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在上小学时,如果想发言,就必须将手举过头顶。这个习惯已经根深蒂固了,以至于成年后的我们尽管不需要举手发言,还是会偶尔把手举起来(但不会高于头顶),以表明自己有话要说或者有问题想问。虽然明知举手是让人知道我们有话要说的信号,但大部分成年人却不愿意使用它,通常举到一半时就收回了,而改以一些微妙的小动作,比如把手放到耳垂处或嘴唇边,然后再回复原位。假如举起的手的高度正好在耳垂处,你就会看到,这只手会轻轻地扯一下耳朵,然后放回原位;如果手伸到了嘴巴边,则能看到这只手的食指会轻微地遮住嘴巴,仿佛在试图阻止即将要说出口的话。当食指长时间放在嘴巴上不动时,他会一边聆听,一边用食指轻拍嘴唇。
当然,有些人偶尔也会控制自己,不让自己做出打断别人说话的手势。你会看到,他举起手,但没有触碰头部的任何部位,只是把手举起几英寸就放回了原位(大腿或者桌子上)。一般情况下,他会一言不发地将这个动作重复多次。不幸的是,人们往往会忽略这种不太明显的中断姿势。
如果发言人情绪激昂,使得倾听者也想说两句。这就需要他们进行角色转换。但在有些场合,发言人并不想转换角色,对倾听者的暗示手势不闻不问,毫无反应。善于交流的人则恰恰相反,他会仔细观察倾听者的各种肢体动作和脸部表情,当看出有人想发言时,就停下来让对方说。如果有人将一只手放在发言人的手臂或肩膀上,则说明他想用一种更坚决的动作中断发言人的讲话。为了让这种强硬的手势变得柔和一些,他还会说“很抱歉打扰到你,但是……”或者说“我基本上同意你的看法,但是……”
注意到这些中断姿势,并将它们视为倾听者希望参与到谈话中的信号,并不会对你的发言产生任何不利的影响。也许他只是想告诉你,你的一席话是多么有益或吸引人,或者是提醒你注意在接下来的发言中可能会遇到的一些反对意见。
任何时候,当你积极回应倾听者的中断姿势时,他就会认为你是一个很棒的交谈者。因为你允许他参与到谈话的过程中。希腊哲学家季诺(Zeno)曾说:“我们拥有两只耳朵,但只有一张嘴巴,这就说明我们要多听少说。”
当人们站着或走路的时候,最常见的一种自我控制姿势是:双手相扣置于背后,其中一只手紧紧握住另一只已握成拳头状的手的手腕或手臂。这种姿势清楚地告诉所有人,他正在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
当人们坐着时,比较常见的表示自制的姿势是:脚踝紧紧交叉,双手紧握椅子的扶手。
航空公司的空姐们非常擅长解读乘客的肢体语言。通过观察乘客的脚踝是否交叉(尤其在飞机起飞时),她们能够说出哪些乘客特别害怕飞行。类似地,我们还发现,坐在诊疗椅上的病人接受治疗时,脚踝也会紧紧交叠着。由此我们可以判断,处于这两种情况下的人都在努力控制着自己的不愉快情绪。
通常,人们在工作或生活中遇到棘手的问题时,也会无意识地表现出脚踝交叉的动作。当事情得到圆满解决,一切顺利进行时,他们就会不自觉地分开双腿。
失去自我控制?
我们能观察到,一个愤怒、沮丧到极点的人,无法直接表达自己的感受时,一般会出现抓挠头部或抚摸脖子的动作,有时还会紧握拳头、抓住手臂或手腕,以试图保持自我控制。
如果他处于站立状态,就有可能威胁性地向前跨一步,以拉近彼此的距离,进而表现出“瞪着你”的表情。假如他把距离拉近至能够触碰到你并仍然希望保持自我控制,就有可能将愤怒发泄在一种代替物上,比如用拳头捶桌子、用力关门或用脚踢东西等。
厌烦或者缺乏兴趣
有时候,我们会变得焦躁不安或对周围的一切失去兴趣,那么我们能否判断出其他人在某个时候也很厌烦呢?一个表现该情绪的标志性动作为:双腿交叉,一只脚翘起且不停地前后踢荡。通常,当一个人处于等待状态时,也会做出这个动作,比如等待飞机起飞或会议结束。
另外一种表达厌烦或缺乏兴趣的动作是:用手指或铅笔有节奏地持续敲击桌子。有时这种行为是无意识的,但有时却是故意的。无论有意无意,这些单调、重复的“砰砰”声总会在某个时候激怒你。
一些心理健康专家认为,当我们感到厌烦、没有耐心或焦虑时,会试图重复一种让自己觉得很有安全感的体验。比如,我们作为胎儿存在于母亲体内时,听着母亲舒适而有节奏的心跳声,我们会感到很踏实。同样地,我们在烦躁或承受压力时,会制造重复的声音,以一种非语言的方式来传达自己的需要。因为这种重复的声音很像母亲心脏跳动的节奏。
我们的一位同事称一位劳工谈判专家为“锤击器”,因为他总是喜欢在自己能触碰到的坚硬物体的表面敲击手指。那位同事说,通过观察谈判专家敲击速度的快慢,便能知道他的想法。
当他对某个活动感到厌烦时,敲击速度会变快,且四个指头齐敲打。如果谈判工作接近尾声,他正在对报价或提议做最后的考虑,通常会用中指慢慢地敲击,好像在说“让我好好想想”。如果他马上就要得出最终,或者准备接受一份协议,那么手指的敲击动作就会完全停止,他会看一下天花板,深呼吸,然后说出自己的观点。
数年之后,这位谈判专家已经退休,不再处理劳工纠纷时,他的谈判对手才告诉他,曾经“像读一本书一样读他”,并通过解读他的姿态而知道了他内心的秘密。
无论一个人在听他人发言,还是在观看他人演示,只要他出现手扶着头,眼皮低垂的姿势,就说明他很厌烦。他不做任何努力来掩饰自己对正在进行的事缺乏兴趣。只见他用张开的一只手支着一边脸,一幅很难过的表情。
另一种显示厌烦的姿态是“目光空洞”。这种表情可以描述为“虽然我的眼睛注视着你,但你说的每个字我都没有听进去。”起初你或许会认为,这个眼神像死人一般的家伙正在全神贯注地听你讲话,不一会儿你便会怀疑,他心不在焉,就像睁着眼睛睡着了。一个人对于周围事物毫无兴趣的最肯定的信号是:眼神木然呆滞,眼皮几乎眨都不眨一下。
如果有人坐立不安或者痛苦地扭来扭去,我们就可以推断他感到极端厌烦。当然,即使这个推断是正确的,我们也不可否认还存在其他潜在的可能性:(1)他感觉很累,想休息;
(2)午餐时间就要到了,他想上厕所;(3)他感觉身体不舒服;(4)他心里想着其他重要的事情而无法全神贯注……因为有很多可能的原因,所以考虑其他的线索提示非常重要。
认可
一个常见的、标志性的认可姿势是:双手放在胸前,表示赞同对方所说的话或所做的事。
几个世纪以来,人们一直采用这一手势交流忠诚、正直和奉献的情感。美国人对国旗表示效忠时也是用类似的姿势。实际上,这一姿势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代,古罗马军队表示忠诚和认可的敬礼方式即为:一只手放在胸前,另一只手指向受礼的人。
表示认可的触碰手势多见于熟人、朋友和亲人之间,陌生人或不太熟识的人之间几乎不会出现这一动作。通过触碰进行非语言交流的人,一般能够很容易地表现出自己的情绪。最常见的身体触碰部位为肩膀和手臂。
此外,触碰行为还可以是一种让人镇定的手势,通常表现出该动作的人会同时说一些安慰的话,比如“不用担心”或“冷静一下”等。
如果一个人慢慢向你靠近,不断缩短彼此的距离,则说明他很有可能赞同你的观点,或是想跟你单独分享某事,抑或两者兼而有之。当然,他人的这种表示亲密的行为有时会令你感觉不舒服(参见“社会离心空间入侵者”)。
有趣的是,两个正在交流的聋哑人之间的距离一般比正常人大。这是因为,聋哑人需要足够大的空间清晰地观察对方的脸部表情和肢体动作。通常,他们关注的最多的部位是脸部(主要是嘴巴),而双手和肢体动作并不会作为重点观察部位。只有当一个人用手语比划时,另一个人才能完全将注意力集中在对方的双手上。
期待或许我们每个人都曾无言地表达过自己对某种东西的期待。比如,人们在参加某项活动之前,会揉搓双手,就像洗手一样。除非是天气寒冷双手冰凉需要靠摩擦取暖,否则就是以非语言的方式传达出自己对这项活动十分感兴趣。赌徒在掷骰子之前,总是喜欢把骰子放在两手之间搓一搓,然后再掷出,或许就是这个原因吧!
当小孩子看见妈妈搭乘的旅行大巴停下时,会高兴得摩拳擦掌,一幅急欲看看妈妈的旅行包装的是什么“好吃的”的期待姿态。年过花甲的公司主管在得知公司刚刚承接了一笔大买卖之后,也会做出同一手势。
另外一种表示期待的动作是:将拇指与食指摩擦在一起(多用于人们期待得到金钱或礼物)。不可否认,有时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就会传达出这种期待的感觉。
为确保及时的服务
在许多大城市,门卫、侍者及其他服务行业的员工一般都会采取各种期待的姿势来传达自己希望得到小费的想法。比如,把口袋里的硬币弄得叮当作响;摆出一幅手掌放到身后、向上摊开的“古埃及雕像”的姿势。通常,口头上的言语与停顿是期待姿态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比如,侍者会说:“祝您今天愉快,并希望您对我们的服务感到满意。”然后停下来,等待顾客有所表示。如果顾客没有明白侍者索要小费的暗示,他会接着说:“先生,让我帮您看看是否为您预留了更好的桌子。”如果顾客一再忽略这种暗示,得到的服务就会大打折扣了。
求爱
所有动物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求爱方式,人类也不例外。通常,当一个人遇见自己心仪的对象时,会不知不觉地发出求爱信号。
比如,长时间对视、瞳孔放大、满脸笑容、理顺头发、整理衣服、头部倾斜以拉近彼此的距离、交叉或张开双腿、心不在焉地抚摸自己的手臂或腿部、轻轻触碰等行为,组成了一系列完整的动作,传达着“我被你吸引”的信息。这些信息为其中一方接下来的言语表白制造了气氛和条件。
正如你所看到的,在我们试图判断一个人的态度时,需要观察很多方面。当然,我们很难注意到所有细节动作。但是,即使只观察到一部分动作,也能帮助我们很好地判定一个人的想法和目的。这就像某人正在发表一次冗长的声明,而我们只听到几句关键的话。通过关键的几句话,我们便能够了解到声明的主题和含义。在下一章中,我们将观察一些特定的人际关系以及理解肢体语言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