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研究还表明,空气中乙烯单体浓度达到0.5ppm时,可使人出现头晕、头痛、恶心、食欲减退、记忆力下降、失眠等症状,还可能导致贫血。因此,一般不宜用塑料瓶盛装食油或酒类,塑料容器只可短期存放食油或在旅途中临时使用。存放食油、酒类的容器,应选用玻璃、陶瓷容器。如用玻璃容器盛油,应选用深色玻璃制品,以免光照会影响食油品质,且最好放在阴凉通风处。此外,用塑料容器盛牛奶,在日光灯的照射下,不仅会损失维生素,而且喝起来还有一股纸的味道,牛奶变味率高达75%,而贮存在纸盒里的牛奶变味率仅有2%。如将装有牛奶的塑料容器在灯光下照射24小时,牛奶中的维生素C几乎全部损失,维生素B2也有损失。
别用金属器皿放盐、酱油、醋
金属器皿(尤其是不锈钢金属)容易和电解质发生化学反应。长时间用金属器皿存放食物,一旦起化学反应,就会使有毒的金属元素溶解出来,容易引发中毒。
不锈钢是由铁铬合金再掺入镍、钼、钛、镉、锰等微量金属元素制成的。它虽然亮丽、耐腐蚀,但一旦其中的微量元素在人体内积累的数量达到一定的限度,就会危害人体健康。盛放盐、酱油、醋等,最好用陶器或者玻璃制品。
别用保温瓶装啤酒、牛奶、沏茶
有人常把散装啤酒、牛奶装在保温瓶里,或用保温杯沏茶,认为这样既方便又保温。其实这样做是错误的,因为保温瓶内壁因长期存热水,会有一层水垢,其中含有镉、铅、铁、砷、汞等多种有害物质。啤酒是一种酸性饮料,可以将上述有害物质溶解在啤酒里,人如果饮用这种啤酒就容易中毒。
牛奶煮沸后也不宜盛入保温瓶或保温杯里,因为当牛奶温度降低后,牛奶中原来未被杀死的细菌或瓶(杯)内含有的细菌,就会在适宜的温度下,将牛奶当成营养丰富的“培养基”大量地繁殖,约20分钟就会繁殖1次,隔3~4小时,整个保温瓶或保温杯中的牛奶就会变质。
保温杯沏茶也会对饮茶者造成危害。因为茶叶含有大量的鞣酸、茶碱、芳香油和多种维生素,如果用保温杯沏茶,使茶叶长时间浸泡在高温、恒温的水中,就如同在炉火中煎煮一样,茶叶中的维生素会遭到破坏,不但会使茶叶的营养价值降低,而且还会增多有害物质。如果人们经常饮用这种茶水,则会导致消化系统、心血管、视神经和造血系统多种疾病的发生。茶叶最好在茶壶中用70℃~80℃的开水冲泡,冲泡时间也不宜过长,最好是冲泡后立即饮用。
别用钢丝刷子刷铝锅
铝锅使用一段时间后,表面会变得灰黑暗沉,有些人习惯用钢丝刷将其刷洗干净。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对的,因为当铝锅用钢丝刷擦洗之后,再来装食物或做菜,铝锅中的铝容易溶解于食物中,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将铝吃进体内。
体内所含铝过多会妨碍人体的代谢功能,对人体构成危害,并抑制消化道对磷的吸收,使体内磷水平下降,进而影响钙的吸收,破坏体内钙、磷比例,出现骨骼、牙齿生长发育迟缓,老年人还会出现骨折、骨质疏松等症状。
同时,铝和其他化合物还可抑制胃蛋白的活性,使胃酸减少,消化功能紊乱;如果铝进入脑组织中,还可引起大脑神经系统退化,智力减退,老年人可能出现老年性痴呆,儿童则可能导致智力发育异常。
铝锅表面的灰黑色膜是保护膜,对人体并无危害,因而不必讲究。如果非要除去铝锅上的黑迹,可用百洁布加去污粉,沾水后,再蘸一些洗洁精,来回擦拭,就可以使色泽恢复光亮。
此外,剩饭剩菜也不宜用铝锅盛放,尤其是用来盛放过夜。铝锅的抗腐性较差,酸、碱、盐都可与铝起化学反应:一是可腐蚀铝锅,缩短其使用寿命;二是铝锅含有的金属元素溶解出来,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酱、醋、盐、糖、酒菜、面粉及其他酸性或碱性食物放入铝锅过久,其中有些成分就会与铝锅内壁表面的氧化层发生缓慢的氧化反应,从而腐蚀铝制品,这样的饭菜无疑对人体是有害的。
用铝餐具盛食物,最好当天食用,当天洗干净。若长时间不用,可在锅上涂一层食用油,用塑料包好,放在通风干燥处。
削水果不宜用菜刀
菜刀常接触肉、鱼、蔬菜等,如果用菜刀削水果容易将上面的残留细菌或者寄生虫、寄生卵带到水果上,使人感染寄生虫病。
尤其是削苹果时,菜刀上的锈和苹果所含的鞣酸会起化学反应,产生黑色的鞣酸铁盐,既不清洁,又使苹果的色泽和香味大为减弱。故最好用不锈钢的果刀来削水果。
别用抹布擦桌子
有实验表明,在家里使用一周后的抹布,滋生的细菌数会让你大吃一惊。如果在餐馆或大排档,情况会更遭。因此,在用抹布擦饭桌之前,应当先充分清洗。抹布每隔三四天应该用开水煮沸消毒一下,以避免因抹布使用不当而给健康带来危害。
此外,毛巾也不宜擦餐具或水果。人们往往认为自来水是生水不卫生,因此在用自来水冲洗过餐具或水果之后,常常再用毛巾擦干。干毛巾上常常寄存着许多病菌,而自来水大都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所以用自来水彻底冲洗过的食品基本上是洁净的,可以放心食用,不必再用干毛巾擦拭。
别用白纸包食物
白纸在生产过程中,加用了漂白剂及带腐蚀作用的化工原料,纸浆虽经过冲洗过滤,但仍含化学成分,会污染食物。
用报纸来包食品则更不可取,因为印刷报纸时,会使用许多油墨及其他有毒物质。其中的二氧基类化合物,已证实是仅次于钚的烈性毒物,能导致肝癌和不育症,对人体危害极大。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用卫生纸擦拭餐具水果也是不科学的。经医学检测证明,许多卫生纸消毒并不过关,即使消毒较好的产品,在摆放过程中也容易被污染。用这样的卫生纸来擦拭碗筷或水果,并不能将物品擦拭干净,反而还会在擦拭的过程中带来更多的病菌。
别光顾街边小吃摊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人习惯在外面吃饭或者买小吃,尤其喜欢到街头小摊上吃烧烤、串串、凉粉等食品,既解馋,又节约时间。尤其是在夏季,城市的夜生活比较丰富,小吃更是五花八门。走在街上,毛鸡蛋、麻辣烫、羊肉串、冷饮的叫卖声此起彼伏,价格便宜,品种多样,浓浓的香味更是吸引了许多人驻足。
然而,在享受这些“美味小吃”的时候,人们却忽视了卫生问题,不可避免地为身体健康埋下了隐患。有调查显示,60%以上的街头食品不符合卫生标准。
在这里,我们且不说食品本身卫生与否,单是不时飞扬的灰尘就给小吃摊增加了一种特别的“佐料”。
街边小食摊大多是无证经营,缺乏必要的卫生条件,食品易受灰尘、废气等带菌空气污染,加上有的油炸食品原料来源不明,如果是夏季,食物在高温天气中又容易滋生细菌,人们吃了就可能感染疾病。同时,这些摊位的从业人员多未经过健康体检,若其正好携带有伤寒、痢疾、乙肝等传染性病菌,会给客人带来极大的危害。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街头油炸食品中的毛鸡蛋。相当一部分人都认为毛鸡蛋有丰富的营养、能养身健胃。其实不然,营养专家指出,毛鸡蛋其实就是死胎蛋,吃了对人体健康极为不利。
毛鸡蛋主要是在孵化小鸡的过程中,由于气温、湿度或沙门氏菌感染及寄生虫污染,使鸡胚胎发育停止而形成的死胚胎。鸡蛋自身所含的蛋白质、脂肪、糖类、无机盐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在孵化过程中都已经发生变化,绝大多数营养已被胚胎的发育利用而消耗掉了。即使能留一点营养成分也无法与鲜蛋相比,况且多数毛鸡蛋的蛋壳已破裂,很容易被细菌污染,在温度适宜时非常有利于细菌的繁殖。如果吃了有污染的毛鸡蛋会引起消化道疾病,如腹痛、腹泻、恶心、呕吐。
在小吃摊的食品中,还有一种麻辣烫食品很受年轻人喜爱,“入涮”的食物不仅品种繁多,而且味道也不错,如各类蔬菜、海鲜。殊不知,这些食物尤其是海鲜,对保鲜度的要求特别高。
有的摊贩受利益的驱使,为了使海产品保存时间长一些,看上去新鲜,常常会使用国家禁用的工业碱、福尔马林等进行浸泡,而这些物质的毒性相当大,人在食用了这些食品后容易引起咽部、口腔、食管、胃肠道等不适及病变。大量食用或经常食用被福尔马林浸泡的海产品,会损伤人体的肝脏,甚至诱发癌变。
通常,用福尔马林泡过的海产品除了韧性较大外,还可闻到一丝刺鼻的气味。小商贩给鱿鱼等海鲜涂抹上麻辣调味品,将这些异味掩盖了,所以不易被人察觉。
街头的冷饮也不宜乱喝。在酷暑难挡的夏季,一些人难以抗拒“冰凉饮料”的诱惑,但是,这些街头摆放的冰凉饮料有可能是摊主自己制造的,自制汽水的口味和商场的没有什么区别。只要将废弃的大可乐瓶装上红、橙、紫几种颜色的香精,再配上冰块在瓶子里一搅和,一瓶瓶价格便宜、甜度高、颜色多的汽水就制成了。
街头小食品危害人体健康是相当严重的,所以,为了自身的健康,还是不要光顾街头小吃摊为宜。
众人吃饭要分餐
分餐而食在我国古已有之(大约战国时代),但是到了明清时代,众人合吃的“会食制”完全取代了“分餐制”,并逐渐形成一种特有的民族饮食传统。每当节假日,人们大多喜欢三三两两到餐馆“撮一顿”或是亲朋好友在家聚餐,又热闹又便于交流感情,其实这样做不利于身体健康。
国外很多地方都有分餐而食的习惯,如新加坡、日本。作为世界卫生城市的新加坡,人们在吃饭时,使用公筷、公勺非常普遍,无论是大型宴会还是小型聚会,分餐而食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习惯。而这种分餐意识的背后是较强的卫生意识和健康意识。
日本人也有分餐而食的习俗,而且这种分餐习惯是从小培养的,从20世纪80年代起,分餐而食在日本家庭已相当普及。有科学家分析说,这是日本人长寿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实,分餐不是目的,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分餐而食是一种安全、卫生的饮食方式。但在现实生活中,这种饮食方式并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
合餐共吃是我国传统民俗文化最核心的一部分,我们吃饭讲究气氛,认为聚餐是一种情感交流的方式,吃则在次要。大家的筷子伸到一个盘子里是团结友好、不分彼此的表现。众人团团围坐,说说笑笑,热热闹闹,并且可以通过“敬酒夹菜、推杯换盏”来联络感情、协调人际关系或者谈生意、切磋事宜、沟通思想等,否则这桌饭吃得就“没劲”!
还有很多人认为,一起吃饭的都是自己的家人或朋友,天天在一起,没有什么不安全,如果分餐而食,大家都感觉好像有一层隔阂似的,影响热闹的氛围。
医学专家指出,分餐可以预防、减少各种疾病的交叉感染几率,有效杜绝病从口入。传染病之所以能够形成流行病,传播途径非常关键,而食源性传播是最易传播的一种途径。例如某人唾液中或污染的双手上带有致病菌,这些致病菌有可能通过集体同桌用餐相互传播,导致传染病的发生。
甲型肝炎病人用过的餐具、吃剩的食物都可能传染肝炎病毒,如果和肝炎病人合用餐具,或吃肝炎病人吃过的食物,或在一个碗里吃菜喝汤,都有可能通过饮食感染肝炎病毒;甲肝患者和戊肝患者与其他正常人共餐,他们的唾液和其他体液,可以通过频繁的相互夹菜、筷子相互接触而导致肝炎病毒的传播。
可以想象,如果其中一人是传染病患者或病菌携带者,其用过的筷子、接触过的食物,都有可能成为传染疾病的源头。而分餐而食就可以有效阻断共餐人员之间相互传播传染病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