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猜一个字,这个字会造成很多病、痛苦和烦恼——“今时我要看自己怎样做人。”
谜底:“贪”。
贪婪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人心不足,蛇吞象”。贪婪的人,利欲熏心,见利忘义,往往丧失理智;他们贼胆包天,欺世盗名,个个心存侥幸心理,越陷越深;他们意志薄弱,在金钱与物质面前,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最终毁人毁己。
心理的恶疾是贪婪
中国有句古语叫做“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一语道破凡是生灵都以食为本,它们为了生存,无论在什么恶劣的环境下,都会拼命地寻找,拼命去争夺。于是动物中便出现“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大欺小,强食弱的现象。
而人非普通动物,他们不仅“食”,而且要“衣”、“住”和“行”,每个人都力求吃得有营养,穿得漂亮,住得宽敞,行得风光,这些归咎一个字——“钱”。“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物质需求也得到极大的满足。但赤裸裸的拜金主义仍然肆无忌弹地吞噬人们的灵魂,暴利行业和暴富职业豪掠抢夺社会财富,一切向“钱”看,善恶不分,是非不明,最后步入罪恶的深渊的例子屡见不鲜。
贪财、贪色、贪玩都会造成很多严重的后果。台湾前总统陈水扁贪污一案被公众认为是台湾有史以来总统贪污的最大丑闻。他的家人也牵连在贪污事件中。如果被告定罪,一定会坐牢,真的是遗臭万年。在美国,近年来很多大公司的主管由于贪婪,而被判入狱。很多人不明白这些主管已经是十分有钱了,为什么还要更有钱?什么叫赚钱多?当你有一百万时,你想有一千万。当你有一千万后,你想有一亿万,你还想拥有私人飞机、游艇、别墅和小岛等。
1.贪婪致使人性泯灭
贪婪是人的本性,钱与胆成正比,有些人赚钱,目无国法,心无伦理道德,只有不择手段。在商场上,尔虞我诈,相互争夺,相互残杀,亲朋好友也反目为仇,残酷的现实令人触目惊心。
在中国北方的一个大城市,被人们称为最大、最繁华的那条街,开着大大小小的店铺,有眼镜店、金银首饰店和餐馆。其中有两个亲兄弟也在相隔不远的地方各自开了一个小饭店,由于哥哥经营有方,顾客至上,处处为客人着想,饭菜花样翻新,经济实惠,每天来往的客人也很多,生意非常好,自然收入也很高。但弟弟的饭店由于经营不善,客人稀少,饭店月月亏损。当出现这种情况后,该店的老板并没有从自身找原因,改善经营方法,而是一味地嫉妒自己的哥哥,怀恨在心,认为生意不好是哥哥造成的。他便指使人在哥哥的饭店的豆浆里放下老鼠药,而使食客中毒,结果造成哥哥的饭店被查封而倒闭,当然最后弟弟也进了监狱。
另有一例,一个19岁的女孩,背景离乡到长春的劳务市场找工作,有一对老夫妇将她领回了家,由于老夫妇无子女,对这个女孩非常好,给她新衣服,安排住宿,让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并给她1000元的工资,老人的关爱,优越的生活条件,较高的工资待遇,对于她来说应该是上了天堂,然而贪婪并没有使其满足,反而产生邪念,伙同她的表哥,准备用安眠药害死老夫妻,想把老夫妇的财产洗劫一空。最终,老夫妇得到朋友的协助,配合公安机关破案,把这个女孩及其表哥绳之于法。这个年轻女孩子也为贪婪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为了钱,市场假货泛滥成灾。肉里打水,蔬菜和水果用水泡,顾客花了很多冤枉钱去买劣质产品;假酒含甲醛太高,导致许多喝假酒的人失明;假盐,假药无处不有,危害极大。这些商贩为了赚多些钱,不顾百姓安危;有些更丧心病狂,卖劣质奶粉,毒害无辜婴儿。这些草菅人命的悲剧还在不断上演着,不知何时能够落幕。
2.贪婪会导致感情破裂
贪婪是人类普遍具有的性格弱点。朋友之间的友情,父母与子女之间的骨肉情,兄弟姐妹之间的亲情,夫妻之间的爱情,都会被贪婪践踏和毁灭。
有这样一对中年夫妻,因为社会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有许多国营企业倒闭,他们也和其他工人一样下岗回家,他们只能想办法,另谋职业。妻子是个能干而心灵手巧的人,她买了一部缝纫机,在家里开始自行设计,自己缝制女性内衣。由于样式新颖,做工精美,花样漂亮,价格又便宜,很快自己的小摊位已经供不应求,后来这对夫妻开了一个小厂,雇佣些工人做,直至发展成一个大厂。不仅在国内畅销,也有了出口的机会。几年工夫,他们便成了千万富翁。
钱多了,豪宅、车子都有了,人也随之变了。那个靠老婆起家的老板,开始嫌弃与她同甘共苦的“糟糠”之妻,每天在外吃喝嫖赌,与那些年轻漂亮的女生鬼混,当事情暴露后,他不但不痛改前非,反而丧心病狂地在妻子车子里做手脚,企图杀害自己的妻子,幸亏妻子有防备,免于一死,终归把丈夫送上法庭。
我的一个朋友曾经给我讲了这么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城建局局长,妻子是物价局局长,女儿也毕业于名牌大学,一家人有权力,有地位,每个月还有一万多元的丰厚收入。这种优越的条件,对于一般人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然而贪婪使他们不知足,而收取贿赂高达几千万人民币。一天,女儿拿着巨款去买股票,引起了管理部门的注意。当被揭发后,丈夫自杀,妻子被捕入狱,女儿精神上受刺激,进了精神病院。一个幸福的家庭就这样毁在一个“贪”上。
3.贪婪会失去权利
贪婪是失去权利的罪魁祸首,也是毁灭人生的恶魔,古今都是一样。清朝宰相和珅,他不仅官居要职,而且英俊、潇洒、精明能干,起初为政廉洁,政绩显赫,是人民爱戴的好官。可是随其权力的强大,私欲也日益膨胀,他大势结党敛财,利用权力贪污受贿,他累积所敛的财富相当于清朝政府15年财政的总和,成为世界上千年史50个富人榜中的一个。最终被罢官免职,一条白绫送他上了黄泉路。可悲的是还有后人没有记住历史的教训,仍步古人后尘。
这是压在中国沈阳市21世纪广场纪念碑底下的一封信,信是前任市长写给百年后市长的,而这位前任市长就是因为受贿,被判刑入狱,最后死在狱中。信的大致内容是:
百年后的市长,我叫xxx。我是21世纪初的市长,在我写这封信的时候,你还没有出生。当你看这封信的时候,我已作古。应该说为官一任,自以为是合格的市长。我为这座城市的发展建设还算勤于政务,恪尽职守,为百姓做过许多有益事情。但我不得不遗憾地告诉你,当我写完这封信的时候,我已锒铛入狱。因为我用人民给我的权力谋取一些不该属于我的私利。沈阳历史记载着我这个市长,把我列入坏官行列里。“吏不为吴,而为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中国百姓渴望赞颂清官,贪官永远被百姓唾弃,为历史而耻笑。我为此无限的忏悔,望能以我为戒,不蹈前辙。人生短暂,且不能把名利看得太重,更不能贪婪越轨,纵有金山银海,任谁也带不走。人不过是时间的过客,即为官者,且不能沉湎私欲,只有克己奉公才能脱俗超凡尘寰,青史留名,为后人景仰。
这封信催人泪下,发人深省。贪婪使他受贿几百万;贪婪使他离弃糟糠之妻,和年轻漂亮的女人再组家庭,住进500万的豪宅;也是贪婪把这个有能力、有职权、有开拓精神并曾受百姓爱戴的市长送进监狱;更是贪婪把这个市长同届领导中的常务副市长、法院的院长、检察院的检察长、财政局局长、城建局局长、物价局局长都通通送进了监狱。
4.贪婪导致倾家荡产
人们在经济发展的大潮中,冲上浪尖,成为亿万富翁,也有人被浪潮吞噬,一无所有。有一位王先生,家里有一处住房,也有几十万存款,但由于贪婪之心使其急于求富,为了实现他发财的黄粱美梦,不明真相便卖了他的房子,把其中一半的钱投资所谓高利息的集资公司,另一半投入股票市场,结果集资公司的老板携款逃到海外,他渴望能赚大钱的股票也赔得一干二净,他本来有房有存款,由于贪婪,最后变得一贫如洗。
销贪婪于未形,防贪婪于未然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如要彻底地抵制贪婪心理,就要认识到这个祸及世界,让人们为了钱和名利,而出卖良心、灵魂、肉体、亲情甚至国家的贪婪,会像癌细胞一样扩散整个肌体,直至死亡,所以防治贪婪必须从小做起,并在个人成长过程中,要谨慎对待自己对诱惑强大的反应。
1.从儿童做起
孩子一出世,就知道拿东西,而且小手抓得紧紧的,只要你抢,他们就哭闹。
其实人一出生下来,可能就有一份私心在。“私”由小变大,最后可能发展成为贪婪。教育孩子要从小做起,把他们吃的、玩的适当和其他小朋友分享,用“孔融让梨”的故事教育他们,如何孝敬长辈,尊重同辈,爱护晚辈,而且要广交朋友,不虚荣,不贪婪,树立一种无私的人生观。
2.吃亏就是福
古训谓:“难得糊涂”、“吃亏是福”。它告诫我们不占便宜为荣。把自由建立在损害他人的利益之上将会坠入危险当中。人应该自重自爱,用手中的权力多做一些有益的事情,而不是用它谋取不应该得到的东西,更不能用权力为非作歹,陷害别人。自然规律告诉我们:以害人开始,会以害己而告终。只有出于“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有严谨的法律观念、高尚伦理道德和高度的精神文明,才能销贪婪于未形,防贪婪于未然。
3.选择有益他人和自己的满足方式
贪婪是因为觉得不够满足所致,却不知道满足不一定要通过对金钱和权力的贪婪才能得到的。其实我们在生活中有很多得到满足的健康方式,而且很多是利人利己的。比如,当帮助他人的时候,那种满足是可贵的,因为会让自己感到有价值;当热心投身自己的事业和家庭,得来的满足也是非常美好的,因为这种满足让更多人得到幸福,让自己的感情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回应;当你把快乐和朋友分享时,你得到的满足更是加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