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这首诗,凸显出自由的可贵,反映了人类的心声。人类追求自由,就像享受阳光、呼吸空气一样,与生俱来。纵观人类漫长的发展史,实质上就是一部追求自由的奋斗史。古今中外,多少仁人志士,为追求自由,抛官去职,甚至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描绘出一幅幅凄美的画卷。为了自由,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为了自由,斯巴达三百勇士战斗到最后一刻;为了自由,曼德拉在监狱里被关了整整27年……自由是人类的天性、永恒的追求。自由是对各种规律的掌握,越是掌握了自然的规律、社会的规律、人自身的规律,就越自由。正如毛泽东所言:“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而丧失自由,则是世间对人最严厉的惩罚。当然,自由不是绝对的。法国思想家卢梭说:“人生而自由,却无处不在枷锁之中。”千万不能把自由理解为为所欲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就像我们有通行的自由,却不允许闯红灯一样。个人的自由不能违反国家的宪法和法律,不能损害他人,不能因为你自由了,就让他人不自由。自由意味着责任,意味着自律,你有多大的自由,你就有多大的责任。绝对的自由是不存在的,不加限制的自由最终将会导致天下大乱。
护照的故事
自由应是一个能使自己变得更好的机会。
——[法国]加缪
20多年过去了,企业家徐磊对自己初次出国办领护照的经历仍记忆犹新。
那是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不久,出国受到严格限制,只有极少数的中国人可以出国办事。1989年秋天,徐磊要随一个企业考察团赴东南亚。徐磊第一天去公安局领取护照申请表。他上午到的时候,发现已经排了百米长的队,而当时护照申请表一天限量只发几十张,他扑了空。第二天,徐磊特意赶了个大早,6点多就从家出发,但他发现比他起得早的人更多,结果他仍然无功而返。第三天,徐磊狠下决心,半夜就起来了,披上大衣就赶到公安局排队。功夫不负有心人,徐磊终于把表领回了家。
然而,让徐磊意想不到的是,当时对于护照的申领者,领一份申请表仅仅是麻烦的开始。接下来他所要面对的是单位审批证明、境外邀请材料、经济担保证明、办理公证、提交翻译材料等繁琐的手续和审批程序,一大堆公章要盖。就这样,为了办一本护照,徐磊来来回回跑了很多趟。两个月后,徐磊领到了平生第一本护照。在领到护照的那一刻,他感慨万分:“我再也不想出国,再也不办护照了,太累!这比古代的赶考还要难。”
转眼来到了1998年,因为工作的需要,徐磊必须再次出国。由于第一本护照已经过期,他不得不去办领新的护照。刚下定决心要打“攻坚战”,徐磊却发现这次领表,当天去就拿回来了。不仅表格上的审查项目少了一些,不需要盖那么多章,而且与1989年的漫长等待不一样,这次护照申办有30天的期限。不到一个月,徐磊领到了平生的第二本护照。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之后,中国的国门越开越宽,中国公民出国留学、探亲、商贸、旅游全面开放,护照申领也一步步走向规范化。
更大的进步还在后面。2003年,徐磊申办第三本护照,只用了10天。2008年,他去办理第四本护照时,作为参加奥运会的工作人员,享受了一回特别加急的优待,上午办证,下午就拿到了新的护照。
如今,全国已有近300个城市实现了公民按需申领护照,出入境人员已达三四亿人次,中国公民组团出境旅游可以到达137个国家和地区。每当“十一”、春节长假临近,出境游总是异常火爆,中国的老百姓“想办护照就办,想出国就出”,可以自由地行天下,享受美好的旅游生活。
邓小平带头禁烟
为了享有自由,我们必须控制自己。
——[英国]伍尔夫
1988年4月8日,人民大会堂的万人礼堂中,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这里举行。
根据安排,大会要选举国家主席、副主席等国家领导人,庄严的投票环节正在进行。作为主席团成员的邓小平同志投票后,回到自己在主席台的座位上等待大家投票。因为有抽烟的习惯,他点燃香烟吸了一口。
就在这时,一张小纸条由台下依次传递,最后被递上了主席台。大会工作人员打开条子看了看,稍微迟疑了一下,便递给了当时坐在邓小平同志身边的中央主要领导人。这位中央主要领导人看后,又笑着递给了邻座的邓小平同志。邓小平同志看了条子后笑着连连点头说:“好,好。”并立即将烟熄掉。
台上台下发生的这一幕小插曲,被一名正在会场采访的新华社记者敏锐地捕捉到了。经过会后的深入采访,他才得知,原来那张条子是广东女代表邝健廉(即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红线女)写的,内容是:“请小平同志在主席台上不要吸烟。”
多么生动鲜活的一则新闻呀!随后,这名记者将此事写入大会特写《投票前后》。报道播发后,引发广泛关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知道了这件事,舆论一片赞扬声,称赞邓小平同志能接受意见、从善如流。
更为可喜的是,我国公共场所禁烟工作也从这里开始打开了崭新的局面。在随后举行的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一次会议上,一名常委会委员提出禁止在人大及其常委会会场吸烟的建议。这一“从我做起”的建议得到采纳,会场上的烟灰缸从此销声匿迹。
现实生活中不少人把抽烟当作一种自由选择,觉得自己抽不抽烟谁也管不着。然而,享受自由的一个重要前提是,你在行使个人自由的同时不能妨碍到他人的自由。你有抽烟的自由,但同时别人也有不抽烟尤其是不抽二手烟的自由。
现在全世界都掀起了控烟行动,许多国家和地区包括我国在内,都出台了“室内公共场所全面禁烟”的法律法规,这既表明了对人类生命健康的普遍关注,也表明了自由不是无限制的,自由不代表可以随心所欲、为所欲为,个人自由应遵从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序良俗。邓小平同志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的故事,为我们提供了一面镜子:如何牢牢把握享受自由的底线,如何在自律的基础上与更多的人一道享受自由。
网络“大谣”覆灭记
自由不仅为滥用权力而失去,也为滥用自由而失去。
——[英国]麦奇生
秦火火,真名秦志晖。这名曾经的网络红人,微博点击量达到成千上万的网络“大V”,却在2013年8月因涉嫌诽谤、寻衅滋事罪被警方刑事拘留,目前正面临法律的严惩。原来,这个网络“大V”实为网络“大谣”,他以言论自由为名,长期在网上炮制虚假新闻,通过微博、贴吧、论坛等网络平台,组织策划并制造传播谣言,蓄意炒作网络事件,恶意诋毁公众人物,以此达到牟利目的。网民称他为“水军首领”,并送其外号“谣翻中国”。
秦火火的“造谣事业”始于2011年。当时“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后,秦火火开始了第一次造谣。当看到网上有人说中国人和外国人得到的赔偿金额不一样,他就编造了一条假信息,称中国政府向意大利籍乘客赔偿3000万欧元。这则谣言在网上发布后,两小时内被转发了1.2万次,秦火火的微博粉丝也增加了1500名。
这么容易就出名了,就“火”起来了!尝到了甜头的秦火火根本不考虑谣言的恶劣影响,将会造成怎样的人心混乱。他的造谣一发不可收拾,不但利用谣言继续攻击铁道部,还将矛头对准了红十字会,以及罗援将军、张海迪等名人,甚至已故的雷锋。
秦火火的疯狂举动不是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警惕,然而,两年的时间里,他的微博账号因为造谣被有关部门查封一个,他就会重开一个,前前后后,他共注册了“中国秦火火”、“中华秦火火”、“潇湘秦火火”、“华夏秦火火”、“炎黄秦火火”、“川中秦火火”、“吴中秦火火”、“姑苏秦火火”等12个微博账号。12个微博账号,在网上发布和转发谣言达3000多次。碰上热点事件,秦火火总是抢先发声,但等大家澄清真相后他却不再作声。
在民警刚刚找到他进行初步调查时,他居然满脸笑意,似乎不认为编造谣言有多大的罪过。他解释自己这些行为用得最多的话语就是“想制造热闹,多赚点粉丝嘛”。秦火火也坦言,粉丝多,影响力才大,这样的微博才有利用价值,才可以推动很多商业活动,既能帮自己出名,也可以借机赚钱。
秦火火为他的造谣行为付出了应有的代价,同时提醒人们,言论自由不等于造谣自由,不论是在现实世界,还是在网络这样的虚拟世界,不会也不能有超出法律规定的绝对自由。任何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不能散播不实信息,不能为了取乐、牟取利益或博人眼球造谣。
理性爱国才有力量
自由不是无限制的自由,自由是一种能做法律许可的任何事的权力。
——[法国]孟德斯鸠
2012年9月11日,日本不顾国际社会的反对和中国政府的抗议,宣称“国有化”钓鱼岛,执意购买自古以来就属于中国的钓鱼岛,严重损害了中国的领土主权,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
消息传到国内,中国开始了反日活动。全国各地超过85个城市出现了反日游行示威活动,大家群情激奋地抗议日本的无理言行,采用各种形式表达爱国热情。然而,在一些地方的游行示威活动中,也出现了打砸抢烧的过激行为,一些日本人控股的商场和店铺遭到砸抢,不少行驶或停放在街头的日系车被捣毁。
但也有很多人明白一个道理:理性爱国才更有力量。在西安的街头,就出现了一位“举牌哥”。当他看到街头有人疯狂打砸日系车时,赶紧向路边的店家借来纸笔,制作了一块上书“前方砸车,日系车掉头”的纸牌,然后托着纸牌,站在路口提醒民众。他的行为赢得了众多市民的敬意,有人感慨地说道:“他在自己站立的地方,为这黑暗的一天留下了些许亮色,为西安人留下了大写的尊严!”
而在另一处闹市,有辆日系车不幸被堵在人群中,眼看着就要被一些愤怒冲昏了头脑的人砸掉。车主是位年轻的母亲,车内还坐着年幼的孩子。他们吓得紧闭车窗,躲在车内,无助地望着车外。就在这万分紧急时刻,几个好心市民让孩子站在车前拿着国旗,他们则围在车的周围,不停地喊着口号:“理性爱国,不要砸车!”母亲和孩子得救了,开着车子安全地驶离了游行的人群。
而那些实施打砸抢烧行为的人,不管出发点是多么高尚的爱国情怀,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因为“义愤填膺”或心怀恶意地打砸同胞的汽车,“同仇敌忾”地围攻在华的日本人,抢劫店铺,这是赤裸裸的暴行,失去了对法律底线的恪守,损害了别人的利益,妨碍了别人的自由。
一、活动名称:“自由——人类的梦想,永恒的追求”主题活动。
二、活动目的:引导学生缅怀为自由抛头颅、洒热血的先辈,使他们铭记争取自由、民主、人权,实现人的自由平等发展,是人类发展的最高追求。同时激励他们朝着“中国梦”曙光初绽的方向奋勇前进,为开创祖国更为光明的复兴前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而努力学习。
三、活动内容:
1.组织学生观看根据曼德拉自传改编的影片《漫漫自由路》,学习曼德拉的事迹,了解他在南非国土上为争取自由所作出的努力,激发学生为自由而奋斗的信念。
2.开展一次“为什么要追求自由”主题班会。班主任通过文字材料、口头讲解、播放视频等方式深入阐释“自由”的深刻内涵以及自由的重要性,学生结合所学知识,畅谈我们为什么要追求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