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花色花香皆良药。”一提到鲜花,相信每个人的脑海中都会对它浮想联翩,百般夸赞。的确,没有人不喜欢鲜花,养花对的好处也很多。
“养花添情趣,延年又益寿”,说的就是养花的好处。
当置身于花丛中时,不仅顿时会使人感到舒心悦目,而且就连大脑、四肢和脏腑也都是受益匪浅的。看那火红的杜鹃、石榴、月季、牡丹,会使你感到生命充满了活力,精神也为之一振;看那翠绿的君子兰、龟背竹、仙人掌、吊兰,会使你感到疲劳顿消,耳聪目明;看那淡淡的竹叶上吐露出的蓝色精灵,这足足可以让你做一个甜甜的梦;严寒时节,腊梅的枝头绽开的朵朵金黄,会使你感到人生温馨如春……这些赏花生情、健康积极的联想,像是一杯甘醇的美酒,可以把我们的思想带进一种令人陶醉的境界。因此可以说,人在养花时,养生健体也在其中。
养花还是一种令人愉快的劳动。浇水、施肥、修枝、灭虫等,劳动强度虽然不大,但可以使人舒筋活络,解除疲劳,增强体内新陈代谢。
此外,许多花木还能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以起到净化室内空气的作用。如美人蕉吸氟的能力很强,夹竹桃可吸收氯气,樱花、玉兰、桂花、腊梅可减少空气中的汞含量,石榴花可吸收铅。另外,许多花的枝叶还能吸附空气中的灰尘。
养花是一件技术活,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只要浇点水就可以闻到花香了。想要把心爱的花卉养好,需要时常注意花各方面的情况,还要经常给它上点肥料。很多人对于怎样自制花肥不是很了解,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自制花肥的方法。
淘米水和烂西红柿发酵后可作花肥。将淘米水和烂西红柿放在一个容器里,发酵后用做花肥,会使花木枝繁叶茂。
变质的葡萄糖粉也是好花肥。将变质葡萄糖粉少许捣碎与清水按1:
100混合,用它浇灌花木,能促使花木黄叶变绿,长势茂盛。适用于吊兰、虎刺梅、万年青、龟背竹等。
吃中药时,熬药的剩渣,是一种绝好的养花肥料。因为花草生长所需要的氮、磷、钾等元素,在中药中几乎全有。把中药剩渣置于缸里或大一点的容器里,掺拌些新鲜土质,再浇上些水,过一段时间,等药渣腐烂后变成腐烂质土,就可施用了。把这些加工后的肥料在花盆中部,效果会更好。
鸡蛋壳不仅包含有机磷,而且还饱含丰富的钙、铁、锌、镁等微量元素。先将鸡蛋内的蛋清洗净,然后晒干,捏碎,即可使用。可以作基肥使用,也可以在开花或结果前两三周开沟埋人土中。
浇水是养花的一项经常性的管理工作,判断盆土是否缺水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件较难掌握的事。那么,怎样才能判断出盆土是否缺水呢?
1目测法
用眼睛观察一下盆土表面颜色有无变化,如颜色变浅或呈灰白色时,表示盆土已干,需要浇水;若颜色变深或呈褐色时,表示盆土是湿润的可暂不浇水。
2指测法
手指轻轻插入盆土约2厘米深处摸一下土壤,感觉干燥或粗糙而坚硬时,表示盆土已干,需立即浇水;若略感潮湿、细腻松软的,表示盆土湿润,可暂不浇水。
3敲击法用手指关节部位轻轻轻敲击花盆上中部盆壁,如发出比较清脆的声音,表示盆土已干,需要立即浇水;若发出沉闷的浊音,表示盆土潮湿,可暂不浇水。
除此之外,如果在室内养有花草,那么,还需要注意一些情况。在室内种植合适的植物,会起到点缀环境和净化空气的作用;但如果选择不当,反而会造成室内的污染。因此,在室内养花需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好品种室内最适宜选择四季常青的花木,或能吸收有毒气体的品种,如吊兰、文竹、万年青、仙人掌、龟背竹、常青藤等。
2不宜养的花丁香、夜来香在夜间能散发刺激嗅觉的微粒,对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有不利影响;夹竹桃的花香能使人昏睡,使人智力降低;洋绣球散发的微粒,会使人皮肤过敏发生瘙痒;郁金香的花朵有毒碱,过多接触易使人毛发脱落;松柏类花木散发出的油香,会影响人的食欲。这些花不适宜在室内养殖。
3病人室内不养花花盆中的泥土产生的真菌孢子,会扩散到室内空气中,容易引起人体表面或深部感染,还可能侵入人的皮肤、呼吸道、外耳道、脑膜及大脑等部位。这对原本就患有疾病、体质不好的患者来说,犹如雪上加霜,特别对白血病患者和器官移植者危害更大。
小贴士花卉萎蔫后应如何挽救
每每看到自己心爱的花儿枯萎,心痛的滋味也许只有爱花之人才能深切地体会到。花儿为什么会枯萎呢?
盆栽花卉,由于盆内蓄水较少,忘记浇水,特别是炎夏漏浇水,常常会引起叶片萎蔫,如不及时挽救,时间长了往往还会导致植株枯萎。若此时我们挽救不得法,很有可能就会造成植株死亡。
当发现花卉因缺水而萎蔫后,不要一下子浇过多的水,否则有可能导致植株死亡。这是因为花卉萎蔫后大批根毛遭到了损伤,因而吸水能力大大降低,只有生出新的根毛之后,才能恢复原来的吸水能力;与此同时,萎蔫使细胞失水,遇水后细胞壁先吸水并迅速膨胀,原生质后吸水,膨胀速度缓慢,如果这时猛然浇大量的水,就会造成质壁分离,使原生质受到损伤,因而引起花卉死亡。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发现叶片萎蔫时,应立即将花盆移至荫凉处,向叶面喷些水,并浇少量水;以后随着茎叶逐渐恢复挺拔,再逐渐增加浇水量。
§§第三篇 气候篇
智者之养生也,必顺适四时而适寒暑。
——《黄帝内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