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庭广众之下做一次表演或演讲——树立自信心。
古往今来,有许多失败者之所以失败,究其原因,不是因为无能,就是因为不自信。
自信,使不可能成为可能,使可能成为现实。不自信,使可能变成不可能,使不可能变成毫无希望。
一分自信,一分成功;十分自信,十分成功。当你总是在问自己:
我能成功吗?这时,你就难以摘取成功的花朵。当你满怀信心地对自己说:我一定能够成功。这时,人生收获的季节离你已不太遥远了。
小泽征尔有一次去欧洲参加指挥家大赛,在进行前三名决赛时,他被安排在最后一个参赛,评委交给他一张乐谱,正演奏时,小泽征尔突然发现乐曲中出现不和谐的地方,开始他以为是演奏家们演奏错了,就指挥乐队停下来重奏一次,仍觉得不自然。这时在场的权威人士都郑重声明乐谱没问题,而是他的错觉,面对几百名国际音乐权威,他不免对自己的判断产生动摇。但是,他考虑再三,坚信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于是大吼一声:“不,一定是乐谱错了!”他的喊声一落,评委们立即向他报以热烈的掌声,祝贺他大赛夺魁。
原来,这是评委们精心设计的“圈套”,以试探指挥家们在发现错误而权威人士又不承认的情况下,是否能够坚信自己的判断。
有许多时候成功与我们失之交臂。这并不是成功不肯垂青我们,而是我们易被环境左右,惯于附和权威,缺乏主见,最终放弃了自己的正确判断的缘故。小泽征尔的故事告诉我们:自信是成功者必备的素质。
这不仅仅要掌握相当的知识,还需要有坚持一下的毅力和勇气。
令人遗憾的是,世界上有为数不少的人对自己缺乏起码的信心,甚至觉得自己事事处处都不如人。他们之所以这样想,一方面在于他们无限地夸大了自己的缺点,另一方面又在于他们盲目地夸大了别人的优点,两者对比,当然会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就陷入了难以自拔的自卑状态。
自卑感是人类天生的一种属性,它是人类个体对自己能力和品质评价偏低的一种消极心态。不同的是成大事者能克服这种自卑感,使自己活得坦然自如;而平庸者盲目甚至过分地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他们陷入深深的自卑之中,于是只是埋头苦干,任劳任怨,从不敢提出一点自己的看法,任人驱使。
平庸者自卑的理由很多,如没有比尔·盖茨有钱,没有奥尼尔的强壮和姚明的身高,没有爱因斯坦的智慧……甚至连微不足道的缺陷也成了他们极大的心病。
自卑感的存在使平庸者看不到自己的优势,没有信心,进而悲观失望,不思进取。假如一个人陷人自卑的深渊,那么他就会受到严重的束缚,聪明才智便无法发挥。所以自卑是迈向成功的绊脚石。
可能许多人都不知道,令无数球迷倾倒的球王贝利,曾经是一个自卑的胆小鬼。当他得知自己入选巴西最有名气的桑托斯足球队时,竞紧张得一夜未眠。因为他对自己缺乏自信,一种前所未有的怀疑和恐惧使贝利寝食不安。
身不由己的贝利来到了桑托斯足球队。“正式练球开始了,我已吓得几乎快要瘫痪。”他就是这样走进一支著名球队的。
第一次比赛教练就让他上场,并让他踢主力中锋。紧张的贝利双腿好像是长在别人身上似的,半天没回过神来。每次球滚到他身边,他都像看见别人的拳头向他击来。后来,他寻回了自信便不顾一切地在场上疯狂地奔跑起来,他眼中只有足球,恢复了自己的正常水平。
贝利的紧张和自卑,是因为把自己看得太重了。他从小自尊心极强,自视甚高,以至做任何事情都难以达到理想的要求。他一心只顾想着别人将如何看待自己,这又怎能不导致怯懦和自卑呢?
强者也有软弱的时候,强者之所以成为强者,正在于他们善于战胜自己的软弱。
法国著名的化学家维克多·格林尼亚是一个超越自卑走向成功的典型例子。
格林尼亚出生在一个非常富裕的家庭,从小就养成了游手好闲的生活态度,总是挥金如土、盛气凌人,但是在他21岁的时候,却遭受了一次严重的打击。
在一次宴会上,他遇见了一位年轻美貌的巴黎女郎,而且对她一见钟情。于是,他仗着自己长相英俊而且有钱有势,便走上前去同她搭讪。
没想到,这位女郎却冷冰冰地对他说:“先生,请你站远一点,我最讨厌被花花公子挡住视线了。”这让格林尼亚羞愧不已,对很多人来说,或许这只不过是被一个高傲的女孩拒绝而已,但是,对娇生惯养的格林尼亚来说,却是一次严重的打击。
经过这次事件之后,他决定离开家乡,一个人来到里昂,并且隐姓埋名,整天只待在图书馆和实验室里做研究。经过菲利普·巴尔教授的指导,再加上不懈努力,他终于发明了格式试剂,而且发表了两百多篇学术论文。
1912年,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他诺贝尔化学奖。维克多。格林尼亚反省说:“因为从小家境很好,每当自己有任何好成绩时,家人都会视为理所当然,而其他人则认为那是因为我的家境好,从来都没有人会认为是我自己的努力。渐渐地,我对自己越来越没有信心,不知不觉开始自卑起来,总是拿着家里的富裕来满足自己。直到女孩的那句话,我才发现自己是多么让人讨厌,甚至连自己也厌恶自己。后来我仔细反省,终于了解到,如果能正确地对待心里的自卑,我一定能靠着自己的力量,获得别人真正的肯定。”相信每个人都曾经有这样的经验,不管是青少年时期因为学业不如别人,还是对外在环境不适应而产生的自卑,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自卑的时候。
只是,在这些情况下,是否让你习惯了逃避,或是学会了伪装?不管是哪一种情形,都只会让你越陷越深,越来越失去自己而已。
与其因自卑而悲观丧气,招致他人更多的歧视和冷漠,不如将它转变为动力,从自卑走向自信,这才是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世界上,面面俱到的优秀人物、强者应与自卑无缘,但问题是,还没有一个人会在生理、心理、知识、能力乃至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是优秀者、强者。从这个角度出发看待人,就会自然而然地发现,天下无人不自卑,只是自卑的表现形式与程度不同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