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上住着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老和尚是小和尚的师傅,二人在寺庙中相依为伴。
有一天,老和尚给小和尚出了一道题:“一个爱清洁的人和一个不爱清洁的人一同去别人家串门,是爱清洁的人先去洗澡,还是不爱清洁的人先去洗澡?”小和尚搔了搔头皮,迅速地答道:“当然是不爱清洁的人先去洗澡,因为他身上脏得很。”老和尚看了看小和尚,不满意地捶了小和尚一下:“呆子,好好想想吧!”
这次,小和尚可知道正确答案了,毫不犹豫地回答:“一定是那个爱清洁的人先去洗澡。”老和尚问:“为什么?”小和尚胸有成竹地说:“那还不简单,爱清洁的人有爱洗澡的习惯,不爱清洁的人有懒惰的习惯,只有爱清洁的人才有可能去洗澡。”说完,小和尚等待师傅的夸奖。
出乎意料的是,老和尚不但没有夸奖小和尚,还说小和尚没有悟性,除了罚站,还要考虑正确答案。想了大半天,小和尚迫不及待地回答:“两个都得去洗澡,爱清洁的有洗澡的习惯,不爱清洁的需要洗澡。”
师傅的脸色告诉他,又错了。小和尚只好怯生生地说出最后一个答案:“两个都不去洗澡,原因是爱清洁的人很干净,不需要洗澡,不爱清洁的人没有洗澡的苏轼的《题西林壁》中有两句非常有名:“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人们对一座看似平淡无奇的山尚有如此多的看法,其中的含义不言而喻:每样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使人产生不同的理解。
习惯。”等他说完,老和尚和颜悦色地对小和尚说:“其实,你已经把四个答案都说出来了,但你每次都认准一个是正确的,你的答案是不全面的,因此,单单拿出其中任何一个都不是正确的答案。”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该鼓励孩子去找寻更多的答案,而不是只认为一种说法是唯一的标准答案。
在教育上,如果让孩子形成了“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思维模式,当他找到某一个答案后,往往就会止步不前,缺乏创造力。而且父母要相信任何人都是有创造力的,特别是孩子,他有无穷的好奇心,鼓励孩子不要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应多多探求新思路,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突破也不能放过,并使孩子由此努力发展下去,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思维模式,在一些人的头脑里已经根深蒂固,但事物的发展和变化常常都是不可预测或者抽象的,如果是对待数学中的某些问题,说正确答案只有一个,那是对的。但生活与学习中大部分其他的事物都不同于数学,解决问题的办法通常都是多样化的。而且,由于社会的进步,知识的发展,往往原来行之有效的办法,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却不一定还能适用。很多看似已成定式的事物,只要用心去探索研究,也还有着不一样的变化,或许就在一念之间,人们就可以获得伟大的新发现。
多年前,英国《泰晤士报》出了一个题目,公开征求答案,题目是:从伦敦到罗马最短的道路是哪条?很多人都从地理位置的角度找答案,结果都落选了,只有一个答案获奖:一个好朋友,即在罗马拥有你的一个好朋友,那么身处伦敦的你和罗马的距离就最近。获奖人说:“我没有单从地理的角度想问题,而是另辟蹊径。”
回想一下,其他答案错了吗?没有。它们与这个获奖答案同样正确。只不过一个是从地理角度,一个是从人性角度,因为这道题的潜在意思可以是这样的:可以理解为是对两个城市的见解或者是体验。那么,完全不必要局限于“距离”这个概念。同一个问题可以得出不同的正确答案。如此看来,拘泥于“一个正确答案”是极没必要的。现实中往往面临这样的情况:同样一件事,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最终结果或许都一样。
“条条大路通罗马”,连大师毕加索的画得到的评价都褒贬不一,我们又何必只在一个答案上找出路呢?而在生活中,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人实际上常常是迷信权威。我们对一个人的评价也常常基于权威的专家们的观点,但权威未必就正确。就拿毕加索的画来说,印象派权威说它是稀世之作,唯美派权威说是垃圾,这些都是专家们的想法,可他们即便是专家,意见也不一样。说他们错误也有理,说他们正确也对,可以说,他们都是正确的,也都是不完美的。从不同的角度看,正确答案真的不止一个。由此看来,同一种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是不同的。请记住,事物的正确答案永远不只有一个。
父母应当给予孩子一定的启示与教育,让孩子善于去寻找不同的答案,用不同的方式诠释事物的规律性与发展性,为孩子的想象力提供一个自由拓展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