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57800000011

第11章 鬼子降服了(10)

“还不如死了呢!蜕化变质,成了个二流子。集体劳动不参加,整天背个土炮打兔子!听说队里分东西,比谁去得都快,粮也好,菜也好,那怕分两个生瓜蛋子,没他的也不行。给少了他还拄着拐杖骂,拍着那条瘸腿说:‘老子这腿是狗咬的?我看谁敢少给我!’他儿子儿媳嫌他丢人,跟他分开,前几年下丁关东了。他女人陪着他受不住挨饿,也找儿子去了。现在就是他妈跟他在一块穷混!”

我惊异地问:“他娘还活着?”

“活着,也不是好东西,当过卖包子女资本家,现在剥削本性不改。不参加队里干活,缝盖帘,编筐,还上城里摆摊卖茶,专搞资主义这一套,前些天我们把她揪出来斗了!”

我说:“唔,斗了又怎么样?”

“她老实点了,不敢再发展资本主义了。可陈金河天天上队里来要救济粮了。支农的军宣队有派性,偏着他,说他是残废军人,没有饿死的罪过。叫队里给他粮!他当的是陈毅的兵!为错误路线卖命的饿死了不就臭块地吗?凭什么给他救济?”

那正是人与人之间老死不敢往来的时代,这消息我无法向别的老战友专递,只能自己悄悄地感慨一番。过了几年,“四人帮”倒了,我还未回到工作岗位,有一段比较自由又无所事事的时期。于是就找一些从牛棚、狗洞、大墙、干校出来的老同志,互相走访起来。我和丁世雄结伴去草桥看花,路上说了陈金河的事。他叹口气说:“这些年我们都自身难保,谁也顾不上谁,他还能跳着脚骂,还有要求救的勇气,看来比你我还强点呢!看以后吧!以后我们状况若有进一步的改善,应当关心关心他,到底是一个战壕里趴过的呀!”

以后我们的状况都改善了,而且改善的速度、程度都比预想的要快要高。老丁当了副部长,我也又拿起笔来写小说,但谁也没有认真地去打听陈金河的情况。我开脱自己说:“刚刚恢复工作,先得干出个样儿来再顾别的。”后来,听丁世雄说,他问了山东的同志,说山东农村的情况大为好转,我就又找到了自我解嘲的借口:“既然农村普遍的都形势大好,陈金河的状况想必也好转了,不然他会来找我们告状的。”

春节前夕,突然接到丁世雄来的电话,叫我星期天上午在家等他,有事情和我商量。

星期天早晨8点,丁世雄到了。他说陈金河到了北京,他们通过一次电话,约好了今天拉我一同去看他。我问:“他来有什么事吗?”

“他说一来看看老战友,二来求咱们帮点忙。帮什么忙,见了面再说。”

“也许这老兄混的还不怎么样!”

丁世雄说:“一个残废人,又没文化,又没家底,混好了也确实不易。忙咱们要帮,可也要劝劝他,不能再那么吊儿郎当、又臭又硬。”

来到门口,看见停着一辆出租汽车。丁世雄办私事从不用公家车,但也从来舍不得叫出租车,他是月月买月票的。我说:“这是你为我雇的?”

他说:“陈金河的山东话我有点听不清楚,他说住在花园村一个什么招待所,那地方又远又偏僻,不知该坐几路车。再加上要接你,索性叫个车好了。”

“到底什么招待所呢?”

“那地方不会有几个招待所的,到花园村一打听就行了。”

上车以后,我们告诉司机,去花园村,并且问他可知道那儿有个什么招待所,司机说:“可能有个工会的招待所吧。附设在工人干校里。”

我们想大概就是这个。

从劲松到花园村,走了足有一小时,因为星期天,这一路除去闹市就是去紫竹院、动物园的必经之路,到处受阻,好容易到了花园村,并且找到了工人招待所,登记簿上没有这个客人。

我们问招待所的工作人员:“附近还有什么招待所吗?”

“没有。”

“旅馆呢?”

“西边有一家紫玉饭店,才开张的。”

我们说:“到紫玉饭店看看。”

司机把车发动后,问我们:“你们要看的这人是华侨吗?”

我说:“是华人,可不是华侨。”

司机说:“八成不会在那儿。”

往西拐了两弯,仍不见有旅馆模样的建筑。我问司机:“这紫玉饭店在哪儿?”

他一指右前方说:“那就是。”

右前方是一片古典式的青砖瓦房,雕梁画栋,很像是个整修过的明清王府。丁世雄一看就大笑起来,连说:“停下停下,调头别处再打听去吧,我们这位华人朋友不会住这儿的。”

车子停下来。正准备倒车转头,一个拄着拐杖闲遛的老头凑了过来,把头往车里窥视一下,司机忙喊:“让开,我要倒车,小心轧死!”

那老头却不理他,敲着窗户喊道:“丁团长,咋才来?下来吧,到了……”

我们俩辨认了半天,才认出来这老头当真是陈金河。按年纪他比我大,比老丁小,可看去却满头白发,一脸皱纹,比我们俩全要老出几岁。

我们下了车,问陈金河:“你住在哪儿?”

他指指那片“王府”说:“不就是这儿吗,电话里说了半天咋没听清楚呢?”

我在北京生活了近40年,竟不知道还有这么个饭店,八字粉墙,虎皮石墙基,月洞门,抄手游廊,苏式彩绘,京式宫灯。远看像神仙府,近窥似帝王家,好一片豪华气派。陈金河领我们走进一间客房,里边沙发地毯卫生间、空调彩电弹簧床,竟是北京饭店的规格,民族饭店的设备!

我和丁世雄互相看了一眼,都露出惊讶的神情。丁世雄问道:“你怎么住到这儿来了?”

陈金河说:“我下了车先找铁道部的一个老乡,叫他帮我安排个住处。他就安排我上这儿来了。他叫我住哪儿我住哪儿呗!我看这北京的招待所摆设还就是不错哩!”

我说:“想必是他花钱招待你了?”

“谁说,俺住房子人家花得着钱么?我个人拿呀!”

丁世雄问:“你知道这房子一天多少钱?”

陈金河说:“不知道!我还没打听咧。”

陈金河出门找人沏茶,我看看老丁,忍不住大笑。

我说:“好了,不光有个陈奂生进城,这又出来个陈金河进城!可见高晓声不是瞎编的。”

老丁看了一眼桌上的住房须知,吐了下舌头说:“这房子一天45元!你还笑呢,回头这笔钱你怎么出哇!”

我这也才觉得事态严重。

老丁皱皱眉说:“这样,呆会儿我打个电话,叫我们部里招待所给他预备个床位,今天就让他搬走。前两天的房钱咱俩包了吧!老战友了,有什么办法呢……”

陈金河叫来个服务员,提来了开水,并为我们沏上了茶。

陈金河说:“我跟我儿子一块来的,他今天出去办事去了,就咱们老同志一块拉拉呱挺好,你们俩怎么样?”

我说:“老丁升官了,副部长!”

陈金河说:“在电视上我见他跟外宾一块吃饭啦,要不往车里一瞧就认出来了,你呢?”

老丁说:“他比我强,自由自在,你怎么样,比以前强点?”

陈金河说:“多少强了点。”

我问:“还背个枪打兔子?”

“还打,比先前打的少了,没功夫了!”

老丁说:“你也包地了?”

陈金河说:“前两年包了点,去年起我把地又退了,种地没多大出息。”

我问:“那你干什么?”

陈金河说:“跑运输哩,我这儿子下了几年关东,学会了开汽车,我包了辆大解放,他开车。我办业务。”

丁世雄问:“收入还可以吗?”

陈金河说:“凑合啦,我这回来就是找你帮个忙,买两样东西。”

丁世雄说:“你说吧,只要能帮忙的厂。

“头一个,彩电!”

老丁一笑,指指我:“你找他!”

我说:“我刚从国外带回来个20英寸的,可以让你先抱去!”

“一个干什么使?”陈金河把眼一瞪,“买一个彩电我用着上北京来一趟?”

“你要几个?”

“4个!”

丁世雄说:“你要贩卖去呀?”

“买还买不着呢,我能卖它?你放心,咱是党员,投机倒把的事咱不干!”

丁世雄说:“你还要买什么?”

“!汽车!”

“大解放?”

“不,小轿子。红旗咧、奔驰咧都行。”

“噢,你说要旧的,人家处理的。”

“要旧的干啥?新的。俺娘老了,我腿不好,闲下来想叫儿子拉着俺娘俩到处转转,不要旧的。”

我拍拍他脑袋说:“伙计,醒醒,说梦话啦!”

“我清醒着呢,咋说梦话?”

丁世雄说:“要不就是我们俩做梦吧?”

“谁也没做梦!”陈金河说着掏出钥匙,打开衣橱里一个皮包,拿出两张纸来。一份是和北京一个土产公司订的山货和药材运输合同。另一份是向铁道部订租车皮的议定书。他告诉我们,去年的合同已经完成丫,他挣9万,今年比去年的运输量大了一倍,已经完成20%了。

“伙计,你当我是吹牛的?咱不是废物蛋呀!”

我说:“可前些年听说你队里的活儿一点也不干,光扛个枪打兔子!”

他说:“干一天我挣不来一合洋火钱,出那个力干熊啊?政策合适了咱不是吃干饭的!当年咱参军为啥哩?就为了有一天得到凭本事挖掉穷根的机会。谁知道全国还没解放,枪走火,打掉了我一半力气,全国解放了,政策又走火!这下子又失掉了我的心气。革命还有越革越穷的理吗?连俺娘茶摊也成了资本主义尾巴了,这辈子还有盼头吗?还不许我骂几句?你问问现在我还骂吗?我喊共产党万岁还喊不过来呢!过年的时候,我糊了灯笼,写上‘邓小平万岁’,打着它在街上走,支部批评我说这不合政策,这叫‘个人崇拜’,我把它拿回家,挂在我床头上。不许个人崇拜!还不许我一个人崇拜?”

我们两人笑,他自己也笑。

我们问他这几年怎么过的?他说刚实行包产那一年,他儿子、儿媳妇、老婆还都在东北。家中只有他和她老娘,两人加在一块不到一个劳动力。好地他不敢包,包了他也种不好。村北河边有一片盐碱滩,少说有一顷地,村里说50元钱就包出去,可50元也没人认。干部们就说,陈金河是荣军,包给你吧!你要有收成,爱给多少给多少,要没收成,一个子儿不要你的。他记得小时听他爹说,盐碱地可以长葵花,他用残废金买了百十斤葵花籽。不拉沟不分垄,漫天扬场地把它们全撤上了!没想到一阵雨水过后出了苗,这下可给他带来了希望。他就拄着拐棍认真去伺弄它们,到秋天一下就收了几千斤葵花籽,头一年就发了个小财。他按队上出的价加了三倍,闪了200元钱,寄了1000元给他儿子当路费,叫他们回来。

他说:“你寄封白信,说家乡变好了,叫他们回来,他们信吗?一百张大团结寄去,比什么都灵。他们拉家带口全回来了!”

这一下他就增加了三个劳动力。老伴种地比陈金河强,儿子会开拖拉机。陈金河一年发家,有了名,也有了信用。便向银行贷了几千元,加上自己的余钱,买了架带拖斗的小四轮,第二年下来他纯收入就是两万多元。这时,公社进行体制改革,决定把一辆130卡车承包出去,陈金河索兴把承包的地改为苗圃,专种树苗,由他老妈和老婆照顾。把卡车包下来交他儿子驾驶,小四轮拖拉机由他儿媳妇驾驶。卡车跑长途,拖拉机跑短途,陈金河拄着拐棍专门联系业务。以前陈金河背着枪打兔子,转遍了四乡,也算“名人”,如今成了致富能手,大会上作典型发言,报纸介绍先进事迹,又成了“红人”。熟人多,路子广,承揽运输业务十分便利,他又给自己定下了几条原则:凡是公家运输公司不接受的业务他一律接受,凡是群众急需的任务,他降价包运。公家的汽车队,零担货不运,地方偏僻不运,路不好走不运。他全运。赶上春天送粪,社员忙不过来,或是上黄河出河工,路远又不通车,他免费服务。他救别人的急,别人有肥活也惦着他,永远不愁没货运。搞运输去的地方多,知道各地商品行情,他也集资买卖土产,长途贩运。从山东买了柿饼、核桃、大枣送到南方,从南方买竹子、南货带回山东。三弄两弄,他竟成立起个贸易运输公司来,请了个回乡知识青年当经理,他当副经理。新经理一上任就请人办了个汽车司机学习班,招本村的高中毕业生学开车,又买了两辆大轿车,专跑泰安、曲阜、青岛几个旅游点,在每个地方都租了房子,招村里的半劳力当服务员,兼营小客店。客店不求赢利,专作乘他的车旅游的人免费提供住处。他的车票和长途公共汽车一样,别人就抢着坐他的车,两年下来,几十万的纯利到手了。现在兖州到石臼所的铁路快修通了。他们估计临沂要繁荣起来,来往客人会增多。现在还没发展城内的公共交通事业,他想先弄辆轿车试试,看弄个出租车公司可行不可行……

我和丁世雄简直像听“天方夜谭”!只从他那热烈、兴奋的神情上,说话的口气上,才相信这是几十年前拉骡子、挑担子、点汽灯、拉大幕的陈金河!

将近中午,他儿子回来了。他说在食堂给我们定了饭,我们也就不客气,一起去了食堂。

他这儿子,猛一看没一点和他相似之处。30来岁,膀阔肩宽,带着汽车司饥常有的豪爽劲。我们四个人,他竟订了一大桌菜,而且买了进口的烟酒,也许我们都是他父辈的人,我们说话他极少插言。话题又说到电视机时,我问他:“4个彩电,一定有一个是给你买的罗?”

他说:“俺爹没打我的份,我也不靠他买!”

“我不信厂。”

儿子说:“队里一个,幼儿园一个,文化站一个,他老两口不还要一个?能有我的吗?”

老丁问:“噢,你是替队里买的?”

他儿子说:“俺爹送给集体的,这是他的整个计划的一部分,去年他在庄上修了个开水锅炉,冬天免费供应全村用开水,前年他给小学校打了60套新桌椅,过年时……”

“少说几句,没人把你当哑巴卖了!”陈金河斜了他儿子一眼,他儿子不吱声了。

我说:“老战友了,告诉我们这些怕什么?”

陈金河摇摇头,本来喝酒喝红了的脸,却透出了紫黑色。他叹了口气,呷了口酒,说道:“前些年,太穷了。也看不见个希望,我就破罐破摔,没皮没脸的混,成了党的浪子,群众的累赘!如今,如今我这个党员也得起点作用了,我当年入党时也是宣过誓的咧……”

他的眼转起泪珠儿来,为了掩饰自己,他赶紧端起杯劝我们喝酒。

分手的时候,已是半夜。劝他换旅馆,替他付房租的事我俩谁也没提。丁世雄认真地说:“想想办法,彩电、汽车都替他想想办法。老战友了……”

1985年3月20日于北京

服从命令搞创作

52年前,新四军宣传部编的小刊物“歌与剧”上发表了个相声脚本“国大代表”,署名“邓友梅”,主编张拓同志给我一斤柿子,这是我发表的第一篇作品,拿到的第一笔稿费。

人们问我什么原因引起写作的欲望?其实我根本没欲望。上级命令,不写不成。

同类推荐
  • 陆游文集2

    陆游文集2

    一个受时代陶熔而又努力陶熔时代的人,通过诗词发出声声战斗的呐喊,永远激励着千秋万代的中华儿女奋勇向前,读一代爱国诗人的经典文章,品官宦诗人的一生坎坷。
  • 中国古代文学二十讲

    中国古代文学二十讲

    本书共20讲,内容包括:《诗经》的传统研究与现代视角、《庄子》研究浅说、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爱国主义诗人陆游、关汉卿剧作人物论等。
  • 岁月苦吟:雪峰诗词选

    岁月苦吟:雪峰诗词选

    《岁月苦吟:雪峰诗词选》选录的是王雪峰所写诗词的一部分。所录诗词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古体诗,古体诗我基本上采用的是新韵,古体诗中包含了格律诗(近体诗)。第二部分是古体词,古体词也采用的是新韵,是依据《钦定词谱》和《白香词谱》填写的。第三部分是自由诗。
  • 无冕人生:我的记者生涯

    无冕人生:我的记者生涯

    有一则短信段子曰,人生都是直播而没有彩排。华伟的“记者生涯”直播了,回首堪笑慰;“商海生涯”正在直播,相信会给大家更多的惊喜。
  • 致那些事与愿违的爱情

    致那些事与愿违的爱情

    《致那些事与愿违的爱情》作者阿飞以犀利的男性观点,通过理智、温暖的字句,写给那些被爱伤过、为爱流泪,却仍人愿意相信爱情、勇敢再爱一次的人,陪伴着你一起找回追爱的勇气。64篇睡前治愈文字,陪伴你度过那些无眠的夜晚。作者跟你分享的不是爱情操作手册,也不是爱情操作手册,而是可以跟你面对面谈话的“立体爱情疗愈书”。放下一段伤心的感情,并不等于原谅对方,而是放过你自己。不要因为早该过去的过去,连累了将来应该要幸福的你。只有“最好的自己才配得上最好的爱情”。
热门推荐
  • 九阳至尊

    九阳至尊

    那一年,陈远山养了一只很丑的小猴子。很久以后,世上多了一个齐天大圣。“如果还有来生,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诸天神佛,都烟消云散。我的一生,只要斗、战、胜!”
  • 重生之引领时代

    重生之引领时代

    一个前世没钱没势没房的三无男人!因意外死亡,重生回到小时候,看主角如何引领时代的变化。看主角如何一步一步成长成一个可以颠覆全球经济的男人!
  • 幻界修行录

    幻界修行录

    东方月玄,四圣国四大修仙家族之一的东方家族嫡传子孙,出身时因天赋逆天引发天降九道雷劫,前无古人。结果却因为体制特殊无法修习家传修仙法诀,为了得到适合他修习的功法,不得不在四岁之时与另一大家族北堂家结了娃娃亲……一庞大的隐藏敌对势力因担心这个“九劫神童”成长起来,不惜暴露也要将其斩杀,东方月玄因此几近与死神插肩而过,并从此踏上了一条坎坷的修行之路,而原本平静的修真界也由此引起了一场血雨腥风。千奇百怪的万千仙法,诡异莫测的各种秘术,琳琅满目的宝物奇珍,精彩绝伦的激战场景……一切尽在幻界修行录!
  • 浮士德

    浮士德

    《浮士德》是一部长达12111行的诗剧,第一部出版于1808年,共二十五场,不分幕。第二部共二十七场,分五幕。全剧没有首尾连贯的情节,而是以浮士德思想的发展变化为线索,以德国民间传说为题材,以文艺复兴以来的德国和欧洲社会为背景,写一个新兴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不满现实,竭力探索人生意义和社会理想的生活道路。是一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得十分完好的诗剧。
  • 第一次见你的那个夏天

    第一次见你的那个夏天

    那一年,是我们第一次相见,后来你说你对我一见钟情,我却一笑而过,现在想起来,确实,那是的你和我,明明青涩的不成样子,却还要装成大人的模样,忘记了自己的真实年龄,那时候和你在一起完全是因为年少不懂事,在你说喜欢我时,我的确是一笑而过,但是在听到你要追求他人时,我却不知道自己的心到底去了哪里。
  • 览镜

    览镜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阴阳咒术

    阴阳咒术

    高校鬼寝空幽幽,夜半三更鬼梳头,反穿衣,画眼眸,头掉、血流!杨天明本命不凡,出潜山,破高校死咒;救尸姐,解七十二冢;助校花,医九阴绝脉;灭鬼煞,成捉鬼第一人!
  • 霜剑倾锋

    霜剑倾锋

    他只不过是无名小卒,只为了追求心中的理想而奋斗,权力,金钱,都无法打动他心中所追求的梦想,为了一个承诺不惜放弃权财流入时空乱流。她几万年前是强者,几万年后虽然不能算得上是人,但从来他就没有嫌弃过她,不管风吹雨打,百世沉轮。她无意喜欢谁,可命运明明之中把他们纤到了一起,无论你是人,是神,是魔此生非君不嫁。
  • 都市良医

    都市良医

    白羽听到最后一个任务,眼睛顿时亮了,拍着桌子大叫:“给美女治病?太好了!”从此妖孽下山,踏上一条与美女学姐朝夕相伴的不归路。
  • 因为有所以,既然说何必

    因为有所以,既然说何必

    因为有了因为,所以有了所以既然已成既然,何必再说何必我们终究只是彼此的过客我们注定是错过,哪怕我们占了对方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