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三付药:起居、守静和粥》(原名《老老恒言》,又称《养生随笔》),是一部在清代享有盛誉的养生名著,为清代著名养生学家、文学家曹庭栋撰。曹庭栋字楷人,号六圃,自号慈山居士,浙江嘉善魏塘镇人。其生活于清代康熙至乾隆年间,乾隆六年(1741年)举人。史料记载,曹庭栋自幼嗜学,工诗文。中年后,绝意仕途,于居处累土为山,曰“慈山”,一生以弹琴赋诗、画兰竹、临摹篆隶自娱。曹氏著述颇丰,除《产鹤亭诗集》九卷传世外,所著《易准》、《孝经通释》等六种著述被纳入《四库全书》之中。然而,他最有影响的还是本书。作者写作此书时已经七十五岁,寿至九十余岁才去世,这在当时已是罕见的高寿了。
本书共五卷,前四卷论饮食起居及日常保健,第五卷为粥谱。作者将粥分为上、中、下三品,每品详述用料及制作之法。作者从老年人心理和生理特点出发,广泛阐述了日常生活中的养生方法,所述内容具体生动、切实可行,被后世奉为“健康之宝”。
古人将九十老人称为“朝杖之年”,百岁老人则称为“人瑞”。曹庭栋得享此高寿,与他的养生经验大有关系。曹氏谈养生具有以下特点:
一、认为养生应顺应自然,生活习惯应合四时阴阳。他在《省心》篇中说:“老年人肝血渐衰,未免性生急躁,旁人不及应,每要急躁益甚,究无益于事也。当以一‘耐’字处之。百凡自然就理,血气既不妄动,神色亦觉和平,可养身兼养性。”他认为,早晨略进饮食后,如果正好遇上日晴风定的天气,就可倚南窗之下,背着日光而坐,感受太阳的温暖。脊梁晒得微微暖和了,就能够使全身和畅。日光是太阳的精华,发出的光芒可以强壮人的阳气,对人体有极大的补益。过了中午,阴气渐渐生长,日光开始减去它的温暖,这时就没必要在外面久坐了。这种“不事药饵,不希道引,惟以自然为宗”的养生之道受到很多养生家的赞赏。
二、注重起居饮食,将养生融于日常生活之中。如讲老人所用褥子,曹氏认为,如果要安稳地睡觉,必须要垫厚褥子。老年人骨瘦体弱,尤其需要厚褥子,而且必须多准备几条,根据天气变化情况,渐冷渐加。其中,应该每年用一条褥子换上新棉絮,使用时紧挨着身体,新棉絮使人睡觉时倍感松软。以后依次更换,这样,每年都有新棉絮褥子挨着身体睡觉了。在老年人的饮食方面,曹氏赞同华佗在《食论》中的论点,认为食物须经“三化”,一是火化(须烂煮),二是口化(宜细嚼),三是腹化(依靠脾胃自动消化),这样食物才易被消化吸收而供添营养。他还认为“火化”最为重要,因为老年人齿牙多有脱落,口化力减低,脾胃功能渐弱,只有将食物煮烂蒸熟,才有利于消磨输运,从而吸收较多的营养。曹氏还主张老年人应节制饮食,宁少勿多,不可勉强加食。他说:“凡食总宜少为有益,脾易磨运,易化精液,否则极易之物,多食反至受伤”,“加则必扰胃气”。针对老年人特点,曹氏特别重视饮粥,认为“粥能益人,老年尤宜”,“每日空腹,食淡粥一瓯(碗盏),能推陈致新(可促进新陈代谢),生津快胃(使脾胃机能顺畅)”。甚至认为“有竟日食粥,不计顿,饥则食,亦能体强健,享大寿。”在书中,他辑录的药粥方有一百种之多,认为可以“备老年之颐养”。
三、重视调理脾胃。曹氏认为,“脾胃乃后天之本,老人更以调理脾胃为切要”。因为胃阳弱则百病生,脾阴足则万病息。饮食应顺从四时寒暑的自然变化,一般而言,寒冬宜热食,酷夏宜凉食,但因胃的禀性是喜暖厌寒,故热则害少,寒则害多。冬天,老人起床后,首先进点热食,如乳酪、莲子汤圆、枣子汤之类,用以补益脾气;或者饮点醇酒,以鼓舞胃气。所谓“鼓舞胃气”,就是讲养胃,而养胃首先要保暖。特别要注意胃部的保暖,适时增添衣服,夜晚睡觉盖好被褥,胃病患者的秋季饮食应以温、软、淡、素、鲜为宜,特别是早餐要吃热食才能保护胃气。夏至以后,秋分以前,应注意勿进肥浓,慎用瓜果生冷诸物,以免伤及脾胃。此外,曹氏还认为,调理脾胃,不仅在于食量适中,冷热适宜,还应饭后缓行数百步,散其气以输于食,则磨胃而易消化。但他同时指出“饱食后不得急行,急行则气逆,不但食物难化,且致壅塞”。并告诫不要食毕即卧,因为“胃方纳食,脾未及化”,容易伤胃。
此外,曹氏还强调老年人应该适当运动。他赞同《内经》“久坐伤肉”的观点,主张闲居时在室内缓步盘旋数十周,可使筋骨活动,脉络得以流通,又能增强足力。他说,凡步行,应当先起立,整衣定息,进行导引,徐徐行一步,然后从容展步,则气血不惰,精力足力倍增。饭后食物停胃,必须缓行数百步,帮助消化。在行步时,不宜与人语,以防“气遂断续而失调”。行走时应且行且立,且立且行,须得一种闲暇自如之态。散步之远近,须自揣足力,不宜勉强,随其意之所便。散步回家以后,即应“就便榻眠”少顷,并进汤饮以和其气。毫无疑问,对老年人来说,这些都是易学易行之法。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书不是单纯的注译本。为了便于中老年朋友了解养生之理,我们对原著的一些独到论点还进行了切于今用的解读,相信这对读者认识养生长寿之道,并身体力行定能有所助益。
己丑年三月张芳蓉于无逸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