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求助他人时既便是朋友有时也有可能遇上困难或涉及面子或涉及机密,对方都有可能拒绝我们的请求,这时候我们就可以用逼上梁山的法,让对方乖乖地帮助我们。
在美国,关于第六任总统亚当斯的故事很多,他的一个特点是不愿轻易表露自己的观点。簇往使报社的记者失望而去。有个叫安妮·罗亚尔的女记者是他的一个朋友,两人私交不错也一直很想了解总统关于银行问题的看法,可即使这样屡次采访也同样没有结果。
后来好了解到总统有个习惯,喜欢在黎明前一两个小时起床、散步、骑马或去河边裸泳。于是她心生一计。
一天,她尾随总统来到河边,选藏在树后,待亚当斯下水以后便坐在他的衣服上喊道:“游过来,总统。”
亚当斯满脸通红,吃惊地问道:“安妮,你要干什么?”
“我是一名记者,也是你的朋友,”她回答道:“几个月来我一直想见到你,就国家银行的问题采访一下。我多次到白宫,他们不让我进,于是我观察你行踪,今天早上悄悄尾随你从白宫来到这里。现在我正坐在你的衣服上。如果你认为咱们还是朋友的话,就回答问题。你不让我采访就别想拿到它。是回答我问题还是在水里呆一辈子,随便。”
亚当斯本想骗走她,“让我上岸穿好衣服,我保证让你采访。请到树丛后面去,等我穿衣服。”
“不,绝对不行”,罗亚尔急促地说,“你若上岸来换衣服,我就要喊了,那边有三个打鱼的。”
最后,亚当斯无可奈何地呆在水里回答了她的问题。
总统的面子大,丢不起,而女记者要的就是这个。
在求人的时候有时是应该耍点小计谋的。这种诱故之计,自有其高明之处。对方一般不是那么容易上当的,所以,你应该先给它安放好“梯子”,也就是故意给以方便。等其“上楼”,也就是进入已布好的“口袋”之后即可拆掉“梯子”,这时候他就要听你的安排了。
究竟用什么办法才能将对方逼入绝境,怎样才算把对方逼入绝境,这是没有什么标准,关键看求对方办什么事,以及对方的特点,重要的是要抓住对方的弱点,这样才能对症下药。
清朝画家郑板桥是一个性格比较怪异的人,而且他有一大特点,用今天的话叫洁癖,干净得令人不可思异,别人的手碰到他的衣服,他就脱下来洗三遍,别人来作客,走了以后他会把客人用过的餐具、茶具甚至坐过的椅子反复地擦洗。
因为这一爱好,也给他带来了好多麻烦,郑板桥和刘仁玄是同窗好友,二人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就是喜欢收集名人印章,郑板桥一次向刘仁玄炫耀说:“我从朋友那里购得一苏轼的一枚白玉印章,非常珍贵。”刘仁玄一听,眼睛发热,生怕郑板桥藏着不露,便激他说:“老兄你也能收集到苏老先生的印章?别吹了,我才不信呢!”郑板桥一听上钩了,立即去取印章。
刘仁玄见他上钩,连忙要了条毛巾,把手反反复复擦干净,毕恭毕敬地准备接过印章仔细欣赏。
郑板桥见他也讲究清洁,十分开心,喜滋滋地把印章递给他。刘仁玄爱不释手,有了非这念,转念一想,如果我开口求他将此物相赠与我,简直是割他的心肝,万万不能达到目的。于是心生一计,对郑板桥说:“这印章实在是天生尤物,只是不晓得印在字画上效果如何?”
郑板桥正在兴头上,命令手下人去取印泥和字画。
然而刘仁玄没等水取来,就装作急不可待地将唾沫吐在印章上,郑板桥见壮,眼也斜,鼻也歪,整个脸色都变了,他气冲冲地说:“你这个人,怎么说话出尔反尔,你刚才不是很爱清洁的吗,为什么又用唾沫糟蹋印章呢?现在,这印章已经脏掉,不能用啦!”于是,刘玄仁抓住郑板桥清洁的癖好,略使小讲便轻松地得到一稀世珍宝。
求人悟语:如果事情对于对方来说很难,而又非他办不可的时候,你可以上屋抽屉,把对方逼如绝境,使他除了答应帮你外,没有其他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