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汉王即皇帝位,韩信徙为楚王。参归相印焉。高祖以长子肥为齐王,而以参为相国。高祖六年,与诸侯剖符,赐参爵列侯,食邑平阳万六百三十户,世世勿绝。
参以齐相国击陈豨将张春,破之,黥布反,参从悼惠王将车骑十二万,与高祖会击黥布军,大破之。南至蕲,还定竹邑、相、萧、留。
参功:凡下二国,县百二十二;得王二人,相三人,将军六人,大莫、郡守、司马、候、御史各一人。
孝惠元年,除诸侯相国法,更以参为齐丞相。参之相齐,齐七十城。天下初定,悼惠王富于春秋,参尽召长老诸先生,向所以安集百姓。而齐故诸儒以百数,言人人殊,参未知所定。闻胶西有盖公,善治黄老言,使人厚币请之。既见盖公,盖公为言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推此类具言之。参于是避正堂,舍盖公焉。其治要用黄老术,故相齐九年,齐国安集,大称贤相。
萧何薨,参闻之,告舍人趣治行,“吾且入相。”居无何,使者果召参。参去,属其后相曰:“以齐狱市为寄,慎勿扰也。”后相曰:“治无大于此者乎?”参曰:“不然。夫狱市者,所以并容也,今君扰之,奸人安所容乎?吾是以先之。”
始参微时,与萧何善,及为宰相,有隙。至何且死,所推贤唯参。
“译文”
汉王即皇帝位,韩信改封为楚王。曹参交回相印。高祖封长子刘肥为齐王,任命曹参为相国。高祖六年,与诸侯剖符作为凭证,赐给曹参列侯的爵位,食邑有一万零六百三十户,世代不绝。
曹参以齐相国身份攻打陈豨将张春,得到胜利。黥布造反,曹参跟随齐国悼惠王刘肥率车骑十二万,和高祖合击黥布军,大胜。向南到蕲县,回师平定竹邑、相、萧、留等地。
曹参的功绩:共攻取二国,一百二十二县;俘王二人,相三人,将军六人,大莫、郡守、司马、候、御史各一人。
孝惠元年,废除诸侯相国的法令,改用曹参作为齐国丞相。曹参在齐国当丞相时,齐国有七十座城。天下刚平定,悼惠王年轻,曹参召集所有的长老诸先生,问安集百姓的办法。而齐老儒说出的办法数以百计,每个人说的都不一样,曹参不知怎样确定。听说胶西有个盖公,善于研究黄老的言论,就派人用厚礼请他。见了盖公,盖公对他说平安之道贵在清静而百姓自会安定,以此类推详细论述。曹参于是避离正堂,让盖公住在那里。他的施政要领采用黄老的学术,所以作为齐国丞相九年,齐国安集,人们都称赞他是贤相。
萧何死,曹参听说后,告诉舍人赶快置办行装,“我将进入朝廷为相。”过了不久,使者果然来召曹参。曹参要离开了,嘱咐接他相位的人说:“把齐的狱讼和市集贸易托付给你,千万不要侵扰它。”后相说:“治国难道没有比这更大的事吗?”曹参说:“不是的。狱讼和市集贸易,是用来兼容并包的地方,如果你侵扰了它,奸人在哪里容身呢?所以我把这件事放在最先。”
最初曹参微贱时,和萧何友善,等做了宰相,二人有矛盾。到萧何将死,推举的贤人只有曹参。
“点评”
曹参与萧何相比,后者似乎沾了主子的光。
曹参与萧何完全是一道投身革命的。在秦时沛县,萧分管文字,曹分管刑狱。与樊哙等不同,他们是刘邦早期革命队伍里为数不多的有文化有身份的革命者。作为吏,在当时也应属白领阶层。起来造秦的反,主要还是迫于周边的形势,当初心底是有不少顾虑的。一方面担心不造反,若被造反者攻下沛县,身为秦政权的一分子,身家性命难保;一方面对革命前途信心充分不足,一旦造反不成,不仅自身性命,九族恐怕都要被诛。于是,他们抱定反不可不造,但绝不可为首的信条,先是鼓动原沛令牵头起事,继而又鼓动招回也已造反但尚流于草野的刘邦来为头。原沛令终究胆气不足,对革命形势又分析不够,甚至怀疑这两个家伙莫不是要借刘邦之手来砍自己的脑袋,于是反而动起杀萧曹之心。也幸亏萧曹见机得快,连夜出城,投奔了刘邦,从而走上了光明大道。
随着刘邦队伍不断发展壮大,萧曹二人的工作分工也越来越明确。从巴蜀到关中,萧何主要为刘邦踞守根据地,从照料根据地内大小事务到安抚民心,从战争物资的筹集到兵源的不断输送补充,均由萧何独当一面。曹参则跟随刘邦战斗在第一线,是拎着吃饭家伙为刘邦攻城略地,平叛杀人,自己也身受创伤七十余处。待天下归刘,曹与萧同封为候,萧为酂候,曹为平阳候。
封候之时,与各朝开国时情形差不多,除一些突出者外,谁都可以列出这种功那种劳。除了表功的,还有争功的,弄得刘邦很是头痛。最令他头痛的是,大家对曹参倒没有什么异议,对萧何封候,群情却有些激愤。不少中层以上干部大发牢骚,甚至跑到刘邦面前群访,说萧何是什么东西,一场仗也没打,一丝血腥也没沾,一点伤也没受,连汗流得也不多,只不过写写画画,凭何德何能居然也被封侯?而我等出生入死,为你刘邦夺得天下,都有汗马功劳,到论功行赏时,你刘邦怎么就想不起我们了?当然,话肯定是不敢这么直说的,但想讨个说法的意思是明显的。刘邦也不是省油的灯,对封萧的立场异常坚定,不惜得罪群臣,搬弄出一番“功狗”“功人”理论:你们有功只不过是猎狗之功,人家萧何是操纵猎狗的人,是功人,你们比什么比。他硬是将事态压平了。
平心而论,萧何封侯也是无可非议的。后勤与战场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后勤的作用往往决定战争的胜负。只不过在冷兵器时代,人们崇尚的是“勇”是“力”。作为刘邦,他对萧何的所作所为之于刘家夺取天下的贡献和作用,无疑体会得比别人要深刻得多。但刘邦也未能好好总结,将之上升为战争理论,并以此来说服教育大家。所提的“功人”“功狗”理论,显然有着一个大漏洞,即使战将们是功狗的话,萧何也算不上是操纵他们的猎人,充其量也不过是个称职的饲养员而已。刘邦之所以力挺萧何,或许是看中了他治国很有一套,从长远计,正是未来倚仗的良才。如果真是如此,用一些要顾全大局的话对群臣明说,可能口服心不服的人会大大减少,也为日后省却许多麻烦。而从史书上看,刘邦力定萧何,确实有不少走私的东西。其一,刘未发迹时,是沛县有名的小混混,常常犯一些不大不小的毛病。是萧何利用职权,给予不少庇护,充当了他的保护伞。其二,刘起事时,只有十几个人七八条枪,别人投奔他只是个人行为,而萧何投身后还招来宗族一批人,在刘的眼里,其革命的坚定性和彻底性是大大超过别人的。其三,秦时,大兴土木,须大量征调民夫,刘邦那时就是个民工头。在他们出发前,官吏们为求平安,给这个头儿筹集了一点小费以示安抚。别人只给三百钱,而萧何却给了五百钱。在刘邦生计非常困难的日子里,这多出的二百钱,无疑给刘邦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曹参就不行了,他就缺乏这种眼光、头脑和手腕。因此,尽管他战功累累,几乎半壁江山都有他打下的份,但一旦把萧曹两人单独放到刘邦的天平上时,这多出的二百钱就显示了无比的分量。
不过,到此为止,萧曹二人是无甚过节的。曹虽没有帮萧争功摆好,但也未见其参与上访或在背后挑唆鼓动。可能比起那帮同僚,他们的革命友谊还是要深厚一些,毕竟一起共事,一道造反,相互了解,相互知底。现如今同得封侯,均能光宗耀祖,也算是修得正果,何不同乐乎?
如果仅仅是封侯的话,萧曹二人同为侯,我想应是无大碍的,但偏偏还要摆座次。谁前谁后的问题尽管刘邦拖了一年多,还是无可奈何地要提上议事日程。封侯之时,曹参是一致公认,萧何非议最多,按常情,曹参肯定以为我老曹当然要摆在面前,而且这种想法还带有普遍性。民主评议时,曹参果然得票最高,不用自己摆谱,众人纷纷推崇,弄成了刘邦最担心又在意料之中的局面。世事难料,正在刘邦大伤脑筋甚至难以驾驭局面的时候,有个叫鄂千秋的在刘邦最需要挠痒的时候和地方,及时地伸出了手。他奏曰:曹某人固然战功卓著,但像老曹那样勇于作战的人不下几十上千,即使少他一个也不影响大局;而萧某的工作则是谁也不能替代的。所以,应该是萧在曹前。这番话也不能说没有道理,不知别人听后有何反应,反正刘邦是求之不得,他当即拍板,萧在曹前,不再复议,并且当场加封鄂千秋,给他封了个安平侯。鄂千秋也不知是喜是悲,虽封了侯,但也成了历史上不入流的马屁精之一。
这场萧曹列位之争,老曹显然跌了面子,而且心理上可能还毫无准备,因而失衡感无疑是强烈的,不满也肯定是有的,史书上只记载萧曹“有隙”,虽无细节,但两人关系至此疏远却是事实,其中因素,大家都是明白的。
刘邦也心照不宣,在诛杀了韩信并封萧何为相国后,就让曹参随其庶长子刘肥到齐地辅佐,也去过把小相国的瘾。刘邦对他们两个的斤两都是清楚的,重了萧何,也没有就此轻了曹参。在自己病重时,吕后问计,涉及萧何之后谁能继位,刘邦是首推曹参。倒是在萧何病重时,惠帝问谁能继位时,其回答是:“知臣莫若君。”待惠帝挑明曹参后,他才说:“陛下所见甚是,臣死而无恨了。”可见,推荐是含糊的,表态是明确的,个中细微之处也是值得回味的。
有一点我倒是很佩服曹参的,从其革命生涯看,前后经历了两种不同的工作性质:把他放在征战的位置,他几乎是所战披靡;把他放在齐相的位置,他也做得非常出色。求胜与求治,尚武与崇文,能较好统一的人并不多。曹在治齐时先求教于儒,结果是一人一个主意,搞得他一时无所适从,最终他从黄老之术中寻到了治齐之策。他为齐相九年,出以清静,民心自定,齐民皆称其为“贤相”。大汉初定,历年兵战,民心思安;施政者与时俱进,顺其自然,轻刑薄赋,确是时代所需,人民当然是会满意和拥护的。正可谓英雄所见略同,萧何主编的汉律九章,其意一再使民安居乐业,衣食自保,他所推行的也是无为而治。固然,此时曹参比不得萧何位尊权大影响广,但从治齐方略和功绩看,也是可圈可点的,起码是谈不上照着萧何的葫芦来画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