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86900000011

第11章 反抗的诗学:《局外人》及其他(3)

因此,正如前文曾指出的,加缪回应的是尼采对于“上帝死了”的著名困惑。人在“上帝死了”之后究竟该如何安顿自己,这自然是一个宏大的思想史课题。但正如有学者用简洁的语言所概括的,“‘上帝死了’的断言只是要求我们承担起人类作为‘思想者’所应负的责任,从以往那种‘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神话里解放出来。首当其冲的是‘集体主义’神话”徐岱:《美学新概念:21世纪的人文思考》,页42。。而作为一个积极的思想者,一个以哲理入诗的文学家,加缪呼唤的恰恰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诗学,一种足以为之生、为之死的作为苦难之见证的信念。正如他在《鼠疫》的终篇里所表白的:“编写的初衷是不做遇事讳莫如深的人;是提供对鼠疫受害者有利的证词,使后世至少能记住那些人身受的暴行和不公正待遇;是实事求是地告诉大家,在灾难中能学到什么,人的内心里值得赞赏的总归比应该唾弃的东西多。”加缪:《鼠疫》,刘方译,见柳鸣九、沈志明主编:《加缪全集》小说卷,页242。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他的写作的终极关怀。

三以艺术的名义

在此基础上,加缪深刻地反思了在20世纪流布甚广的历史主义观念。加缪并没有否定历史,这是我们首先要明确的一点。他反对的只是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对历史的神化。在《反抗者》的开篇,加缪表达过这样的看法,“这部论著的意图是再次接受当前的现实,即逻辑罪恶。确切地研究这种现实的根由:这一努力是为了理解我们的时代”(页151),而不容忽视的时代现状是:“高张自由大旗的奴隶集中营,以对人类的爱作为理由进行的屠杀,或者对超人的追求,在某种意义上使人无法对之加以评价。罪恶以清白无辜乔装打扮,颠倒是非很适合我们时代的性质,此时,清白无辜却不得不为自己辩护。”(页151—152)于是,问题的焦点显然已不在于“一切皆流”的历史生活本身,而在于那个在理性、逻辑与体系的名义下制造罪恶的叫作“历史主义”(或译为“历史进步论”)的东西。

的确,在纷繁变动的20世纪,我们见多了“以国家的名义”编织的杀戮之网,见多了“以人民的名义”结构的暴力机器,见多了“以历史的名义”完成的对人性的摧残。当进步成为极权的理由,当历史成为绝对的价值,当人成为历史的工具时,加缪指出,我们必须展开一场反抗历史的斗争。这也意味着,拒绝“历史主义”的荒诞已成为有良知的知识分子无可逃避的选择。具体而言,必须拒绝杀戮,拒绝谎言,拒绝暴力,拒绝战争,等等,一句话,拒绝历史的绝对化。在所有这些拒绝的同时,应该努力使历史服从于一种更高的价值,这价值不是别的,就是“人”。在这个意义上,加缪服膺俄国思想家别尔嘉耶夫的判断:“人的使命是同携带着死亡的恶的力量斗争,创造性地准备上帝的国的到来。”别尔嘉耶夫:《论人的使命》,张百春译,学林出版社,2000年,页348。

《反抗者》(1951)

但是,在考察历史的具体发展现状时,加缪却发现历史的反抗无一不在蜕化成暴力的革命。他用嘲讽的语气指出:“革命就是要爱一个尚不存在的人。”(页214)这正暗示我们,历史主义之所以能以理直气壮地发展,首先源于对特定的理论体系的利用,比如对马克思主义这一被波普尔称为“捕鼠器”的理论的狭隘利用;其次,还源于对像尼采这样的思想家的恶意曲解。在谈到20世纪的人们对尼采的曲解时,加缪悲愤地说:“直到尼采与国家社会主义为止,尚无一种完全由高尚精神与无与伦比的灵魂苦心孤诣地所阐明的思想在世人的眼中被描述为一堆谎言、集中营中一堆可怕的尸体。对超人的宣扬竟导致了精心培养出一批卑劣的人,这个事实当然应该揭露,但也应该加以阐释。”(页200)所以,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加缪对20世纪的思想阵营给予了激烈的批驳,对法西斯主义和斯大林主义给予了不留情面的批判。

对于这个深刻的思想史问题,我们将在第六章详细讨论,这里不予深究。但要强调指出的是,今天看来,加缪的许多判断都是颇有见地的,历史也证实了他作为一个文学家的敏感与诚实。他的敏感在于,由人类普遍存在的冷漠与孤独中,看出了人的危机处境,从而拒绝为了空洞的明天而牺牲幸福的此刻。他的诚实在于,由对历史主义的批判出发,深刻地反思了20世纪的知识分子问题。1952年1月,在回答“知识分子在这个时代该做什么”的问题时,加缪总结说:知识分子首先要做的是自我克制,从狂热的意识形态梦幻中清醒过来。面对弥漫于世界之角角落落的苦难与荒诞,要努力做到:“第一,必须承认这种痛苦,并且要予以公开;第二,不能说谎,并且要坦率地承认自己的无知之处;第三,不实施统治;第四,不准在任何情况下,也不准有任何借口建立专制政权,即使是临时性的也不行。”加缪:《时政评论二集》,王殿忠译,见柳鸣九、沈志明主编:《加缪全集》散文卷Ⅱ,页142。换言之,在让世界摆脱恐怖、让政治回归其本来位置的努力中,知识分子应该承担起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或许是一种更为深沉的现实反抗。

在展开论述“反抗的诗学”时,加缪重点考察了一个更为纯粹的领域:艺术。由于艺术同反抗一样,“也是一种既激励又否定的运动”加缪:《西西弗神话》,沈志明译,见柳鸣九、沈志明主编:《加缪全集》散文卷Ⅰ,页123。,所以它在拒绝现实世界的同时,创造着想象的未来,并在其中寄寓了人对正义的要求。然而,加缪又敏锐地发现,在革命的批评中,小说早已成了一种“有闲者的想象”,一种“逃避”。它所导致的结果是,艺术要么完全脱离了现实,要么完全肯定着现实,最终走向了虚无主义。在《西西弗神话》中,加缪坚定地指出,我们不能把艺术作品看作荒诞的一个避难所,“艺术品本身就是一种荒诞现象,仅仅涉及其描述。给精神痛苦提供不了出路,相反是痛苦的一个征象,回荡在一个人的全部思想中。然而第一次使精神走出自身,把精神置于他人面前,不是使其迷失方向,而是明确指出走不通的道路”同上。。即使道路暂时无法走通,依然要指示给人看,这就是文学家加缪的执著。他要把矛盾尖锐化,要把困境极端化。采用矫枉过正方式的目的,正是为了使反抗者的生命姿态更为醒目。——在一个荒诞的时代里,狂狷常常是我们无奈的选择。

显然,加缪在这里着意强调的,是对官方美学——现实主义艺术精神的超越,是对个体生命的回归与肯定。在他看来,艺术和社会、创造和革命必须重获反抗的源泉。借助这种方式,拒绝和赞同、特殊性和普遍性、个人和历史才有可能达到最高程度的平衡。因此,与萨特和波伏瓦一样,加缪同样激烈地反对“为艺术而艺术”的口号。但是,如果说萨特及其伴侣对“为艺术而艺术”的反对是呼唤文学干预政治与生活,从而体现其存在主义哲学观点的话,那么,加缪的立足点与最终旨趣却并不相同。在加缪看来,提倡“介入文学”是要求文学摆脱图解式的写作模式,引导现代人拥有生活的勇气与信心。

可以肯定地说,这首先是加缪本人写作时的价值选择。比如,在谈到自己的创作时,加缪发表过这样的见解:“与忍耐派、清醒派等各流派相比,创造派最为有效,也是人类唯一尊严的见证,令人震惊:执著地反抗人类自身的状况,坚持不懈地进行毫无结果的努力。创作要求天天努力,自我控制,准确估量真实的界限,有分有寸,有气有力。这样的创作构成一种苦行。这一切都为‘无为’,都为翻来覆去和原地踏步。也许伟大的作品本身并不那么重要,更重要的在于要求人经得起考验,在于给人提供机会去战胜自己的幽灵和更接近一点赤裸裸的现实。”加缪:《西西弗神话》,沈志明译,见柳鸣九、沈志明主编:《加缪全集》散文卷Ⅰ,页125。“接近一点赤裸裸的现实”的诉求,无疑揭示了一个现代作家面对虚无时的孤独与无奈,但也足以让我们读出饱蕴于笔端的自信与豪情。因为,正如加缪所一再强调的:创作,是最有激情的生存,是最真实的自由,是最勇敢的反抗。

其次,通过对“为艺术而艺术”与“为人生而艺术”的辨析,加缪完成了自己的诗学批判。“为艺术而艺术”这一主张有偏激色彩,是显而易见的,遭到包括加缪在内的有使命感的文学家的批驳亦属理所当然。但值得追问的是,这种偏激背后的表达是什么?在话语层面上,“为艺术而艺术”似乎经不起推敲。作为人的精神创造,艺术与生活的联系是必然而必要的,脱离了具体生活的艺术既无所用也不可能。然而,如果稍稍留意一下这一主张提出的背景(19世纪末),我们就不得不承认它所拥有的巨大召唤力量。当艺术的功利性已经泛滥成灾,当时代的庸俗气息充斥着人们的心灵,“为艺术而艺术”呼唤的其实是久违的艺术良心,它的本旨是要“为生命而艺术”。因此,只有将唯美主义的微言大义落实到“生命”的根基上来,才会有伟大的艺术、真正的艺术。

那么,与此相应的另一个口号“为人生而艺术”情况如何呢?与前者相比,“为人生而艺术”似乎已踏实地将艺术的目标揳进了生活的裂缝,从而具有理论上的合法性。然而,艺术史的实践却恰恰告诉我们,“为人生而艺术”其实是一个似是而非的命题。所谓人生,实在是一个过于宏大的题目。那么,艺术所真正面对的是什么呢?社会。当“社会”依然显得空洞时,艺术所服务的对象就只能蜕变为阶级、集体、党派。经过这样一步步的落实,“为人生而艺术”就不无悲哀地成为集体与党派的工具,艺术的超验色彩随之黯淡无光,艺术的审美之维由此丧失殆尽。这样说来,当我们见惯了干瘪的为人生的“艺术”,当生命的灵性之光已显得几近微茫时,又怎能不转而把目光投向充盈的唯美主义艺术精神呢?在笔者看来,站在21世纪的边缘,如果说以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作家的作品早已失去了美学魅力的话,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此。

显然,与萨特等人相比,如果说加缪的“反抗的诗学”未落窠臼,正是因为他没有驻足于“为艺术而艺术”或现实主义美学的标签,而是通过对二者的深刻反思,将文学的旗帜与人的鲜活的生命联系在了一起。在诺贝尔文学奖的领奖台上,加缪尖锐地总结道:“为艺术而艺术的欺骗性就在于,它对这些人类的痛苦摆出一副一无所知的面孔,似乎对此没有任何责任。现实主义的欺骗性在于,如果它能勇敢地承认眼前众生的痛苦却又对这种痛苦加以严重的歪曲,并利用它做口实来歌颂美好的未来,那么就没有人了解实情,从而便把一切事物都蒙上一层神秘色彩”,因此,这两种理论“都在欺骗的帐幕下,远离了现实,取消了艺术”。加缪:《在雅典的演讲》,王殿忠译,柳鸣九、沈志明主编:《加缪全集》散文卷Ⅱ,页378—379。

总而言之,在“反抗”的旗帜下,加缪要追求的是一种切近真实的艺术,一种体现本然生命的精神。在这个意义上,反抗的人清醒地知道艺术的边界,也不无悲哀地洞悉自己的宿命。但是,他无怨无悔。这是因为,正如加缪所一再陈述的,反抗业已“证明它就是生命的运动本身,否认它就是放弃生活”(页316)。因此,加缪提出“我反抗,故我们在”的口号,要实现的目标就是,使经历过绝对否定和绝对肯定却屡次跌进虚无主义的“反抗”重新回到它的思想源头。而只有以艺术的名义,我们才清晰地看到,这源头在于否定与肯定的平衡之中,在于人的现实生活之中,在于个体的生存之中,更在于群体的团结与友爱之中。

同类推荐
  • 荀子的辩说

    荀子的辩说

    荀子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充满战争的时代。在这种战争的背后,有一种更隐秘的“战争”,即诸子之间的激烈论争。从战国儒家的角度来看,论争主要表现为他们对其它学说的批驳。而荀子对诸子的批评更加广泛。由于其批评更具体且富于理性,因而更像是论辩(尤其对墨家)。在论辩中,他建立了一个低于儒家立场的价值平台,试图从这个非独断性的平台出发,通过一种更为对等的“讨论”,最终达成在观念上维护日渐衰落的传统生活方式(礼)的目的。
  • 王阳明心学智慧

    王阳明心学智慧

    王阳明做为中国历史上唯一没有争议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其心学集儒、释、道三家之大成,是500年来中国人最精妙的神奇智慧。阳明心学智慧源源相传,润泽了一代又一代的名人。张居正、曾国藩、孙中山、蒋介石、蒋经国、黄宗羲、章太炎、梁启超、李宗吾等,他们叱咤风云,显耀一生,却都奉阳明心学为最根本的精神导师。
  • 王阳明心学全书

    王阳明心学全书

    《王阳明心学全书》是罗智先生时隔三年推出的最新心学研究著作,这既是他对多年潜心研习心学的全面总结,也是他对心学研究作品创作的一次创新。这是国内第一部以笔记的方式解读王阳明心学智慧的著作。罗智先生把阳明心学和王阳明的一生融合在了一起,传记+心学的解析,使得全书的可读性和实用性都较高。罗智先生总结了以往作品的成功经验,采用全新的形式创作本书,全书内容轻松易读、见解独到,囊括了《传习录》的全书精华,无论是思想性还是文艺性,都较以往更上一层,是难得的阳明心学上佳之作。
  • 易经(中华国学经典)

    易经(中华国学经典)

    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西方美学史(全2册)

    西方美学史(全2册)

    《西方美学史》是美学泰斗朱光潜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也是中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西方美学专著,具有开创性的学术价值。本书选取了西方各个美学流派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及其美学观点,进行评述。对美学上的一些带有普遍性和现实意义的问题,作了比较深入的探讨。作者挑选的这些人物代表了各时期的主要美学思潮,展现了西方美学的历史发展脉络,通过本书,读者可以全面了解西方美学思想的发展概况。美学、文艺批评、文艺理论等研究者也能从中受到启发,为进一步的美学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热门推荐
  • 归元天域

    归元天域

    凡人从何而来?神怜悯的答曰,是吾等创造了尔辈。可吾等又是从何而来?诸神默然。仰望苍天,凝视大地,不得其解。然则,何为神?何为仙?究其本源,或得先天之机,或因后天机缘,终不过为天地间一灵识耳!天道无常,诡谲叵测。神消,怨起,魔现,归元天域,秩序大乱,天规欲待重定。是诸神时代的黄昏,还是仙道时代的黎明?亦或是混乱无序时代的肇始?劲风方起处,云色已苍茫。
  • 悲喜千般如幻梦

    悲喜千般如幻梦

    她,一个生活在21世纪的呆萌少女。他,一个据说与天地寿命一样长的老古董。她知道他们的相遇并非偶然,却也没想到自己会是那个可以改变世界的人,随着各种奇怪事件的发生,她前世的记忆逐渐苏醒,面对前世的爱人和今生的依靠,她该何去何从?
  • 末日之黑暗系统

    末日之黑暗系统

    你是否看到过世界的黑暗?你是否看到过世界的光明?若是没有经历过黑暗,怎能看到真正的光明?本书新书群:616967643希望各位读者们可以喜欢这部小说,不定期爆发~后面会越来越刺激!本书原创,若有雷同,纯属意外。
  • 张三的高四

    张三的高四

    本书是由一段真实故事改编而来。主角没有主角光环、异能等,就只是一段发生在校园的悲伤的故事。当然,内容以低沉伤感为主。新人文笔不会有多好,我只是写一段自己想些的故事。注:好学生别看。
  • 这个宿舍

    这个宿舍

    这是一个在宿舍讲段子的故事。这是一个在学校装逼的故事。这是一个开金手指只是为了更好的装逼与讲段子的故事!这就是一本不讲道理,什么都写的书!来吧!互相伤害啊!
  • 星锁

    星锁

    第一款全息虚拟网游在一年之间风靡全球,但在所有人都热血澎湃的想要进入这款游戏好好享受一下真实的热血生活的同时,谁都不知道怎么进入这款游戏。没有全息头盔,没有全息设备,而官方却只发布了一条极具艺术感的项链……而故事,也将在你带上项链的那一刻开始。
  • 大神在前,逗比在后

    大神在前,逗比在后

    【《大神在前逗比在后》又名《南有大神北有逗比》】她发誓她这次重拾网游绝对不是来消遣的!可是……半路杀出来的这两货是什么鬼?〈朴灿烈〉夫人!跟我回家!知道么?〈边伯贤〉顾小念,跟着哥哥我!哥哥我可以帮你刷Boss……巴拉巴拉…必要的时候,我还可以帮你暖床…*罒▽罒*〈顾念〉大哥们啊!你们看上我哪点啊!我改还不行吗?!我只想安安静静的玩个游戏,收集数据啊?!QAQ莫名其妙被求婚她拒绝强制PK也就算了她大人有大量就不计较了可是……当她被人肉了她就立马坐不住了人肉是吧?!看老娘不黑了你电脑!!!大神?温文尔雅?!完全不搭边好么?!185?大总攻?你逗我呢是吧?!
  • 感悟一生的故事爱心故事

    感悟一生的故事爱心故事

    这套《感悟一生的故事》经过精心筛选,分别从不同角度,用故事记录了人生历程中的绝美演绎。本套丛书共20本,包括成长故事、励志故事、哲理故事、推理故事、感恩故事、心态故事、青春故事、智慧故事等,每册书选编了最有价值的文章。
  • 炫奇灵异事件簿

    炫奇灵异事件簿

    学校频频出现灵异事件,三位少年和他们的同伴在机缘巧合下,走在了一起,揭开了一个又一个的真相。
  • 忧伤的光影流年

    忧伤的光影流年

    为什么两个相爱的人要遭受痛苦和折磨?为什么两个相爱的人最后不能在一起?她为他倾尽所有,她爱他爱的遍体鳞伤。他为她接管家族企业,他爱她寻她到天涯海角。肖冉为了宋轩翊的事业而离开,她可以放弃自己的梦想,但不愿影响宋轩翊的事业。如果两个人注定要在一起,那么无论经历什么,最终他们都会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