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95600000008

第8章 舞星族(1)

人各有所好。如今这年月是好什么的都有,有好吃的、好喝的,有好玩的、好赌的,但又高雅又能使人上瘾的,就是跳舞了。

交谊舞,过去叫交际舞。若用刚进城时的叫法那就有点儿不雅了,叫“磨鞋底儿”或“蹭肚皮”。回想起那会儿跳舞的样子的确令人发笑,男女在一起跳舞,身体是要划清界限的,离得较远,当中像是有一条“三八线”。两人手与手相接也只能轻轻去握,捏女舞伴的手指尖儿。拦腰的胳膊更像是男女授受不亲似的向外闪着,用手指肚儿去触对方的腰部。尽管那时跳舞也是面对面近在咫尺,却没人感冒天下之大不韪越雷池半步。跳舞时,人们就这样礼貌地踩着鼓点儿走,手不舞足不蹈,连两脚也不离地,名副其实的“磨鞋底儿”。“蹭肚皮”的叫法,则是由那些看不惯的人嘴里说出来的。当时还真没人敢蹭,若是把人家肚子给蹭大了,还真有地方送你。

随着时代变化,处处都在万物更新。跳舞也不例外,也变得更为丰富多彩了。

现在全国各地跳舞成风,据有人估计仅咱北京就得有那么十多万人。无论是大小公园.楼群空地,还是街头林荫路旁,到处都可见到跳舞的人群。

如今交谊舞的舞种也多,除了过去常见的“三步”、“四步”和探戈外,还有现代舞迪斯科、拉丁舞中的牛仔舞、恰恰恰、伦巴、桑巴、斗牛士。伴奏的舞曲也跟过去不同,什么《天涯歌女》、《何日君再来》、《深夜伴舞》、《借我一点爱》,以及《香港之夜》、《美酒加咖啡》、《红酒吧》、《香格里拉》……说起来。跳舞能成为我人生一好,就是让这样情调的一首舞曲吸引的。

自从相思河畔见了你,

就像春风吹进心窝里。

我要轻轻告诉你,

不要把我忘记。

自从相思河畔见了你,

无限的痛苦埋在心窝里。

我要轻轻告诉你,

不要把我忘记。

秋风起为什么吹落了繁星?

春长在为什么吹碎了彩虹?

相会在梦中!

……

这首《相思河畔》非常感人。再加上抒情的曲调优美的旋律,一下就把人带到歌中所表现的意境里去了。那里有一条河,一条曲曲弯弯的小河,河水潺潺流着。河边有人在向他心中眷恋的人倾吐情思,歌声充满了柔情。

谁知在这情歌下跳舞的,大多是一些退休的老头儿老太太。他们青春已过,却手拉手肩摩肩翩翩起舞。

按现代国际标准交谊舞的要求,他们的舞姿的确是算不上优美。但跳得很欢,就连人们常跳的快四步舞,也被他们这些银发舞星跳成“蹦四”了。他们跳得是那么轻快,舞步又那么别致。连最后那个并步也不同于一般跳法,而是跳起来捣一下步子,两脚一点再轻轻着地。他们在跳这舞时,已不是跳而是蹦了,蹦得欢快,蹦得轻松,蹦得忘乎所以,蹦得返老还童。相比之下,我这个同龄人,当时则是另一种心态。

自从船到码头车到站退下来之后,并未感到夕阳无限好,而是觉得自己美好的年华已经过去,而逝去的岁月却永远也不会再来。人们说退休是人生一关,过不好这一关就许栽在那里。因此,社会上号召老有所养,老有所好,老有所乐。乐我是乐不出来,病不离身,两袖清风,一身粉笔末。只好借自己唯一的一点爱好去打发日子,成天沉溺在音乐欣赏中。去聆听《命运》扣门的声音,在《梦幻曲》里去回忆过去追寻未来。尤其是法国作曲家圣桑的《天鹅之死》,更是令人陶醉。

这是五十年代灌的一张唱片,一首大提琴独奏曲。由原中央乐团的女大提琴家司徒志文演奏的。天鹅本来就是女性的象征,加上女演奏家的体会和感情流露,把天鹅之死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细腻入微。乐曲的开头是由叮叮咚咚的钢琴声进入的。那句模拟湖波荡漾的音型反复再现,立即把人带到一个雾蒙蒙的意境。天鹅的出现则是由大提琴奏出的。琴声浑厚而低沉,曲调起起伏伏哀哀怨怨如泣如诉。生动地表现出天鹅对生的眷恋,挣扎和叹息……我每次听这首乐曲时,都让人神伤不能自持。随着乐曲的结束—渐弱,延长,消逝和静止,我自己也躺在沙发上不动了。接着便感慨人生望日兴叹:“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有个二十年前教过的老学生来串门,看到我情绪这样不好,便拿他的人生哲学开导我。他在解释人生时,归纳为这样两句话:在自己的哭声中降临这个世界;在他人的悲哀中匆匆离去。这就是人的一生。

开始听这话时我感到很刺耳,可是后来仔细一琢磨,人的一生还真是这么回事。可不是嘛,每个人都是在自己的一声啼哭中呱呱落地的,最后又是在亲友们的悲哀中与世永别的。怎样对待自己的这短暂的一生呢?是忙忙碌碌一生自寻苦恼,还是高高兴兴快快乐乐潇洒走一回?

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从那以后,便走出了我那小书斋“蜗牛居”,来到这大千世界。更何况音乐又是舞蹈的灵魂,通过跳舞既能使身体得到锻炼,还可欣赏舞曲音乐,何乐而不为呢?

这是北京最古老的一个公园,肃穆、幽静。对跳舞者来说那是再好不过了。绿树成荫,青草铺地,整个公园都被苍松翠柏和各种树木覆盖着。供人们早晨使用的露天舞场就坐落在其中。四周布满了大大小小的花坛。五月又是各种花儿竞相开放的季节,花香阵阵,连吸口气都感到馨香。

这个跳舞活动站也是自发组织起来的,每人每月交纳一元钱的活动费,便可来这里跳舞,来者不拒。

跳交谊舞有五步曲:

靠边站;

试试看;

一身汗;

死了算;

看不见。

靠边站是站一边观舞。观看别人跳舞也是一种享受,既可大开眼界一饱眼福,又可分享跳舞者的快乐,还可从中得到学习。给我最突出的印象是:这里不分男女老少,不分职位高低,没有世俗,没有禁锢。即使你在家里是一滴水,只要一融汇到这里便活了起来,形成浪花激起波澜,过去人们说“笑一笑十年少”,在这里则应该说是“跳一跳十年少”了。

其中跳得最欢最开心的是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这位老者个子很矮,却有点儿老来俏。穿一双带蓝道的白球鞋,正在同一个高个子姑娘跳舞。并且跳得极认真,一跳一身汗。按过去的说法,“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饭”。人到了这个年岁是不应该出门的。而这位老者似乎忘了自已的年龄,跳起舞来蛮像那么回事,还能跳出各种舞步来,步步脚踏实地。为了显示他人老心不老,也很注意跳舞的姿态。脸往上仰着,头向一侧歪着,显示出男士应有的风度和气概。只是他上身扭动得太厉害了,跟乡下人扭秧歌似的,连同他跳舞的那个高个子姑娘也被逗得直乐。

舞如其人。就连中央首长也各具风格。毛主席跳舞走满场,跟老人家那书法一样龙飞凤舞。周总理跳舞是边跳边说,边说边跳两不误。朱老总跳舞走的是行军步,闷着头大步往前走,从不走退步。刘主席跳舞也很潇洒,而且还做到内外兼顾,两头儿跟夫人跳,当中跟别人跳。当再次看到他同王光美出场时,乐队就做收摊子的准备,舞会到此即将结束。

若说跳舞跳得好,还得说是那些年轻人。过去就有这样一种说法,当作家越晚越好,学跳舞越早越好。当我看到一位女士在跳伦巴时,就更证实了这种论断。

她是个身材比较娇小的女人,人长得很标致。尽管已到了不惑之年,但从外表上来看却不像那个年龄的人。腰是腰,胸是胸,再加上裙带一勒,腰显得更细了,胸更高了,连那身多褶的拖地裙也奓奓起来,轮廓鲜明。在她那蓬松爽的黑发覆掩下,脸显得小了些,但更加妩媚动人。

她脸上画着淡妆,打着眼影,使她那本来就深陷的眼睛,更加深不可测更加朦胧了。从不见她的笑颜。同她跳舞的是个戴墨镜的舞伴。戴墨镜、茶镜、变光镜,也是舞场上常见的现象,既能遮挡晨光的照射,又便于默默传情,同时还增添了男士的潇洒气派。看来他俩是老搭档了,跳起舞来配合非常默契,达到了水乳交融的地步。

伦巴本是舞步轻快舞姿优美,但又容易跳得平淡的一种舞。三步一顿,跳三步换一下起步,面对面,手拉手,按照蟹行步来回走就是了。基本舞步很简单。大多以做花取胜。什么卷身步、套手步、单手过桥、探海绕身、反背琵琶等。而他们这对舞星在跳这种舞时,则注重于舞姿造型和跳舞的基本动作。为之伴奏的舞曲则是那首新疆民歌《阿拉木汗》。在咚不隆咚七不隆咚的鼓声中,在欢快的冬不拉弹奏下,使这首伦巴舞曲不仅轻快活泼优美动听,还特别震撼人心。领舞的男士似乎是受到乐曲的感染,动作和表情都有些轻佻。而那位女舞伴却是一副无动于衷的样子,既不恼也不怒也不动情,依然平稳地跳着,任对方独领风骚。

伦巴是拉丁舞中流传最广的一种舞,它产生于古巴。懒洋洋的音乐曲调,鲜明的节奏,加上非洲舞特有的动作,形成一种独特的舞蹈风格。其风格独特表现在下半身的动作上。五十年代跳伦巴拿脚在地上画圈,当今讲究提胯。用提胯带动舞步。而这位舞后则是转胯,不但提而且转,带有扭臀的味道。这是现代伦巴舞最标准的跳法。因为古巴人习惯在头上顶东西行走,遇到坡坡坎坎必须用胯来调整姿式掌握平衡,伦巴舞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跳起来极为好看。这位女士则完全掌握了这种要领,跳起伦巴来上下身有脱节的感觉,身体不摇也不晃,上身像一朵婷婷玉立的荷花,下身则像荷塘摇荡的水波,那条微微抖动的舞裙,自然也就是那随着湖波婆娑的荷叶了。

《阿拉木汗》是一首流传了半个世纪的情歌,跟它的作者王洛宾一样久经风雨历尽坎坷,但却一直久唱不衰。而且歌中的阿拉木汗已为几代青年人心中的偶像。到底阿拉木汗有多美?阿拉木汗什么样?直至今日观舞,才使阿拉木汗活生生的形象展现在我的面前。美而不露,媚而不娇,楚楚动人。在原歌词里有“阿拉木汗住在那里?吐鲁番西三百六”的句子,让人感到是那么遥远。如今却顿时缩短了这一距离,不是三百六,而是在眼前!

我被征服了,倾倒了,真正的五体投地。前些年,一位女作家由于文章写得诱人充满儿女长,也曾使电影界的一个读者倾倒过。并对我的老友说出一个男人羞于出口的话。他说只要能跟她结婚睡三宿觉,然后就死他也干。而我对这位舞后的倾倒,则仅仅是由于她舞姿诱人对她崇拜而已。我是不会做那种傻瓜的。更何况在那方面我早就未老先衰长期“告假”了,连青春宝都不管用。只是有同她在一起跳舞的想法。

想是想,却没有上前去请。其原因不是我放不下架子去鞠那个躬,我有点儿驼背,本来腰就是弯的。是因我自愧不如,像我这半瓶子醋水平,岂能跟人家跳在一起?

按理说,像我这在文工团待过的人,本是应该学会跳舞的,当时我又是搞器乐的,又经常为舞会伴奏,就是熏也熏出来了。

那会儿正是建国初期,百废待兴的年代。同时也刮起一阵跳舞风。就连鸭绿江那边的隆隆炮声,也未能将那“嘭嚓嚓”的声音给压下去。当时我作为一名从炮火中过来的文艺战士,对此是非常反感的。更何况那时的舞会又多是为首长举办的,为此还成立了俱乐部,并为跳舞设有专门乐队。当时我打卡斯鼓,自然是这个乐队的指挥。

前来跳舞的人级别都很高,就连当时兼任东北地区党政军数要职的高岗主席有时也来光顾(当时高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东北行政区主席)。上行下效,其他前来跳舞的级别也不低,不是坐“吉斯”的就是坐“吉姆”的。

那时每次举办舞会,我们都是当做政治任务来完成。伴舞的女同志,也都是从各部队文工团调来的,政治上可靠,并有一定的舞蹈基础。另一不可缺少的条件是:模样长得好。本来女文工团员就是首长们的宠儿,今日又专门为他们伴舞,自然也就成为他们的掌上明珠了,给排级待遇,穿吊兜衣服,再加上当时的炒米炒面一吃,个个脸上都是红扑扑的。

据说炒米炒面的来历也与高岗有关。当时入朝志愿军打仗生活很艰苦,毛主席给高岗打电话,让他给志愿军准备好米好面。高岗是陕北人,听不懂湖南话,把好米好面听成炒米炒面了。结果准备的炒米炒面太多了,于是各部队机关便也吃起炒米炒面来了。为此成为笑料,只要谁把话听错了,对方便会说:高岗的耳朵!

为了跳舞脚下不打滑,舞厅的地板是要打蜡的。因此只要一看到工人给地板打蜡,便都忙了起来,连伙房也提前开饭。吃过晚饭便为舞会忙着作准备,乐队支卡斯鼓的支卡斯鼓,定弦的定弦。伴舞的女同志更是忙得不可开交,更衣的更衣,化妆的化妆,跟过去上台演出一样。当时有个跳舞“死”字歌,是这么说的:

首长们乐个死;

姑娘们累个死;

夫人们气个死;

警卫们吓个死(怕出事);

司机们等个死。

当时的首长大都是从陕北来的,可能是受延安大生产的影响,跳起舞来胳膊上下摇动,有点儿像纺棉花。其中只有那一位大首长跳舞没有留下纺棉花的痕迹,他舞步轻盈,动作潇洒,是个满场飞。有人说他带兵打仗南征北战,走出一双磨不烂的铁脚板。也有人说是从上海请来的舞女教的,要不一个戎马一生的人,跳起交际舞来怎会那么标准、规范?可以这么说吧,就连那么多专为伴舞的女文工团员,能同他跳在一起的人也屈指可数。只有一个,还是我们那里的小秘书。

这对公开称作义父义女的舞伴,一到舞场上便完全消除了这一父女关系的隔阂和年龄差别,跳得分外协调,像是两个人只有两条腿,比那连体婴儿还步调一致。

我们这位大军区首长,最喜欢跳探戈。探戈舞中他又最喜欢带领舞伴跳荡步。只需用手在对方腰间轻轻一推一拦,便会像风摆柳浪推舟一样让她悠荡起来,拧着腰肢在他面前来回荡步。荡得两人都醉乎乎的……当时最常奏的探戈舞曲是《彩云追月》,而我们这位首长,却每次跳舞都要点着名让我们奏另一首舞曲《蔷薇》。这个《蔷薇》不是“蔷薇蔷薇处处开”那一首,而是一首著名的法国舞曲。这首探戈舞曲,只要开头一奏出那几个强烈的切分音,就会使人骨节酥软浑身扭动,再加上半音阶的旋律由萨克斯管一吹,这首带有感伤情调的舞曲便更加哀怨。以花中之后蔷薇命名的这首舞曲,是描述一个法国舞女深夜伴舞的情景,表现出诱人的媚态和姿色。其实她是由于生活所迫,内心深处是非常痛苦的。因此每当看到他俩在这首舞曲中翩翩起舞时,心里很不是滋味。我便故意把鼓打错,不是突然将节奏赶快,就是往慢里拖上半拍。他们便会乱了舞步,跟马失前蹄一样感到不舒服。其实我心里也在打鼓,因为我将会看到从眼镜框上边射来的目光,如同夜里寻找敌机的探照灯光柱那样让人心悸。我只好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接着往下敲。一直敲到深夜吊镲一声响,才算熬到了散场。

同类推荐
  • 一枚钉子前进

    一枚钉子前进

    汉语诗两大精髓是意象化与音乐性,这从“神韵”两字中就可以体会到。意象化有共同的语言学、超语言学、逻辑语言哲学基础,音乐性的资源更是储藏在丰富的汉语自身,汉语新诗完全可以传承古典诗歌既要吸收异质又不能丢掉自我,既要有非凡的智慧,还要有更多“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作一句空”的人共同努力。我相信这样的努力不会白费。
  • 城市器物

    城市器物

    中国历来有“诗的国度”之称,诗歌能让人们感受到最好和最美的中国文化元素。德国作家歌德就特别欣赏中国诗词,他喜欢中国古典诗词所展示的山水花鸟和姑娘明朗的笑声,神往中国迷人的典故、古老的格言,尤为崇尚中国诗歌中流露出来的道德和情操。每一次欣赏好的诗词,都是一次重新发现的航行。李永才先生这部诗集《城市器物》,用自己的心迹引领读者走过城市与乡村,在时光与岁月的车辙中找寻自我的归属,体会生命的从容。正如诗人所说“从诗歌中获得一种恒久的力量”
  • 延安女兵(第一卷)

    延安女兵(第一卷)

    本书是一部丰富完美的历史挡案、历史资料,书中包括蔡畅、邓颖超、帅孟奇、康克清、丁雪松、罗琼、王云等百位风云人物,塑造了一群伟大时代的中华民族的巾帼英雄,一批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锋。
  • 中国古典散文集(一)(散文书系)

    中国古典散文集(一)(散文书系)

    "散文是美的,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什么样的散文才是最美的散文呢?秦牧曾说:“精粹警辟的、谈笑风生的、亲切感人的、玲珑剔透的,使你读时入了神、读后印象久久不会消失的好散文,还是不多。”他还说:“一篇好的散文,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给人以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品读精美的散文,宛如清风般涤荡沐浴;让散文的清扬与美丽永远地伴随你。"
  • 中国现代美学名家文丛:宗白华卷

    中国现代美学名家文丛:宗白华卷

    本套书含选主小传、导读(概述)、正卷(哲学;人生卷与艺术;文学卷)三部分。在时间上限各选主49年前的论文。编选思想上着重突出他们的人生美学特色。力求雅俗共赏、学术与市场兼顾。
热门推荐
  • 祈愿书

    祈愿书

    听说过祈愿书吗?在一家老图书馆的最角落里面,据说只要撕下一页祈愿书,并写上愿望,再烧掉,你的愿望就会实现。
  • 球王养成记

    球王养成记

    一个天才少年的成长史,一个恶搞少年的蜕变史,一代球王的诞生!他是从山村里走出来的‘恶童’,也是一名足球天才。在某一天他得到了梅西的赞扬,C罗的钦佩,他让狂人为之疯狂,他让瓜帅为之侧目,他是欧洲的足坛的奇迹,也是中国足坛的火种,到底这样的他是怎么养成的呢,让我们来看一看那个曾经让我们捧腹大笑的少年是如何蜕变成一代球王的!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轩辕王朝:神魔恋

    轩辕王朝:神魔恋

    他是神,女娲之子。她是魔,饕餮之女。他们一见钟情,她爱他,所以保守这个不能说的秘密。。。
  • 赛尔号之光之心

    赛尔号之光之心

    叮铃,叮铃清脆的银铃声在夜空中响起恰似恶魔在月下的轻声呢喃死神在瑟瑟寒风中聚起了祝福光明依旧,却早已失去了昔日的温暖留下的只有那一抹彻骨的凄凉是刻骨铭心的背叛,还是永恒的守护?向前是地狱,向后是阴霾,难以抉择的命运或许早已预测到未来的命运,却傻傻的选择了放弃生的希望扑朔迷离的感情早已失控,心底唯一残留的只有当初的誓言,无论你曾记与否地狱边缘的彼岸花开,美得惊心动魄,宛如与世隔绝般的恐惧,屏蔽了喧闹,屏蔽了厮杀,时间在此刻凝固枷锁将肉体的自由禁锢,却始终禁锢不了那份灵魂中的那份思念与担忧,不以为然的时光化作温柔的刻刀,在漫长的岁月中,一刀一刀划在心口…在破晓的一刹那,我们终究发现,光明归来!
  • 真三之另类法师

    真三之另类法师

    叶无念:不多不少只求看官三章就好月小蝶:不嫌不弃只求看官夸我美丽贝贝狼:嗷呜。。。。。本书千万读者强力推荐古心意:好吧,这简介确实太过装逼。。。。。
  • 神秘少东之拽拽未婚妻

    神秘少东之拽拽未婚妻

    当神秘的他遇到噬血的她,当丑陋的他遇到美丽的她,一场相遇,,决定了两人的命运,,来到学校只想低调的他,而为她却一次次高调,他为她可以放弃所有,,而她们一次次误会,,一次次伤害,,最终的结局将是如何。本文一对一身心干净,,女强男强“亲爱的你能不能节制下”南宫晨雨谄媚道。落安风挑眉,“雨儿,为夫没一夜七次,已经很是节制了,难道你要我出去找一个,”南宫晨雨看着这个在脱自己衣服的男银,伸腿将其踢下床,吼道,“你下我上”落安风欲火焚身的说道,“好吧,你上我下”。南宫晨雨脸上黑线“你睡地下,我睡床上”抬头望天。
  • 杨柳花开

    杨柳花开

    那年,杨柳的花开了,我们在和煦旳春风中,聊着一些八卦有趣的话题。看似没心没肺、无忧无虑的我们,我们也会为月考的成绩发愁,也会一想起作业就烦恼到不要不要的,也会口是心非的背地里给老师起外号,也会偶尔的叛逆……我们就是这样,看起来格格不入的一群人,却在一起经历了成长与挫折,成功和失败。看!杨柳的花又开了,我站在树下,任柳絮划过我的脸颊,想起了曾经,我不禁潸然泪下……
  • 将乱世

    将乱世

    当乱世将来,谁也没有想到,一名身份卑微的少年将是揭开乱世的豪杰。当少年看到帝国旗帜:如果你想建立一番功业,彪柄千古,那就来帝国黑血铁骑吧!当他义无反顾地参加了黑血铁骑,谁也不曾预料帝国引以为傲的铁拳将会亲自击垮帝国千年的基业。
  • 谋国者

    谋国者

    引文一“所谓王公,不过一群脑满肠肥的竖子,不足于谋。”云景道:“那你倒说说,谁人可与你一谋?”男子从飞檐上跳下,负手而立:“心怀天下者。”“却不知阁下,指得是谁家的天下?”男子跨步入室,立于门口,望着倚靠在窗边的云景:“一个全新的天下!”“好一个全新的天下!”引文二“不知阁下准备怎么谋国?”韩信忽然站了起来,双掌相叠,收于胸口,缓缓向前推出,身子随势弯了下来,行了一个恭敬的朝礼。礼毕,韩信正声道:“谋国者,先拜明主!”引文三“难道就这么坐着等死吗?”随奴不甘心。云景抬头看了看天空,一只苍鹰横飞过天际,消失在云层里。“你们看,若是有来世,做一只苍鹰倒也不错,可以自在的遨游这天地六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