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24100000011

第11章 作文法述略(2)

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第三篇下第九章)为政不难,不得罪于巨室。(第四篇上第六章)用是笔者,须全篇主意已定,而后高踞题巅,略著一二语,乃有此境。若无下文,几令人不知何所指而云然,故用之起处为多,若在他处,亦正不乏。此运笔之最要者也。

宜逆入不宜顺。如:

莫非命也,顺受其正。(第七篇上第二章)

待文王而后兴者,凡民也。若夫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第七篇上第十章)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第四篇上第十九章)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第一篇下第七章)用是笔者,只在摄取逆势,不平铺直叙而已。所谓摄取逆势者,或以后路置之前路,或以下句列之上句,无他巧也。然文之工拙,作手之凡庸与否,皆视乎此。

宜曲折不宜直。如:

入则孝,出则弟,守先王之道,以待后之学者,而不得食于子。(第三篇下第四章)千里而见王,是予所欲也。不遇故去,岂予所欲哉!予不得已也。予三宿而出昼,于予心犹以为速,王庶几改之。王如改诸,则必反予。夫出昼而王不予追也,予然后浩然有归志。予虽然,岂舍王哉!王由足用为善,王如用予,则岂徒齐民安,天下之民举安。王庶几改之,予日望之。(第二篇下第十二章)用是笔者,要在往复缠绵,不使气竭,譬之行山,坡陀盘折,曲径通幽,而后揽胜者非一览无馀。若直笔虽间一用之,顾亦视其用之之处耳,未可以为常法也。况直则难为巧,而曲则易为工乎?作文者可以知所重矣。

笔之尚突兀而忌平,尚逆而忌顺,尚曲而忌直,皆文之绝对之笔,不可并举者也。若夫详略、轻重、冷热、缓急之笔,胥在行文时之卙酌施用,即并行亦不悖者,吾试更端证之如下,笔之详者。如:

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疾首蹙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疾首蹙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第一篇下第一章)先生以利说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悦于利,以罢三军之师,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利也。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利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利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先生以仁义说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悦于仁义,以罢三军之师,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仁义也。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第六篇下第四章)简者如:

遍国中无与立谈者,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馀不足,又顾而之他。此其为餍足之道也。其妻归,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今若此。”(见上)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第一篇上第三章)观此则详略之故可得矣。盖鼓乐者忧喜不同情,说秦楚者义利不同效。情相比而苦乐著,效相较而利害明。两军相遇,将卒各斗也。墦间乞食,移民移粟,述事而已,事止语毕,复则无味也。

笔之轻者。如:

闻王命而遂不果,宜与夫礼,若不相似然。(第二篇下第二章)子之辞灵邱而请士师,似也,为其可以言也。今既数月矣,未可以言欤?(第二篇下第五章)言人之不善,当如后患何?(第四篇下第八章)且谓长者义乎?长之者义乎?(第六篇上第三章)不见诸侯,宜若小然。今一见之,大则以王,小则以霸,且志曰:“枉尺而直寻。”宜若可为也。(第三篇下第一章)知虞公之不可谏,而去之秦,年已七十矣,曾不知以食牛干秦穆公之为污也。可谓智乎?不可谏而不谏。可谓不智乎?知虞公之将亡而先去之,不可谓不智也。时举于秦,知穆公之可与有行也,而相之。可谓不智乎?相秦而显其君于天下,可传于后世。不贤而能之乎?自鬻以成其君。乡党自好者不为,而谓贤者为之乎?(第五篇上第九章)重者如:

惟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第四篇上第二十章)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第三篇下第二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第六篇下第十五章)观此则轻重之用可见矣。大抵主旨眼目之所在,与夫问答之尾辞,则宜用轻笔,所谓微而显也。全文主旨之所在,或义正词严,非竭情阐发,不足以宣其底蕴者,则宜用重笔,所谓堂堂正正也。宜用轻笔者,如微风浅逗,青苹已知,故虽著单词只字,而犹嫌其多;宜用重笔者,如山石崩裂,一齐下坠,故虽竭情尽气,大书特书,而犹恐其少。作文者于此消息,固不可不知;于此分际,尤不可不辨。

至轻重笔之用于一处者,要以顿转处为多。凡文不可无顿,不顿则转无力,譬之江水,不经山峡之束住,不极汪洋恣肆之观。而跌入题处,亦不可不先用顿笔。如:

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麋鹿鱼鳖。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第一篇上第二章)由汤至于武丁,贤圣之君六七作。天下归殷久矣,久则难变也。武丁朝诸侯有天下,犹运之掌也。纣之去武丁未久也,其故家遗俗,流风善政,犹有存者。又有微子、微仲、王子比干、箕子、胶鬲,皆贤人也,相与辅相之,故久而后失之也。尺地,莫非其有也。一民,莫非其臣也。然而文王,犹方百里起,是以难也。(第二篇上第一章)地之相去也,千有馀里;世之相后也,千有馀岁。得志行乎中国,若合符节。(第四篇下第一章)二老者,天下之大老也,而归之,是天下之父归之也。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第四篇上第十三章)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第一篇上第三章)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同上)此皆以重笔为顿,轻笔为转者也。

且夫枉尺而直寻者,以利言也。如以利,则枉寻直尺而利,亦可为欤?(第三篇下第一章)徒取诸彼以与此,然且仁者不为,况于杀人以求之乎?(第六篇下第八章)千乘之君,求与之友,而不可得也。而况可召欤?(第五篇下第七章)管仲且犹不可召,而况不为管仲者乎?(第二篇下第二章)管仲、曾西之所不为也,而子谓我愿之乎?(第二篇上第一章)陶以寡,且不可以为国,况无君子乎?(第六篇下第十章)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第六篇上第七章)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同上)以大夫之招招虞人,虞人死不敢往;以士之招招庶人,庶人岂敢往哉!况乎以不贤人之招招贤人乎?(第五篇下第七章)见且犹不得亟,而况得而臣之乎?(第七篇上第八章)奋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闻者,莫不兴起也。非圣人而能若是乎,而况于亲炙之者乎?(第七篇下第十五章)如将戕贼杞柳而以为桮棬,则亦将戕贼人以为仁义欤?(第六篇上第一章)此皆以重笔为顿,轻笔为跌也。轻重笔之用法,大略如此。至笔之冷热,不外以繁简分也。繁者如:

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第一篇上第一章)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利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利以事其兄。(第六篇下第四章)冷者如:

子诚齐人也,知管仲、晏子而已矣。(第二篇上第一章)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第三篇下第六章)

浓淡不外以文之繁简或辞之丰俭分也。浓者如:

岂惟民哉!麒麟之于走兽,凤凰之于飞鸟,泰山之于邱垤,河海之于行潦,类也。圣人之于民,亦类也。(第二篇上第二章)淡者如:

然而无有乎尔,则亦无有乎尔。(第七篇下第三十八章)热而浓者易习,冷而淡者难能,所谓意馀于辞者是也,至以后文而先为之引者,则有提笔。如:

是为冯妇也。(第七篇下第二十三章)

无若宋人然。(第二篇上第二章)

所恶于智者,为其凿也。(第四篇下第二十六章)君子之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第四篇下第二十八章)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第三篇上第四章)

以前文而补之于后者,则有补笔。如:

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第二篇上第一章)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第一篇上第七章)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孰能与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第一篇上第六章)欲言如何而先反言之者,或用开合笔。如:

诸侯之礼,吾未之学也。虽然,吾尝闻之矣。(第三篇上第二章)吾宗国鲁先君莫之行,吾先君亦莫之行也。至于子之身而反之。(同上)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第一篇上第五章)或用反正笔。如:

不行王政云尔。苟行王政,四海之内,皆举首而望之,欲以为君。(第三篇下第五章)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第二篇下第十三章)至欲辨笔之缓急顺逆,则如:

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第四篇上第九章)居下位而不获于上,民不可得而治也。获于上有道,不信于友,弗获于上矣。信于友有道,事亲弗悦,弗信于友矣。悦亲有道,反身不诚,不悦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第四篇上第十二章)反复玩味,必有得也。虽然,文之工拙,视乎运笔。而笔之为顺为逆,为曲为直,仅一间耳。非好学深思者,何从而知其微也哉!

谋篇

《书》曰:“辞尚体要。”《易》曰:“言有序。”可知文之所以为文者,贵有顺序也,贵得体要也。如筑室然,虽不必有一定之程,而由门而户而阶而堂而房而室,其顺序不可得而紊也,其体制不可得而逾也。如房室居于前,堂阶居于后,或堂阶崇闳,而房屋湫隘,或房屋高华,而堂阶卑陋,非独大匠所不屑为,而人之见之者,鲜不以为怪。无他,不循法也。兹所谓法者,篇法是也。

文之分类,滥觞于萧《选》,昌言于《雕龙》。近世姚曾诸公,尤分晰精当,为学者宗。类既不同,体亦迥殊,体殊则篇法亦因之而异。欲言篇法,而不先言审体者,以体虽殊而法固一也。匠人筑室,堂有堂之体,室有室之体,而总不能违栋宇之制。门有门之式,户有户之式,而总不能离规矩之形。文章之道,何独不然!

谋篇之法,先定主旨。主旨既定,而后全篇文字,正说反说,俱从兹出,如枝叶之本于一干,江海之本于源泉;否则议论横溢,旁枝侧出,散无统纪,虽阅至数过,曾不能明其主旨之所在者。此不讲篇法之过也。

篇法虽视运笔为简,顾欲以古人之成法,一一而胪举之,势固有所不能。即《孟子》七篇,其篇法之神妙,关键之完密,又岂尺幅中所能尽举哉!无已,特举其概要而为吾人所易法者录之。

主旨既定而首尾相应者: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第七篇上第二十章)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何必曰利。”(见上)主旨揭明于篇首者: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第二篇下第一章)主旨揭明于篇终结穴处者: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见上)主旨有揭明于中权者:

规矩,方员之至也。圣人,人伦之至也。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二者皆法尧舜而已矣。不以舜之所以事尧事君,不敬其君者也;不以尧之所以治民治民,贼其民者也。孔子曰:“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暴其民甚,则身弑国亡;不甚,则身危国削。名之曰幽厉,虽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也。《诗》云:“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此之谓也。(见上)有先叙事后议论者:

子产听郑国之政,以其乘舆济人于溱洧。孟子曰:“惠而不知为政。岁十一月,徒杠成;十二月,舆梁成,民未病涉也。君子平其政,行辟人可也,焉得人人而济之?故为政者,每人而悦之,日亦不足矣。”(第四篇下第二章)叙事欲其简,议论欲其达。亦有叙事详而议论简者,如伯夷非其君不事章是也。有先议论后叙事者: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之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曾子养曾皙,必有酒肉,将彻,必请所与;问有馀,必曰有。曾皙死,曾元养曾子,必有酒肉,将彻,不请所与;问有馀,曰亡矣,将以复进也。此所谓养口体者也。若曾子,则可谓养志也。事亲若曾子者,可也。(见上)有以议论为叙事者:

不仁哉梁惠王也。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不仁者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公孙丑曰:“何谓也?”梁惠王以土地之故,糜烂其民而战之,大败。将复之,恐不能胜。故驱其所爱子弟以殉之,是之谓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也。(见上)有夹叙夹议者:

同类推荐
  • 社会变迁与传媒体制重构

    社会变迁与传媒体制重构

    《社会变迁与传媒体制重构:亚洲部分国家和地区传媒制度研究》对亚洲部分国家传播制度与传媒政策变迁的关注,始自2001年。当时,在完成博士论文《中国新闻政策体系研究》的过程中,我曾对中外的新闻调控与政策进行比较,特别是在分析日本和韩国的传媒发展和政府规制方面有关资料时,重点研究了它们的新闻传播制度与政策。自2002年起我在学校开设的公选课“中外传媒管理与政策比较”受到学生的欢迎,也使我在讲授这门课的同时持续地关注了亚洲主要国家不断发展分化的传媒政策走向。2004年至2005年我在韩国首尔大学做访问学者期间亦重点研究了这个领域的课题,特别是传媒制度领域的新趋势。
  • 独立学院管理概论(面向实践的教育管理丛书)

    独立学院管理概论(面向实践的教育管理丛书)

    《面向实践的教育管理丛书:独立学院管理概论》基于激励理论对独立学院的发展进行宏观的研究,主要研究的领域是独立学院的演进历程、独立学院的发展现状、独立学院的组织管理、独立学院的战略管理、独立学院的教师管理、独立学院的学生管理、独立学院的教学管理、独立学院的科研管理、独立学院的社会服务以及独立学院的学科建设和文化建设。
  • 广播经营战略研究正文

    广播经营战略研究正文

    本书从经营战略理论入手,深入分析了当代中国广播媒介经营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符合我国广播发展实践的经营战略。同时,对我国广播经营实践中出现的伦理冲突和道德问题进行了反思,提出了广播经营的伦理规范。本书对我国广播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既适用于高校传媒专业师生,也可为传媒业从业人员提供指导。
  • 做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做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作为一名教师,能获得学生的满意和认可,将成为学校最大的财富。如何做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是每个老师都要思考的问题,也是每个老师都希望的,学校的课程很多,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音乐,美术,体育等等,每门学科都有自身的特点,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喜好,我们真正都能做到让每个学生都欢迎吗?本书将教会教师们怎么样靠自己的才能和高尚的品德赢得学生的喜欢和尊重,让每一个教师都能成为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 多维视野下的现代教育工程

    多维视野下的现代教育工程

    钱学森之问,使得教育的问题更加凸显。如何站在历史、人生和全球的高度,找准教育的核心问题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成为当下一个热点问题。作者基于大量教育教学实践和案例,结合我国当下教育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解决措施和普遍认识,结合自身理工科学术背景,采用工程过程、方法,结合人从婴幼儿到成年的成长过程,提出了教育与教学的关系问题,教育工程设计的核心原则、主要目标、体系框架、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在教育工程中的作用,并对基础教育、大学教育和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和建议。
热门推荐
  • 秋庭暮雨类轻埃

    秋庭暮雨类轻埃

    玫瑰庄园里有一座彩虹一样的房子,那是美好也是带刺的毒药,神秘将庄小臻,一名普通的英语老师,被破被贺南轩牵制。执子山上回眸一笑,以为爱情来到,好奇心却将庄小臻拉近深渊再也无法回头……
  • 锦绣为婚:老公,棒棒哒

    锦绣为婚:老公,棒棒哒

    他是帝国司令,矜傲霸气,长得有多颠倒众生,心就有多冰冷强硬。权倾天下,只为一人倾身折腰。按照龙少的话,我的人我来疼,少一根头发我都会负责!婚前,她被他按住,强行惩罚!把她当成她。婚后,百般纠缠,她才知道原来律师不是万能的,就算三寸不烂之舌也有说不出话的时候。“唔……”玲珑不服气,心疼地抚着自己的唇,“讨厌!不准再咬了,咬破了我拿什么说话?官司败了怎么办?”“以后你不用说话,只用呻吟就好,官司胜负由我说了算!”龙少一脸倾城地笑道,眼中柔情似海。"
  • 绝色元素师废柴倾天下

    绝色元素师废柴倾天下

    一个是优雅美丽的神医圣手,一个是神秘果断的杀伐狂魔,两个不该有交际的人,谁能想到她就是她。当她成为玄萧帝国最废柴的丞相府的三小姐身上,是继续扮猪吃老虎,还是锋芒初露?精彩片段一:“不就是一个废物,至于大姐如此冲动吗?沈贤莹藐视地说。”“我可是三星的魔法士,你呢?”沈莲清骄傲道。“小妹不才,一星魔法师罢了。”一道近乎冷漠的声音说。沈莲清脸色黑了下来,又道:“我可是有一只契约兽,你没有吧。”“兽兽们,出来,让大姐瞧瞧。”一个,两个,三个……“精彩片段二:“娘子~”一个邪魅男子深情凝望着女子,女子神情淡淡却没拒绝,哎~谁能想到,不过救了个人而已,竟然要以身相许?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被囚禁的世界

    被囚禁的世界

    一个被追杀的仙人叶颠,重生到异界,在这个名叫天魂大陆的地方,人们只能修炼灵魂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叶颠逐渐发现一个惊天大秘密。叶颠会如何选择,是解开谜题,还是完成前世的仇恨,两种不同的想法,这让叶颠陷入了迷雾,是最终迷失自己?还是走出迷雾,去追寻那唯一的真相。等级划分:指魂师(1-5指)、大指魂师(6-10指)、指魂圣(11-15)大指魂圣(16-20)、心魂天师、灵魂天师、灵归魂尊、反祖
  • 无限之死亡命运

    无限之死亡命运

    这是一场轮回了千年的命运,注定的相遇;这是一个圣人们布下的迷局,未知的续章。用生命去赌,赌你的信任,有谁说过:就算付出死亡的代价,我也不愿屈服于命运!!!【PS:原无限命运——综神,更名为无限之死亡命运,请多支持~】
  • 十几岁的书

    十几岁的书

    随便写写我的生活,将来有个念想。省得长大以后,回想起来,模糊了太多。
  • 空间修行传

    空间修行传

    人活着忙着干什么?忙着赚钱!然后呢?然后忙着花钱!再然后呢?再然后拼命赚更多的钱!赚更多的钱以后呢?再拼命的花!人在忙碌着追什么?追自己没有的!然后呢?然后失去!再然后呢?再然后追别人不要的!追到以后呢?丢了让别人追!人生啊,本来就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
  • 鸿蒙金珠

    鸿蒙金珠

    林不凡偶得一块《鸿蒙金珠》修炼逆天功法。他是修真界里的第一大门派鼻祖鸿蒙金珠,批量栽培天材地宝和灵花异草。练丹对我来说小意思。随手一挥百八十个出炉。法宝对我啦说随便练练就是极品灵器。开始踏上了修真世界。渐渐的傲视九界......
  • 通天风神

    通天风神

    运输早,国民饱;运输长,国家强;运输快,国力拽!一个掌握全国快捷便利运输秘技的家族;一个多情温驯,却又天赋异秉的少年;如何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得到恰当的调节?在国民水深火热千钧一发的危难之际,他会怎么做?冥冥中,既然是一早既定的命途;身为热血男子,就应该勇敢承担下来!不读四书五经,只练四术五通!法能通天,情达深海,少年志在长空!本书继承轻松幽默风格的奇幻升级流!保留唯美浪漫风格的纯情奇爱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