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39200000023

第23章 靳以留言

靳以(1909—1959)著名作家、编辑家、教授。

小滢回忆

我的一点记忆

1946年,我要随母亲赴英国与在联合国任职的父亲团聚,需要从上海坐船到美国再转英国,在上海就住在靳以家。当时详细情况我已经记不清楚了。我小时印象靳以是非常热心的人。

亲情解读

一个甲子前的心语

章洁思

我的一位同行朋友、百花文艺出版社的高艳华给我发来电子邮件。把附件下载,再打开,随着图像自上而下一点点慢慢地展开,我的心忽然激动起来。我看见了熟悉的字迹,听见了熟悉的话语,最后是那熟悉又亲切的签名:靳以。那是我的父亲,在一个甲子前为一位我不认识的女孩小滢题写的话语:

不为一己求安乐

但愿众生得离苦

这是一条大路

望小滢走上去

靳以卅五年八月八日

我想知道卅五年八月八日,即1946年8月8日,父亲在何地为小滢题字。因为那正是抗战胜利后的一年,内迁学校纷纷从内地复员返回,父亲也在此前后跟随复旦大学的大队人马从重庆返沪。手边正有冀汸先生赠与的长篇纪实回忆录《血色流年》,冀汸先生是父亲的复旦学生,他虽未与父亲分在一组同行,但从他的详细叙述中,得知他的确切行程。他是在1946年6月下旬与同组人员动身回沪的,虽然路上有几次迫不得已的滞留,但是,我想,一个月的旅程已足足有余。而当他回到江湾校区,稍事休息,就去拜望老师。在教师宿舍,许多教师都刚刚安排到房屋,尚未安定下来,父亲也已抵达。他走访了父亲的家,他这样写道:“靳以教授住的是一幢二层小楼房,每幢楼房都漆成奶黄色,楼上还有小阳台,外观确实很漂亮。走进大门,左手是厨房和卫生间,正面便是大厅。一张大‘榻榻米’就占了三分之一的面积,上面随意堆放着许多书刊。靠近窗幔是一张大写字台,墙上钉着一幅尚未裱装的丰子恺画:岩石缝里长着一根绿色的小草。此外别无陈设,显得空荡荡。我说,这也好,宽敞。靳以先生站起来,拉开窗幔,再打开落地玻璃门,就是户外,整个楼下只有这么一间可派用场的房间。楼上呢?也是一间,作为卧室。一幢漂亮的小洋楼,竟是一座虚张声势的货色。靳以先生打算将‘榻榻米’拆掉,把这间变成书房兼客厅,让它适合中国人的习惯。”

冀汸先生这段详细的叙述,逼真地描绘出我们在复旦庐山村的家,那是我童年留恋的地方。那扇落地玻璃门的户外,就是一个小小的院落,父亲曾在这块小小的土地上,亲手种了许多蔬菜:豌豆苗、番茄,用来招待家中川流不息的学生。那张大大的榻榻米,父亲曾在上面教会我翻筋斗;榻榻米上面那张矮矮的小方桌,记忆着我头一回被父亲拿给我看的木刻画感动,也记忆着我曾怎样趴在上面伤心痛哭,只为了那张“爸爸归来了”的感人木刻……

那么,父亲多半是在上海,给小滢题写的这番话。

小滢的父母是陈西滢及凌叔华先生。凌叔华先生,是有名的才女,我无缘见她,但读过她的文章、文存,也听说过她当年与徐志摩、胡适等人的一个个故事。这些弥漫着文学、友谊的故事,令我感到非常神往。

父亲与凌叔华先生,也一定是熟悉的。因为我曾读到记述他们文化活动的年表,他们也曾共同被出版社请去选编丛书,而父亲也一定向她约过稿,为他自己正编辑的那几本刊物。他们是文人,有共同语言。我遥想,在某一个偶然的场合,父亲见到了她可爱的女儿小滢,就应小滢之邀,把自己的内心追求在她的本子上写下。

我相信那是父亲的肺腑之言,也是他自己一生做人的准则。当时,他一定是不假思索,写下这些话的。

我听过许多父亲助人为乐的故事,从我的叔叔,从与父亲一同长大的姑父,从父亲的同学、朋友,从父亲的学生,更从父亲的作品……这些故事都基于一点:不为“一己”,而为“众生”。

父亲从能够记事起,在“……走进人事在记忆上投着影子的年龄,便是由了祖母的抚养渐渐地长了起来的。”而“祖母喜欢施舍,这对我后来欢喜帮助人的性格有影响。”而我的祖母,即父亲的母亲,更是从小就教导父亲,要以“爱人的心来拥抱全世界”。父亲与祖母感情至深,祖母虽然目不识丁,甚至连自己的名字也没有,但是她勤劳善良,具备人类最可贵的一份爱心。父亲在她的言行身教之下,学生时代就以侠义之心,帮助弱者,倾囊而出是司空见惯的。后来他在大学执教,见到穷苦学生,总是尽力帮助。他为学生吃饭的贷金,毫不犹豫签字担保。他为学生修改习作,替他们投稿发表,这样,既解决了学生部分的生活问题,也培养了文学人才。父亲辞世近半个世纪以来,许多学生,至今仍在清明和父亲忌日,来我家送花,或写诗寄上。他们真诚的缅怀,包含着多少铭刻在心的故事。

翻开父亲的著作,我看见,为小滢题写的这十四个字:“不为一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跳跃在他的笔端,跳跃在他的字里行间,比比皆是。三十年代的作品《圣型》、《珠落》,四十年代的作品《鸟树小集》、《红烛》、《人世百图》,五十年代的作品《幸福的日子》……,无论是什么体裁:小说,散文,还是杂文,读者都会感受到他捧出的一颗灼热的心,还有从心里喷薄而出的对于众生的爱,博大而强烈。

余生已晚。父亲给小滢题字那年我才两岁。我错过了许多父亲指引教诲的机会。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写过,我多么羡慕我的哥哥,在他高中毕业填写志愿时,父亲曾给予具体的指导。而且,当我见到父辈的一些与我年岁相仿的孩子,他(她)们在自己的父亲身边亲聆教诲,或是讨论或是整理文稿,或是奔走忙碌,……我的内心都按捺不住羡慕之情。我甚至会突发奇想,若能给我一次这样在父亲身边的机会,哪怕短暂至极,我也会幸福至极!

父亲生前爱对我说:“女儿是爸爸的朋友。”我遗憾自己还没有成为父亲的朋友,还没有长大,还没能与他交流思想,还没能为他分忧,还没能替他做事,还没能为他忙碌操劳……他就撒手离去。

但父亲的著作,父亲题写的话语,是永远地留下来了。它们于我,犹如父亲还在身边。我常常翻阅父亲的著作,仿佛听见父亲在我耳畔轻语。文如其人,这是上苍给予我的珍贵礼物。文章会说话,会传递思想。父亲为他人题写的话语,也可视作对我的指引和希望。几年前,我曾收到来自福建漳州的几封来信,远方的陌生人仿佛亲人般向我诉说对于父亲的思念,他们是当年(四十年代初)父亲任教福建师专的学生。而令我欣喜万分的是,信中还附有多张当年他们与父亲珍贵的留影,其中还有父亲与他们分别时为他们题字的照片。那些写在薄薄的宣纸上,用毛笔挥就的话语,再现了父亲的追求:“真理只有一个,是非必须认清,大家的苦乐应该是相共的。爱别人,就是爱自己,充实自己,并不只为个人,也是要使全体生活得更好,生活得更幸福。”而前不久,在黄裳先生新版的《珠还记幸》一书中,我在卷首就看到占据整版的父亲的墨迹。……哦,还有更多父亲的墨迹,父亲的心语。

“这是一条大路”,父亲不仅仅期望小滢能走上去,也期望我能走上去。一定是这样的。

多年来,我早已领悟父亲的追求,我早已明白父亲做人的准则,我早已在这条路上行走。但今天,一个甲子前父亲为小滢题写的话语突兀眼前,仍然令我感到无比的父爱和温暖。

大路还在延伸,我,还在继续前行。

写于2007年4月3日

补记:

这位可爱而热心的同行朋友,近日有机会在北京见到了小滢,从而证实了父亲为她书写这段话时确实是在上海。她的电子邮件原话是这样的:“小滢说他们1946年去英国,必须从上海坐船到美国转英国,等船时住在你们家。”

那么,他们当年就是住在上海位于江湾的复旦大学教师宿舍庐山村10号。热情好客的父亲,当年在招待别离的文坛朋友时,又有多少倾谈留在此间屋内!一个甲子倏然逝去,房屋,依旧矗立;字迹,依然清晰;心语,恍仍在耳边……

十八天后再记

同类推荐
  • 感动中国的名家随笔:清韵

    感动中国的名家随笔:清韵

    《感动中国的名家随笔》之“清韵”,收录了中国和外国文学史上当代著名作家的代表作品。才女张爱玲记录着生活情趣和窃窃私语;梁晓声默读着陌生女孩的来信,听窗的话语;俞平伯怀念打橘子的岁月:季羡林叹息着幽径的悲剧……细细读来,一篇篇随笔仿若一段段清灵的竹韵,动人心弦,悦人耳畔,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能体会其中韵律。
  • 宝玉记

    宝玉记

    《宝玉记》描写了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一段曲折离奇的人生经历。正如梁瑞郴在《序》中所指,“它基本上从《红楼梦》原著中剥离开来,但又不完全游离于《红楼梦》之外,在小说中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变得刚强健朗,泼辣颇具心机的薛宝钗变得温驯随和,贾宝玉也一变而不再懦弱。”犹显特色的是,《宝玉记》对这三个人物的命运都给了他们非悲剧的人生,给了一个中国人喜欢的大团圆的结局,这与高鹗续作的结局大相径庭。《宝玉记》情节曲折,描写细腻,语言优美,情景交融,且富有武侠、魔幻色彩,可读性极强,实为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谭仲池在给郭雅洁的信中,赞扬《宝玉记》是作者“笔耕的果实,是在秋天收获的,应当珍惜”。
  • 韩愈文集3

    韩愈文集3

    韩愈,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西)。郡望昌黎,称"韩昌黎";曾任吏部侍郞,称"韩吏部";又谥曰"文",称"韩文公"。韩愈一生追求仕进,早年求举不利,仕途生涯曲折、坎壈。陈寅恪先生《论韩愈》一文认为韩愈"卒开后来赵宋新儒学新古文之文化运动",成了"唐代文化学术史上承前启后转旧为新关捩点之人物"。倡导"古文",起八代之衰而取八代之髓,从理论到实践,全面实现了文体、文风和文学语言的根本革新。以文为诗,奇崛高古,独创新境,"山立霆碎,自成一法"(蔡绦《西清诗话》),与孟郊诗一起创中唐诗坛的韩孟诗派;从诗歌的发展历史看,与杜甫、白居易、孟郊等一并被认为"实唐人之开宋调者"
  • 立正

    立正

    其次,小小说有着自己不可替代的艺术魅力。小小说最大的特点是“小”,因此有人称之为“螺丝壳里做道场”,也有人称之为“戴着镣铐的舞蹈”,这些说法都集中体现了小小说的艺术特点,在于以滴水见太阳,以平常映照博大,以最小的篇幅容纳最大的思想,给阅读者认识社会、认识自然、认识他人、认识自我提供另一种可能。
  • 走过就不会忘记:时代专集诗情精选

    走过就不会忘记:时代专集诗情精选

    泉涌自心底的咏叹,缠绵悱恻,千回百转,结成了花蕾,饱含了天上的霜露,今天终于绽放了:时代专集情诗精选《走过就不会忘记》含白话诗与今人创作之古体诗词,合二百余首,由三十名当代国内与旅居海外的诗人执笔。多数诗人正当风华正茂之年。他们的诗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有感而发,发自至诚。他们的语言优美凝重,联想新颖,意象繁复,情感真实而饱满,迥别于无病呻吟之流、草莽呓语之作、低级顽劣之辈。当此现代诗创作陷入“写诗的比看诗的多”的窘状之时,这一本清新诗册恰如雪中梅花,笑傲枝头!
热门推荐
  • 上古仙灵

    上古仙灵

    天地山川,无非灵气所聚;万事万物,皆为灵气所钟......聚灵门叛徒之子,得由聚灵门上古神器之残片,以炼器入聚灵修仙之道,一路困苦艰难,却不改初心,全程慈悲为怀,却遭遇坎坷,看一介小人物,如何浮沉修仙界,求取长生道......
  • 奈何有缘终相守

    奈何有缘终相守

    游戏里,堂堂楚家大小姐被甩?说我楚芷菲是人妖?现实中,说我楚芷菲长的丑?欺负我楚芷菲罩着的人?OK!狗眼看人低的女配男配们做好被虐的准备吧!!!
  • 狐王霸宠替嫁嫡女

    狐王霸宠替嫁嫡女

    亲娘早逝、亲兄战场杀敌不能照拂,本是嫡生的相府二小姐因自小痴傻受尽姨娘、庶妹的欺侮,庶姐桃冠李戴更要她替嫁,还未过门便成了寡妇。侯门大院庭院深深隐藏着不可告人的惊世之谜,不仅有妖界成精的东西上门来要东要西,还有僵尸丈夫强行要与她圆房!冷眼看着眼前的一切重生的二小姐嘴角擒着一嘲讽:老虎不发威当我是病猫!大白狗给我咬他。待一切柳暗花明之时,文司棋才发现与自己站在一起抵风挡雨、并付之真心的人却并非人类,而是狐族之王,而人妖殊途她又该何去何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Boos来袭:娇小姐别闹!

    Boos来袭:娇小姐别闹!

    “啊!!!!!”风浅浅用修长的手指指着对面的一个男人怒吼道,只见对面的男人戴着一个墨镜,让人猜不透他的模样,但是他身上发出的王者气息让人畏惧。“你确定不是你自己扑上来的?”男人冷冷地说道。“那······那是意外!”风浅浅诺诺地说道,这个身上散发出王者气息的男人,让自己不敢靠近。但是一想到自己的初吻就这样白白的送给了这样一个男人,心里还真是不甘!
  • 城市边缘的卡夫卡和我与白鹿

    城市边缘的卡夫卡和我与白鹿

    这篇小说我写了很久,修改了很久。甚至名字在最初的时候也是其他别的。直到这个名字出现时,我才觉得最合适不过了。小说中的故事零零碎碎,充满了仿徨。我想以此等文字呐喊出我心中的苦闷。
  • 寒冷世界之逐星

    寒冷世界之逐星

    黑暗与光明,只不过是一场宿命,生存或死亡,都是一个考验。
  • 青春有梦不怕痛

    青春有梦不怕痛

    男猪脚木子瑜,女猪脚苏芷宁。这是一份真挚的校园爱情,也许你会遇见这样的爱情,在学生时代我们都会遇见简简单单的自己和你。
  • 永世神庭

    永世神庭

    一个地球将死之人离奇灵魂穿越在另一个世界普通人身上刚巧见到了一位身穿皇袍,气度不凡的人,这人奄奄一息快死之前给了主角大福缘,另主角踏上了一条不一样的争霸道路!
  • 随风远逝

    随风远逝

    夏天的美丽也许并不在于似锦的繁花,而在于默默无闻的小草。并不在于艳阳高照的晴日,而在于雷电交加的雨夜。并不在于声声的蝉鸣,而在于蝉短暂的一夏的生命。在这个美丽的夏天,我邂逅了她!所以这个夏天特别的美丽!在这个忧愁的夏天,我失去了她!所以这个夏天特别的忧愁!!谨以此文祭奠那段短暂而美丽的爱情!祭奠那随风远逝的一切!
  • 英雄联盟的坑比自传

    英雄联盟的坑比自传

    我会说这就是段悲催的爬坑史吗。在打英雄联盟的路上有没有遇到过坑比队友,有没有呆在一个分段爬不出去。抢位置、不给就送、只会某某某。连跪、超鬼、全篇红。这个时候你会!接着打。无节操作者提示:前方高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