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某公司一位女职工穿了一条漂亮的连衣裙。公司的女同事们都夸她的裙子漂亮,还问在哪买的多少钱。结果第二周上班时,公司的每个女职员都穿了一条这样的裙子。不明真相的客户还以为这是他们公司发的工作装呢。
有位名人曾说,西方人崇尚自我,东方人追求共性。在中国,只要一说流行什么,马上遍地都是。比如今年流行粉色,八十岁的老太太也会买件粉色外套穿在身上。一说流行紧身裤,不分美丑胖瘦,人人都会身着紧身裤。前一段时间流行喜洋洋灰太狼,几乎幼儿园的每个孩子都背着一个喜洋洋灰太狼的小书包。
了解了示范效应,人们就应该学会理性消费。在跟风买东西之前,最好先想一下自己是否真正需要这一使用价值。以免造成浪费。
根据人们的消费心理,商家们可以抓住机会大赚一笔,当然这需要商家的敏锐眼光。在某种消费品将要流行之前,商家们最好能够分析预测,先下手为强。当市面上已经泛滥成灾时,你就可以拎着钱袋收手了。
要饭的木碗真的值钱吗?——价值悖论
有个穷人一贫如洗,除了一只要饭的旧木碗之外,什么财产都没有。有一天,一只渔船的船家要找个人帮工,穷人想:“虽然给的工钱不多,但去帮工总比要饭强”。于是他来到这条船上给人帮工。不幸的是,渔船在航行中遇到了特大风浪,被大海吞没了。船上的人大部分都遇难。穷人拼命抓住一快木板,才免于一死。
穷人抱着木板随波逐流,被海水冲到一个不知名的小岛上。出门办事的岛民看到昏迷不醒的穷人,就把他带到首领那里。
经过抢救穷人终于醒了过来。休养了一段时间,穷人想告辞回家,为了报答首领的救命之恩,他把他唯一的财产——那只木碗拿出来送给首领。
哪知首领看见穷人的木碗,感到非常新奇,认为这是一件无价之宝,便送给穷人一袋最好的珍珠和宝石作为答谢,还命人用船把穷人送回家中。
回到家乡,穷人已经变得富有了,他置办土地,购买新的房屋家具。这下子穷人发财的故事在当地传遍了。
一个富翁听到了穷人的奇遇,心中暗想:一只木碗都能换回这么多宝贝,如果我送去很多可口的食品,该换回多少宝贝!于是富翁装了满满一船奇珍异果、山鸡海鲜和美酒佳肴,他历尽艰辛在大海上走了几天几夜,终于找到了穷人去过的小岛。
岛上的首领看到富人送了一船的礼物,非常高兴。他品尝之后赞不绝口,声称一定要把岛上最最珍贵的东西送给富人。
富人心里乐翻了天,他想:“穷人送一个木碗就能得到那么多珠宝,我送了一船的东西,肯定能得到无数的珠宝。”
富人正在暗自得意,一抬头看见首领双手捧着的珍贵礼物竟然是那只木碗,富人不由得呆在那,他的失望溢于言表,原来在这个岛上,木碗就是最珍贵的礼物啊!
对我们来说,木碗和珠宝到底哪个更昂贵,答案不言自明。你有一只木碗和有一袋黄金,生活境遇绝对不同。那故事中岛上的首领为何觉得木碗是最珍贵的礼物呢?这当中涉及到经济学中的价值悖论。
所谓悖论就是自相矛盾的命题。它是相对于正论存在的。
我们由某种观点得出的结论是正论,当有人根据次观点得出相反的结论,就叫悖论。
两种理论可以同时存在。
价值悖论是指某些物品虽然实用价值大,但是廉价,而另一些物品虽然实用价值不大,但很昂贵的现象。
故事中,穷人和富翁有截然不同的收获,归其原因是因为岛上的首领对于“最珍贵”这个概念的理解和别人不同。
在他看来,最值钱的是岛上那只稀有的木碗。而珠宝却相对廉价。故事中珠宝和木碗的价值逆差就是一种价值悖论。
200多年以前,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了价值悖论。他曾指出:没有什么能比水更有用,而它却很少交换到任何东西。钻石除了装饰,几乎没有任何使用价值,但却能交换到大量的商品。这就是水和钻石的价值悖论。
价值悖论与市场供需和商品稀缺性有关。价值决定价格,而某种商品的价格主要取决于该商品的供需量关系。水的市场供应量很大,它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相交在很低的价格水平上,这就造成了水的价格低廉。而钻石是稀缺商品,又供不应求。价格自然也就很高。
价值悖论给人们的理财购物带来几点启示,比如买东西不要盲目追求品牌。如我们想买套家居服穿着舒服,就不必非得进专卖店,只要买一般的就可以了。再比如买电器,消费者要根据自己想要得到的使用价值来判断。电子产品更新换代很快,也许这月买回家,下个月市场上就有更新的研发产品代替了。新产品刚刚上市,价格一般很贵,消费者没有专业用途,不要一味地追求最新配置,最合适的就是最好的。
女性朋友爱美的天性捧红了化妆品一族,但如今的化妆品市场也是“你未唱罢,我已登场”,选购化妆品的时候千万不能盲目神化高档化妆品的功效,而应该先选择适合自己肤质、肤色、脸形的化妆品,最贵的不一定是最好的。
价值悖论告诉我们,廉价的商品未必就是次品,昂贵的商品也不一定真的有相应的使用价值。所以消费者在购物时一定要把握一个原则:不追贵的,只买对的。这样才能最大化的发挥我们手中的财富效用。
衣服可以这样卖——需求弹性
小安是个农村青年,今年22岁。前两年高中毕业考上一所专科学校,但由于家庭条件不好,考的学校又不理想,所以放弃读书在家务农。
看着别人一个个都发展的不错,小安很不甘心,决定大干一场。于是他在县城新盖的商城里租了一个门面,开了一家服装店。
他第一次去省城进货,特地带上一个行家,精心挑选时尚流行的款式。谁知衣服挂出来十几天,才卖出去两三件。而且他的定价比别人的价钱要低些。小安一下子懵了。因为成本积压的缘故,小安寝食难安。
后来在别人的指点下,他对服装店进行了重新装修,还配上音响,并特地制作了大幅广告画加以宣传。服装的价格从原先的70元变为260元。
一切安排就绪,但说实在的,小安心里一点底也没有。可是他却惊奇地发现,来他服装店的客人竟然络绎不绝,改变销售策略的第一天居然就卖出了几十件衣服。随后几天,销量也是接连攀升。
价钱便宜的时候卖不出去,价格提高了生意却如此红火。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经济学家用需求弹性来解释这个问题。需求弹性:又叫价格弹性或需求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化的百分比。如果一种物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大,那么这种物品的需求就是富有弹性的。比如小安的衣服价格调整后,消费定位不同了,与之相应的消费定位需求弹性很大,所以销量就提高了。一般来说,奢侈品是富有弹性的。
如果一种物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小,那么这种物品就是缺乏弹性的。生活中的必需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商品,小量的价格变动不会引起需求急剧变动,因此生活必需品缺乏弹性。比如食盐是人们必需的商品,即使价格有所调整,需求弹性也不会太大。
由于任何一种物品的需求取决于消费者的偏好,所以需求弹性取决于许多形成个人欲望的经济、社会和心理因素。比如对一个热衷于航行而不关注健康的水手来说,游艇就是需求缺乏弹性的必需品,而检查身体则是富有弹性的。
需求弹性的界定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当弹性系数等于0时,需求就完全没有弹性,此时即使价格变动,也不会对需求量产生影响。
第二、当0<;弹性系数<;1时,则需求缺乏弹性,这时候价格的变化,无法引起需求量的大幅变化。
第三、当弹性系数等于1时,需求弹性单一,此时的商品价格和需求量以相同比例变化。
第四、当1<;弹性系数<;+∞,需求富有弹性,价格的变动引起的需求量变化幅度也会较大。
第五、当弹性系数等于+∞,则需求具有完全弹性,此种情况下,价格的微小变动也引起需求量的巨大变化。
需求弹性一般受各种实际因素的影响:首先,市场界限影响需求弹性。范围小的市场的需求弹性大于范围大的市场。比如食物是一个广泛的市场范围,我们很难找出另一类可以充饥的物品代替食物。食物的需求弹性就小。而面包是一个狭义的范畴,我们可以用饼干或甜点来代替。所以当面包价格变动时,其需求弹性就比较富有。
再者,时间长短影响需求弹性。物品往往随着时间变长而更富有需求弹性。比如当汽油价格上升时,短时间内汽油的需求量不会有太大变化,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也许转向于乘坐公交车,或者购买更省油的车。这样,几年之内汽油的需求量就会大幅递减。
需求弹性对企业营销的影响很大。比如,生产饮料的企业,对价格的调整就要非常谨慎。因为饮料的需求弹性非常大。如各种奶茶,可乐,果汁等等,价格都非常相近。如果奶茶突然涨价,顾客就会转往其他品牌的类似饮料。顾客的迅速流失,将会给企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对于需求弹性很大的商品,价格调高将会导致销量迅速下降。随着经济形式的变化和竞争的日益激烈,很多行业都进入微利时期。对于商品价格的调整商家们一定要慎行。
如果商品的需求弹性很小,对于企业来说是个大好商机,企业提高价格,需求量变化不大,盈利显然会增加。
多吃苹果少吃梨——代替效应
五六年前,由于果农的盲目种植,成片成片的梨树林遍布田野山坡。几年后这些梨树迅速生长成形并开花结果。这下果农们乐了,精心侍弄了好几年的摇钱树终于要盼到收成了。于是他们更加小心的给这些梨树施肥浇水。
秋天到了,再看那些梨树,果然是硕果累累。果农们更加高兴了。终于开始收获了,一筐筐的雪花梨从树林里运上车,一车车的雪花梨从田间地头运到市场上。
这下子可麻烦了,由于市场上的梨供应过量,价格一落千丈,果农们盼望的多收赚大钱的场景始终没有出现。不仅如此,那些积压的大个雪花梨最后烂的烂扔的扔,果农们努力了几年的心血没有一点回报,真是血本无归啊。
果农们恨透了这些梨树,一气之下,将这些刚刚能挂果的梨树全都连根刨掉。
众所周知,无论是庄稼还是果树都有固定的生长期。今年的梨卖不出去,就把树刨了,可想而知,今后三年的梨价会涨到什么程度。
果然第二年市场上的梨少的可怜,价格贵的要死。
就算再爱吃梨的人们也舍不得多买,无奈之下,人们将眼光转向物美价廉的苹果。
就这样,老百姓吃苹果的多了,吃梨的少了。人们多吃苹果少吃梨的现象反映了经济学上的代替效应。替代效应是指由于一种商品价格变动而引起的商品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动,从而导致消费者在保持效用不变的条件下,对商品需求量的改变。代替效应是“微观经济学”中在分析商品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量变动时用到的一个术语。从另一个角度说也就是,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动使得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发生了变化,于是购买力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这种变化将影响消费者对这种商品的购买量。
替代效应在生活中极为普遍。我们日常的生活用品大多是可以相互替代的。比如说白菜贵了吃茄子,面条涨价吃大米等等。
一般来说,越是难以替代的物品价格越高。汉唐瓷器高价难求,是因为它少之又少。王羲之的《兰亭序》价值不菲,是因为它绝无仅有。
产品技术含量越高,可代替性就越小。也因此一些高新技术产品的价格总是高居不下。
当一种商品的代替品少之又少时,代替效应值趋向于零。市场价格和市场态势对代替效应的演绎无处不在。有一年,北京蔬菜供应不足,尽管政府开通了绿色运输通道,所有运菜车辆一律放行,但当时的菜价还是高居不下。因为在当时当地,蔬菜的代替品几乎没有。与之相反,一种商品的代替品如果很多,那么这种商品就很难以高价出售。
在其他经济活动中,代替效应的应用也无处不在。
在储蓄存款方面,对利息征税使人们预期的储蓄存款利息减少,从而减少储蓄,增加消费。
在劳动与闲暇的选择上,征收个人所得税使个人实际支配收入减少,致使部分高收入的劳动者放弃劳动而选择闲暇。相反,如果工资率愈高,那么闲暇的损失就愈大,休闲的机会成本也就愈高,此时人们会以劳动替代闲暇。
在投资方面,大量的外资注入国内,使国内大量储蓄得不到充分利用,这就使本国金融市场上闲置的储蓄数量增多,从而使得正在市场化过程中的利率有所降低。
就个人而言,在我们的工作中,替代效应也在发挥作用。比如一些有技术、有才能的人不但被委以重任,而且老板又是给加薪又是陪笑脸,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有技术、有才能的人并不多,很难找到合适的人来替。
没有技术没有才华的普通人,劳务市场上有的是,你不干了,大家争着抢着来干。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没人跟你讲情面,你也不用心理不平衡,只要你努力发展,使自己具有不可替代性,机会自然会落到你头上。
就企业而言,有时候,代替效应是一种机会。三鹿奶粉事件之后,人们心有余悸,选择米粉、豆浆、燕麦等作为代替品。当时的锄禾燕麦生产厂,立即抓住这个机会,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并加大产品宣传,这一做法,不但获得了短期的巨大收益,也提高了该产品的市场知名度,从而获得了更为长期的收益。
独具慧眼的商家们,只有懂得分析市场,利用经济原理,抓住大好时机,才能永居商业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