调到郑州以后,两年来就没有信寄回乡下。

家里底光景如何,女儿的前程怎样,她自己都不晓得。可是她自打定了回家嫁女儿的主意以后,好像前途上又为她露出了一点光明,她于是带着希望在向着家乡的一条小路走着。

雪下大了。荒凉的小道上,只有她低着头慢慢的走,心里想着她底计划。迎面来了一个青年妇人,好像是赶进城买年货的。她戴着一顶宝蓝色的帽子,帽上还安上一片孔雀翎;穿上一件桃色的长棉袍;脚底下穿着时式的红绣鞋。这青年的妇女从她身边闪过去,招得她回头直望着她。她心里想,多么漂亮的衣服呢,若是她底大妞儿有这样一套衣服,那就是她底嫁妆了。然而她那里有钱去置这样时样的衣服呢?她心里自己问着,眼睛直盯在那女人底身上。那女人已经离开她四五十步远近,再拐一个弯就要看不见了。她看四围一个人也没有,想着不如抢了她的,带回家给大妞儿做头面。这个念头一起来,使她不由回头追上前去,用粗厉的声音喝着:“大姑娘,站住!你那件衣服借我使使罢。”那女人回头看见她手里拿着枪,恍惚是个军人,早已害怕得话都说不出来;想要跑,腿又不听使,她只得站住,问:“你要什么?”

“我什么都不要。快把衣服、帽子、鞋,都脱下来。身上有钱都得交出来;手镯、戒指、耳环,都得交我。不然,我就打死你。快快,你若是嚷出来,我不饶你。”那女人看见四围一个人也没有,嚷出来又怕那强盗真个把她打死,不得已便照她所要求的一样一样交出来。她把衣服和财物一起卷起来,取下大氅底腰带束上,往北飞跑。那女人所有的一切东西都给剥光了,身上只剩下一套单衣裤。她坐在树根上直打哆嗦。差不多过了二十分钟,才有一个骑驴的人从那道上经过。女人见有人来,这才嚷救命。驴儿停住了。那人下驴,看见她穿着一身单衣裤。问明因由,便仗着义气说:“大嫂,你别伤心,我替你去把东西追回来。”他把自己披着的老羊皮筒脱下来扔给她,“你先披着这个罢,我骑着驴去追她,一会儿就回来,那兔强盗一定走得不很远,我一会儿就回来,你放心罢。”他说着,鞭着小驴便望前跑。

她已经过了大钟寺,气喘喘地冒着雪在小道上窜。后面有人追来,直嚷:“站住,站住!”她回头看看,理会是来追她的人,心里想着不得了,非与他拚命不可。她于是拿出小手枪来,指着他说:“别来,看我打死你。”她实在也不晓得要怎办,并且把枪比仿着。驴上底人本来是赶脚的,他底年纪才二十一岁,血气正强,看见她拿出枪来。一点也不害怕,反说:“瞧你,我没见过这么小的枪。你是从市场里底玩意铺买来瞎蒙人,我才不怕哪。你快把人家底东西交给我罢;不然,我就把你捆上,送司令部,枪毙你。”

同类推荐
  • 高高的白杨

    高高的白杨

    本书是小小说,作者用自己平实的笔触为读者勾描了一幅社会百态图。内容涉及校园、职场、情感等多个领域,共九十余篇,读后启人心智,引人深思,特别是青少年朋友可以开阔视野,认识社会,给自己的写作以及日常生活带来帮助,是本值得一读的课外读物。
  • 拓荒者的恋歌(天津卷)

    拓荒者的恋歌(天津卷)

    本书记述1989年12月6日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办以来生动的历程。
  • 名人佳作:精美卷首语

    名人佳作:精美卷首语

    本书收入散文百余篇,分青春的呼唤、伟大的渴望、生命的追问、美丽的错误、教训与启示五辑。
  • 唐诗三百首(中华国学经典)

    唐诗三百首(中华国学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敝帚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敝帚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内容主要概况:春风沉醉的晚上、采石矶、血泪、逃走、烟影、西溪的晴雨、海上、远一程, 再远一程、沧州日记、杭州的八月、北平的四季。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重生之永远的加斯特斯
  • 权限全开

    权限全开

    当全世界的人类沉浸在跨入新世纪的喜悦当中,天边的最后一抹夕阳消失,夜幕降临。在这新旧交替,黑白更迭的时刻,地球实现了史上第一次重组。后来的人将今天,称之为“大浩劫”。
  • 网游之极品穷人

    网游之极品穷人

    由中、美、德、法、日、英六大当今超级大国的精英技术研究科学家共同开发出了一款也是历史上第三次虚拟网游程序。这款虚拟游戏真实程度达到100(百分号),这一惊人成就已经在研发人员内部内测并得到了证实。可信的是由六国官网中可以看到政府的告示,光是这一点便能充分的证明。因为不管他还是她还是她都把钱用光了。司空木林为了买游戏仓而把钱用光了,红音为了买游戏盔而把钱用光了,墨冉冉因为把钱全给了司空木林也把钱用光了。这难到是缘分?
  • 素手药香

    素手药香

    柴素锦曾是世间女子羡慕至极之人,最受宠的长公主,有英俊无双的驸马爷。一夕间,莫名暴毙,她跌落神坛,成了家破人亡被人退婚的丑女。本已看淡过往,她却又被迫卷入皇权之争。尔虞我诈,是非恩怨,冤冤相报何时了?她不再是那个靠红颜宠爱、表面风光的女子。她也不稀罕只爱江山利用真情的男子。此生她要游遍天下,用尽所学救百姓疾苦,只愿药香长存不图虚名功利!后世曾留有关于她的传奇佳话:我执素手,唤上古灵芝,医天下病者。缈缈药香,救死扶伤,成就绝世医圣。
  • EXO网配之胖妹逆袭记

    EXO网配之胖妹逆袭记

    “就你那挫样,那么胖还配喜欢我……”喜欢的人骂的童肖小一文不值。“我要是你我就躲在家里不出来了,免得丢脸!”同班同学这样嘲笑自己。是可忍孰不可忍!于是我们童肖小就开始漫漫减肥路。然而,却在减肥路上跑偏了?网配?EXO?大神?什么?我要跟大神EXO配对手戏?别吓我,我受不起惊吓!本书结局未定,由你来定!以轻松为基调,欢快文。书中EXO很会撩,希望能喜欢!
  • 救难先锋:镇魂金手套

    救难先锋:镇魂金手套

    鲍国,英文名:鲍勃,曾经的亚美利加消防员。鲍国为了给遇害的养父母复仇,离开了M.I.T,加入了消防队,拼命学习救人的本领,救难的本事,他深信“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鲍国卧薪尝胆数年,终于借一次事故,天衣无缝的干掉了逍遥法外的凶手。但是,鲍国却再也难以面对昔日的队友和自己身为消防员扶危救难的职责,黯然离开了消防队,重返拆那国……故事就是这样开始的……这是一系列拯救生命拯救灵魂拯救人生的波澜壮阔的故事。
  • 御统四法

    御统四法

    绝世美女当老婆,一群兄弟当后盾,绝世武功任你修炼,别人一生一种法,他却四法同修。
  • 脑战师

    脑战师

    能够操控脑电波繁衍出多种异能的高智商人类,经过严格的培训和考核后,才能获得脑战师这一称号,并能进入脑战学院深造。根据脑战师大脑发育的程度和脑战师自身的天赋的不同,脑战师又可分为斗战师,元素师,机械师和辅助师。四种职业之间相互协同作战,拥有超越任何武器的战斗力。有着超高智商的热血青年一鸣,从小博览群书,在机缘巧合下,他成为了令人尊敬的脑战师。可他万万没想到,接踵而至的是来自各方面的种种阴谋和重重险阻。一鸣与伙伴们为了正义与自由,与敌人浴血奋战,不断成长,向着理想的世界迈进......
  • 再弹一弦江湖曲

    再弹一弦江湖曲

    本书是作者近年来关于中国武侠电影、动作电影以及相关文化现象的评论、随笔的重新修订、编排的结集,既包括绝大多数影史经典的评论,亦包括徐克、袁和平、甄子丹、洪金宝等武侠、功夫电影制作人的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