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破解了人生幸福的秘诀——享乐越少,快乐可以越多;自律越严,自由可以越大。他以身示法,告诉人们:如何解脱精神的枷锁?如何护持心灵的清净?如何超越生死的恐惧?但是,人们能读懂他的幸福观吗?
佛法大意
我至贵地,可谓奇巧因缘。本拟住半月返厦;因变住此,得与诸君相晤,甚可喜。
先略说佛法大意。
佛法以大菩提心为主。菩提心者,即是利益众生之心,故信佛法者,须常抱积极之大悲心,发救济一切众生之大愿,努力作利益众生之种种慈善事业,乃不愧为佛教徒之名称!
若专修净土法门者,尤应先发大菩提心,否则,他人谓佛法是消极的,厌世的,送死的。若发此心者,自无此误会。
至于作慈善事业——尤要!既为佛教徒,即应努力作利益社会之种种事业,乃能令他人了解佛教是救世的、积极的,不起误会。
或疑经中常言“空”义,岂不与前说相反。
今案大菩提心,实具有“悲”、“智”二义——“悲”者如前所说,“智”者不执著我相,故曰“空”也。即是以无我之伟大精神,而做种种之利生事业。
若解此意,而知常人执著我相而利益众生者,其能力薄,范围小,时不久,不彻底;若欲能力强,范围大,时间久,最彻底者,必须学习佛法,了解悲智之义。如是所作利生事业乃能十分圆满也。
故知所谓“空”者,即是于常人所执著之我见,打破消灭,一扫而空,然后以无我之精神,努力切实作种种之事业。亦犹世间行事,先将不良之习惯等一一推翻,然后良好建设乃得实现也。
今能了解佛法之全系统及其真精神所在,则常人谓佛教是迷信是消极者,固可因此而知其不当。即谓佛教为世界一切宗教中最高尚之宗教,或谓佛法为世界一切哲学中最玄妙之哲学者,亦未为尽理。
因佛法是真能,说明人生宇宙之所以然。
破除世间一切谬见,而与以正见。
破除世间一切迷信,而与以正信。
破除世间一切恶行,而与以正行。
破除世间一切幻觉,而与以正觉。
包括世间各教各学之长处,而补其不足。
广被一切众生之机,而无所遗漏。
不仅中国,现今如欧美诸国人,正在热烈的研究及提倡,出版之佛教书籍及杂志等甚多。
故望已为佛教徒者,须彻底研究佛法之真理,而努力实行,俾不愧为佛教徒之名。其未信佛法者,亦宜虚心下气,尽力研究,然后于佛法再加以评论。此为余所希望者。
以上略说佛法大意毕。
又当地信士,因今日为菩萨诞,欲请解释“南无观世音菩萨”之义。兹以时间无多,惟略说之。
南无者,梵语,即归依义;菩萨者,梵语,为菩提萨埵之省文;菩提者,觉;萨土垂者,众生。因菩萨以智上求佛法,以悲下化众生,故称为菩提萨士垂。
以此“悲”、“智”二义解释,与前同也。
观世音者,为此菩萨之名,亦可以“悲”、“智”上义分释。如《楞严经》云:“由我观听十方圆明,故观音名遍十方界”——约智言也;如《法华经》云:“苦恼众生一心称名,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超脱,以是名观世音——约悲言也。
注:本文系弘一大师1938年7月16日子漳州七宝寺所做讲演。
滴水感悟
纵观中外,无论哲学或宗教,往往是从认识自我开始,到破除“我执”为止。虽然各种学问探讨的途径不同,种种说法不一,但无非是回答这些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的存在有何意义?我与他人有何关系?我与世界有何关系?当这些问题一一破解后,“我执”便消失了,也就是说,达到了“无我”境界,人天合一,人道合一,或者人与自然合一。那么,你就进入了佛家所谓的“极乐世界”。佛学也是一门由认识自我以至破除“我执”的学问,它传承二千余年,研究一直不断,理论架构非常完善,修习法门也很多、很科学,显得更专业。这是它倾倒古往今来无数像李叔同这般精英人士的原因。
佛法十疑略释
欲挽救今日之世道人心,人皆知推崇佛法,但对于佛法而起之疑问,亦复不少。故学习佛法者,必先解释此种疑问,然后乃能着手学习。
以下所举十疑及解释,大半采取近人之说而叙述之,非是讲者之创论,所疑固不限此,今且举此十端耳。
一、佛法非迷信
近来,知识分子多批评佛法谓之迷信。
我辈详观各地寺庙,确有特别之习惯及通俗之仪式,又将神仙鬼怪等混入佛法之内,谓是佛法正宗。即有如此奇异之现相,也难怪他人谓佛法是迷信。
但佛法本来面目则不如此,决无崇拜神仙鬼怪等事。其仪式庄严,规矩整齐,实超出他种宗教之上。
又佛法能破除世间一切迷信,而与以正信,岂有佛法即是迷信之理?
故知他人谓佛法为迷信者,实由误会。倘能详察,自不致有此批评。
二、佛法非宗教
或有人疑佛法为一种宗教,此说不然。
佛法与宗教不同,近人著作中常言之,兹不详述。应知佛法实不在宗教范围之内也。
三、佛法非哲学
或有人疑佛法为一种哲学。此说不然。
哲学之要求,在求真理,以其理智所推测而得之某种条件即谓为真理。其结果有一元、二元、唯心种种之说。甲以为理在此,乙以为理在彼,纷纭扰攘,相非相谤。但彼等无论如何尽力推测,总不出于错觉一途。譬如盲人摸象,其生平未曾见象之形状,因其所摸得象之一部分,即谓是为象之全体,故或摸其尾便谓象如绳,或摸其背便谓象如床,或摸其胸便谓象如地。虽因所摸处不同而感觉互异,总而言之,皆是迷惑颠倒之见而已。
若佛法则不然。
譬如明眼人能亲见全象,十分清楚,与前所谓盲人摸象者迥然不同。因佛法须亲证“真如”,了无所疑,决不同哲学家之虚妄测度也。
何谓“真如”之意义?
真真实实,平等一如,无妄情,无偏执,离于意想分别,即是哲学家所欲了知之宇宙万有之真相及本体也。夫哲学家欲发明宇宙万有之真相及本体,其志诚为可嘉。第太无方法,致罔废心力,而终不能达到耳。
以上所说之佛法非宗教及哲学,仅略举其大概。若欲详知者,有南京支那内学院出版之《佛法非宗教非哲学》一卷,可自详研,即能洞明其奥义也。
四、佛法非违背于科学
常人以为佛法重玄想,科学重实验,遂谓佛法违背于科学,此说不然。
近代科学家持实验主义者,有两种意义:
一是根据眼前之经验,彼如何,即还彼如何,毫不加以玄想。
二是防经验不足恃,即用人力改进,以补通常经验之不足。
佛家之态度亦尔。彼之“戒”、“定”、“慧”三无漏学,皆是改进通常之经验。但科学之改进经验重在客观之物件,佛法之改进经验重在主观之心识。如人患目病,不良于视,科学只知多方移置其物,以求一辨;佛法则努力医治其眼,以求复明。两者虽同为实验,但在治标治本上有不同耳。
关于佛法与科学之比较,若欲详知者,乞阅上海开明书店代售之《佛法与科学之比较研究》。著者王小徐,曾留学英国,在理工专科上迭有发现,为世界学者所推重,近以其研究理工之方法,创立新理论,解释佛学,因著此书也。
五、佛法非厌世
常人见学佛法者,多居住山林之中,与世人罕有往来,遂疑佛法为消极的,厌世的,此说不然。
学佛法者,固不应迷恋尘世,以贪求荣华富贵,但亦决非是冷淡之厌世者。因学佛法之人,皆须发“大菩提心”,以一般人之苦乐为苦乐,抱热心救世之宏愿,不唯非消极,乃是积极中之积极者。虽居住山林中,亦非贪享山林之清福,乃是勤修“戒”、“定”、“慧”三字,以预备将来出山救世之资具耳,与世俗青年学子在学校读书,为将来任事之准备者,甚相似。
由是可知,谓佛法为消极厌世者,实属误会。
六、佛法非不宜于国家之兴盛
近来,爱国之青年信仰佛法者少,彼等谓佛法传自印度,而印度因此衰亡,遂疑佛法与爱国之行动相妨碍,此说不然。
佛法实能辅助国家,令其兴盛,未尝与爱国之行动相妨碍。印度古代有最信仰佛法之国王,如阿育王、戒日王等,以信佛,故而统一兴盛其国家。其后婆罗门等旧教复兴,佛法渐无势力,而印度国家乃随之衰亡——其明证也。
七、佛法非能灭种
常人见僧尼不婚不嫁,遂疑人人皆信佛法,必致灭种,此说不然。
信佛法而出家者,乃为僧尼,此实极少之数。此外大多数之在家信佛法者,仍可婚嫁如常。
佛法中之僧尼,与他教之牧师相似,非是信徒皆应为牧师也。
八、佛法非废弃慈善事业
常人见僧尼唯知弘扬佛法,而于建立大规模之学校、医院、善堂等利益社会之事未能努力,遂疑学佛法者废弃慈善事业,此说不然。
依佛经所载,布施有两种:一日财施,二日法施。
出家之佛徒,以法施为主,故应多致力于弘扬佛法,而以余力提倡他种慈善事业。
若在家之佛徒,则财施与法施并重,故在家居士多努力作种种慈善事业。
近年来,各地所发起建立之佛教学校、慈儿院、医院、善堂、修桥、造凉亭乃至施米、施衣、施钱、施棺等事,皆时有所闻,但不如他教仗外国慈善家之财力,所经营者规模阔大耳。
九、佛法非是分利
近今经济学者,谓“人人能生利,则人类生活发达,乃可共用幸福”,因专注重于生利,遂疑信仰佛法者,唯是分利而不生利,殊有害于人类,此说亦不免误会。
若在家人信仰佛法者,不碍于职业,士、农、工、商皆可为之。此理易明,可毋庸议。若出家之僧尼,常人观之,似为极端分利而不生利之寄生虫。但僧尼亦何尝无事业?僧尼之事业,即是弘法利生。倘能教化世人,增上道德,其间接直接有真实大利益于人群者正无量矣!
十、佛法非说空以灭人世
常人因佛经中说“五蕴皆空”、“无常苦空”等,因疑佛法只一味说空,若信佛法者多,将来人世必因之而消灭,此说不然。
大乘佛法,皆说“空”及“不空”两方面。虽有专说“空”时,其实亦含有“不空”之义。故须兼说“空”与“不空”两方面,其义乃为完足。
何谓“空”及“不空”?
“空”者是无我;“不空”者是救世之事业。虽知无我,而能努力作救世之事业,故“空”而“不空”;虽努力作救世之事业,而决不执著有我,故“不空”而“空”。如是真实了解,乃能以无我之伟大精神,而作种种之事业无有障碍也。
又若能解此义,即知常人执著我相而作种种救世事业者,其能力薄,范围小,时间促,不彻底;若欲能力强,范围大,时间久,最彻底者,必须于佛法之空义十分了解。如是所作救世事业乃能圆满成就也。
故知所谓“空”者,即是于常人所执著之我见,打破消灭,一扫而空,然后以无我之精神,努力切实作种种之事业。亦犹世间行事,先将不良之习惯等,一一推翻,然后良好之建设乃得实现。
信能如此,若云牺牲,必定真能牺牲;若云救世,必定真能救世。由是坚坚实实,勇猛精进而作去,乃可谓伟大,乃可谓彻底。
所以真正之佛法,先须向“空”上立脚,而再向“不空”上作去,岂是一味说“空”而消灭人世耶?
以上所说之十疑及释义,多是采取近人之说,而叙述其大意。诸君闻此,应可免除种种之误会。若佛法中之真义,至为繁广,今未能详说。唯冀诸君,从此以后,专心研究佛法,请购佛书,随时阅览,久之自可洞明其义。是为余所厚望焉。
注:本文系弘一大师1938年11月27日子福建安海金墩宗祠所做讲演。
滴水感悟
学佛是不是迷信,其实因人而异。迷信的人学佛是迷信,不迷信的人学佛不是迷信。佛祖在《金刚经》中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很多人跑到庙里拜佛像,求福求财,在佛祖看来是“行邪道”,并非佛道的正法。
佛教是不是厌世的,是不是违背科学精神的,是不是与人争利的,以及李叔同所说的其他种种情形,都要因人而异。悲观厌世的人学佛只是逃避现实,不尊重科学的人学佛没有科学精神,贪婪之徒学佛只是趋名逐利的一种手段罢了。孔子说:“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不要因为某个人学了高明的学问、会讲高尚的话,就肯定他这个人;也不要因为某个人不行,就认为他从事的学问一定不好,就肯定他讲的道理一定不对。同样的道理,我们只有把僧人跟佛学分别开来评价,才能得出比较准确的判断。
佛教之简易修持法
今天承诸位善友请我演讲。我以为谈玄说妙,虽然极为高尚,但于现在行持终觉了不相涉。所以今天我所讲的,且就常人现在即能实行的,约略说之。
因为专尚谈玄说妙,譬如那饥饿的人,来研究食谱,虽山珍海错之名,纵横满纸,如何能够充饥。倒不如现在得到几种普通的食品,即可入口。得充一饱,才于实事有济。
以下所讲的,分为三段。
一、深信因果
因果之法,虽为佛法入门的初步,但是非常的重要,无论何人皆须深信。何谓因果?因者好比种子,下在田中,将来可以长成为果实。果者譬如果实,自种子发芽,渐渐地开花结果。
我们一生所作所为,有善有恶,将来报应不出下列:
桃李种:长成为桃李一作善报善
荆棘种:长成为荆棘一作恶报恶
所以我们要避凶得吉,消灾得福,必须要厚植善因,努力改过迁善,将来才能够获得吉祥福德之好果。如果常作恶因,而要想免除凶祸灾难,哪里能够得到呢?
所以第一要劝大众深信因果了知善恶报应,一丝一毫也不会差的。
二、发菩提心
“菩提”二字是印度的梵语,翻译为“觉”,也就是成佛的意思。发者,是发起,故发菩提心者,便是发起成佛的心。为什么要成佛呢?为利益一切众生。须如何修持乃能成佛呢?须广修一切善行。以上所说的,要广修一切善行,利益一切众生,但须如何才能够彻底呢?须不着我相。所以发菩提心的人,应发以下之三种心:
(一)大智心:不着我相。此心虽非凡夫所能发,亦应随分观察。
(二)大愿心:广修善行。
(三)大悲心:救众生苦。
又发菩提心者,须发以下所记之四弘誓愿:
1.众生无边誓愿度:菩提心以大悲为体,所以先说度生。
2.烦恼无尽誓愿断:愿一切众生,皆能断无尽之烦恼。
3.法门无量誓愿学:愿一切众生,皆能学无量之法门。
4.佛道无上誓愿成:愿一切众生,皆能成无上之佛道。
或疑烦恼以下之三愿,皆为我而发,如何说是愿一切众生?这里有两种解释:一就浅来说,我也就是众生中的一人,现在所说的众生,我也在其内。再进一步言,真发菩提心的,必须彻悟法性平等,决不见我与众生有什么差别,如是才能够真实和菩提心相应。所以现在发愿,说愿一切众生,有何妨耶!
三、专修净土
既然已经发了菩提心,就应该努力地修持。但是佛所说的法门很多,深浅难易,种种不同。若修持的法门与根器不相契合的,用力多而收效少。倘与根器相契合的,用力少而收效多。在这末法之时,大多数众生的根器,和哪一种法门最相契合呢?说起来只有净土宗。因为泛泛修其他法门的,在这五浊恶世,无佛应现之时,很是困难。若果专修净土法门,则依佛大慈大悲之力,往生极乐世界,见佛闻法,速证菩提,比较容易得多。所以龙树菩萨曾说,前为难行道,后为易行道,前如陆路步行,后如水道乘船。
关于净土法门的书籍,可以首先阅览者,《初机净业指南》、《印光法师嘉言录》、《印光法师文钞》等。依此就可略知净土法门的门径。
近几个月以来,我在泉州各地方讲经,身体和精神都非常的疲劳。这次到贵处来,匆促演讲,不及预备,所以本说的未能详尽。希望大众原谅。
注:本文节选自弘一大师《佛教之简易修持法》,1939年4月16日讲于永春桃源殿。
滴水感悟
唐代高清素禅师曾说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世界是佛魔共有,最后放下时,要能入佛,不能入魔。”世上每一个地方,都有好人,有坏人;世上每一个人,都有善念,有恶念。好人不一定总得好报,坏人也不一定都得恶报。有善念时不一定都变做了善行,有恶念时也不一定都干出了坏事。如果认为做好人做坏人都一样,有善念有恶念都无所谓,这是自暴自弃,人的精神便会往堕落处走,难获解脱。佛学的精髓,就是指导人们如何去除恶念,培养善念,并将善念转化为善行。惟其如此,人类才能不断向前,而不致走上毁灭之途。世间任何高尚的学问,都莫不持此宗旨。所以,学佛之前,要“深信因果”、“发菩提心”、“专修净土”,树立了信念,才不会被世间“好人无好报,恶人无恶报”等偶然现象所迷惑,这才是成功的大道。
常随佛学
《华严经·行愿品》末卷所列十种广大行愿中,第八日“常随佛学”。若依华严经文所载,种种神通妙用,绝非凡夫所能随学。但其他经律等,载佛所行事,有为我等凡夫作模范,无论何人皆可随学者,亦屡见之。今且举七事:
一、佛自扫地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那杂事》云:世尊在逝多林,见地不净,即自执帚,欲扫林中。时舍利子大目犍连、大迦叶阿难陀等,诸大声闻,见是事已,悉皆执帚共扫园林。时佛世尊及圣弟子扫除已,入食堂中,就席而坐。佛告诸比丘,凡扫地有五胜利:一者自心清净,二者令他心清净,三者诸天欢喜,四者植端正业,五者命终之后当生天上。
二、佛自舁(音余,即共抬也)弟子及自汲水
《五分律·佛制饮酒戒缘起》云:婆伽陀比丘,以降龙故,得酒醉,衣钵纵横。佛与阿难舁至井边,佛自汲水,阿难洗之等。
三、佛自修房
《十诵律》云:佛在阿罗毗国,见寺门楣损,乃自修之。
四、佛自洗病比丘及自看病
《四分律》云:世尊即扶病比丘起,拭身不净,拭已洗之。洗已,复为浣衣晒干。有故坏卧草弃之,扫除住处,以泥浆涂洒,极令清净。更敷新草,并敷一衣,还安卧病比丘已,复以一衣覆上。
《西域记》云:祗桓东北有塔,即如来洗病比丘处。
又云:如来在日,有病比丘,含苦独处。佛问:汝何所苦?汝何独居?答曰:我性疏懒,不耐看病,故今婴疾,无人瞻视。佛愍而告曰:善男子,我今看汝。
五、佛为弟子裁衣
《中阿含经》云:佛亲为阿那律裁三衣,诸比丘同时为连合,即成。
六、佛自为老比丘穿针
此事知者甚多,今已忘记出何经律,不及检查原文,仅就所记忆大略之义录之。佛在世时,有老比丘补衣,因目昏花,未能以线穿针孔中,乃叹息曰:谁当我为穿针?佛闻之即立起,曰:我为汝穿之。
七、佛自乞僧举过
是为佛及弟子等结夏安居竟,具仪自恣时也。《增一阿含经》云:佛坐草座(即是离本座,敷草于地而坐也。所以尔者,恣僧举过,舍骄慢故),告诸比丘言:我无处咎于众人乎!又不犯身口意乎!如是至三。
灵芝律师云:如来亦自恣者,示同凡法故、垂范后世故,令众省已故,使折我慢故。
如是七事,冀诸仁者勉力随学,远离骄慢,增长悲心,广植福业,速证菩提。是为余所希愿者耳!
注:本文系弘一大师1933年8月31日在泉州承天寺所做讲演。
滴水感悟
一般人心目中的佛祖形象,是头放金光,端坐莲台,高高在上,威仪显赫,法力无边,至尊无比。这是中国人根据儒家的等级观念塑造的形象,跟佛祖本人并无关系,也不符合佛法的精神。李叔同所描写的,才是真正的佛祖形象,他的高明,不是地位高,而是境界高;他的非凡,不是才力非凡,而是一心无我。佛说“众生平等”,是要消灭差别,而不是制造出差别来。何谓平等?众生自性平等。佛是已悟的凡人,凡人是未悟的佛。如此而已。
无真心者莫受戒
这次本寺诸位长老,唤我来讲律学大意,我感到有种种困难之点。这是什么缘故?比方我在这儿,不依据佛所说的道理讲,一味地随顺他人,顾惜情面敷衍了事,岂不是我害了你们吗?若依实在的话与你们讲,又恐怕因此引起你们的怀疑,所以我觉着十分困难。因此不得已,对于诸位分作两种说法:
(一)老实不客气地必须要说明受戒真相。恐怕诸位出戒堂后,妄自称为沙弥或比丘,致招重罪,那是不得了的事情。我有种比方:譬如泉州这地方有司令官等,不识相的老百姓亦自称“我是司令官”,如司令官等听到,定遭不良结果,说不定有枪毙之危险。未得沙弥比丘戒者,妄自称为沙弥或比丘,必定遭恶报,亦就是这个道理,我为着良心的驱使,所以要对诸位说老实话。
(二)以现在人情习惯看起来,我总劝诸位受戒,挂个虚名,受后俾可学律。不然,定招他人诽谤之虞。这样的话,诸位定必明了吧!
更进一层说,诸位中若有人真欲绍隆僧种,必须求得沙弥比丘戒者,亦有一种特别的方法:即是如蒲益大师礼占察忏仪,求得清净轮相,即可得沙弥比丘戒。除此以外,无有办法。故蒲益大师云:“末世欲得净戒,舍此占察轮相之法,更无别途。”因为得清净轮相之后,即可自誓总受菩萨戒,而沙弥比丘戒皆包括在内,以后即可称为菩萨比丘。礼占察忏得清净轮相,虽是极不容易的事。倘诸位中有真发大心者,亦可奋力进行。这是我最希望你们的。
以下说比丘尼戒:
比丘尼戒:现在不能详说。依据佛制,比丘尼戒要重复受两次:先依尼僧授本法,后请大僧正受。但正得戒时,是在大僧止授时。此法南宋以后已不能实行了。
最后说菩萨戒:
菩萨戒:为着时间关系亦不能详说。现在略举三事:
(一)要有菩萨种性,又能发菩提心,然后可受菩萨戒。
什么是种性呢?就简单来说,就是多生以来所成就的资格。所以当受戒时戒师问:“汝是菩萨否?”应答曰:“我是菩萨。”这就是菩萨种性。戒师又问:“既是菩萨,已发菩提心否?”应答曰:“已发菩提心。”这就是发菩提心,如这样子才能受菩萨戒。
(二)平常人受菩萨戒者皆是全受。但依《璎珞本业经》,可以随身分受,或一或多,与前所说的受五戒法相同。
(三)犯相重轻,依旧疏新疏有种种差别,应随个人力量而行。现以例说,如妄语戒:旧疏说大妄语乃犯波罗夷罪;新疏说小妄语即犯波罗夷罪。至于起杀、盗、淫、妄之心即犯波罗夷,乃是为地上菩萨所制,我等凡夫是做不到的。
所谓菩萨戒虽不易得,但如有真诚之心,亦非难事,且可自誓受。不比沙弥比丘戒,必须要请他人授。因为菩萨戒、五戒、八戒,皆可自誓受,所以我们颇有得菩萨戒之希望。
注:本文节辑自弘一大师《律学要略》,1935年12月讲于泉州承天寺,标题为编者所加。
滴水感悟
穿上僧衣,不一定是和尚、尼姑。这个道理,好比穿上警服不一定是警察一样。很多犯罪分子穿上警服,干的却是抢劫的勾当。只有树立维持社会安宁的信念,完全履行警察的义务,才是真警察。僧人也是如此,一定要发心向善,遵守各项戒律,才是真僧。
初发心者在家律要
凡初发心人,既受三皈依,应续受五戒,倘自审一时不能全受者,即先受四戒、三戒、乃至仅受一二戒都可。在家居士既闻法有素,知自行检点,严自约束,不蹈非礼,不敢轻率妄行,则杀生、邪淫、大妄语、饮酒之四戒,或可不犯。
唯有在社会上办事之人,欲不破盗戒,为最不容易事。例如与人合买地皮房屋,与人合做生意,报税纳捐时,未免有以多数报少数之事。因数人合伙,欲实报,则人以为愚,或为股东反对者有之。又不知而犯与明知违背法律而故犯之事,如信中夹寄钞票,与手写函件取巧掩藏,当印刷物寄,均犯盗税之罪。
凡非与而取,及法律所不许而取巧不纳,皆有盗取之心迹及盗取之行为,皆结盗罪。
非但银钱出入上,当严净其心。即微而至于一草一木、寸纸尺线,必须先向物主明白请求,得彼允许,而后可以使用。不待许可而取用,不曾问明而擅动,皆有不与而取之心迹,皆犯盗取盗用之行为,皆结盗罪。
注:本文系弘一大师1926年8月在上海世界佛教居士林的开示记录。
滴水感悟
佛家对“盗”的定义十分宽泛,除了偷盗、抢劫外,凡是以一切不正当手段获利,都属于盗。按李叔同的解释,“信中夹寄钞票”,省几毛邮寄费,这样的小事都属于盗。这是不是小题大做呢?不然。佛家修的是心,关键要戒除盗心,而不是多盗、少盗的问题。在我们俗人看来,捏死一只蚂蚁跟杀死一头大象有很大不同,在佛家看来,杀心是一样的,都需力戒。
敬三宝
三宝者,佛法僧也。其义甚广,今惟举其少分之义耳。
今言佛者,且约佛像而言,如木石等所雕塑及纸画者也。
今言法者,且约经律论等书册而言,或印刷或书写也。
今言僧者,且约当世凡夫僧而言,因菩萨罗汉等附入敬佛门也。
第一、敬佛略举常人所应注意者数条
礼佛时宜洗手漱口,至诚恭敬,缓缓而拜,不可急忙,宁可少拜,不可草率。佛几清洁,供香端直,供佛之物,以烹调精美人所能食者为宜。今多以食物之原料及罐头而供佛者殊为不敬,蒲益大师大悲咒行法中曾痛斥之。又供佛宜在午前,不宜过午也。供水果亦宜午前。供水宜捧奉式。供花,花瓶水宜常换。
纸画之佛像,不可仅以绫裱,恐染蝇粪等秽物也(少蝇者或可)。宜装入玻璃镜中。
木石等雕塑者,小者应入玻璃龛中,大者应作宝盖罩之,并须常拂拭像上之尘土。
凡大殿及供佛之室中,皆不宜踞坐笑谈。如对于国王大臣乃至宾客之前尚应恭敬,慎护威仪,何况对佛像耶!不可佛前晒衣服,宜偏侧。不得在殿前用夜壶水浇花。若卧室中供佛像者,眠时应以净布遮障。
第二、敬法略举常人所应注意者数条
读经之时,必须洗手漱口拭几,衣服整齐,威仪严肃,与礼佛时无异。蒲益大师云:展卷如对活佛,收卷如在目前,千遍万遍,寤寐不忘,如是乃能获读经之实益也。
对于经典应十分恭敬护持,万不可令其污损。又翻篇时宜以指腹轻轻翻之,不可以指爪划,又不应折角,若欲记志,以纸片夹人可也。
若经典残缺者亦不可烧。卧室中几上置经典者,眠时应以净布盖之。
附每日诵经时仪式:
礼佛多少不拘。
赞佛经偈或“天上天下无如佛”等,“阿弥陀佛身金色”等。“炉香乍爇(ruo意为焚烧,引燃)”不是赞佛。(弘一法师曾指出:“此是供养赞,非赞佛也。”)
供养“愿此香华云”等。
读经
回向 不拘,或用“我此普贤殊胜行”等。
第三、敬僧 略举常人所应注意者数条
凡剃发披袈裟者,皆是释迦佛子,在家人见之,应一例生恭敬心,不可分别持戒破戒。
若皈依三宝时,礼一出家人为师而作证明者,不可妄云皈依某人。因所皈依者为僧,非皈依某一人,应于一切僧众,若贤若愚,生平等心,至诚恭敬,尊之为师,自称弟子。则与皈依僧伽之义,乃符合矣。
供养僧者亦尔。不可专供有德者,应于一切僧生平等心,普遍供之,乃可获极大之功德也。专赠一人功德小,供众者功德大。
出家人若有过失,在家人闻之,万不可轻言。此为佛所痛诫者,最宜慎之。
以上已略言敬三宝义竟。兹附有告者,厦门泉州神庙甚多,在家人敬神,每用猪鸡等物。岂知神皆好善而恶杀,今杀猪鸡等物而供神,神不受享,又安能降福而消灾耶。唯愿自今以后,痛革此种习惯,凡敬神时,亦一例改用素食,则至善矣。
注:本文系弘一大师1933年6月7日演讲于泉州大开元寺。
滴水感悟
“出家人若有过失”,为什么“在家人闻之,万不可轻言”?此言殊难理解。以笔者测度,可能是俗人们喜欢捕风捉影,散布谣言,一个针尖大的瑕疵,最后越传越大,成了斗大的毛病。所以,谈出家人的过失,可能大大损害人们对佛教的信念。但不轻言出家人过失的论调,与现代“新闻自由”的精神不相契合,可以不必理他。
改习惯
吾人因多生以来之夙习,及以今生自幼所受环境之熏染,而自然现于身口者,名曰习惯。
习惯有善有不善,今且言其不善者。常人对于不善之习惯,而略称之日习惯。今依俗语而标题也。
在家人之教育,以矫正习惯为主。出家人亦尔。但近世出家人,惟尚谈玄说妙。于自己微细之习惯,固置之不问。即自己一言一动,极粗显易知之习惯,亦罕有加以注意者。可痛叹也。
余于三十岁时,即觉知自己恶习惯太重,颇思尽力对治。出家以来,恒战战兢兢,不敢任情适意。但自愧恶习太重,二十年来,所矫正者百无一二。
自今以后,愿努力痛改。更愿有缘诸道侣,亦皆奋袂兴起,同致力于此也。
吾人之习惯甚多。今欲改正,宜依如何之方法耶?若胪列多条,而一时改正,则心劳而效少,以余经验言之,宜先举一条乃至三四条,逐日努力检点,既已改正,后再逐渐增加可耳。
今春以来,有道侣数人,与余同研律学,颇注意于改正习惯。数月以来,稍有成效,今愿述其往事,以告诸公。但诸公欲自改其习惯,不必尽依此数条,尽可随意酌定。余今所述者,特为诸公作参考耳。
学律诸道侣,已改正习惯,有七条。
一、食不言。现时中等以上各寺院,皆有此制,故改正甚易。
二、不非时食。初讲律时,即由大众自己发心,同持此戒。后来学者亦尔。遂成定例。
三、衣服朴素整齐。或有旧制,色质未能合宜者,暂作内衣,外罩如法之服。
四、别修礼诵等课程。每日除听讲、研究、抄写、及随寺众课诵外,皆别自立礼诵等课程,尽力行之。或有每晨于佛前跪读《法华经》者,或有读《华严经》者,或有读《金刚经》者,或每日念佛一万以上者。
五、不闲谈。出家人每喜聚众闲谈,虚丧光阴,废弛道业,可悲可痛!今诸道侣,已能渐除此习。每于食后、或傍晚、休息之时,皆于树下檐边,或经行、或端坐、若默诵佛号、若朗读经文、若默然摄念。
六、不阅报。各地日报,社会新闻栏中,关于杀盗淫妄等事,记载最详。而淫欲诸事,尤描摹尽致。虽无淫欲之人,常阅报纸,亦必受其熏染,此为现代世俗教育家所痛慨者。故学律诸道侣,近已自己发心不阅报纸。
七、常劳动。出家人性多懒惰,不喜劳动。今学律诸道侣,皆已发心,每日扫除大殿及僧房檐下,并奋力作其他种种劳动之事。
以上已改正之习惯,共有七条。
尚有近来特实行改正之二条,亦附列于下:
一、食碗所剩饭粒。印光法师最不喜此事。若见剩饭粒者,即当面痛诃斥之。所谓施主一粒米,恩重大如山也。但若烂粥烂面留滞碗上,不易除去者,则非此限。
二、坐时注意威仪。垂足坐时,双腿平列。不宜左右互相翘架,更不宜耸立或直伸。余于在家时,已改此习惯。且现代出家人普通之威仪,亦不许如此。想此习惯不难改正也。
总之,学律诸道侣,改正习惯时,皆由自己发心,决无人出命令而禁止之也。
注:本文系弘一大师于1933年秋演讲于泉州承天寺。
滴水感悟
李叔同大师所谈习惯,有三条特别值得我们注意:一是“不闲谈”。想在事业上取得成就者,当有此习惯。假如为了交流感情,需要闲谈,也要注意谈话质量,不要讲人坏话,不要怨天尤人,不要让庸俗低级的东西充斥谈话过程中。二是“不读报”。如果你想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最好把报纸当成资讯来源,而不是精神园地。英国作家乔治·吉辛在《四季随笔》中说:“今天我还没有看报。一般来说,我要留到散步完毕,疲倦归来时才看。从报纸中,我看到这个喧嚣的世界上发生了什么,看到人类发明了什么样折磨自己的新花样,看到无益辛劳之新形式,看到危险与斗争之新场面。我不愿用我清晨最清醒的头脑去阅读如此悲惨而愚蠢的事情。”报纸常常是把世上最丑恶的事情集中到一起,呈现在读者面前,但世间原本没有如此丑恶。好比生活中必然存在粪便等秽物,但它们只是在极特殊的地方存在。如果你就此认为生活中处处都是粪便,肯定是错觉,徒然搞坏了自己的心情。三是“坐时注意威仪”。想当领导、老师的人应持此习惯。人的肢体动作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具有很强的暗示作用。坐姿端庄,跟讲话一样,有很强的说服力。
青年佛徒应注意的四项
今天所要和诸位谈的,共有四项:一是惜福,二是习劳,三是持戒,四是自尊,都是青年佛徒应该注意的。
一、惜福
“惜”是爱惜,“福”是福气。就是我们纵有福气,也要加以爱惜,切不可把它浪费。
诸位要晓得,末法时代,人的福气是很微薄的。若不爱惜,将这很薄的福享尽了,就要受莫大的痛苦,古人所说“乐极生悲”,就是这意思啊!我记得从前小孩子的时候,我父亲请人写了一副大对联,是清朝刘文定公的句子,高高地挂在大厅的抱柱上,上联是“惜食,惜衣,非为惜财缘惜福”。我的哥哥时常教我念这句子,我念熟了,以后凡是临到穿衣或是饮食的当儿,我都十分注意,就是一粒米饭,也不敢随意糟掉。而且我母亲也常常教我,身上所穿的衣服当时时小心,不可损坏或污染。这因为母亲和哥哥J怕我不爱惜衣食,损失福报以致短命而死,所以常常这样叮嘱着。
诸位可晓得,我五岁的时候,父亲就不在世了!七岁我练习写字,拿整张的纸瞎写,一点不知爱惜。我母亲看到,就正颜厉色的说:“孩子!你要知道呀!你父亲在世时,莫说这样大的整张的纸不肯糟蹋,就连寸把长的纸条,也不肯随便丢掉哩!”母亲这话,也是惜福的意思啊!
我因为有这样的家庭教育,深深地印在脑里,后来年纪大了,也没一时不爱惜衣食;就是出家以后,一直到现在,也还保守着这样的习惯。诸位请看我脚上穿的一双黄鞋子,还是一九二〇年在杭州时候,一位打念佛七的出家人送给我的。又诸位有空,可以到我房间里来看看,我的棉被面子,还是出家以前所用的。又有一把洋伞,也是一九一一年买的。这些东西,即使有破烂的地方,请人用针线缝缝,仍旧同新的一样了。简直可尽我形寿受用着哩!不过,我所穿的小衫裤和罗汉草鞋一类的东西,却须五六年一换,除此以外,一切衣物,大都是在家时候或是初出家时候制的。
从前常有人送我好的衣服或别的珍贵之物,但我大半都转送别人。因为我知道我的福薄,好的东西是没有胆量受用的。又如吃东西,只生病时候吃一些好的,除此以外,从不敢随便乱买好的东西吃。
惜福并不是我一个人的主张,就是净土宗大德印光老法师也是这样,有人送他白木耳等补品,他自己总不愿意吃,转送到观宗寺去供养谛闲法师。别人问他:“法师!你为什么不吃好的补品?”他说:“我福气很薄,不堪消受。”他老人家——印光法师,性情刚直,平常对人只问理之当不当,情面是不顾的。前几年有一位皈依弟子,是鼓浪屿有名的居士,去看望他,和他一道吃饭。这位居士先吃好,老法师见他碗里剩落了一两粒米饭,于是就很不客气地大声呵斥道:“你有多大福气,可以这样随便糟蹋饭粒!你得把它吃光!”
诸位!以上所说的话,句句都要牢记!要晓得:我们即使有十分福气,也只好享受三分,所余的可以留到以后去享受。诸位或者能发大心,愿以我的福气,布施一切众生,共同享受,那更好了。
二、习劳
“习”是练习,“劳”是劳动。现在讲讲习劳的事情:
诸位请看看自己的身体,上有两手,下有两脚,这原为劳动而生的。若不将他运用习劳,不但有负两手两脚,就是对于身体也一定有害无益的。换句话说:若常常劳动,身体必定康健。而且我们要晓得:劳动原是人类本分上的事,不唯我们寻常出家人要练习劳动,即使到了佛的地位,也要常常劳动才行,现在我且讲讲佛的劳动的故事:
所谓佛,就是释迦牟尼佛。在平常人想起来,佛在世时,总以为同现在的方丈和尚一样,有衣钵师、侍者师常常侍候着,佛自己不必做什么,但是不然。有一天,佛看到地下不很清洁,自己就拿起扫帚来扫地,许多大弟子见了,也过来帮扫,不一时,把地扫得十分清洁。佛看了欢喜,随即到讲堂里去说法,说道:“若人扫地,能得五种功德。”
又有一个时候,佛和阿难出外游行,在路上碰到一个喝醉了酒的弟子,已醉得不省人事了。佛就命阿难抬脚,自己抬头,一直抬到井边,用桶吸水,叫阿难把他洗濯干净。
有一天,佛看到门前木头做的横楣坏了,自己动手去修补。
有一次,一个弟子生了病,没有人照应,佛就问他说:“你生了病,为什么没人照应你?”那弟子说:“从前人家有病,我不曾发心去照应他;现在我有病,所以人家也不来照应我了。”佛听了这话,就说:“人家不来照应你,就由我来照应你吧!”就将那病弟子大小便种种污秽,洗濯得干干净净。并且还将他的床铺,理得清清楚楚,然后扶他上床。由此可见,佛是怎样的习劳了。佛决不像现在的人,凡事都要人家服劳,自己坐着享福。这些事实,出于经律,并不是凭空说说的。
现在我再说两桩事情,给大家听听:《弥陀经》中载着的一位大弟子——阿冕楼陀,他双目失明,不能料理自己,佛就替他裁衣服,还叫别的弟子一道帮着做。
有一次,佛看到一位老年比丘眼睛花了,要穿针缝衣,无奈眼睛看不清楚,嘴里叫着:“谁能替我穿针呀!”佛听了立刻答应说:“我来替你穿。”以上所举的例,都足以证明佛是常常劳动的。我盼望诸位,也当以佛为模范,凡事自己动手去做,不可依赖别人。
三、持戒
“持戒”二字的意义,我想诸位总是明白的吧!我们不说修到菩萨或佛的地位,就是想来生再做人,最低的限度,也要能持五戒。可惜现在受戒的人虽多,只是挂个名而已,切切实实能持戒的却很少。要知道:受戒之后,若不持戒,所犯的罪,比不受戒的人要加倍的大,所以我时常劝人不要随便受戒。至于现在一般传戒的情形,看了真痛心,我实在说也不忍说了!我想最好还是随自己的力量去受戒,万不可敷衍门面,自寻苦恼。
戒中最重要的,不用说是杀、盗、淫、妄,此外还有饮酒、食肉,也易惹人讥嫌。至于吃烟,在律中虽无明文,但在我国习惯上,也很容易受人讥嫌的,总以不吃为是。
四、自尊
“尊”是尊重,“自尊”就是自己尊重自己,可是人都喜欢人家尊重我,而不知我自己尊重自己;不知道要想人家尊重自己,必须从我自己尊重自己做起。怎样尊重自己呢?就是自己时时想着:我当做一个伟大的人,做一个了不起的人。比如我们想做一位清净的高僧吧,就拿高僧传来读,看他们怎样行,我也怎样行,所谓:“彼既丈夫我亦尔。”又比方我想将来做一位大菩萨,那么,就当依经中所载的菩萨行,随力行去。这就是自尊。但自尊与贡高不同,贡高是妄自尊大,目空一切的胡乱行为;自尊是自己增进自己的德业,其中并没有一丝一毫看不起人的意思的。
诸位万万不可以为自己是一个小孩子,是一个小和尚,一切不妨随便些,也不可说我是一个平常的出家人,哪里敢希望做高僧做大菩萨。凡事全在自己做去,能有高尚的志向,没有做不到的。
诸位如果作这样想:我是不敢希望做高僧、做大菩萨的。那做事就随随便便,甚至自暴自弃,走到堕落的路上去了,那不是很危险的么?诸位应当知道:年纪虽然小,志气却不可不高啊!
我还有一句话,要向大家说,我们现在依佛出家,所处的地位是非常尊贵的。就以剃发、披袈裟的形式而论,也是人天师表,国王和诸天人来礼拜,我们都可端坐而受。你们知道这道理么?自今以后,就当尊重自己,万万不可随便了。
以上四项,是出家人最当注意的,别的我也不多说了。我不久就要闭关,不能和诸位时常在一块儿谈话,这是很抱歉的。但我还想在关内讲讲律,每星期约讲三四次,诸位碰到例假,不妨来听听!今天得和诸位见面,我非常高兴。我只希望诸位把我所讲的四项,牢记在心,作为永久的纪念!时间讲得很久了,费诸位的神,抱歉!抱歉!
注:本文节录自弘一法师《青年佛徒应注意的四项》,1936年2月演讲于厦门南普陀寺。
滴水感悟
“自尊”是一个现代流行语,好像每一个人都懂得自尊加自爱,事实并非如此。只有惜福、惜劳、持戒者,才真正懂得自尊、自爱。现在很多青年人,用父母辛苦赚的钱,讲生活享受,却不珍惜大好的学习机会,又怕苦怕累,轻视劳动,这是把自己降格为“寄生虫”,贬低自我生命的价值,哪里懂得自尊呢?还有的人,轻视社会规范,无视他人感受,我行我素,放任自流,这是把自己降格为“残次品”,贬低自我修养的价值,哪里懂得自爱呢?自尊者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劳动,尊重社会规范;自爱者爱惜他人,爱惜身处的环境,爱惜自己与世界的缘分。这才是真正的自尊自爱。
改过实验谈
今值旧历新年,请观厦门全市之中,新气象充满,门户贴新春联,人多着新衣,口言恭贺新禧、新年大吉等。我等素信佛法之人,当此万象更新时,亦应一新乃可。我等所谓新者何,亦如常人贴新春联、着新衣等以为新乎?曰:不然。我等所谓新者,乃是改过自新也。但“改过自新”四字范围太广,若欲演讲,不知从何说起。今且就余五十年来修省改过所实验者,略举数端为诸君言之。
余于讲说之前,有须预陈者,即是以下所引诸书,虽多出于儒书,而实合于佛法。因谈玄说妙修证次第,自以佛书最为详尽。而我等初学之人,持躬敦品、处事接物等法,虽佛书中亦有说者,但儒书所说,尤为明白详尽适于初学。故今多引之,以为吾等学佛法者之一助焉。以下分为总论别示二门。
总论者即是说明改过之次第:
1.学。须先多读佛书儒书,详知善恶之区别及改过迁善之法。倘因佛儒诸书浩如烟海,无力遍读,而亦难于了解者,可以先读《格言联璧》一部。余自儿时,即读此书。皈信佛法以后,亦常常翻阅,甚觉其亲切而有味也。此书佛学书局有排印本甚精。
2.省。既已学矣,即须常常自己省察,所有一言一动,为善欤?为恶欤?若为恶者,即当痛改。除时时注意改过之外,又于每日临睡时,再将一日所行之事,详细思之。能每日写录日记,尤善。
3.改。省察以后,若知是过,即力改之。诸君应知改过之事,乃是十分光明磊落,足以表示伟大之人格。故子贡云:“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又古人云:“过而能知,可以谓明。知而能改,可以即圣。”诸君可不勉乎!
别示者,即是分别说明余五十年来改过迁善之事。但其事甚多,不可胜举。今且举十条为常人所不甚注意者,先与诸君言之。
《华严经》中皆用十之数目,乃是用十以表示无尽之意。今余说改过之事,仅举十条,亦尔;正以示余之过失甚多,实无尽也。此次讲说时间甚短,每条之中仅略明大意,未能详言,若欲知者,且俟他日面谈耳。
1.虚心。常人不解善恶,不畏因果,决不承认自己有过,更何论改?但古圣贤则不然。今举数例:孔子曰:“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又曰:“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蘧伯玉为当时之贤人,彼使人于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圣贤尚如此虚心,我等可以贡高自满乎?
2.慎独。吾等凡有所作所为,起念动心,佛菩萨乃至诸鬼神等,无不尽知尽见。若时时作如是想,自不敢胡作非为。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又引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此数语为余所常常忆念不忘者也。
3.宽厚。造物所忌,曰刻曰巧。圣贤处事,惟宽惟厚。古训甚多,今不详录。
4.吃亏。古人云:“我不识何等为君子,但看每事肯吃亏的便是。我不识何等为小人,但看每事好便宜的便是。”古时有贤人某临终,子孙请遗训,贤人曰:“无他言,尔等只要学吃亏。”
5.寡言。此事最为紧要。孔子云:“驷不及舌”,可畏哉!古训甚多,今不详录。
6.不说人过。古人云:“时时检点自己且不暇,岂有功夫检点他人。”孔子亦云:“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以上数语,余常不敢忘。
7.不文己过。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我众须知文过乃是最可耻之事。
8.不覆己过。我等倘有得罪他人之处,即须发大惭愧,生大恐惧。发露陈谢,忏悔前愆。万不可顾惜体面,隐忍不言,自诳自欺。
9.闻谤不辩。古人云:“何以息谤?曰:无辩。”又云:“吃得小亏,则不至于吃大亏。”余三十年来屡次经验,深信此数语真实不虚。
10.不嗔。嗔习最不易除。古贤云:“二十年治一怒字,尚未消磨得尽。”但我等亦不可不尽力对治也。《华严经》云:“一念嗔心,能开百万障门。”可不畏哉!
因限于时间,以上所言者殊略,但亦可知改过之大意。最后,余尚有数言,愿为诸君陈者:改过之事,言之似易,行之甚难。故有屡改而屡犯,自己未能强作主宰者,实由无始宿业所致也。务请诸君更须常常持诵阿弥陀佛名号,观世音地藏诸大菩萨名号,至诚至敬,恳切忏悔无始宿业,冥冥中自有不可思议之感应。承佛菩萨慈力加被,业消智朗,则改过自新之事,庶几可以圆满成就,现生优入圣贤之域,命终往生极乐之邦,此可为诸君预贺者也。
常人于新年时,彼此晤面,皆云恭喜,所以贺其将得名利。余此次于新年时,与诸君晤面,亦云恭喜,所以贺诸君将能真实改过,不久将为贤为圣,不久决定往生极乐,速成佛道,分身十方,普能利益一切众生耳。
注:本文系弘一大师1933年1月26日(农历春节)演讲于厦门妙释寺。
滴水感悟
李叔同介绍的改过经验,基本上出自儒家的修行方法,可见他虽然学佛,并不轻视儒家的学问。真正的大师皆是如此,将各种学问参合研究,形成自己独树一帜的思想,而不专攻一途。有的人强调“专业”,学理科的轻视文化艺术,学文艺的轻视商业知识,学现代技术的人轻视传统文化,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这是不善于“借物”。任何学问都可作为工具,根据需要随时借助这些工具,在人生之道上不是能走得更好吗?
人生之最后
岁次壬申十二月,厦门妙释寺念佛会请余讲演,录写此稿。于时了识律师卧病不起,日夜愁苦。见此讲稿,悲欣交集,遂放下身心,屏弃医药,努力念佛。并扶病起,礼大悲忏,吭声唱诵,长跽经时,勇猛精进,超胜常人。见者闻者,靡不为之惊喜赞叹,谓感动之力有如是剧且大耶。余因念此稿虽仅数纸,而皆撮录古今嘉言及自所经验,乐简略者或有所取。乃为治定,付刊流布焉。弘一演音记。
第一章、绪言
古诗云:“我见他人死,我心热如火,不是热他人,看看轮到我。”人生最后一段大事,岂可须臾忘耶!今为讲述,次分六章,如下所列。
第二章、病重时
当病重时,应将一切家事及自己身体悉皆放下,专意念佛,一心希冀往生西方。能如是者,如寿已尽,决定往生。如寿未尽,虽求往生而病反能速愈,因心至专诚,故能灭除宿世恶业也。倘不如是放下一切专意念佛者,如寿已尽,决定不能往生,因自己专求病愈不求往生,无由往生故。如寿未尽,因其一心希望病愈,妄生忧怖,不唯不能速愈,反更增加病苦耳。
病未重时,亦可服药,但仍须精进念佛,勿作服药愈病之想。病既重时,可以不服药也。余昔卧病石室,有劝延医服药者,说偈谢云:“阿弥陀佛,无上医王,舍此不求,是谓痴狂。一句弥陀,阿伽陀药,舍此不服,是谓大错。”因平日既信净土法门,谆谆为人讲说。今自患病,何反舍此而求医药,可不谓为痴狂大错耶!
若病重时,痛苦甚剧者,切勿惊惶。因此病苦,乃宿世业障。或亦是转未来三途恶道之苦,于今生轻受,以速了偿也。
自己所有衣服诸物,宜于病重之时,即施他人。若依《地藏菩萨本愿经》,如来赞叹品所言供养经像等,则弥善矣。
若病重时,神志犹清,应请善知识为之说法,尽力安慰。举病者今生所修善业,一一详言而赞叹之,令病者心生欢喜,无有疑虑。自知命终之后,承斯善业,决定生西。
第三章、临终时
临终之际,切勿询问遗嘱,亦勿闲谈杂话,恐彼牵动爱情,贪恋世间,有碍往生耳。若欲留遗嘱者,应于康健时书写,付人保藏。
倘自言欲沐浴更衣者,则可顺其所欲而试为之。若言不欲,或噤口不能言者,皆不需强为。因常人命终之前,身体不免痛苦,倘强为移动沐浴更衣,则痛苦将更加剧。世有发愿生西之人,临终为眷属等移动扰乱,破坏其正念,遂致不能往生者,甚多甚多。又有临终可生善道,乃为他人误触,遂起嗔心,而牵入恶道者,如经所载阿耆达王死堕蛇身,岂不可畏。
临终时,或坐或卧,皆随其意,未宜勉强。若自觉气力衰弱者,尽可卧床,勿求好看勉力坐起。卧时,本应面西右胁侧卧。若因身体痛苦,改为仰卧,或面东左胁侧卧者,亦任其自然,不可强制。
大众助念佛时,应请阿弥陀佛接引像,供于病人卧室,令彼瞩视。
助念之人,多少不拘。人多者,宜轮班念,相续不断。或念六字,或念四字,或快或慢,皆须预问病人,随其平日习惯及好乐者念之,病人乃能相随默念。今见助念者皆随己意,不问病人,既已违其平日习惯及好乐,何能相随默念。余愿自今以后,凡任助念者,于此一事切宜留意。
又寻常助念者,皆用引磐小木鱼。以余经验言之,神经衰弱者,病时甚畏引磐及小木鱼声,因其声尖锐,刺激神经,反令心神不宁。若依余意,应免除引磬小木鱼,仅用音声助念,最为妥当。或改为大钟大磬大木鱼,其声宏壮,闻者能起肃敬之念,实胜于引磬小木鱼也。但人之所好,各有不同。此事必须预先向病人详细问明,随其所好而试行之。或有未宜,尽可随时改变,万勿固执。
第四章、命终后一日
既已命终,最切要者,不可急忙移动。虽身染便秽,亦勿即为洗涤。必须经过八小时后,乃能浴身更衣。常人皆不注意此事,而最要紧。惟望广劝同人,依此谨慎行之。
命终前后,家人万不可哭。哭有何益,能尽力帮助念佛乃于亡者有实益耳。若必欲哭者,须俟命终八小时后。
顶门温暖之说,虽有所据,然亦不可固执。但能平日信愿真切,临终正念分明者,即可证其往生。
命终之后,念佛已毕,即锁房门。深防他人入内,误触亡者。必须经过八小时后,乃能浴身更衣。(前文已言,今再谆嘱,切记切记。)因八小时内若移动者,亡人虽不能言,亦觉痛苦。
八小时后着衣,若手足关节硬,不能转动者,应以热水淋洗。用布搅热水,围于臂肘膝弯。不久即可活动,有如生人。
殓衣宜用旧物,不用新者。其新衣应布施他人,能令亡者获福。
不宜用好棺木,亦不宜做大坟。此等奢侈事,皆不利于亡人。
第五章、荐亡等事
七七日内,欲延僧众荐亡,以念佛为主。若诵经拜忏焰口水陆等事,虽有不可思议功德,然现今僧众视为具文,敷衍了事,不能如法,罕有实益。印光法师文钞中屡斥诫之,谓其惟属场面,徒作虚套。若专念佛,则人人能念,最为切实,能获莫大之利矣。
如请僧众念佛时,家族亦应随念。但女众宜在自室或布帐之内,免生讥议。
凡念佛等一切功德,皆宜回向普及法界众生,则其功德乃能广大,而亡者所获利益亦更因之增长。
开吊时,宜用素斋,万勿用荤,致杀害生命,大不利于亡人。
出丧仪文,切勿铺张。毋图生者好看,应为亡者惜福也。
七七以后,亦应常行追荐以尽孝思。莲池大师谓年中常须追荐先亡。不得谓已得解脱,遂不举行耳。
第六章、劝请发起临终助念会
此事最为切要。应于城乡各地,多多设立。《饬终津梁》中有详细章程,宜检阅之。
第七章、结语
残年将尽,不久即是腊月三十日,为一年最后。若未将钱财预备稳妥,则债主纷来,如何抵挡。吾人临命终时,乃是一生之腊月三十日,为人生最后。若未将往生资粮预备稳妥,必致手忙脚乱呼爷叫娘,多生恶业一齐现前,如何摆脱。临终虽恃他人助念,诸事如法。但自己亦须平日修持,乃可临终自在。奉劝诸仁者,总要及早预备才好。
注:本文系弘一大师于1933年演讲于厦门妙释寺。
滴水感悟
本文大致记录了民国时以佛家礼仪操办丧事的程序,具有很重要的史料价值。在中国古代,在今天的西方发达国家,都很重视丧事礼仪。这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对在生者也有很有益的暗示作用。但在今天的中国内地,旧的礼仪程序已渐渐在记忆中泯灭,新的礼仪程序又未建立,丧事礼仪几乎乱套,操办者多为“无礼”之人,各凭感觉及有限知识行事,丧事的庄重气氛便大打折扣。至于对已故亲人的祭奠活动,更是草率,很多人甚至连过场都省掉。不重视死者,很可能对生者产生消极暗示,使人们更重视及时行乐而无视死后的荣誉,这种心态对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不利。
南闽十年之梦影
我一到南普陀寺,就想来养正院和诸位法师讲谈讲谈,原定的题目是“余之忏悔”,说来话长,非十几小时不能讲完。近来因为讲律,须得把讲稿写好,总抽不出一个时间来,心里又怕负了自己的初愿,只好抽出很短的时间,来和诸位谈谈,谈我在南闽十年中的几件事情!
我第一回到南闽,在一九二八年的十一月,是从上海来的。起初还是在温州,我在温州住得很久,差不多有十年光景。
由温州到上海,是为着编辑护生画集的事,和朋友商量一切,到十一月底,才把护生画集编好。
那时我听人说:尤惜阴居士也在上海。他是我旧时很要好的朋友,我就想去看一看他。一天下午,我去看尤居士,居士说要到暹罗国去,第二天一早就要动身的。我听了觉得很喜欢,于是也想和他一道去。
我就在十几小时中,急急地预备着。第二天早晨,天还没大亮,就赶到轮船码头,和尤居士一起动身到暹罗国去了。从上海到暹罗,是要经过厦门的,料不到这就成了我来厦门的因缘。十二月初,到了厦门,承陈敬贤居士的招待,也在他们的楼上吃过午饭,后来陈居士就介绍我到南普陀寺来。那时的南普陀,和现在不同,马路还没有建筑,我是坐着轿子到寺里来的。
到了南普陀寺,就在方丈楼上住了几天。时常来谈天的,有性愿老法师、芝峰法师等。芝峰法师和我同在温州,虽不曾见过面,却是很相契的。现在突然在南普陀寺晤见了,真是说不出的高兴。
我本来是要到暹罗去的,因着诸位法师的挽留,就留滞在厦门,不想到暹罗国去了。
在厦门住了几天,又到小云峰那边去过年。一直到正月半以后才回到厦门,住在闽南佛学院的小楼上,约莫住了三个月工夫。看到院里面的学僧虽然只有二十几位,他们的态度都很文雅,而且很有礼貌,和教职员的感情也很不差,我当时很赞美他们。
这时芝峰法师就谈起佛学院里的课程来。他说:“门类分得很多,时间的分配却很少,这样下去,怕没有什么成绩吧?”因此,我表示了一点意见,大约是说:“把英文和算术等删掉,佛学却不可减少,而且还得增加,就把腾出来的时间教佛学吧!”他们都很赞成。听说从此以后,学生们的成绩,确比以前好得多了!
我在佛学院的小楼上,一直住到四月间,怕将来的天气更会热起来,于是又回到温州去。
第二回到南闽,是在一九二九年十月。起初在南普陀寺住了几天,以后因为寺里要做水陆,又搬到太平岩去住。等到水陆圆满,又回到寺里,在前面的老功德楼住着。
当时闽南佛学院的学生,忽然增加了两倍多,约有六十多位,管理方面不免感到困难。虽然竭力的整顿,终不能恢复以前的样子。不久,我又到小雪峰去过年,正月半才到承天寺来。
那时性愿老法师也在承天寺,在起草章程,说是想办什么研究社。
不久,研究社成立了,景象很好,真所谓人才济济,很有一种难以形容的盛况。现在妙释寺的善契师,南山寺的传证师,以及已故南普陀寺的广究师……都是那时候的学僧哩!
研究社初办的几个月间,常住的经忏很少,每天有工夫上课,所以成绩卓著,为别处所少有。当时我也在那边教了两回写字的方法,遇有闲空,又拿寺里那些古版的藏经来整理整理,后来还编成目录,至今留在那边。这样在寺里约莫住了三个月,到四月,怕天气要热起来,又回到温州去。
一九三一年九月,广洽法师写信来,说很盼望我到厦门去。当时我就从温州动身到上海,预备再到厦门。但许多朋友都说:时局不大安定,远行颇不相宜,于是我只好仍回温州。直到转年,到了厦门,计算起来,已是第三回了!
到厦门之后,由性愿老法师介绍,到山边岩去住,但其间妙释寺也去住了几天。那时我虽然没有到南普陀来住,但佛学院的学僧和教职员,却是常常来妙释寺谈天的。
一九三三年正月廿一日,我开始在妙释寺讲律。
这年五月,又移到开元寺去。
当时许多学律的僧众,都能勇猛精进,一天到晚的用功,从没有空过的工夫,就是秩序方面也很好,大家都啧啧的称赞着。
有一天,已是黄昏时候了!我在学僧们宿舍前面的大树下立着,各房灯火发出很亮的光,诵经之声,又复朗朗入耳,一时心中觉得有无限的欣慰!可是这种良好的景象,不能长久的继续下去,恍如昙花一现,不久就消失了。但是当时的景象,却很深的印在我的脑中,现在回想起来,还如在大树底下目睹一般。这是永远不会消灭,永远不会忘记的啊!
十一月,我搬到草庵来过年。
一九三四年二月,又回到南普陀。
当时旧友大半散了,佛学院中的教职员和学僧,也没有一位原认识的!
我这一回到南普陀寺来,是准了常惺法师的约,来整顿僧教育的。后来我观察情形,觉得因缘还没有成熟,要想整顿,一时也无从着手,所以就作罢了。此后并没有到闽南佛学院去。
讲到这里,我顺便将我个人对于僧教育的意见,说明一下:
我平时对于佛教是不愿意去分别哪一宗、哪一派的,因为我觉得各宗各派,都各有各的长处。
但是有一点,我以为无论哪一宗哪一派的学僧,却非深信不可,那就是佛教的基本原则,就是深信善恶因果报应的道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同时还须深信佛菩萨的灵感!这不仅初级的学僧应该这样,就是升到佛教大学也要这样!
善恶因果报应和佛菩萨的灵感道理,虽然很容易懂,可是能彻底相信的却不多。这所谓信,不是口头说说的信,是要内心切切实实去信的呀!
咳!这很容易明白的道理,若要切切实实地去信,却不容易啊!
我以为无论如何,必须深信善恶因果报应和诸佛菩萨灵感的道理,才有做佛教徒的资格!
须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种因果报应,是丝毫不爽的!又须知我们一个人所有的行为,一举一动,以至起心动念,诸佛菩萨都看得清清楚楚!
一个人若能这样十分决定地信着,他的品行道德,自然会一天比一天地高起来!
要晓得我们出家人,就所谓“僧宝”,在俗家人之上,地位是很高的。所以品行道德,也要在俗家人之上才行!
倘品行道德仅能和俗家人相等,那已经难为情了!何况不如?又何况十分的不如呢……咳……这样他们看出家人就要十分的轻慢,十分的鄙视,种种讥笑的话,也接连地来了……
记得我将要出家的时候,有一位在北京的老朋友写信来劝告我,你知道他劝告的是什么,他说:“听说你要不做人,要做僧去……”咳!我们听到了这话,该是怎样的痛心啊!他以为做僧的,都不是人,简直把僧不当人看了!你想,这句话多么厉害呀!
出家人何以不是人?为什么被人轻慢到这地步?我们都得自己反省一下!我想:这原因都由于我们出家人做人太随便的缘故。种种太随便了,就闹出这样的话柄来了。
至于为什么会随便呢?那就是由于不能深信善恶因果报应和诸佛菩萨灵感的道理的缘故。倘若我们能够真正生信,十分决定的信,我想就是把你的脑袋斫掉,也不肯随便的了!
以上所说,并不是单单养正院的学僧应该牢记,就是佛教大学的学僧也应该牢记,相信善恶因果报应和诸佛菩萨灵感不爽的道理!
就我个人而论,已经是将近六十的人了,出家已有二十年,但我依旧喜欢看这类的书!——记载善恶因果报应和佛菩萨灵感的书。
我近来省察自己,觉得自己越弄越不像了!所以我要常常研究这一类的书,希望我的品行道德,一天高尚一天;希望能够改过迁善,做一个好人。又因为我想做一个好人,同时我也希望诸位都做好人!
这一段话,虽然是我勉励我自己的,但我很希望诸位也能照样去实行!
关于善恶因果报应和佛菩萨灵感的书,印光老法师在苏州所办的弘化社那边印得很多,定价也很低廉,诸位若要看的话,可托广洽法师写信去购请,或者他们会赠送也未可知。
以上是我个人对于僧教育的一点意见。下面我再来说几样事情:
我于一九三五年到惠安净峰寺去住。到年底,忽然生了一场大病,所以我就搬到草庵来养病。
这一回的大病,可以说是我一生的大纪念!
我于一九三六年的正月,扶病到南普陀寺来。在病床上有一只钟,比其他的钟总要慢两刻,别人看到了,总是说这个钟不准。我说:“这是草庵钟。”别人听了“草庵钟”三字还是不懂,难道天下的钟也有许多不同的么?现在就让我详详细细的来说个明白:
我那一回大病,在草庵住了一个多月。摆在病床上的钟,是以草庵的钟为标准的。而草庵的钟,总比一般的钟要慢半点。
我以后虽然移到南普陀,但我的钟还是那个样子,比平常的钟慢两刻,所以“草庵钟”就成了一个名词了。这件事由别人看来,也许以为是很好笑的吧!但我觉得很有意思!因为我看到这个钟,就想到我在草庵生大病的情形了,往往使我发大惭愧,惭愧我德薄业重。
我要自己时时发大惭愧,我总是故意地把钟改慢两刻,照草庵那钟的样子,不止当时如此,到现在还是如此,而且愿尽形寿,常常如此。
以后在南普陀住了几个月,于五月问,才到鼓浪屿日光岩去。十二月仍回南普陀。
到今年一九三七年,我在闽南居住,算起来,首尾已是十年了。
回想我在这十年之中,在闽南所做的事情,成功的却是很少很少,残缺破碎的居其大半,所以我常常自己反省,觉得自己的德行,实在十分欠缺!
因此近来我自己起了一个名字,叫“二一老人”。什么叫“二一老人”呢?这有我自己的根据。
记得古人有句诗:“一事无成人渐老。”清初吴梅村(伟业)临终的绝命词有:“一钱不值何消说。”这两句诗的开头都是“一”字,所以我用来做自己的名字,叫做“二一老人”。
因此我十年来在闽南所做的事,虽然不完满,而我也不怎样地去求他完满了!诸位要晓得:我的性情是很特别的,我只希望我的事情失败,因为事情失败、不完满,这才使我常常发大惭愧!能够晓得自己的德行欠缺,自己的修善不足,那我才可努力用功,努力改过迁善!
一个人如果事情做完满了,那么这个人就会心满意足,洋洋得意,反而增长他贡高我慢的念头,生出种种的过失来!所以还是不去希望完满的好!
不论什么事,总希望他失败,失败才会发大惭愧!倘若因成功而得意,那就不得了啦!
我近来,每每想到“二一老人”这个名字,觉得很有意味!
这“二一老人”的名字,也可以算是我在闽南居住了十年的一个最好的纪念!
注:本文系弘一大师1937年3月28日演讲于南普陀寺佛教养正院。
滴水感悟
“一事无成人渐老”,“一钱不值何消说”,李叔同大师以此诗句形容自己,其谦风逊德令人感佩。说到“完满”二字,梁启超在《为学与做人》一文中论述得很精辟:“宇宙和人生是永远不会圆满的,所以《易经》六十四卦,始‘乾’而终‘未济’。正为在这永远不圆满的宇宙中,才永远容得我们创造进化。我们所做的事,不过是宇宙进化几万万里的长途中,往前挪一寸两寸,哪里配说成功呢?然则不做怎么样呢?不做便连这一寸两寸都不往前挪,那可真真失败了。‘仁者’看透这种道理,信得过只有不做事才算失败,凡做事便不会失败。所以《易经》说:‘君子以自强不息。’”把自己放在宇宙进化的大视野中,人就变得谦逊了,也达观了,成败都微不足道,骄傲和自卑都无必要,只需顺从生命本身的逻辑,自然地生活就行了。李叔同大师或许就是如此吧!
为性常法师掩关笔示法则
古人掩关皆为专修禅定或念佛,若研究三藏则不限定掩关也。仁者此次掩关,实为难得之机会。应于每日时间,以三分之二专念佛诵经(或默阅但不可生分别心),以三分之一时间温习戒本羯磨及习世间文字。因机会难可再得,不于此时专心念佛,以后恐无此胜缘。至于研究等事,在掩关时虽无甚成绩,将来出关后,尽可缓缓研究也。念佛一事,万不可看得容易,平日学教之人,若令息心念佛,实第一困难之事,但亦不得不勉强而行也。此事至要至要,万不可轻忽。诵经之事可以如常。又每日须拜佛若干拜,既有功德,亦可运动身体也。念佛时亦宜数数经行,因关中运动太少,食物不宜消化,故宜礼拜经行也。念佛之事,一人甚难行,宜与义俊法师协定课程,二人同时行之,可以互相策励,不致懈怠中止也。
课程大致如下:早粥前念佛,出声或默念随意。
早粥后稍休息,礼佛诵经。九时至十一时研究。午饭后休息。二时至四时研究(研究时间每日以四小时为限,不可多)。四时半起礼佛诵经。黄昏后专念佛。晚间可以不点灯,唯佛前供琉璃灯可耳。
三年之中,可与义俊法师讲戒本及表记羯磨六遍,每半年讲一遍。自己既能温习,亦能令他人得益。昔南山律祖,尚听律十二遍未尝厌倦,何况吾等钝根之人耶?戒本羯磨能十分明了,且记忆不忘,将来出关之后,再学行事钞等非难事矣。世俗文字略学四书及历史等。学生字典宜学全部,但若鲜暇,不妨缺略,因此等事,出关之后仍可学习也。若念佛等,出关之后,恐难继续,唯在关中,能专心也。
又在闭关时宜注意者如下。
不可闲谈,不晤客人,不通信(有十分要事,写一纸条交与护关者。)
凡一切事,尽可俟出关后再料理也,时机难得,光阴可贵,念之!念之!
余既无道德,又乏学问。今见仁者以诚恳之意,谆谆请求,故略据拙见拉杂书此,以备采择。
性常关主慧察
乙亥四月一日 演音书印
注:本文系弘一大师于1935年作于泉州开元寺。
滴水感悟
李叔同大师出家未久便闭关自修,他闭关期间的生活,从这篇文章中可略知端倪。习武的人闭关期间专心习武,学佛的人闭关期间专心念佛,此可谓学一行爱一行。
最后之××
佛教养正院已办有四年了。诸位同学初来的时候,身体很小,经过四年之久,身体皆大起来了,有的和我也差不多。啊!光阴很快。人生在世,自幼年至中年,自中年至老年,虽然经过几十年之光景,实与一会儿差不多。就我自己而论,我的年纪将到六十了,回想从小孩子的时候起到现在,种种经过如在目前。啊!我想我以往经过的情形,只有一句话可以对诸位说,就是“不堪回首”而已。
我常自来想,啊!我是一个禽兽吗?好像不是,因为我还是一个人身。我的天良丧尽了吗?好像还没有,因为我尚有一线天良常常想念自己的过失。我从小孩子起一直到现在都埋头造恶吗?好像也不是,因为我小孩子的时候,常行袁了凡的功过格,三十岁以后,很注意于修养,初出家时,也不是没有道心。虽然如此,但出家以后一直到现在,便大不同了:因为出家以后二十年之中,一天比一天堕落,身体虽然不是禽兽,而心则与禽兽差不多。天良虽然没有完全丧尽,但是昏聩糊涂,一天比一天利害,抑或与天良丧尽也差不多了。讲到埋头造恶的一句话,我自从出家以后,恶念一天比一天增加,善念一天比一天退失,一直到现在,可以说是醇乎其醇的一个埋头造恶的人,这个也无须客气也无须谦让了。
就以上所说看起来,我从出家后已经堕落到这种地步,真可令人惊叹。其中到闽南以后十年的功夫,尤其是堕落的堕落。去年春间曾经在养正院讲过一次,所讲的题目,就是“南闽十年之梦影”,那一次所讲的,字字之中,都可以看到我的泪痕,诸位应当还记得吧。
可是到了今年,比去年更不像样子了。自从正月二十到泉州,这两个月之中,弄得不知所云。不只我自己看不过去,就是我的朋友也说我以前如闲云野鹤,独往独来,随意栖止,何以近来竟大改常度,到处演讲,常常见客,时时宴会,简直变成一个“应酬的和尚”了,这是我的朋友所讲的。啊!“应酬的和尚”这五个字,我想我自己近来倒很有几分相像。
如是在泉州住了两个月以后,又到惠安到厦门到漳州,都是继续前稿。除了利养,还是名闻;除了名闻,还是利养。日常生活,总不在名闻利养之外。虽在瑞竹岩住了两个月,稍少闲静,但是不久,又到祈保亭冒充善知识,受了许多的善男信女的礼拜供养,可以说是惭愧已极了。
九月又到安海,住了一个月,十分的热闹。近来再到泉州,虽然时常起一种恐惧厌离的心,但是仍不免向这一条名闻利养的路上前进。可是近来也有件可庆幸的事,因为我近来得到永春十五岁小孩子的一封信。他劝我以后不可常常宴会,要养静用功。信中又说起他近来的生活,如吟诗、赏月、看花、静坐等,洋洋千言的一封信。啊!他是一个十五岁的小孩子,竟有如此高尚的思想,正当的见解。我看到他这一封信,真是惭愧万分了。我自从得到他的信以后,就以十分坚决的心,谢绝宴会,虽然得罪了别人,也不管他,这个也可算是近来一件可庆幸的事了。
虽然是如此,但我的过失也太多了,可以说是从头至足,没有一处无过失,岂止谢绝宴会,就算了结了吗?尤其是今年几个月之中,极力冒充善知识,实在是太为佛门丢脸。别人或者能够原谅我,但我对我自己,绝不能够原谅,断不能如此马马虎虎的过去。所以我近来对人讲话的时候,绝不顾惜情面,决定赶快料理没有了结的事情,将“法师”、“老法师”、“律师”等名目,一概取消,将学人侍者等一概辞谢,孑然一身,遂我初服,这个或者亦是我一生的大结束了。
啊!再过一个多月,我的年纪要到六十了。像我出家以来,既然是无惭无愧,埋头造恶,所以到现在所做的事,大半支离破碎不能圆满,这个也是份所当然。只有对于养正院诸位同学,相处四年之久,有点不能忘情。我很盼望养正院从此以后,能够复兴起来,为全国模范的僧学院。可是我的年纪老了,又没有道德学问,我以后对于养正院,也只可说“爱莫能助”了。
啊!与诸位同学谈得时间也太久了,且用古人的诗来做临别赠言。诗云:
万事都从缺陷好;
吟到夕阳山外山,古今谁免余情绕。
注:本文系弘一大师1938年演讲于南普陀寺。
滴水感悟
《最后之××》的后两个字,原文空缺,有人考证说,应为“忏悔”二字,与原文意旨颇相契合。而篇尾所录诗句,原文也空缺,有人考证,这是清代龚自珍的诗,首句为“末济终焉心缥渺”。李叔同大师守戒甚严,很少有人比得过他的,他却在这篇文章责怪自己“一天比一天堕落”,“与禽兽差不多”,他是故意谦逊吗?不然。他是真心忏悔。那些在守戒方面做得不好的,又该怎样忏悔呢?他们大概根本不会忏悔。这个道理,好比讲卫生的人,一天不洗澡也觉得自己脏,衣服上有一点油渍,心情也不好。不讲卫生的人,三个月不洗澡,也不觉得自己脏,满身尘土,也不放在心上。
处世六宜
(一)宜重卫生,俾免中途辍学(习音乐者,非身体健壮之人不易进步。专运动五指及脑,他处不运动则易致疾。故每日宜为适当之休息及应有之娱乐、适度之运动。又宜早眠早起,食后宜休息一小时,不可即弹琴)。
(二)宜慎出场演奏,免人之忌妒(能不演奏最妥,抱璞而藏,君子之行也)。
(三)宜慎交游,免生无谓之是非(留学界品类尤杂,最宜谨慎)。
(四)勿蹭等急进(吾人求学须从常规,循序渐进,欲速则不达矣)。
(五)勿心浮气躁(学稍有得,即深自矜夸;或学而不进——此种境界他日有之,即生厌烦心,或抱悲观,皆不可。必须心气平定,不急进,不间断。日久自有适当之成绩)。
(六)宜信仰宗教,求精神上之安乐(据余一人之所见,确系如此,未知君以为如何?)
注:本文系弘一大师于1916年写给弟子刘质平的信件,标题系编者所加。
滴水感悟
李叔同给自己的弟子写信,也是这样谦和,“未知君以为如何”,完全是商量语气。相比有些人,即使对上司、尊长提建议,也是摆出老师的架势,把对方当傻瓜。李大师为什么说“学而不进”的状况“他日有之”呢?任何学问,入门容易深入难。层次比较低时,一听就懂,一学就会;学到高处,每进一步都很难;学到极高处,竭尽智能,难进一分。所以,做学问如果没有做到无能为力处,也很平常。
—心念佛,我执自消
所谓我执者,即《圆觉》所云“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是也。《识论》卷一,言之甚详。请披寻《唯识心要》卷一第十六页至廿八页止。计八页中灵峰述辞,至为精确,幸详味之。又依《大乘止观》中所云:“若断我执,须分别性中,止行成就”。请检《大乘心观释要》卷五第五六七页阅之。而《占察义疏》卷六第十七、十八页灵峰疏文,即依《大乘止观》会合。希彼此互参研寻,最易了解。此外,如《灵峰宗论》第二册中,亦常常言之。并望披览。
窃谓吾人办道,能伏我执,已甚不易,何况断除。故莲池大师云:“当今之世,未有能认初果者。夫初果,仅能断见惑,已不可得,遑论其他。”彻悟禅师云:“但断见惑,如断四十里流,况思惑乎?”故竖出三界,甚难甚难。若持名念佛,横出三界,校之竖出者,不亦省力乎?蒲益大师亦云:“尤始妄认有己,何尝实有己哉。或未顿悟,亦不必作意求悟。但专戒净戒,求生净上,功深力到,现前当来,必悟无己之体。悟无己,即见佛,即成佛矣。”又云:“倘不能真心信入,亦不必别起疑情,更不必错了承当。只深信持戒念佛,自暮地信去。”由是观之,吾人专修净业,不必如彼禅教中人,专恃己力,作意求破我执。若一心念佛,获证三昧,我执自尔消除。较彼禅教中人专恃己力竖出上界者,其难易,奚啻天渊那!(若现身三昧未成,生品不高,当来见佛闻法时,见惑即断。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恰。《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有云:“设我得佛,国中天人,若起想念贪计身者,不取正觉。”诚言如此,所宜深信)。但众生根器不一,有宜一门深入者,有应兼修他行者,所宜各自量度,未可妄效他人。随分随力,因病下药,庶乎其不差耳。余比来久疏教典,未暇一一检寻详委奉答。姑即所见,略述如是。
注:本文系弘一大师写给邓寒香的信件,标题系编者所加。
滴水感悟
李叔同特别崇尚明代蕅益大师的念佛法门,他弘法时,多次强调念佛的好处,还组织念佛会。他认为,念佛是学佛的门阶,生起信心的途径,增加定力的措施,获得解脱的归宿。念佛的方法有多种,如“观想念佛”、“持名念佛”、“实相念佛”等。李叔同为什么崇尚念佛呢?笔者揣测,可能是佛教理论甚为精微,非智者不能体会。而明清之后的佛教徒,素养高者极少,多是缺少知识的人,对佛法连一点边际都摸不到。而佛教传下来的修习法门,如“白骨观”、“数息观”等,修习起来也比较烦琐、艰难,一般人有惰性,难以坚持。只有念佛法门最简单,智者、愚者都易实行。愚者信仰深、少疑惑,一心念佛,效果可能比智者更佳。李叔同推崇念佛法门,原因可能就在于此。
自利利他,直至成佛
大乘之人,须发菩提心(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依是自利利他,直至成佛,圆满菩提,乃可谓大乘人。至发心之后,处众处独,皆无不可。《天目中峰和尚语录》中,曾详言之,录其文如下:
“或问古人得旨之后,或孤峰独宿,或垂手入尘,或兼擅化权,或单提正令,或子筹盈室,或不遇一人,或泯绝无闻,或声喧宇宙,或亲婴世难,或身染沉疴,虽同少室之门,而各蹈世间之路者,何也?幻曰,言乎同者,同悟达摩,直指之真实自心也。言乎异者,异于各禀三世之幻缘业也。以报观之,非乐寂而孤峰独宿也,非爱闹而入尘垂手也。擅化权而非涉异也,提正令而非专门也。虽弟子满门,非苟合也。虽形影相吊,非绝物也。其毕世无闻,非尚隐也。其声喧宇宙,非构显也。至若荣枯祸福,一本乎报缘。以金刚正眼视之,特不翅飞埃过目耳,安能动其爱憎取舍之念哉?所以龙门谓报缘虚幻,岂可强为?演祖谓‘万般存此道,一味信前缘’,苟不有至理鉴之,则不能无惑于世相之浮沉也。《华严普贤行愿品》卷二十二散财童子,参德生童子,有德童女,问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修菩萨道?童子童女乃广赞亲近善知识之利益。散财童子又问,云何能于诸善知识法之中,速得圆满,速得清净,得不退失?答:须持菩萨戒及别解脱戒。若圆满头陀功德,能使二戒悉得清净,不失善法。继乃广赞十二头陀之行。”
其圆满阿兰若一段,请仁者检阅之。夫位近等觉,尚须乐于独处,住阿兰若。何可谓山居办道者为小乘人?近来屡闻世人有此谬论,可痛慨也。至语小乘之人,决不说法利他者,亦非通论。小乘律本关(栋别之说)法有十条(栋别如法不如法)。又佛称弟子声闻众中,能教化有情令得圣果者,推迎留陀夷第一。律中具载彼度生之事有十三事,此外关于说法度生之事,小乘律中,屡屡见之(比丘每日须入城市乞食。施者如请说法,随缘教化)。兹不具引。小乘所以异于大乘者,在发心趣偏真之涅槃耳,岂有他哉!永嘉禅师谓上乘之人,行上而修中下,二乘何咎而欲不修,宁知见爱尚存,去上乘而甚远。三受之状固然,称位乃俦菩萨。大乘之所不修,而复讥于小学。(以上摘录原文。在《永嘉集》第七章。又《万善同归集》亦引此文。)吾人既归信佛法,皆应发大乘心,而随分随力,专学大乘,或兼学三乘,皆无不可。不必执定己之所修为是,而强人必从。以根器各异,缘业不同,万难强令一致也。
注:本文系弘一大师出家期间写给温州邓寒香的信件,标题系编者所加。
滴水感悟
“自利利他”,是佛教所提倡,但俗人认为只是道德说教,不太可能实现。因为一般人的观念,把别人得到的当成自己失去的。又把利益当成一成不变的东西,给了别人,自己就没有了。佛家是以动态的眼光看事物,在利他的同时,利益增加了,因而自己并没有减少。打个比方,歌星在台上唱歌,他不是卖自己的力气逗别人高兴,他是在做一件喜欢的事,唱一首爱唱的歌,愉悦自己的同时,也让别人开心。他让别人开心了,到处受欢迎,出场费也提高了。这一来,他非但没有损失什么,反而大有收获。天下事其实都是这个道理,有些人想不通,天天带着“吃亏上当”的心理,就很难活得开心了。
关于饮食的建议
奉若居士澄览:
关于食物之事,略陈拙见如下,乞为转陈执务者,为感!
依律,食物亦名曰药,以其能调和四大,令获康健,俾能精进办道。但贪嗜甘美之物,律所深呵。常食昂价之品,尤为失福。故以价廉而适于卫生之物最为合宜也。
豆类,含有蛋白质,为最重要之滋养品。但亦不能多食,多食则不消化(与常人食补药者同,须以少量而每日食之,但不可一次多量,若过量者,反致增疾)。
蔬菜之类,且就本寺现有者言之,菠菜,为菜中之上,含有铁质及四种维生素,为滋补最良之品。
白萝卜(俗称菜头),亦甚能滋补。红萝卜亦然。
臼菜,亦甚佳(或白色或绿色皆佳),若盖菜、雪里红,则性稍燥,不可常食。
花生,含有油质,食之有益(但不可多食)。
且以拙见言之,菜食一盂之中,约以蔬菜占五分之四,豆类及花生等占五分之一,乃为适宜也。
近来本寺送与朽人之菜食,其中豆类大多,蔬菜太少,未能调和,故陈拙见,以备采拌。
再者,前朽人云,不愿食菜心及冬笋者,因其价昂而不食,非因齿力不足也。菜心与臼菜相似,而价昂数倍。冬笋价极昂,西医谓其未含有何种之滋养质也。
又香菇亦不宜为常食品,明莲池大师曾力诫之。
煮豆类、花生及蔬菜之汤,亦不可弃,其中含有多份之滋养料。倘弃其汤,而唯食其质,犹如服中国药者,弃其药汤而唯食其药渣也。
朽人齿力尚健,以刀切蔬菜时,不妨切大块,咀嚼甚易也。
以上种种拙见,乞为执务者讲解其意,令彼了知,至用感谢!谨陈,不宣。
十二月十七日善梦启
注:本文系弘一大师于1939年写给林奉若的信件,标题系编者所加。
滴水感悟
在释迦牟尼时代,僧人并没有荤腥的禁忌,但有一条:化缘时挨门行乞,不择贫富。施主给什么就吃什么,不择好坏。这条戒律好像更合理,更能显示“平等”之意。佛教传到中国后,僧人戒吃荤腥,故意显出与俗家的差别来,此与佛意有异,但或许能增进信徒对僧人的崇敬、信仰,对佛教传播有好处。
律学要略:弘律愿文
如是戒品,我今誓愿受持、修学,尽未来际,不复舍离。以此功德,愿我及众生,无始已来所作众罪,尽得消灭。若一切众生所有定业,当受报者,我皆代受。遍微尘国,历诸恶道,经微尘劫,备尝众苦,欢喜忍受,终无厌悔。令彼众生先成佛道。我所发愿,真实不虚,伏惟三宝证知者。
演音自撰发愿句三种,行住坐卧,常常忆念,我所修持一切功德,悉以回施法界众生;众生所造无量恶业,愿我一身代受众苦。
誓舍身命,护持三世一切佛法!
誓舍身命,救度法界一切众生!
愿代法界一切众生,备受众苦!
愿护南山四分律宗弘传世间!
注:本文系弘一大师出家期间作。
滴水感悟
佛家很重视“发愿”,《药师经》里就记录了佛祖成佛前发的十二个大愿,例如,“愿我来世得菩提时,以无量无边智慧方便,令诸有情皆得无尽所受用物,莫令众生有所乏少”,“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行邪道者,悉令安住菩提道中;若行声闻独觉乘者,皆以大乘而安立之”,等等。“发愿”如同我们常说的梦想、理想、志向或远大目标。任何一项伟大事业,都发源于最初一个梦想。每一位成就伟业的人,最初都有一个宏大的梦想。梦想如同种子,能不能发芽,很难说,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只有良种才能生嘉禾。
略述印光大师之盛德
大师为近代之高僧,众所钦仰。其一生之盛德,非短时间所能叙述。今先略述大师之生平,次略举盛德四端,仅能于大师种种盛德中,粗陈其少分而已。
一、略述大师之生平
大师为陕西人。幼读儒书,二十一岁出家,三十三岁居普陀山,历二十年,人鲜知者。至一九一一年,师五十二岁时,始有人以师文隐名登入上海佛学丛报者。一九一七年,师五十七岁,乃有人刊其信稿一小册。至一九一八年,师五十八岁,即余出家之年,是年春,乃刊文钞刊一册,世遂稍有知师名者。以后续刊文钞二册,又增为四册,于是知名者渐众。有通信问法者,有亲至普陀参礼者。一九三〇年,师七十岁,移居苏州报国寺。此后十年,为弘法最盛之时期。一九三七年,战事起,乃移灵岩山,遂兴念佛之大道场。一九四〇年十一月初四日生西。生平不求名誉,他人有作文赞扬师德者,辄痛斥之。不贪蓄财物,他人供养钱财者至多,师以印佛书流通,或救济灾难等。一生不畜剃度弟子,而全国僧众多钦服其教化。一生不任寺中住持监院等职,而全国寺院多蒙其护法,各处寺房或寺产,有受人占夺者,师必为尽力设法以保全之。故综观师之一生而言,在师自己决不求名利恭敬,而于实际上能令一切众生皆受莫大之利益。
二、略举盛德之四端
大师盛德至多,今且举常人之力所能随学者四端,略说述之。因师之种种盛德,多非吾人所可及,今所举之四端,皆是至简至易,无论何人,皆可依此而学也。
甲、习劳
大师一生,最喜自作劳动之事。余于一九二四年曾到普陀山,其时师年六十四岁,余见师一人独居,事事躬自操作,别无侍者等为之帮助。直至去年,师年八十岁,每日仍自己扫地,拭几,擦油灯,洗衣服。师既如此习劳,为常人的模范,故见人有懒惰懈怠者,多诫劝之。
乙、惜福
大师一生,于惜福一事最为注意。衣食住等,皆极简单粗劣,力斥精美。一九二四年,余至普陀山,居七日,每日自晨至夕,皆在师房内观察师一切行为。师每日晨食仅粥一大碗,无菜。师自云:“初至普陀时,晨食有咸菜,因北方人吃不惯,故改为仅食白粥,已三十余年矣。”食毕,以舌舐碗,至极净为止。复以开水注入碗中,涤荡其余汁,即以之漱口,旋即咽下,唯恐轻弃残余之饭粒也。至午食时,饭一碗,大众菜一碗。师食之,饭菜皆尽。先以舌舐碗,又注入开水涤荡以漱口,与晨食无异。师自行如是,而劝人亦极严厉。见有客人食后,碗内剩饭粒者,必大呵曰:“汝有多么大的福气?竟如此糟蹋!”此事常常有,余屡闻及人言之。又有客人以冷茶泼弃痰桶中者,师亦呵诫之。以上且举饭食而言。其他惜福之事,亦均类此也。
丙、注重因果
大师一生最注重因果,尝语人云:“因果之法,为救国救民之急务。必令人人皆知现在有如此因,将来即有如此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欲挽救世道人心,必须于此入手。”大师无论见何等人,皆以此理痛切言之。
丁、专心念佛
大师虽精通种种佛法,而自行劝人,则专依念佛法门。师之在家弟子,多有曾受高等教育及留学欧美者。而师决不与彼等高谈佛法之哲理,唯一一劝其专心念佛。彼弟子辈闻师言者,亦皆一一信受奉行,决不敢轻视念佛法门而妄生疑义。此盖大师盛德感化有以致之也。
以上所述,因时间短促,未能详尽,然即此亦可略见大师盛德之一斑。若欲详知,有上海出版之《印光大师永思集》,泉州各寺当有存者,可以借阅。今日所讲者止此。
注:本文系弘一大师于1941年演讲于泉州檀林福林寺。
迎养报恩
丐尊、子恺居士同览:
前日寄奉一函,想已收到。至白马湖后,承夏宅及诸居士辅助一切,甚为感谢。
前者仁等来函,曾云山房若住三人,其经费亦可足用云云,朽人因思现在即迎请弘祥师来此同住。以后朽人每年在外恒句留数月,则山房之中居住者有时三人、有时二人,其经费当可十分足用也。
仁等于旧历九月月望以后(即阳历十月十七八日以后)来自马湖时,拟请由上海绕道杭州,代朽人迎请弘祥师,偕同由绍兴来自马湖。弘祥师之行李,乞仁等代为照料,至用感谢!迎请弘祥师时,其应注意者如下数则:
(一)仁等往杭州时,宜乘上午火车至闸口,即至闸口虎跑寺访弘祥师,仁等即可居住虎跑寺一宿,次晨,偕同过江,往绍兴。所以欲仁等正午到杭州者,因可令弘祥师于下午收拾行李,俾次晨即可动身。
(二)仁等晤弘祥师时,乞云:“今代表弘一师迎请弘祥师往他处闭关用功。其地甚为幽静,诸事无虑,护法之人甚多;但不是寺院,亦不能供养多人,仅能请弘祥师一人往彼处居住,倘有他位法师欲偕往者,一概谢绝。即请弘祥师收拾行李,所有物件皆可带去,明晨即一同动身云云。”
(三)弘祥师倘问:“其地在何处?”仁等可答云:“现在无须问,明日到时便知。”其余凡有所问,皆不必明答。朽人之意,不欲向他僧众传扬此事,因恐他信众倘有来白马湖访问者,招待对付之事甚为困难,故不欲发表住处之地址也。
(四)并乞仁等告知弘祥师云:“此次动身他往,不必告知弘伞师。”恐弘伞师挽留,反多周折也。
(五)朽人自昔以来,凡信佛法、出家、拜师傅等,皆弘祥师为之指导一切,受恩甚深,无以为报,今由仁等发起建此山房,故欲迎养,聊报恩德于万一也。弘祥师所有钱财无多,其由闸口至白马湖种种费用,皆乞仁等惠施,感同身受。
(六)朽人有谢客启,附奉上一纸,托弘祥师代送虎跑库房,令众传观。
以上所陈诸琐碎事,皆乞鉴察;种种费神,感谢无尽。再者,朽人于今者,已与苏居士约定,于晚秋冬初之时,往福建一行。故拟于阴历九月底即往上海,或小住数日,或即乘船而行,并乞仁等便中代为询问:太古公司往厦门及往福州之轮船,其开行之时间是否有一定之规例?(如宁波船决定五时开,长江船决定半夜开之例。此所询问者为时间,非是日期,因日期可阅报纸也。)琐陈草草,不宣。
十月三日演音上
注:本文系弘一大师写给夏丐尊、丰子恺的信。标题系编者所加。
滴水感悟
李叔同未出家前,与弘祥法师结识,受过一些指点、帮助,多年后,他仍没有忘记此恩惠,要把弘祥法师接去养老,他的知恩图报,真可谓君子之风。
《晚晴集》鉴赏
1.若失本心,即当忏悔,忏悔之法,是为清凉。(金刚三昧经)
何谓“本心”?佛家各宗的概述不一,如真如本性、菩提心、直心、深心、大悲心、至诚心、回向发愿心等等,都是本心。按大乘佛法,通常是指慈悲喜舍心和布施心、持戒心、忍辱心、精进心、禅定心、般若心。
2.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如来”是佛的名号之一。《华严经》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所以随顺、尊重、愉悦众生,如同随顺、尊重、愉悦佛。这一观点,用政治理论解释,如同“为人民服务”;用商业理论解释,便是“满足顾客需求”。
3.我若多嗔及怨结者,十方现在诸佛世尊皆应见我,当作是念:云何此人欲求菩提而生嗔恚及以怨结?此愚痴人,以嗔恨故,于自诸苦不能解脱,何由能救一切众生?(华严经修慈分)
有人说:愤怒是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用佛家观点来看:愤怒是用自己的错误惩罚自己。因为人之愤怒,是陷于贪、嗔、痴中,既伤害自己,也伤害他人。学佛之人,如果不能自医其愚,怎么能医他人之愚呢?
4.迦叶白佛:我等从今,当于一切众生生世尊想。若生轻心,则为自伤。佛言:善哉快论。(首楞严三昧经依宝王论节文)
一切众生,无论善人、恶人,无论冤鬼、畜生,自性本来是佛,只是一时为贪、嗔、痴俱毒浸染,蒙蔽了佛性。所以,当视众生如佛而生平等心,不应因其外相卑贱而生轻视心。否则只会伤害自己。
5.应代一切众生受加毁辱,恶事向自己,好事与他人。(梵网经)
一位高僧说:“为众生作马牛。”此语可作为“恶事向自己,好事与他人”的注解。
6.离贪嫉者能净心中贪欲云翳,犹如夜月,众星围绕。(理趣六波罗蜜多经)
无贪婪心,就不会对他人的利益造成危害;无嫉妒心,就会为他人的收获真心欢喜。这样的人,魅力非凡,必然到处受欢迎。
7.生死不断绝,贪欲嗜昧故,养怨人丘冢,虚受诸辛苦。(大宝积经富楼那会)
不明了生死大事,一味随顺自己的贪恋、欲求、嗜好,智慧就会晦暗不明,做出许多无聊、无益之事,白受许多烦恼辛苦,却与幸福无缘。
8.是身如掣电,类乾闼婆城,云何于他人,数生于喜怒?(诸法集要经)
乾闼婆城是指幻象,即海市蜃楼。与历史长河相比,人的生命如闪电般生灭,如幻影般缥缈,正宜好好把握自己,体味人生,哪有工夫对别人生喜怒心呢?
9.嗔恚之害则破诸善法,坏好名闻,今世后世,人不喜见。(佛遗教经)
人一发起脾气来,什么修养、学问都丢在了一边。爱发脾气的人,名声不好,在生没有好人缘,死后没有好口碑。
10.行少欲者,心则坦然,无所忧畏,触事有余,常无不足。(佛遗教经)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吃得淡饭,咬得菜根,对名利权势都没有太多欲求的人,无须低三下四地生活,自可坦然无畏。也不会被享乐的绳索拴住脖子,自可富足有余。
11.身语意业不造恶,不恼世间诸有情,正念观知欲境空,无益之苦当远离。(有部律周利槃陀伽尊者,三月不能诵得,即此伽陀也)
据说,佛祖有弟子名唤周利槃陀伽,极愚笨,其兄教他读以上四句偈,他花了三个月都不能背诵,其兄认为他不可造就,要赶他回家,他哭泣着不肯离去。佛祖见到了,教他念两句偈,他终于学会,后来证得罗汉果位。这四句偈的意思大致是:不做坏事、不说坏话、不起坏念头;对一切众生不起恼恨心;端正心念,觉悟内心贪欲、外在境遇都是虚幻;不吃无益之苦。比方说,打电脑游戏,打到凌晨三点,这就是无益之苦。
12.名誉及利养,愚人所爱乐,能损害善法,如剑斩人头。(有部律)
在名利的驱使下,很难克制使用非正当手段的冲动。利令智昏时,“把脑袋别在裤腰上”,不惜以命相搏。这种人,未免把命看得太不值钱。
13.世间色声香味触,常能诳惑一切凡夫,令生爱着。(智者大师)
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这与智者大师的观点相似。
14.嗔是失佛法之根本,坠恶道之因缘,法乐之冤家,善心之大贼,种种恶口之府藏。(智者大师)
但丁说:“容易发怒,是品格上最为显著的弱点。”毕达哥拉斯说:“愤怒以愚蠢开始,以后悔告终。”如何对治愤怒,屠格涅夫说:“凡事只要看得淡些,就没有什么可忧虑的了;只要不因愤怒而夸大事态,就没有什么事情值得生气的了。”
15.凡夫学道法,唯可心自知,造次向他道,他即反生诽。谛观少言说,人重德能成,远众近静处,端坐正思惟。但自观身行,口勿说他短,结舌少论量,默然心柔软。无知若聋盲,内智怀实宝,头陀乐闲静,对修离懈惰。(道宣律师)
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道,是上等学问,只有高明之士能体悟,一般人不能理解,只会加以嘲笑。所以,自己默默自修就行了,用不着跟普通人喋喋不休地表白,也不要因此轻视普通人,说长论短。在众人面前,做一个无知的人,做一个聋哑人、盲人,有何关系?“坐此道中”就行了。
16.处众处独,宜韬宜晦,若哑若聋,如痴如醉,埋光埋名,养智养慧,随动随静,忘内忘外。(翠严禅师)
翠严禅师也建议做一个聋哑人、傻子。怕不怕人笑?古往今来的伟大人物,没有不被人笑的。孔子曾被称作“孔老二”,他的学问曾被贬得一文不值。别人要笑,是因为他想笑,跟你有何关系呢?
17.我且问你,忽然临命终时,你将何抵敌生死?须是闲时办得下,忙时得用,多少省力。休待临渴掘井,做手脚不迭,前路茫茫,胡钻乱撞。苦哉苦哉。(黄檗禅师)
死时才知万事空,早已吃尽苦头。生时明了生死大事,才得极乐。
18.鼻有墨点,对镜恶墨,但揩于镜,其可得耶?好恶是非,对之前境,不了自心,但尤于境,其可得耶?洗分别之鼻墨,则一镜圆净矣。万境咸真矣。执石成宝矣。众生即佛矣。(飞锡法师)
别人的嘲笑、羞辱、谩骂、伤害,也许不过是镜子里照出的鼻上一墨点而已。
19.修行人大忌说人长短是非,乃至一切世事非干己者,口不可说,心不可思。但口说心思,便是昧了自己。若专炼心,常搜己过,那得工夫管他家屋里事?粉骨碎身,唯心莫动。收拾自心如一尊木雕圣像坐在堂中,终日无人亦如此,旖盖簇拥香花供养亦如此。赞叹亦如此,毁谤亦如此。修行人常常心上无事,时时刻刻体究自己本命元辰端的处。(盘山禅师)
庄子说宋荣子“举世誉之而不加劝(即得意,编者按),举世非之而不加沮”,这种境界很高了,庄子却认为他差得太远。盘山禅师所谓不说人是非长短,不理会世人毁誉,就修道来说,顶多相当于罗汉境界,并不太高。但对我们为人处世来说,正好合宜。
20.元无我人,为谁贪嗔?(圭峰法师)
“我”都是虚幻的,为谁贪求?为谁生气?
21.报缘虚幻,不可强为。浮世几何,随家丰俭。苦乐逆顺,道在其中。动静寒温,自愧自悔。(佛眼禅师)
富是生活,穷也是生活;乐是滋味,苦也是滋味。去除差别心,两者无不同。何必强求富乐,强离穷苦?顺其自然就行了。
22.学道人逐日但将检点他人底工夫,常自检点,道业无有不办,或喜或怒或静或闹,皆是检点时节。(大慧禅师)
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照大慧禅师的说法,“三省”还不够,随时反省方方面面的问题,这就差不多了。
23.化人问幻士,谷响答泉声,欲达吾宗旨,泥牛水上行。(永明禅师)
“幻士”无有,问他何益?空谷如何回答泉声?“泥牛”如何“水上行”?慢慢琢磨吧。
24.千峰顶上一茅屋,老僧半间云半间,昨夜云随风雨去,到头不似老僧闲。(归宗芝庵禅师)
境动心不动,难得!一般人心随境转,成功了,便觉得高人一头;失意了,便觉得矮了半截。这是因为,还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谁。好比只看包装定价,却忘了里面的货色。
25.过去事已过去了,未来不必预思量;只今便道即今句,梅子熟时栀子香。(石屋禅师)
佛祖云:“不悲过去,非贪未来,心系当下,由此安详。”此语更妙。
26.即今休去便休去,若觅了时无了时。(云峰禅师)
“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成败得失都是缘,随顺自然就可以。
27.琐琐含生营营来去者,等彼器中蚊蚋,纷纷狂闹耳。一化而生,再化而死,化海漂荡,竞何所之?梦中复梦,长夜冥冥,执虚为实,曾无觉日,不有出世之大觉大圣,其孰与而觉之欤?(仁潮禅师)
这段话的意思大致是:芸芸众生,就像装在器皿里的蚊虫,嗡嗡乱叫,扑扑乱撞,以假作真,以梦为实。假如不是佛祖告知宇宙人生的真相,众生还在睡梦中没醒呢!
真与幻的问题,佛家的观点并不是最后结论,还有继续探讨的必要,对此,我们要保持谨慎,以免受其误导。借助西方哲学之“永恒运动”与“相对静止”等理论解读佛经,不易迷惑。
28.纵宿业深厚,不能顿断,当方便制抑,自劝自心。(妙禅师)
积习难改,积业难消,不是一用功就可见功效的。但还是要坚定信心,勤用功夫。
29.放开怀抱,看破世间,宛如一场戏剧,何有真实?(莲池大师)
真与假的问题,多有歧义。把世间事当成虚假,一笔抹杀,显然出了偏差。假戏也可以是真艺术,假话也可以是真慈悲。大致上,所思、所行、所言合于真相、合乎规律,便为真;否则便为假。但这只是一般概括,并不完全准确。学佛如果养成了积极、乐观的心态,培养了平常心,培养了慈悲喜舍心,就是有益的。如果产生了幻灭感,肯定走偏了路,不如不学。
30.达宿缘之自致,了万境之如空,而成败利钝,兴味萧然矣。(莲池大师)
学佛学到“兴味萧然”,学坏了。学到“兴趣盎然”,就对了。
31.伊庵权禅师用功甚锐。至晚,必流涕曰:今日又只恁么空过,未知来日工夫如何?师在众,不与人交一言。(莲池大师)
伊庵权禅师勤于用功,精神可嘉。但执念太深,离开悟尚早。佛法充满了辩证法,一定要成佛的人,一定不能成佛。
32.畏寒时欲夏,苦热复思冬,妄想能消灭,安身处处同。草食胜空腹,茅堂过露居,人生解知足,烦恼一时除。(莲池大师)
做人做事最好跟胜于自己的相比,生活享乐最好跟不如自己的人相比,学会知足长乐。但常人往往正好相反。
33.人之过恶深重者,亦有效验。或心神昏塞转头即忘;或无事而常烦恼;或见君子而赧然消沮;或闻正论而不乐;或施惠而人反怨;或夜梦颠倒;甚则妄言失志,皆作孽之相也。苟一类此,即须奋发,舍旧图新,幸勿自误!(袁了凡)
谁说没有因果报应?作恶的人,外人或许看不到报应,在他心里早就报应过了。
34.只“强顺人情,勉就世故。”八个字,误却你一生大事。道业未成,无常至速!急宜敛迹韬光,一心向道,不得再误!(西方确指)
《西方确指》一书据说是根据扶乩的话录成,是觉明妙行菩萨在乩坛上的开示。“强顺人情,勉就世故”,确实会让人把大量时间消耗在无聊无益的人际交往以及生活琐事中,对修道、创业、做学问都不利。据说美国大富豪有一条共同的理念:不进行无益的人际交往。
35.深潜不露,是名持戒,若浮于外,未久必败。有口若哑,有耳若聋,绝群离俗,其道乃崇。(西方确指)
装聋作哑的道理很好理解,但是,就像鸟儿喜欢炫耀羽毛一样,人也喜欢炫耀智商。所以郑板桥说:“难得糊涂”。
36.种种恶逆境界,尽情看作真实受益之处。名利、声色、饮食、衣服、赞誉、供养种种顺情境界,尽情看作毒药毒箭(蒲益大师)
名利与邪恶的关系,就像鲜花与粪土的关系一样,经常紧密相连,即使没有毒,也比较肮脏。但现代发明了绿色培植法,种花未必需要粪土;也发明了各种游戏规则,求名利未必要用邪恶手段。所以,对待问题,不要消极回避,应该积极设法加以解决。
37.将身心世界全体放下,作一超方特达之观。(蒲益大师)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人有时需要“跳出三界外”,去审视自己,审视周围的世界。每天沉迷在日常事务中,智慧变得迟钝了。
38.善友罕逢,恶缘偏盛,非咬钉嚼铁,刻骨镂心,何以自拔哉?(蒲益大师)
孔子的观点比较积极:“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西方的观点也比较积极:“你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别人,别人就以怎样的态度对待你。”用求诸己不求诸人的态度处世,就会善友易遇、恶缘难逢。
39.何不趁早放下幻梦尘劳,勤修戒定智慧?(蒲益大师)
戒、定、慧是佛家的基本修行方法。心中有“戒”,或者说,有固守的原则,某些事一定要做,某些一定不做。这样,就没有取巧的念头,没有非分的想法,没有左顾右盼的思虑,心便容易“定”下来。心定则智“慧”生,自可通达大道。无论做什么学问,办什么事业,想大成功,这三个字都很重要。
40.勿贪世间文字诗词而碍正法!勿逐悭、贪、嫉妒、我慢,鄙覆习气,而自毁伤!(蒲益大师)
用心专一,方成大器。但这个心,须是善心,而非歹意。
41.内不见有我,则我无能;外不见有人,则人无过。一味痴呆,深自惭愧!劣智慢心痛自改革!(蒲益大师)
“不见有我”,即是“无我”,“不见有人”,并非目中无人。
42.篱菊数茎随上下,无心整理任他黄,后先不与时花竞,自吐霜中一段香。(诵帚禅师)
事任自然,懒得有理;与世无争,自有妙趣。
43.从今以后,愿遁世不见知而不悔,作一斋公斋婆,向厨房灶下安稳过日,今生不敢复作度人妄想。(彭二林)
巴契是个革命家,年轻时立志改变世界。后来发现世界并未因他而改变,便决定改变身边的人。老年时,伤心地发现谁也没有因他而改变,遂决定改变自己。彭二林居士“不敢复作度人妄想”,其心路历程大概与巴契相似。实际上,儒家已经讲清了改造世界的方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改造世界要从改造自己开始。拿着设计图想改造他人、改造世界,不肯勤修自己,显然搞错了程序、走错了道。
44.幸赖善缘得闻法要,此千生万劫转凡成圣之时。尚复徘徊歧路,乍前乍却,则更历千生万劫,亦如是而止耳!况辗转沦陷,更有不可知者哉?(彭二林)
彭二林居士所谓“法要”,即是念佛。只要一天到晚念佛,其他什么法门都不用。这也有道理——与其凭生疏的驾驶技术开豪华车,半路上发生事故,不如走路来得稳当,虽千里万里之遥,只要持之以恒,或迟或早,总可到达。
45.轮转生死中,无须臾少息,犹复熙熙如登春台,曾不知佛与菩萨为之痛心而惨目也。(彭二林)
“如春登台”,出于老子《道德经》:“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大家为了名利而奔走,好像享受太牢的祭品一样开心,好像春天登台览胜一样快乐。让佛祖、菩萨见了都为之痛心。
46.汝信心颇深,但好张罗及好游、好结交,实为修行一大障,祈沉潜杜默,则其益无量。戒之!(印光大师)
这是印光大师对李叔同说的话,以李叔同日后的行迹看,显然听进去了。
47.汝是何等根机,而欲法法咸通耶?其急切纷扰,久则或致失心。(印光大师)
李叔同后来舍弃诸艺,对佛法也只是专攻律学,或许就是听从了印光大师的劝告。
48.当主敬存诚,于二六时中,不使有一念虚浮怠忽之相,及与世人酬酢,唯以忠恕为怀,则一切时,一切处,恶念自无从而起。(印光大师)
敬、诚、忠、恕,都是儒家的学问,与佛法也是相通的。
49.直须将一个死字挂到额颅上。(印光大师)
据说印光大师的佛堂陈设非常简单,只有一尊佛像,上面挂着一个大大的“死”字。是视死如归,还是警示时间不等人?未可知也。
50.若善男子、善女人,闻说净土法门,心生悲喜,身毛为竖如拔出者。当知此人,此过去宿命已作佛道来也。(无量清净平等觉经依迦才净土论引文)
高僧传中,常有开悟时激动得眼泪直流的记载。激动得汗毛直竖,倒是鲜见。据说禅宗六祖慧能不识字,年轻时以打柴为生,偶听人读《金刚经》,心生感应,遂发心学佛,最后肉身成圣。大概汗毛直竖即是心生感应一种体征,堪称有缘。
51.汝今亦可自厌生死老病痛苦,恶露不浮,无可乐者!(无量寿经)
生厌离心,也是修习法门,如“白骨观”就是生厌离心之法。很多人把它理解为悲观厌世,实际并非如此。厌离心本身不是好东西,只是用来对治贪恋心的,所要达到的目的也不是厌离,而是平常心,或者干脆是无心,“无心即是道”。这好比医家“以毒攻毒”治病一样,不是想搞到一身是毒,而是达到无病的效果。很多人学佛,落在“厌”字上,等于“旧病”未愈,又添“新病”,早知如此,真不该学!
52.无忧恼处,我当往生,不乐阎浮提浊恶世也。(观无量寿佛经)
《观无量寿佛经》记录了一个故事:韦提希夫人遭遇家庭变故,痛不欲生,求释迦牟尼佛替她寻一安身之地,不愿再住在这个世界上。佛以神力向她显示十方诸佛世界,她觉得西方阿弥陀佛极乐世界最好,所以说了上面这句话,请佛帮助她往生极乐世界。佛祖自然是请她学佛自度。当人处于悲观苦恼中时,应该知道世间还有很多美好事物,你不喜欢现在的“浊恶”,就去追求美好。但只能依赖自己的努力,不能指望他人的馈赠。
53.才有病患,莫论轻重,便念无常,一心待死。(善导大师)
善导大师好像并不“善导”,怎么教人“一心待死”呢?这是讲给学净土宗的人听的,里面包含了很多难解的理论,其他人可以不听。
54.我未曾见闻,慈悲而行恼,互共相嗔恚,愿生阿弥陀。若人如恒河,恶口加刀杖,如是皆能忍,则生清净土。(诸法无行经)
《金刚经》说:“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波罗蜜”是梵文音译,意为成就到彼岸。为什么说“忍辱波罗蜜”又不是“忍辱波罗蜜”呢?受辱时,超然于无我无人无一切之境,感觉不到烦恼痛苦,无须忍受,所以不是忍辱。如果是咬紧牙关强忍,努力克制心理冲动,这还没有达到佛祖所说的“忍辱”境界。心既不清净,想往生净土就难了。
55.生宏律范,死归安养,平生所得,唯二法门。(灵芝元照律师)
能清净自心,持之以恒,一个法门就够了。任何人,一生做好一件事,就能成功。
56.凡闻恶声,则念阿弥陀佛以消禳之,愿一切人不为恶行。凡见善事,则念阿弥陀佛以赞助之,愿一切人皆为善行。无事则默念阿弥陀佛,常在目前,便念念不忘。能如此者,其于净土决定往生。(王龙舒)
看到好事坏事都念“阿弥陀佛”,这个法门简便易行,值得一试!
57.人生能有几时?电光眨眼便过!趁未老未病,抖身心,拨世事。得一日光景,念一日佛名;得一时工夫,修一时净业。由他命终,我之盘缠预办,前程稳当了也。若不如此,后悔难追!(天如禅师)
如果唐代禅宗的高僧听到这句话,可能会问:“既是往生净土,要‘盘缠’作甚?若是堕入轮回,有‘盘缠’何益?”
58.如就刑戮,若在狴牢,怨贼所追,水火所逼;一心求救,愿脱苦轮。(天如禅师)
用将要杀头、坐牢、遇盗、遭水火之灾的心情学佛,进境更速。心理专家提出一法:用明天就要死的心情处理今天的事。两者都是心理暗示法,能有效激活自身潜能,增进效率,甚至创造奇迹。
59.于此土声色诸境,作地狱想、苦海想、火宅想。诸宝物作苦具想。饮食衣服,如脓血铁皮想。(妙什禅师)
这也是对治贪恋心的方法。如果心态本来平和,就不要作如是想。
60.此界释迦已灭,弥勒未生,贤圣隐伏。众生奔波苦海,犹失父之儿,若不以极乐愿王为归,谁为救护?(妙什禅师)
据说释迦牟尼的法运只有一万二千年,其中正法、像法各一千年,都已经过了,末法一万年,而弥勒佛还要等五十六亿七千万年才降生。现在正处在末法时代,还算不幸中的大幸。在此种情况下,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也许是唯一生路。
61.闻教便行,奚待更劝?(妙什禅师)
老子《道德经》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妙什禅师能“闻教便行”,大概是“上士”。那些“下士”,听到了只会发笑,以为是痴人说胡话。
62.惟名闻利养,甜爱软贼,及嗔心嗔火,虽有佛力,不能救焉!行者当深加精进,以攘却之!(妙什禅师)
《心经》有偈云:“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意思是:自度自度,快快自度。心中有欲火,只能自己灭掉,否则佛祖、菩萨也无能为力。
63.又复当护人心,勿使夸嫌,动用自若;息世杂善,不贪名利,将过归己,捐弃伎能,唯求往生。(妙什禅师)
“当护人心”四字极妙。巴尔扎克说:“凡是心灵的问题,便没有小事。”让别人产生一点点不快,等于种下“恶因”,就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好比种子虽然微细,却可能长成大大的植株。所以,当护人心。
64.娑婆有一爱之不轻,则临终为此爱所牵,矧多爱乎?极乐有一念之不一,则临终为此念所转,矧多念乎?(幽溪法师)
《六门教授习定论》说:“一切种子能缚菩萨。”一爱不离,一念不舍,都能缚住菩萨,难脱因果,不能成佛,多爱多念就更不用说了。
65.若生恩爱时,当念净土眷属无有情爱,何当得生净土?远离此爱。若生嗔恚时,当念净土眷属无有触恼,何当往生净土?得离此嗔。若受苦时,当念净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若受乐时,当念净土之乐,无央无待。凡历缘境,皆以此意而推广之,则一切时处,无非净土之助行也。(幽溪法师)
“净土”之意,即为天堂。可能很多人觉得,天堂若无情爱,宁愿下地狱。也有人觉得,猪八戒虽说丑点,也比唐僧实用。遇到这样的师傅,就不要讲什么佛法了。
66、如何说得娑婆苦?苦事纷纷等猬毛!(西斋禅师)
苦恼像刺猬身上的毛一样多,怎么办呢?逃避并不是好办法。佛家修行有一个小秘诀:把苦吃到不苦,就无所谓“苦”了,剩下的全是“极乐”。好比爱吃苦瓜的人,苦是一种好味;爱吃辣椒的人,辣是一种常味。吃惯了,苦是不苦,辣是不辣。
67.当屏人独处,自办道业,以设像为师,经论为侣。(袁宏道)
“以设像为师,经论为侣”,是很无奈的话。因为僧种难求,善师难遇,只好一个人拜佛念经,自修自悟,不能指望别人指点、提携。
68.五浊恶世,寒热苦恼,秽相熏炙,不容一刻居住。(袁宏道)
觉得“五浊恶世”难以居住,是“忍辱”的工夫还没做到家。境界高的人,于闹市中也可修行,见众生如同见佛,哪有那么多苦恼?
69.问:人不信净土,恐只是本来福薄?答:此言甚是!(莲池大师)
不信“好人有好报”,也是福薄。
70.余下劣凡夫,安分守愚,平生所务,惟是南无阿弥陀佛六字。今老矣!倘有问者,必以此答。(莲池大师)
莲池大师的近五百年中首屈一指的高僧,原来他的特长是“安分守愚”,他的工夫只是念“南无阿弥陀佛”。一个小沙弥都会好几种法门呢,难道他不会?非也,好比武侠小说中的绝顶高手,已经用不着那么多花里胡哨的招数了,轻描淡写,便可制敌。这就叫“无招胜有招”。
71.当生大欢喜,切勿怀忧恼,万缘俱放下,但一心念佛。往生极乐国,上品莲花生,见佛悟无生,还来度一切。(莲池大师)
“一心念佛”,是一种科学的自修方法,但有的信徒可能理解为求佛祖保佑、接引,这就变成迷信了。如果信得虔诚,效果也是一样的,就怕口里念着佛,心里指着佛祖送美女、送钞票,那就要“走火入魔”了。佛家的修行法门,无非是去除妄念,达到“一念”乃至“无念”的境地。一心念佛,心念全在念佛上,就没有别的杂念了。如果想美女、想钞票,杂念纷呈,正好背道而驰。
72.世情淡一分,佛法自有一分得力。娑婆活计轻一分,生西方便有一分稳当。弹指归安养,阎浮不可留。(蒲益大师)
中国的各种学问、艺术,都有一个特点:起于民间,发达于精英人士,葬送在专家之手。佛教也好,儒教也好,起初都是一个和公众互动的“游戏”,渐渐的,变成了“专家游戏”,公众越来越搞不懂了,于是它也走到了尽头,该消亡了。其他古诗词、绘画、音乐等艺术,也是如此。为什么西方的基督教长盛不衰,很大的原因,它始终没有脱离公众互动。借用“时装大王”皮尔·卡丹一句话,即可说明全部原因:“只有走大众化的道路才能生意兴隆。”佛学发展到明清,已经开始讲什么“世情淡一分”了,焉得不衰败?
73.归命大慈父,早出娑婆关。(蒲益大师)
“归命”即皈依,“大慈父”即阿弥陀佛。
74.世之最可珍重者,莫过精神;世之最可爱惜者,莫过光阴。一念净即佛界缘起,一念染即九界生因,凡动一念即十界种子,可不珍重乎?是日已过,命亦随减,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可不爱惜乎?苟知精神之可珍重,则不浪用,则念念执持佛名。光阴不虚度,则刻刻薰修净业。(彻悟禅师)
把时间、精力用到有价值的事情上,不做与人生目标无关的事,这是成功的要诀。
75.悲哉众生!欲念未除,道根日坏。佛之视汝,将何以堪?(彭二林)
此语似有“贡高我慢”的心理,如同文人口吻,不足为训。
76.子等归向极乐,全须打得一副全铁心肠,外不为六尘所染,内不为七情所锢,污泥中便有莲花出现也。(彭二林)
日本道元禅师在中国学禅,回国后,有人问他修到了什么。他说:“别无所获,只修得一颗柔软的心。”这颗心,是慈悲喜舍心,是大菩提心。彭二林所谓“全铁心肠”,不知安的是什么心?
77.莲花种子,荣悴由人。时不相待,珍重!珍重!(彭二林)
民间传说,一人发心念佛,西方世界的七宝池中便生出一大朵莲花。念佛精勤,莲花便开得鲜艳。念佛特别虔诚,莲花便金光映照、妙色庄严;反之,念佛不勤,莲花便见枯萎。以此激励教徒潜心向佛。
78.上品见佛速,下品见佛迟,虽有迟速异,终无退转时。参禅病着相,念佛贵断疑,实实有净土,实实有莲池。(张守约)
“着相”,即着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意思大致是受自我成见、他人意见、大众观念及权威观点的左右。“断疑”,即树立信念。“信为道源功德母”,这是学有所成的前提。不信佛就不必学佛,不信科学就不必学科学,否则,学也是白学,不会有长进的。
79.念阿弥陀佛,正觉圆满之名;观极乐世界,清净庄严之相。如此滞着,只怕未能切实;果能切实,则世间种种幻化妄缘,自当远离。(悟开禅师)
念佛要信佛,不信不必念。“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那是念给别人听的,对自己没什么好处。
80.随忙随闲,不离弥陀名号,顺境逆境,不忘往生西方(印光法师。以下悉同)
“曲不离口,拳不离手”,本是成就任何事业的通则。
81.诚与恭敬,实为超凡入圣,了生脱死之极妙秘诀。
有的人信奉“逢人且说三分话”,已失诚字。佛家“不打诳语”,强调的就是一个诚字。但不欺人只是诚之一端,另一端是不骗自己。敬,是敬人,也是敬己,“敬他人即是敬自己。”
82.业障重、贪嗔盛、体弱、心怯,但能一心念佛,久之自可诸疾成愈。
念佛可使心态平和,对健康有好处。现代科学实验发现:生气、烦恼能产生一种叫内呔吗啡的有毒物质,对身体有很大的伤害。高僧多长寿,也许跟心态有关。
83.佛固不见弃于罪人,当承兹行以往生耳。
有的人自觉罪孽深重,担心佛祖不肯接纳,不敢学佛,是多虑了。《八大人觉经》说:“不念旧恶,不憎恶人。”只要有向善之心,佛祖、菩萨都会欢迎。
84.须信娑婆实实是苦,极乐实实是乐,深信佛言,了无疑惑。
现代人最缺少的是信念,最多的是怀疑。这对创新有好处,对踏实做事没好处。
85.应发切实誓愿,愿离娑婆苦,愿得极乐乐。其愿之切,当如堕厕坑之急求出离;又如系牢狱之切念家乡。己力不能自出,必求有大势力者提拔令出。
不信自己信佛祖,已几近迷信了。
86.业识未消,三昧未成,纵谈理性,终成画饼。
成佛靠觉悟,掌握的理论、法门再多,没有产生内心体验,也是枉然。好比谈恋爱,看了再多的恋爱秘诀,没有真正恋爱过,就不知道爱情的滋味。
87.入理深谈,且缓数年!
不要知道一点皮毛,就夸夸其谈。
88.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只要念得熟,成佛尚有余裕!不学他法,又有何憾?
老老实实念佛就行了,其他的不学也没关系。对不识字的人来说,光是认全佛经上面的字就得好几年。对不懂古文的人来说,要了解经文的含义,得花半辈子工夫。还是念佛最省事。
89.汝虽于净土法门,颇生信心;然犹有好高骛胜之念头,未能放下,而未肯以愚夫愚妇自命。
“愚夫愚妇”易生信心,进境不一定比聪明人慢。其他行当也是如此,好高骛远的人未必能成就事业。
90.其有平日自命通宗通教,视净土若秽物,恐其污己者,临终多是手忙脚乱,呼爷叫娘。
专修净土,是否门户之见?难说!
91.汝妄想之心遍天遍地,不知息心念佛,所谓向外驰求,不知返照回光。
向外找幸福,到处找不到幸福。幸福只在自己心中,不往自己这“一亩三分地”上发掘,何必向别处动锄头?
92.今见好心出家在家四众,多是好高骛远,不肯认真专修净业,总由宿世善根浅薄,今生未遇通人。
佛门有句老话:“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二年,佛在大殿;学佛三年,佛在西天。”越学越远了!保住一颗好心,离佛不远。以学问为能,甚至想成佛作祖,连佛的影子也见不到了。
93.当今之时,其世道局势,有如安卧积薪之上,其下已发烈火,尚犹悠忽度日,不专志求救于一句佛号,其知见之浅近甚矣。
现代社会问题多多,环境问题、能源问题、安全问题、就业问题……,光是念佛解决不了,要借助科学、法律等“世间法”。
94.心跳噩梦,乃宿世恶业所现之兆。然现境虽有善恶,转变在乎自己,恶业现而专心念佛,则恶因缘为善因缘。
“心跳噩梦”不会无缘无故发生,跟身体、精神的异常肯定有关系。念佛以平和心态,倒是管用的。
95.当恪守净宗列祖成规,持斋念佛,改恶修善,知因识果,植福培德,以企现生消除业障,临终正念往生,庶不虚此一生,及亲为如来弟子耳。
世间有因果,但要“知因识果”却很难。有时一句戏言,让人怀恨在心,导致多年后的一场挫败,只怕到时候打破脑袋也想不通是怎么回事。唯有谨言慎行而已!
96.但当志心念佛,以消旧业,断不可起烦躁心,怨天尤人。
从理论上来说,一切遭际,都是种因得果,没有什么值得怨天尤人的。有的人认为自己大节上做得并不差,不当有此“报应”,但问题可能出在细节上。芝麻的种子虽小,也是种子,发出芽来,也能绿成一片。病毒虽小,也能把人放倒。我们能做的事,“对必然之事,轻快地承受”,无须怨天尤人。
97.具缚凡夫,若无贫穷疾病等苦,将日奔驰于声色名利之场而莫之能已。谁肯于得意垣赫之时,回首作未来沉溺之想乎?
得意时,当及早回头。
98.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则消一分罪孽,增一分福慧。
琼瑶说:“失去了恭敬,这爱便不能维持了。”这是谈婚姻,又何尝不适于一切人际关系,乃至于人与佛的关系?
99.念佛要时常作将死、将堕地狱想,则不恳切亦自恳切,不相应亦自相应,以怖苦心念佛,即是出苦第一妙法,亦是随缘消业第一妙法。
有紧迫感,就不会受天生惰性支配。
100.末法众生,无论有善根无善根,皆当决定专修净土。善根有,固宜努力;无,尤当笃培。
“笨鸟先飞”,原该如此。
101.汝须自知好歹,修行要各尽其分,潜修默契方可,急急改过摄心念佛。
心中要有善恶观,知道什么是对,什么错。把对的当错的,把错的当对的,一不小心就踏进地狱里去了。
注:本文系李叔同大师读经时的摘记,集以成文,名《晚晴集》。摘句后面的释文,系编者所加。
滴水感悟
李叔同读书,随时记下好句子,这是一种好习惯。读一本书,有一句之得,收获就很不小了。若不及时记下来,时间长了,在记忆中消失了,等于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