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04600000010

第10章 改变自己,一切就都变了(1)

当我们想改变别人时,会发现很难,做不到,于是就会变得痛苦、无力。而当我们把焦点集中在改变自己这里,一切都变得简单,一切都可以操作。

远离内心的煎熬

看似平静的茫茫人海,谁又知道谁真正想什么。人们平静的外表下都承受着内心的煎熬,想要远离内心的煎熬,就要先改变自己。

弘一法师在回答某善友的问题时曾说:“心自在,不为外物所牵。”妙什禅师也曾教化众僧:“于此声色诸境,作地狱想、苦海想、火宅想;诸宝物作苦具想;饮食衣服,如脓血铁皮想。”

人若为外物所牵绊就会动心起念,备受煎熬。有个妇人,经常为一些琐碎的小事大发雷霆,虽然她知道这样很不好,但是却无法控制自己。天长日久,她终于再也忍受不了了,于是去向高僧求助,希望禅道可以帮助自己摆脱痛苦。

高僧听了她的讲述之后,沉默了片刻,随后把她带到了一座禅房中,然后将门反锁之后离开了。

开始时,妇女气得破口大骂,见高僧不理会,又开始哀求,高僧来到门外,问她:“你现在还生气吗?”妇人说:“我现在真是恨死我自己了,我怎么会到这里来受这份罪?”

“连自己都不原谅的人怎么能心如止水?”高僧说完后拂袖而去。

过了一会儿,高僧又问她:“现在你还生气吗?”妇人说:“不生气了。”高僧又问她:“那是为什么?”妇人回答说:“气也没有办法啊!”

“你的气并未消逝,还压在心里,爆发后将会更加强烈。”高僧说完后又离开了。

等高僧第三次来到门前,妇人告诉他说:“我已经不生气了,因为我终于明白了不值得气。”

高僧笑着说:“你现在还知道值不值,可见你的心中还有衡量,还是有气根。”

当高僧第四次站在门外的时候,妇人问高僧:“大师,到底什么是气呢?”

高僧缓缓地将手中的茶水倾洒于地。妇人看了,思悟了许久后,似有所悟,随即叩谢而去。

耿于怀,为了一件小事困坐愁城。佛法有云:增加一份定力,就减去一份痛苦,能放下一份是非比较,即能远离人事的煎熬。所以,做人不要太计较,不要因为一些小事动不动就发火,这样,你就会少一分伤害,多一分快乐。

自作聪明是劣智

有些人爱玩儿小聪明,其实真正聪明的人总是很低调,因为他们知道,自作聪明只不过是哗众取宠而已。真正有智慧的人从来不过度虚荣和过度表现,任何时候,他们都知道如何铭心智。

弘一法师身为一代宗师,但一直不忘谦虚自检,他对自己说:“真正修行人的态度是如痴如呆。我们比古代大德比不上,即民初的先贤也比不上,自以为聪明是劣智,自以为了不起而看不起别人是修道人的大忌。先要知道自己的过失,工夫才能有进步。等觉菩萨还时时刻刻检点自己的过失,何况我们凡夫,毛病习气太多太多了。”

大师也曾以故事的形式点化世人不要故作聪明:有两个寺庙相邻不远,一个寺庙的僧人外出办事时,必定会经过另一个寺庙。每当这个时候,另一个寺庙的僧人总要想办法出来“斗法”。

候,这个寺庙里的和尚拦住了他的去路。“你要到哪里去?”和尚问道。小沙弥回答道:“脚到哪里,我就到哪里!”和尚无话可说,败下阵来,回去请教自己的师父。

师父告诉他说:“明天你继续问他,如果他还是这样回答,那你就说,如果没有脚的话,你到哪里去呢?那么他一定回答不了!”

第二天一早,昨天败下阵的和尚早早地守候在庙门前。一会儿,昨天那个小沙弥从寺院里走了出来,和尚急不可耐地冲上前去拦住他,轻蔑地问道:“你要到哪里去?”

“风走到哪里,我就到哪里!”小沙弥不慌不忙地说。

和尚再次语塞,愣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小沙弥扬长而去,和尚只好垂头丧气地去请教师父。

师父听了和尚的描述,很不高兴,责备道:“你真是太笨了。你为什么不问他如果没有风,你到哪里去?他一定答不出来!如果下次他再随便编个名目,比如,水到哪里,我到哪里。那你就问他:如果没有水,你到哪里?他一定答不出来!”

听了师父的这番话,和尚高兴极了,他心想,明天看你怎么应付我!

后,和尚走上前去问:“你到哪里去呢?”小沙弥被纠缠烦了,于是告诉他:“我要到菜场去!”和尚本来准备了一大堆问题用来刁难小沙弥,可是听到小沙弥这么说,和尚傻乎乎地站在那里无言以对。一个有大智慧的人,不会无聊地去和别人做没有任何意义的纠结。人应该多花一点时间去修正自己,提高自己,让自己的生命得到释放和解脱。

镇静从容是一门心法

真正的勇者,该前进时就决不退缩,该退后时也决不鲁莽;真正有胆有识的人,该出手时绝对不能退缩,不能有半点畏惧之心,他们总是那么镇静。

淡定和镇静不但为世人所追求,也是佛门修炼的一门心法,只是他们善用佛法表达。弘一法师就对世人说过:“遇事只一味镇定从容,虽纷若乱丝,终当就绪。待人无半毫矫伪欺诈,纵狡如山鬼,亦自献诚。”

有一年的年景特别不好,有良知的人都在想方设法筹集资金救济穷苦之人,佛教界的人士也想做些善事,以感谢平日里乡亲们的相助,于是请了戏班,希望募捐一些钱。演出当日,他们还请了附近寺院里的僧人。

在这些僧众中,有一个学僧刚入道没有多久,他觉得僧人是不该看这些东西的,本不想去,但是住持要求所有人都得出襟危坐,似乎周围的一切都根本不存在。表演中途,佛教界的代表出来招呼观众募捐,这位学僧站出来反对说:“我进来后就一直闭着眼睛,根本不知道在演些什么,所以没有必要捐助。”

代表一听,乐呵呵地说:“如果是这样的话,你应该比别人多捐一倍才行。”

学僧不解地问:“这是为什么呢?”代表解释说:“别以为你不看不闻就无事了,主要的是心动没有。你没有看表演,但是听到人们的嬉笑,你一定会猜测,所以你在心里看了、想了。”

能够骗人的不只是眼睛、耳朵、嘴巴,还有心,而且,眼睛、嘴巴、耳朵只能骗你一时,但是心却会骗你一辈子。所以,无论何时,我们都要诚实地面对自己内心的矛盾和污点,不欺骗自己。无论何时何地,内心的镇静才是真正的淡定,一件事情是否流于形式,只有自己的心知道。

心定气平淡定自如

心平则气定,气定则心智澄澈,这样才能做到,小事不烦躁,大事不慌张。

弘一法师告诫众生:“存心养性,须要耐烦耐苦,耐惊耐怕,方得纯熟。”

寡欲故静,有主则虚。不为外物所动谓之静,不为外物所实谓之虚。宜静默,宜从容,宜谨严,宜俭约。敬守此心,则心定;敛抑其气,则气平。心气平和来自人的内心,但修身和修心一样重要。有一个叫元持的学僧在无德禅师座下参学多年,学习非常勤奋,但始终对禅法不曾领悟。

有一次,在晚参的时候,元持特意向无德禅师请示说:“大师,弟子遁入空门多年了,可是对一切仍然懵懂不知,空务之外,还有什么是必修的课程?”无德禅师回答道:“你最好看管好你的两只鹫、两只鹿、两只鹰,约束口中一条虫,并且时刻和一只熊斗争,除此之外,还要看护好一个病人。如果你能做到这一切并善尽职责,相信对你会有很大的帮助。”

元持迷惑地说道:“大师!弟子来此参学,身边并没有带什么鹫、鹿、鹰之类的动物,又怎么去看管呢?再说了,我想了解的是与参学有关的东西,和这些动物有什么关系呢?”

无德禅师笑了笑说道:“我所说的两只鹫,就是你的眼睛,要你看管好它即是让你做到非礼勿视;两只鹿,是指你的双脚,你要把持好,做到非礼勿行,别让它走罪恶的道路;两只鹰,指的是你的双手,要让它能够尽到自己的责任,非礼勿动;一条虫则是指你的舌头,约束它做到非礼勿言;那只熊是你的心,你要克制它的自私,非礼勿想;而病人,就是指你的身体,希望你不要让它陷于罪恶。”

听了无德禅师的教诲之后,元持默默地点了点头似有所悟。修身和修心一样重要,人只有不断地认识自己,不断地重新审视自己,克制自己的弱点,不断修正自己的言行,让自己不断地完善,才能让自己的内心不断净化和清洁,才能获得社人如果耐不住烦苦,就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有一个游云僧找到了一座废弃的寺庙栖身,不久之后,他居然也收了几个门徒。

每天他都会让徒弟打扫寺院,管理菜园,而他则像个禅师一样,像模像样地打坐,然后把书上的佛理背下一些,给徒弟们曲解一番。

每天中午,和尚都要到自己的禅房里睡午觉。徒弟们见了,就问道:“大师,你为什么每天中午都要去睡觉呢?”

和尚说:“孔子每天中午都要睡一会儿,在梦中向周公讨教,醒来后用先贤的话教育弟子。我每天睡午觉,也是去见先贤。”弟子们听了也就不再询问了。

有一天中午,弟子们在禅房打坐时,实在熬不住睡着了。恰巧和尚进来了,于是把他们叫醒,训斥道:“你们怎么能在打坐的时候睡觉呢,难道你们不知道打坐的时候应该心如止水吗?”弟子们回答说:“我们去见古圣先贤了,就如同孔子去见他们一样。”

和尚一听,愣了一下,他想,“这不是自己每天跟弟子们说的话吗?如果不能自圆其说,那不是否定自己吗?”想到这里,他灵机一动,问:“那么古圣先贤给你们作了什么训示弟子回答说:“我们见到了先贤,并问‘我们的师父每天都来向你们讨教,你们都讲了些什么,能不能也告诉我们一点呢?’但是令人奇怪的是,他们竟然说从来没有见过你。”

和尚一听,愣在那里,脸上红一块白一块,非常尴尬。每个人都要看管好自己的行为,以修身来修心,这样才能心气平和,淡定自如。

放下虚妄修自身

一个人的身躯虽然只有六尺之长,虽然有生有死,但我却要告诉你们,苦的起源、苦的终止与导向终止的道路都在其中。你自己的天堂与你自己的地狱都在这六尺之驱里,所以人要注重自身的修行。

弘一法师劝诫世人要重视自身的修行:“心不妄念,身不妄动,口不妄言,君子所以存诚。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养天下万物,以道养天下万世。”

无际大师是有名的得道高僧,当人们遇到困惑时,都会来寻求他的帮助。

一天,一个年轻人背着个大包袱,气喘吁吁地上了山,他找到无际大师说:“大师,我非常孤独,非常寂寞,常常被伤害,我现在感到生活是那么沉重,祈求大师能帮助我解脱。”

呢?”

年轻人痛苦地回答道:“包袱里装着我每一次孤独时的烦恼、遭受失败的痛苦,还有每一次受伤后的哭泣,就是因为它们,使我觉得生活如此绝望。”

大师什么也没说,站起身来,示意年轻人跟着他走。很快,大师带着年轻人来到了湖边,然后坐船到了湖的对面。

上岸后,大师对年轻人说:“施主扛着船上路吧!”年轻人疑惑不解地问:“大师,你不是在开玩笑吧,船那么沉,我怎么可能扛得动呢?”大师看着年轻人疑惑的眼神,笑着说道:“没错,施主,你是扛不动它。在我们过河的时候,船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但是过了河,我们就要丢下船赶路,否则它就会成为我们的负担。同样,孤独和寂寞以及痛苦和眼泪,使我们的生命变得丰富多彩,但是如果我们老是纠缠在这些不快乐当中,它们就会成为我们生活的负担。”

年轻人低下头若有所思。大师接着说:“施主,放下吧,生命承受不起太多的负重。”年轻人依言放下了包袱。

他们继续往前走,在赶路的时候,年轻人明显轻松了很放手的快乐。

生活中,我们不要给自己太多的思想压力,其实有很多压力都来自于我们的内在身心。所以要懂得及时放下,只有这样,才能接受新的东西,才能健康快乐的生活,才会真正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不说空话只用真心

空话大话无非是一种装点,不但障碍不了别人的耳目,反而覆盖了自己的心智,倒不如挖掘自身潜力,从自己改变,诚信笃行反倒更有益处。

弘一法师面对众多出家之人曾发出感慨:“今见好心出家在家之众,多是好高骛远,不肯认真专修净业。总由宿世善根浅薄。今生未遇通人。”

大师痛切感慨之言,发人警醒。发心学佛者都是好人。佛门有句老话:“学佛一年,佛在跟前;学佛二年,佛在西天;学佛三年,佛化云烟。”

同类推荐
  • 禅的智慧

    禅的智慧

    本书以参透世理人情的智慧语言,深入浅出地阐释了禅的入世智慧,具体包括:认识自己,禅在心中心中有禅,处处即禅心不妄动,超脱化外原本无物,何染尘埃等六部分内容。
  • 禅定养心

    禅定养心

    佛教文化源远流长,它渗透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影响了我们的生活观念和习惯。其中,佛教对人体医学、生活保健的认识博大精深,对身心调和与健康生活的具体要求比比皆是,它们,涉及到我们日常的饮食和呼吸,涉及到我们的道德修养,涉及到我们的情绪调节,也涉及到我们精神生活的达观和纯净……
  • 佛养心道养性: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佛养心道养性: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本书以佛教关于出世与入世的思想精髓为核心,融合了道教和儒家的思想,阐明了什么是“出世与入世”,全方位解析了“该怎样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共分八篇,分别是:在出世中入世,在入世中出世;出世是佛法,入世是世法;出世在度己,入世在度人;以无为之心出世,以有为之心入世;以禅心出世,以分别心入世;以出世无我之心,行入世利他之事;以出世之心境,过入世之生活;以出世之心低调做人,以入世之心高调做事。
  • 仁德法师

    仁德法师

    本书讲述了一个传奇而不息追求的当代高僧,一段中国佛教曲折而多变的历史,是一部让人获得文学快感与佛学修养的读物。
  • 大愿说净土法门(上册)

    大愿说净土法门(上册)

    本书分为阿弥陀佛睡光明法的观修方法;迎请阿弥陀佛和圣眷属(六偈);念佛就是当下成就般若入不二门;以三生石公案来彰显净土法门的殊胜等内容。
热门推荐
  • 琼栩修魔传

    琼栩修魔传

    魔道亦人道,修魔亦修身。世间总有许多无奈的选择,是非敌我,儿女情长,虚虚实实,真真假假,是杀是留,谁能在这黑暗的魔域中生存下去?谁能永葆一颗赤子之心?他便是最终的王者!
  • 我们还要在一起

    我们还要在一起

    我们,是执着,执着于我们的初心,我们,会不顾一切,不顾一切的追寻心中所爱,我们,还是出乎意料,出乎意料的还在一起。
  • 终极封神之剑魂

    终极封神之剑魂

    金牌杀手阿飞与另一为金牌杀手同归于尽,其灵魂穿越到索罗大陆后,竟成为一道剑魂,后历九次转魂,无数奇偶,更敢只为七日之缘,诛天境、灭皇族!当他在与枭魔族大魔王的决战中获胜,正应该登颠峰、拥群芳,堪称完美人生之时,却猛然发现事件的真相正逐渐浮出水面——
  • 倾世王妃:邪魅王爷你快来

    倾世王妃:邪魅王爷你快来

    一个神秘的印记,一次神秘的对话,一场神秘的交易,引出了一次毁灭性的战争。拜伦女王的回归,是否能让宇宙得到救赎。三世轮回,姻缘再度紧牵。她,拜伦女王,黑夜中的王者。他,是这宇宙之间最后一个无尽魔王。当黑夜的王者与无尽魔王对上是,究竟谁跪下唱征服?当所有王者回归时,命运之轮再度开始转动。(爆笑宠文,女主实力虐渣,男主实力宠妻。不虐,甜宠文,从始至终所有CP1V1,没有小三初恋等误会。剧情征服你。)
  • 我爱你也只是曾经的事

    我爱你也只是曾经的事

    向暖向往阳光给人温暖。却也腹黑时不时犯犯傻。她这个人睚眦必较却也时而装装圣人时而对你淡漠对你只是瞥一眼时而对你热情似火无论你是谁全凭她的心情即使你是陆大少爷陆盛
  • 2010年代的爱情

    2010年代的爱情

    非虚构日常。一首歌【1980年代的爱情】。总章节1001则,预计15W-20W。
  • 社交宝典(现代生活百科)

    社交宝典(现代生活百科)

    自古以来,孩子们在游戏场要进行一项竞赛时,都会呼喊这个口令。我可以和你打赌,无论你在何时何地遇上一位难得的竞争好手,他听到这个口令都会不期而然地肃然起敬。所谓“有备无患”就是多一分准备,就多一分成功的机会。准备得当,有备战心理,就掌握了宝贵的成功之钥。
  • 邪王威武:爆宠毒萌妃

    邪王威武:爆宠毒萌妃

    一次穿越,让冷血无情的她被迫成为笑柄,一次穿越,她遇上了比她还杀伐果断的他。她的任性,她的傲娇竟是他宠出来的,虐死渣渣不偿命,放火烧了寝宫竟无人知道是她。注定的缘分就没有分别吗?哪一晚,他抛弃她,她痛彻心扉,她不让任何人再次进入她的内心。他后悔,却不知她在哪?她逃避,却还是忘不了他。他翻遍天涯海角,只为她能回来,她浪迹江湖,最终,还是回到他的身边。一世情缘,三世牵挂。
  • 乱世犹闻读书声

    乱世犹闻读书声

    1912~1937年的中国,是一个“乱世”,不仅政局上混乱,思想上也剧烈地激荡着,诞生了无数“大家”。在民国那样一个乱世,中国教育为何还会有如此的成就。这本书为此26年的教育著史,为影响教育至深的教育家立传(蔡元培、马相伯、鲁迅、张伯苓、王国维、晏阳初、罗家伦、陶行知等),将教育事件与教育人物传记结合叙述,清晰地展现出我国现代教育的发展路程。对故纸堆的梳理,也许能引起您对当代教育的一些思考。
  • 单挑变异老公

    单挑变异老公

    生化系的研究生程诚在夜半时分捡到了一位帅到掉渣的男人,后来发现这个男人竟然就是两年前突然消失不见的生化系师兄韩沐,韩沐在进行实验的时候意外感染,发生了变异。于是在韩沐住到自己家里之后,程诚每天就只剩下一件事:和变异人相爱相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