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国,皇城,宣都。
纪炎历二十三年九月十九,黄道吉日,诸事皆宜,百无禁忌。
秋高气爽,风和日丽。
风平浪静许久的宣都迎来一件令人沸腾的喜事。
当朝佐丞上官紫陌与穆将军遗孤穆青霏喜结连理。
此事足以让沉默已久的宣都群众津津乐道好一阵子了。
说起上官紫陌,宣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弱冠之年,已居朝中要职,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其父原为天子之师当朝太傅,母亲系江湖名门之后。
不过,这上官紫陌已过婚配年纪,且容貌隽秀,愿嫁他的女子多不胜数,为何至今未觅的良缘呢?
且当细说这上官家的家事。
这上官家男丁稀薄且代代单传,选媳妇之事,乃是上官家头等大事。
老太傅老来得子,取名上官紫陌。这上官紫陌十六岁时便凭借自己出色过人的才智在众多举子中脱颖而出入朝为官,声名显赫,深得炎帝器重,身份地位不差王侯之尊贵。且品容儒雅,仪表堂堂,为人谦和有礼,风度翩翩。成年之际,已是万千闺中少女暗自倾慕的对象。
二十岁加冠礼毕,上门求亲者络绎不绝。老太傅皆婉言谢绝,只为信守当初的一个诺言。
当说这上官紫陌如今这等风光,谁料他儿时竟是个痴儿。目不识丁,举止愚钝,无奈身为家中独子,为此一家上下求医问药,无不搞得心力交瘁。
上官紫陌十二岁那年,上官府上不请自来了一位活神仙,名曰宁辛,其貌优雅俊美,飘逸不凡,自称能治好上官紫陌这顽疾。
老夫人一听是宁辛,自然惊喜非常。本就出生江湖名门,自然是听过宁辛其名,只是无缘得见。
没想这宁辛果不食言,入府治病半年过后,上官紫陌不仅能开口说话,并能吟诗作赋,聪慧过人,上官府上下老小,无不开怀,感激之情难以言表。
老太傅为表谢意,愿答应宁辛提出的一个条件。宁辛不图其他,只为求得一门亲事,也便有了今日这遭。
宁辛这号人物,江湖人称玉面狐医,虽形容奇美却脾性古怪,来历不明,医术了得,通天晓理,来去无踪,神秘得很。当年治好这上官紫陌的痴病后,便一度在江湖上销声匿迹,百姓提起这传奇之事自当是茶余饭后经久不衰的谈资。
阔别八年之久,这宁辛的再度出现,将亲事说定后又悄然离去,自然是在宣都掀起轩然大波,百姓也为这传奇一般的亲事唏嘘不已。
如今圣上亲赐十里鸳鸯赤锦地毯,直从宣都城南门下铺到城北的上官府邸,极尽奢华。百姓也在自家门上挂上红绸为沾喜气。
宣都本是由南往北一条大道贯穿两道城门,而此时百姓为亲眼睹这迎亲浩大的阵仗,齐涌到道路两旁,万人空巷,热闹非凡。南门城下,喜乐将近,百姓高呼,人潮攒动。
上官紫陌一身绛红喜袍,身后跟着冗长的迎亲队伍,嘴角噙笑,从容淡定地驱马在南门口不急不躁地等候,目光远远落在城外不远处那顶越来越近的镶金软轿上,发冠高束,衣袂翻飞,英气逼人。
数十丈陪嫁仪仗缓缓往宣都移动,如一汪红海,绵延而来。百姓们伸长了脖子,只为争先看到新娘子的仪仗队。
队伍像是故意缓慢而行,虽说现在日头不烈,可等亲的百姓竟比上官紫陌还心急,已有些人微微冒出细汗。
软轿在众人的期盼的目光下终于在南门口落定,停在上官紫陌马前。喜娘在一旁乐呵呵地讲着吉祥话,然后笑着对上官紫陌比了个“请”的姿势,上官紫陌含蓄一笑,翻身下马,往轿门上踢了三下。
轿帘被一只玉手自左侧缓缓撩起,一个纤细的身影娉婷而出。
穆青霏缓缓步下软轿,低头看着喜帕外的一方天地,入眼只有一双绣着云纹的金边褐色短靴。
一阵风拂过,纷纷扬扬的红色花瓣洒落四周,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蔷薇花香。众人一惊,抬眼望去,原来街道两旁的楼上不知道什么时候站满了侍女,正笑盈盈地往楼下撒着花瓣。
纤长白皙的手蓦然映入眼帘,就在穆青霏伸手准备握住的瞬间,一股强劲的风从上官紫陌身侧急速而来直扑她面门,她心下一惊,还没作出反应已经被上官紫陌伸手一带,将她带到身后,恰好与那劲风来向隔出一段安全的距离。而那阵劲风只是险险地将她的喜帕撩起一角。
只是惊鸿一瞥,已经让站得最近的百姓震惊到石化了。
“太子殿下怎地比微臣这正主还心急?”上官紫陌谦卑地恭身一揖,似笑非笑地说道,戏谑的目光扫向眼前那匹马上端坐的黄衣男子,显然没把太子的唐突放在眼里,又好似与太子串通好只为看这场闹剧。而望今炎国,能得太子亲迎,又能被炎帝默许,唯上官紫陌独享的殊荣。
穆青霏闻言也是一惊,这声音,怎地如此熟悉?
“故作官腔!”太子故意嗤了一声,又道,“你这新娘子走的比王八还慢,本宫等得不耐烦了,倒是想看看她有什么资本让我们等!”
穆青霏算是弄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原来是摆个下马威,她暗自好笑,亏得喜帕遮掩,才没被人发现此刻她脸上溢满的笑意。
下一瞬,穆青霏已经绕过上官紫陌走到太子马前,太子已是诧异,直直的俯视马前这不盈一握的娇小红影。
穆青霏在马前站定,仰头,陡然将喜帕扯下,头上厚重的花冠被惯性拉得摇摇欲坠。她直视马背上那一身明黄蟒袍张扬无比的太子,眉眼含笑,盯得太子浑身不自在。
“哼,不过尔尔。”太子冷哼一声忙扭开头,俊颜浮起一层薄怒,冷眸微眯。
“彼此彼此。”穆青霏笑意盈盈,毫不畏惧在马前站的笔直。婉约的喜服衬出她玲珑有致的身材,白皙的脸庞因为刚才的惊吓有些泛红,柳眉如烟,樱唇点绛。
上官紫陌好笑地看着二人,仿佛这场婚礼与自己无关。
不过,一旁的百姓皆倒抽一口冷气。
一为她的惊艳之姿,一为她的胆大无惧。
喜娘在旁边吓得脸色苍白,忙走过来将喜帕重新盖上,一边念叨着:“大吉大利,大吉大利。”一边忙给上官紫陌作揖赔罪。
上官紫陌不以为然,前行几步,将穆青霏抱起一抛,已经落在自己的马上坐定,穆青霏还来不及惊呼出声,他自己也翻身跃上马,环住她的腰身,在她耳边柔声道:“想必娘子也不喜欢坐在枯燥乏味的轿子里,干脆与为夫共骑如何?”
穆青霏在喜帕下面低笑出声,缓缓道:“夫君都把妾身拐上马了,此时再打商量岂不是多此一举?还是快些走吧,这里人多,再说,误了吉时也是不好的。”
“啧啧啧,上官,我看不起你,重色轻友。”身旁的太子调侃道,此时已经不似平常客套,一边还不忘带着一大队人马让出一条道路。
上官紫陌故作未闻,朗笑几声,策马而去,而身后则跟着太子一干人等。
*****/*****/*****
行完礼,拜完堂,一对新人在众人的哄声簇拥下回了房间。
上官紫陌看着她,心中暗自好笑,这女子,若是记得七月那次一面之缘,到底会作何反应呢?想想心中浮起一丝期待。
上官紫陌对着床边正襟危坐的绯红身影调笑道:“桌上有食物,娘子饿了可以先吃,为夫先出去招呼宾客。”
穆青霏在喜帕下小声地应一声,随后上官紫陌的脚步声逐渐远去,她才算松了口气。
这个人,应是那日在桃花林遇见的那个男人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