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04600000011

第11章 改变自己,一切就都变了(2)

智者修行不是走的形式,而是挖掘自身内在的潜力。一天,希运禅师刚刚踏入禅堂,云游的僧众就围了过来,希望可以得到开示。

希运禅师问:“你们想得到什么啊?还是赶紧离开吧!”

但是慕名而来的众僧却不肯离开。希运禅师只好坐下来,说:“你们这些人根本就不配让人开示。表面上看来,你们在行脚修行,看到有千人的禅院就蜂拥而至,听说某人已经开悟就赶过去希望得到开示。但是这种行为只能被人讥笑,你们根本就没有明白到底什么是参禅悟道。

当初我行脚时,如果在荒野里能够遇到人,也会跟他攀谈,看他是否有所领悟。你们如果真心向佛的话就要振作精神。”

看僧众们一脸茫然,禅师继续说道:“如果你们连自己的事情都没有搞明白,只知道一味学习别人的言语,然后将听到的东西大肆宣扬,说自己已经悟道。难道这是真的悟道了吗?”

你们不应该在我这里浪费时间,更不要轻率从事,空过了一生,要不然只会让人讥笑。如果你们明白我说的话,那就赶紧离开这里。”

智者之所以为智者,并不是因为他们能从外界获得更多的智慧和经验,而在于他们能够挖掘出自己的心智。

很多时候,我们通常看到的是自己的努力,盲目地去崇拜一些不切实际的东西,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看清自己。盲目地追寻不会让你前进,只有肤浅的人才会如此。人要看到别人的优点,正视自己的缺点,挖掘自身的潜力,才是诚信笃行。

放下心中的“怕”

人们的内心时常会被恐惧所笼罩,其实“怕”或者“不怕”又能改变什么呢?我们“怕”,只是因为我们放不下。

弘一法师最初出家也是因为身体常常有病弱之相。他皈依佛门之后,就曾对众生说:“业障重、贪嗔盛、体弱,心怯,但能一心念佛,久之自可诸疾咸愈。”

贪、嗔、痴三毒是病根,常常发作,身体衰弱,心常恐惧,都是心中有毒,心理影响生理,但能把一句佛号认真地念,工夫得力,使贪嗔的习气消除,才是究竟彻底的治疗宿疾之法。

导致一个人恐惧的信息来自外界,想要真正消除恐惧,就要会辨识外界的信息,找到可以安心的一点,这样心安自在其中。一个学僧去拜访行海禅师,希望禅师可以为他讲解《临济录》。

的洪川禅师,他讲解的《临济录》是最好的。”学僧说道:“不瞒禅师,我已经听过他的讲述了,你是天龙寺滴水禅师的真传弟子,我现在想听听你的讲解。”行海禅师见推辞不得,于是示意学僧跟着他走。他把学僧带到了平时僧人们操练的武场,并教了学僧一套剑法,直到学僧练得大汗淋漓才带他回禅房。

行海禅师看着不断擦汗的学僧问:“你觉得我讲解的《临济录》如何?”

学僧大惊,答道:“禅师何曾讲解过《临济录》,不是一直都在练剑吗?”

行海禅师说:“我就是在讲解《临济录》,你觉得讲得如何?”

学僧不解地问道:“难道禅师的《临济录》就是一套剑谱吗?”

行海禅师恳切地开示道:“我本来就善于剑道,所以我只能讲解剑道,我虽然是滴水禅师的弟子,但是并没有学习一般禅者的作为。但是《临济录》绝非纸上谈兵,根本不可能从语言口舌上去了解,师父虽然讲过,但是我不是传声筒,所以没有办法学!”

传心的功德岂不都成了传声筒了吗?”行海禅师摇头反驳道:“传法传心是传法传心,传声筒是传声筒。”

世间岂止是学禅不能当传声筒,凡事都不可人云亦云,鹦鹉学舌,从外界接收到的信息或者知识一定要自我消化,融会贯通,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才能有所得。学禅是这样,做其他事情也是这样,学会了分辨信息,才能心中有数。人们越趋于理智,离恐惧和无知也就越远。

放低心态吸纳智慧

地低为海,人低为王,只有放低自己的心态,才能看到他人的成就,才能吸纳别人的智慧。

弘一法师曾讲过一个佛为老比丘穿针引线的故事:“佛在世时有老比丘补衣,因目昏花,未能以线穿针孔中,乃叹息曰:‘谁当为我穿针?’佛闻之,即立起曰:‘我为汝穿之’。”

佛都能将心态放低,何况我们这些平凡之人呢?放低心态,是一种大智慧。

一个年轻人满怀失望地来到少林寺,对住持方丈释圆和尚说:“我一心一意想学丹青,但至今没有找到一个能令我满意的老师,为此我非常苦恼。”

释圆和尚笑了笑说道:“你走南闯北也有十几年的时间了,真的就没能找到一个让你佩服的老师吗?”

年轻人重重地叹了口气说:“这十几年里,我访遍了很多们的画,画技实在是不敢恭维啊,有些甚至还不如我呢,你说让我怎么拜他们为师呢?”

释圆和尚听了,淡淡一笑说:“老纳虽然对丹青一窍不通,但是平时颇爱收集名家精品。既然施主的画技比那些名家要略高一筹,那么还请施主不吝赐教,为老纳留下一幅墨宝吧。”说着便吩咐旁边的小和尚取来了笔墨纸砚。

释圆和尚继续说道:“老纳平生最大的嗜好,就是品茶,对那些造型流畅古朴的茶具情有独钟。施主可否为我画一个茶杯和一个茶壶,以满足老衲的喜好呢?”

年轻人听了傲慢地说:“这有何难,对我来说犹如探囊取物。”

说罢,年轻人调了一砚浓墨,铺开宣纸,寥寥数笔,一个倾斜的水壶和一个造型典雅的茶杯便跃然纸上,而且水壶的壶嘴正徐徐吐着一缕茶水,缓缓地注入茶杯之中。

年轻人画完后,问释圆和尚:“大师,你觉得这幅画如何,还满意吗?”

释圆和尚微微一笑,摇了摇头,说道:“施主的画确实做得不错,但是施主却把茶壶和茶杯的位置颠倒了,茶杯应该是在上面,茶壶应该在下面才对呀。”

要是茶壶放在茶杯的下面,如何能将茶水注入茶杯呢?”

释圆听了,说道:“原来施主并不糊涂,懂得这个道理啊!你渴望丹青高手的茶注入自己的杯子,但你总是把自己的杯子放得比茶壶还要高,你想想茶怎么可能注入你的杯子里呢?只有把自己放低,才能得到一脉流水。一个人只有把自己的位置放得低一些,才能从别人那里吸纳到智慧和经验。”

年轻人顿悟。如果一个人老是盯着别人的缺点和错误不放,那么他的眼里看到的只能是令他不满的现象。有了偏见,又怎么会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呢?因此,在学习和工作中,一定要摆正自己的态度,放正自己的位置,要谦虚诚恳地向别人请教,只有这样,才能发现自身的缺点和不足,才会真正地了解自己,检讨自己,改正缺点。

懂得回报他人

人要时时检查自己,查看自己的言行,对别人施与我们的恩惠要懂得回报。

强求是世人的一种贪心,弘一法师在谈及这种贪心时,引用了妙什禅师的一句话:“又复当护人心,勿使夸嫌,动用自若,息世杂善。不贪名利,将过归己,捐弃伎能,惟求往生。”

大多数人都有这些障碍,须认真检点自己,有无贡高我慢,嫌弃他人之习气。

不强求功德自在其中,只要懂得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智慧,就能得到自己想得到的。

小和尚刚来寺院时只有七岁,所以僧众们都当他是孩子,事事谦让,时常会帮他做些杂物,天长日久,小和尚已经习惯了接受别人的帮助。

可是曾经帮助过他的人却老了。

一天轮到小和尚和师兄担水,十多年了,他们一直是搭档,而且师兄非常照顾他,但是现在师兄老了,担着水上山非常吃力,可是小和尚丝毫没有怜惜他的意思,不停地催促,甚至抱怨他走得太慢,耽搁了时间。

天长日久,小和尚厌烦了和师兄一起担水,于是找到方丈:“大师,我不想和师兄搭档了,他年老力衰,根本赶不上我,太耽搁时间了,你还是给我换人吧!”

方丈听后,问小和尚:“你来庙里时几岁?”“七岁。”

“当时你可担得动水。”“担不动。”“可敲得了钟。”“敲不了。”

“那你的工作是怎么完成的呢?”“是师兄帮我的。”“他可曾嫌弃过你,呵斥过你?”“不曾。”

方丈语重心长地说:“谁都有所不能,都需要别人的帮小和尚羞愧地低下了头。对于他人的帮助,我们要心存感恩,懂得回报。

在参禅中净化身心

参禅是为了修习一颗安宁的心,而达到这个目的需要学禅之人在参禅的过程中净化身心。

在讲佛的时候,弘一法师对“学”和“自省”分别作了透彻的讲解:

学:须先多读佛书、儒书,详知善恶之区别及改过迁善之法。倘因佛儒诸书浩如烟海,无力遍读,而亦难于了解者,所以读书当在求索。

省:既已学矣,即须常常自己省察,所有一言一动,为善欤,为恶欤?若为恶者,即当痛改。除时时注意改过之外,又于每日临睡时,再将一日所行之事,详细思之。能每日写录日记,尤善。

尽信师不如无师,人的智慧是思考得来的。洞山良价禅师的剃度恩师是云岩昙晟禅师,虽然他后转到了南泉普愿禅师座下他为恩师忌日忙碌时,一个学僧问道:“禅师每年都会为云岩忙碌,是因为在他那里得了开示,所以才会如此尽心?”

洞山良价禅师答道:“虽曾在他座下受教,但不曾垂蒙指示。”

学僧不解地问:“既然是这样,为何要设斋供奉他?”洞山说:“我怎敢违背他呢?”学僧又说:“你现在在南泉普愿禅师处受教,完全可以不为云岩设斋!”洞山平和地回答:“我虽然没有得到先师的道德佛法,但是只为他不为我说破这一点,就胜过父母。”

学僧接着又问:“禅师为云岩设斋,是因为肯定他的禅风吗?”

洞山答:“只能说一半肯定。”学僧问:“为什么会是一半呢?”

洞山答:“如果我全部肯定恩师的禅风,那就是辜负了他。”

这些道理,洞山良价禅师是在恩师圆寂之后,见到水中自己的身影才开悟的,并做了一首悟道偈:“切忌随他觅,迢迢与我疏,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应须参禅悟道如果完全依赖师父就会失去自我,但是如果没有师父的教导和指引,何能因见月?

岂止参禅悟道如此,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如果光靠他人的指点和帮助,就会失去自己的判断力,当然如果没有前人的指引,我们又会浪费很多没有必要的时间,这就是禅师所说肯定一半的道理。

人们除了要懂得思考,还有要懂得自省,对待生活要有自己的目标,并时时自省自己的行为是不是违背了这个目标。无德禅师为了给学僧多讲解佛法,经常会举行小寻时(应学僧的要求举办的座谈会或者开示)。在一次小寻时上,他问学僧:“你们在我这里参禅时日已经不短,不知你们可曾找到禅心没有?”

一个学僧回答道:“禅师,我觉得自己找到了禅心,在没有参禅之前,我是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除了自己的事情,世间再没有什么值得我去关心和在意,可是现在我发觉世上的万事万物都要靠因缘才能成就,不再只妄想我与我所,并为之前的行为深深自责。”

无德禅师听后微微一笑,示意其他的学僧继续说。另一个学僧说:“以前我评判事物的标准是:看得见、摸变得开阔,我这样算是找到禅心了吗?”无德禅师听后依旧保持微笑的表情。

第三个学僧说:“从前我做事情总是会有所保留,能走五十里路,一定只会走三十里,但自参禅后,我总感觉自己的生命有限,无法去证悟永恒的法身,甚至恨不得不眠不食地求索,我想这也许就是禅心吧!”

第四个学僧说:“我以前很自卑,大小事情都处理不好,但是参禅以后,我发觉自己肩负着弘扬佛法的重大责任,全身充满了力量,做事情也很自信了,我想这就是禅心。”

第五个学僧说:“我身材矮小,所以常常持有这样的心理‘天塌下来别人会顶着’,但自参禅以后感受到了烁迦罗(坚固的意思)心无动转的信念,觉得自己突然变得高大起来,我想这也许就是禅心吧!”

无德禅师听后,微笑着说:“看来你们都精进了不少,可是这些都只能是你们修行的法喜(自身在学佛过程中得到的快乐与自在的感受,是人性中流露出来的真实佛性的显现),而非‘禅心’,真正的禅心在于明心见性,好好精进修持吧!”

学僧们听后,个个敛目内省,继续去寻找禅心。参禅是为了修习清空安宁的心,而达到这个目的需要学禅参禅是这样,做人亦是这样。人应该有自己的信仰和目标,要修炼和确立自己的价值观和处世准则。人生的好坏成败,关键在于自己如何定位和把握。人们要时时闭目自省,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聚沙能成塔,集腋能成裘。如果一个人反观自身,并信心十足地朝目标迈进,终究会获得成功。

同类推荐
  • 圣经故事(第四册)

    圣经故事(第四册)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佛教故事经典(一)

    佛教故事经典(一)

    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即与中土传统文化相结合,并逐渐发展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由于传入的时间、途径不同和民族文化、社会历史背影的不同,中国佛教形成了三大系,即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南传佛教。汉传佛教的思想博大精深,我们只择取其中对我们有指导和教益的部分加以学习和借鉴,这也正是本书搜集汇编汉传佛教故事成书的一大原因。本书中的100个故事,取材于佛家的经典典籍,或佛学文学,或关于佛教的民间传说,较为全面地反应了如慈悲、行善、放下、随缘、度己度人等佛学思想,通过对这些故事的阅读和感悟。
  • 白话观无量寿经

    白话观无量寿经

    《观无量寿佛经》,又称《观无量寿经》,简称《观经》,与《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共为净土宗所依据的主要经典,合称“净土三经”。
  • 听禅闻道静思语:佛学中的人生感悟

    听禅闻道静思语:佛学中的人生感悟

    禅,正是这样一把打通现实与理想的钥匙,以超然物外的智慧、妙趣文雅的吐属,渡人于稚拙之中,醒人于妄执之间。它是世间一道吹面不寒的杨柳风?带我们进入恬静平和的生活。
  • 出埃及记羊皮书(圣经旧约的故事)

    出埃及记羊皮书(圣经旧约的故事)

    本书将《上帝创造世界》、《伊甸园》、《偷吃禁果》等流传数千年的圣经故事,用简明通俗的现代语言重新诠释,展现圣经故事的精髓。
热门推荐
  • 英雄联盟之另类故事

    英雄联盟之另类故事

    这是一本玩英雄联盟而能复制英雄技能为现实生活所用的故事!
  • 蓝瞳妖女玩穿越:一夜倾城

    蓝瞳妖女玩穿越:一夜倾城

    青城穿越了,有点莫名其妙,有点不可思议,一觉醒来面目全非,什么?将军家二小姐?还是一个不受宠的小姐?好吧,能接受,什么?不是人,竟然是鲛人?那个蓝瞳鱼尾,泣泪成珠的鲛人?天呐……怎么会这样?【布布读者群公布:凤凰殿、<书迷游弋地> :71992804 】
  • 帝女星之凤回巢

    帝女星之凤回巢

    本作讲述了西陵少将李信,在四国混战时期推翻强权建立西陵王朝,与爱人御灵犀冲破世俗观念相知相爱的故事。本书一共三卷,第二卷为李信私生女的故事为第一部番外第三卷为西陵罪臣王琳孙女重生复仇最后成为女帝的故事每一卷单独成书,风格不同
  • 演说的秘密

    演说的秘密

    这将是一本非常简洁的书,阅读起来将非常地轻松……上篇——恐龙格鲁的故事。本篇讲述了一个美好而感人的故事,由小恐龙格鲁带你进入神奇的恐龙世界,感受奇迹由何成就!下篇——恐龙格鲁的训练。本篇把演讲成功的秘密归为四个商数:智力商数、情感商数、体力商数和心灵商数!每个商数中有一些关键的法则,所有提及的法则都将成为你致胜的法宝。最英勇的人也一定是最信仰法则力量的人。
  • 这些故事总是让我心疼

    这些故事总是让我心疼

    哀伤的故事悲伤的情,有时候也会有点小惊喜。
  • 伪君子

    伪君子

    世界名著-伪君子
  • 网游之我是异形

    网游之我是异形

    顾晓——《神迹》的前最强玩家之一,因为某种原因,他被迫重新开始他的网游生涯。随机选择,隐藏种族?哈哈!什么?我的种族是异形?!那又如何?看我一只异形如何称霸《神迹》!
  • 冥后猎冥王

    冥后猎冥王

    号称“冥王”的人竟然是个女的?那一张洋娃娃似得脸和“改良版”樱桃小丸子的头型怎么看都配不上这个称号,就是这个身高才公分的“小朋友”竟然是全美最著名的餐厅的老板,而且还是全美洲最炙手可热的青年油画家!他这次是真的猎到宝了,本以为好不容易盼来的两个月假期会葬送在老爸的相亲游戏中,没想到却正猎到一个准娘子。才想好好享受爱情带来的快乐时光,却因为她而被卷入到一场离奇的命案里。
  • 巨蟹的逆袭

    巨蟹的逆袭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不一样的圣斗士。还记得被复活前巨蟹的那一抹微笑,是对名利的不屑一顾?还是什么?圣斗士给我们带来了太多的震撼与迷惑。在这里我会用最合理的解释来书写不一样的圣斗士。且看迪斯马斯克大爷是如何逆袭成功。
  • 吸血星修劫

    吸血星修劫

    一只吸血鬼在修真界的故事!历经千辛万险,将修真界搅的天翻地覆,最终终于找到了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