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86900000011

第11章 反抗的诗学:《局外人》及其他(3)

因此,正如前文曾指出的,加缪回应的是尼采对于“上帝死了”的著名困惑。人在“上帝死了”之后究竟该如何安顿自己,这自然是一个宏大的思想史课题。但正如有学者用简洁的语言所概括的,“‘上帝死了’的断言只是要求我们承担起人类作为‘思想者’所应负的责任,从以往那种‘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神话里解放出来。首当其冲的是‘集体主义’神话”徐岱:《美学新概念:21世纪的人文思考》,页42。。而作为一个积极的思想者,一个以哲理入诗的文学家,加缪呼唤的恰恰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诗学,一种足以为之生、为之死的作为苦难之见证的信念。正如他在《鼠疫》的终篇里所表白的:“编写的初衷是不做遇事讳莫如深的人;是提供对鼠疫受害者有利的证词,使后世至少能记住那些人身受的暴行和不公正待遇;是实事求是地告诉大家,在灾难中能学到什么,人的内心里值得赞赏的总归比应该唾弃的东西多。”加缪:《鼠疫》,刘方译,见柳鸣九、沈志明主编:《加缪全集》小说卷,页242。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他的写作的终极关怀。

三以艺术的名义

在此基础上,加缪深刻地反思了在20世纪流布甚广的历史主义观念。加缪并没有否定历史,这是我们首先要明确的一点。他反对的只是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对历史的神化。在《反抗者》的开篇,加缪表达过这样的看法,“这部论著的意图是再次接受当前的现实,即逻辑罪恶。确切地研究这种现实的根由:这一努力是为了理解我们的时代”(页151),而不容忽视的时代现状是:“高张自由大旗的奴隶集中营,以对人类的爱作为理由进行的屠杀,或者对超人的追求,在某种意义上使人无法对之加以评价。罪恶以清白无辜乔装打扮,颠倒是非很适合我们时代的性质,此时,清白无辜却不得不为自己辩护。”(页151—152)于是,问题的焦点显然已不在于“一切皆流”的历史生活本身,而在于那个在理性、逻辑与体系的名义下制造罪恶的叫作“历史主义”(或译为“历史进步论”)的东西。

的确,在纷繁变动的20世纪,我们见多了“以国家的名义”编织的杀戮之网,见多了“以人民的名义”结构的暴力机器,见多了“以历史的名义”完成的对人性的摧残。当进步成为极权的理由,当历史成为绝对的价值,当人成为历史的工具时,加缪指出,我们必须展开一场反抗历史的斗争。这也意味着,拒绝“历史主义”的荒诞已成为有良知的知识分子无可逃避的选择。具体而言,必须拒绝杀戮,拒绝谎言,拒绝暴力,拒绝战争,等等,一句话,拒绝历史的绝对化。在所有这些拒绝的同时,应该努力使历史服从于一种更高的价值,这价值不是别的,就是“人”。在这个意义上,加缪服膺俄国思想家别尔嘉耶夫的判断:“人的使命是同携带着死亡的恶的力量斗争,创造性地准备上帝的国的到来。”别尔嘉耶夫:《论人的使命》,张百春译,学林出版社,2000年,页348。

《反抗者》(1951)

但是,在考察历史的具体发展现状时,加缪却发现历史的反抗无一不在蜕化成暴力的革命。他用嘲讽的语气指出:“革命就是要爱一个尚不存在的人。”(页214)这正暗示我们,历史主义之所以能以理直气壮地发展,首先源于对特定的理论体系的利用,比如对马克思主义这一被波普尔称为“捕鼠器”的理论的狭隘利用;其次,还源于对像尼采这样的思想家的恶意曲解。在谈到20世纪的人们对尼采的曲解时,加缪悲愤地说:“直到尼采与国家社会主义为止,尚无一种完全由高尚精神与无与伦比的灵魂苦心孤诣地所阐明的思想在世人的眼中被描述为一堆谎言、集中营中一堆可怕的尸体。对超人的宣扬竟导致了精心培养出一批卑劣的人,这个事实当然应该揭露,但也应该加以阐释。”(页200)所以,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加缪对20世纪的思想阵营给予了激烈的批驳,对法西斯主义和斯大林主义给予了不留情面的批判。

对于这个深刻的思想史问题,我们将在第六章详细讨论,这里不予深究。但要强调指出的是,今天看来,加缪的许多判断都是颇有见地的,历史也证实了他作为一个文学家的敏感与诚实。他的敏感在于,由人类普遍存在的冷漠与孤独中,看出了人的危机处境,从而拒绝为了空洞的明天而牺牲幸福的此刻。他的诚实在于,由对历史主义的批判出发,深刻地反思了20世纪的知识分子问题。1952年1月,在回答“知识分子在这个时代该做什么”的问题时,加缪总结说:知识分子首先要做的是自我克制,从狂热的意识形态梦幻中清醒过来。面对弥漫于世界之角角落落的苦难与荒诞,要努力做到:“第一,必须承认这种痛苦,并且要予以公开;第二,不能说谎,并且要坦率地承认自己的无知之处;第三,不实施统治;第四,不准在任何情况下,也不准有任何借口建立专制政权,即使是临时性的也不行。”加缪:《时政评论二集》,王殿忠译,见柳鸣九、沈志明主编:《加缪全集》散文卷Ⅱ,页142。换言之,在让世界摆脱恐怖、让政治回归其本来位置的努力中,知识分子应该承担起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或许是一种更为深沉的现实反抗。

在展开论述“反抗的诗学”时,加缪重点考察了一个更为纯粹的领域:艺术。由于艺术同反抗一样,“也是一种既激励又否定的运动”加缪:《西西弗神话》,沈志明译,见柳鸣九、沈志明主编:《加缪全集》散文卷Ⅰ,页123。,所以它在拒绝现实世界的同时,创造着想象的未来,并在其中寄寓了人对正义的要求。然而,加缪又敏锐地发现,在革命的批评中,小说早已成了一种“有闲者的想象”,一种“逃避”。它所导致的结果是,艺术要么完全脱离了现实,要么完全肯定着现实,最终走向了虚无主义。在《西西弗神话》中,加缪坚定地指出,我们不能把艺术作品看作荒诞的一个避难所,“艺术品本身就是一种荒诞现象,仅仅涉及其描述。给精神痛苦提供不了出路,相反是痛苦的一个征象,回荡在一个人的全部思想中。然而第一次使精神走出自身,把精神置于他人面前,不是使其迷失方向,而是明确指出走不通的道路”同上。。即使道路暂时无法走通,依然要指示给人看,这就是文学家加缪的执著。他要把矛盾尖锐化,要把困境极端化。采用矫枉过正方式的目的,正是为了使反抗者的生命姿态更为醒目。——在一个荒诞的时代里,狂狷常常是我们无奈的选择。

显然,加缪在这里着意强调的,是对官方美学——现实主义艺术精神的超越,是对个体生命的回归与肯定。在他看来,艺术和社会、创造和革命必须重获反抗的源泉。借助这种方式,拒绝和赞同、特殊性和普遍性、个人和历史才有可能达到最高程度的平衡。因此,与萨特和波伏瓦一样,加缪同样激烈地反对“为艺术而艺术”的口号。但是,如果说萨特及其伴侣对“为艺术而艺术”的反对是呼唤文学干预政治与生活,从而体现其存在主义哲学观点的话,那么,加缪的立足点与最终旨趣却并不相同。在加缪看来,提倡“介入文学”是要求文学摆脱图解式的写作模式,引导现代人拥有生活的勇气与信心。

可以肯定地说,这首先是加缪本人写作时的价值选择。比如,在谈到自己的创作时,加缪发表过这样的见解:“与忍耐派、清醒派等各流派相比,创造派最为有效,也是人类唯一尊严的见证,令人震惊:执著地反抗人类自身的状况,坚持不懈地进行毫无结果的努力。创作要求天天努力,自我控制,准确估量真实的界限,有分有寸,有气有力。这样的创作构成一种苦行。这一切都为‘无为’,都为翻来覆去和原地踏步。也许伟大的作品本身并不那么重要,更重要的在于要求人经得起考验,在于给人提供机会去战胜自己的幽灵和更接近一点赤裸裸的现实。”加缪:《西西弗神话》,沈志明译,见柳鸣九、沈志明主编:《加缪全集》散文卷Ⅰ,页125。“接近一点赤裸裸的现实”的诉求,无疑揭示了一个现代作家面对虚无时的孤独与无奈,但也足以让我们读出饱蕴于笔端的自信与豪情。因为,正如加缪所一再强调的:创作,是最有激情的生存,是最真实的自由,是最勇敢的反抗。

其次,通过对“为艺术而艺术”与“为人生而艺术”的辨析,加缪完成了自己的诗学批判。“为艺术而艺术”这一主张有偏激色彩,是显而易见的,遭到包括加缪在内的有使命感的文学家的批驳亦属理所当然。但值得追问的是,这种偏激背后的表达是什么?在话语层面上,“为艺术而艺术”似乎经不起推敲。作为人的精神创造,艺术与生活的联系是必然而必要的,脱离了具体生活的艺术既无所用也不可能。然而,如果稍稍留意一下这一主张提出的背景(19世纪末),我们就不得不承认它所拥有的巨大召唤力量。当艺术的功利性已经泛滥成灾,当时代的庸俗气息充斥着人们的心灵,“为艺术而艺术”呼唤的其实是久违的艺术良心,它的本旨是要“为生命而艺术”。因此,只有将唯美主义的微言大义落实到“生命”的根基上来,才会有伟大的艺术、真正的艺术。

那么,与此相应的另一个口号“为人生而艺术”情况如何呢?与前者相比,“为人生而艺术”似乎已踏实地将艺术的目标揳进了生活的裂缝,从而具有理论上的合法性。然而,艺术史的实践却恰恰告诉我们,“为人生而艺术”其实是一个似是而非的命题。所谓人生,实在是一个过于宏大的题目。那么,艺术所真正面对的是什么呢?社会。当“社会”依然显得空洞时,艺术所服务的对象就只能蜕变为阶级、集体、党派。经过这样一步步的落实,“为人生而艺术”就不无悲哀地成为集体与党派的工具,艺术的超验色彩随之黯淡无光,艺术的审美之维由此丧失殆尽。这样说来,当我们见惯了干瘪的为人生的“艺术”,当生命的灵性之光已显得几近微茫时,又怎能不转而把目光投向充盈的唯美主义艺术精神呢?在笔者看来,站在21世纪的边缘,如果说以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作家的作品早已失去了美学魅力的话,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此。

显然,与萨特等人相比,如果说加缪的“反抗的诗学”未落窠臼,正是因为他没有驻足于“为艺术而艺术”或现实主义美学的标签,而是通过对二者的深刻反思,将文学的旗帜与人的鲜活的生命联系在了一起。在诺贝尔文学奖的领奖台上,加缪尖锐地总结道:“为艺术而艺术的欺骗性就在于,它对这些人类的痛苦摆出一副一无所知的面孔,似乎对此没有任何责任。现实主义的欺骗性在于,如果它能勇敢地承认眼前众生的痛苦却又对这种痛苦加以严重的歪曲,并利用它做口实来歌颂美好的未来,那么就没有人了解实情,从而便把一切事物都蒙上一层神秘色彩”,因此,这两种理论“都在欺骗的帐幕下,远离了现实,取消了艺术”。加缪:《在雅典的演讲》,王殿忠译,柳鸣九、沈志明主编:《加缪全集》散文卷Ⅱ,页378—379。

总而言之,在“反抗”的旗帜下,加缪要追求的是一种切近真实的艺术,一种体现本然生命的精神。在这个意义上,反抗的人清醒地知道艺术的边界,也不无悲哀地洞悉自己的宿命。但是,他无怨无悔。这是因为,正如加缪所一再陈述的,反抗业已“证明它就是生命的运动本身,否认它就是放弃生活”(页316)。因此,加缪提出“我反抗,故我们在”的口号,要实现的目标就是,使经历过绝对否定和绝对肯定却屡次跌进虚无主义的“反抗”重新回到它的思想源头。而只有以艺术的名义,我们才清晰地看到,这源头在于否定与肯定的平衡之中,在于人的现实生活之中,在于个体的生存之中,更在于群体的团结与友爱之中。

同类推荐
  • 做一个孤独的散步者:跟黑格尔学人生哲学

    做一个孤独的散步者:跟黑格尔学人生哲学

    从不同的角度解读黑格尔的哲学思想,剖析透彻,逻辑清晰,论证翔实,旨在采撷黑格尔哲学中关于人生探索的思想精粹。本书对黑格尔哲学思想的论述力求深入浅出,结合各种小故事以及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使得内容变得生动有趣,避免晦涩的理论灌输和道德说教,增强图书的吸引力和趣味性,让读者对黑格尔的哲学思想有全面的了解,给读者以生活中的智慧和哲学上的启迪,让先贤的智慧成为照耀我们前行的灯光。
  • 西方思想史

    西方思想史

    全书始自希腊的古典时代,而膈追循西方思想发展的主脉展开叙述,最后归结到当代世界的重大现实问题及其前景的思想理论问题的深层根源。在横向展开上,一方面注意精英思想家和社会思潮并重,另一方面以政治、经济、法律、伦理思想为主,适当顾及其他思想,并在必要的地方指明思想发展的动力。可以相信,此书的出版有助于人们拓宽视野,推动对西方思想文化的深入研究。
  • 闭上眼睛才能看清自己

    闭上眼睛才能看清自己

    慈悲是一种爱,对家人、对朋友、对同事、对尘世间一草一木的爱。本书源于贤宗法师的人生体悟、修行心得以及讲学录,在阅读中,我们可以体验到两个特色,一是“向下”,法师分享给我们的不是高深莫测的理论,而是生活的智慧;二是“缓慢”,句句通俗易懂,紧贴内心,读来依依不舍。
  • 在历史与伦理之间:中西方德育比较研究

    在历史与伦理之间:中西方德育比较研究

    从特征看,中国的社会和教育充满了激情、理想主义、英雄主义(追求集体利益的英雄),表现为伟大、理想、超越和神圣;西方的社会和教育表现为理性、功利主义、实用主义(追求“个体”自由的英雄),特点是平凡、现实、适应和世俗。在中国,道德义愤常常是正当的,比如劫富济贫;在西方,法制理性衡量一切,尽管“市场失效”会造成“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现象。比如,曾经的中国退休工人的工资比科学家高的现象,虽不合理却合乎人情;西方的科学家工资比工人高十倍,不合人情但是合理(合法)。
  • 心智时间:意识中的时间因素

    心智时间:意识中的时间因素

    里贝特的实验揭示出在任何有意识觉知之前有一个实质的时间延迟。如果所有有意识觉知之前都有一个无意识过程,那么一个必然的事实是,无意识过程启动了我们有意识的体验,因此自由的自愿行动是在觉知到该行动意图之前被无意识地启动的。这个发现对我们理解自由意志有着极为深刻的后果。
热门推荐
  • 韩娱之爱海滔滔

    韩娱之爱海滔滔

    落魄银行职员陈俊秀外派首尔,航班上竟与韩国明星“郑氏姐妹”中的姐姐jessica擦出火花,岂料二人缘分未到竟生误会。机缘巧合之下,陈俊秀却结识了“郑氏姐妹”的krystal,并稀里糊涂的冒充起了krystal的男友,jessica得知后亦黯然神伤。三人情感纠葛将何去何从……
  • 凤凰月

    凤凰月

    自盘古开天辟地,至女娲补天造人以来,六界皆和睦相处。一朝凤鸾族神女降世,乃一代神明者也;一夕凤凰族圣君转世,误被人禁,至则冰冷无常;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终是一段落尘……火凤:只因一次古熙陨落,使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都纷纷坠入这深渊之中……冰凰:不要难过,不要回头,愿你所愿,终能实现……
  • 纨绔少年之纵横天下

    纨绔少年之纵横天下

    一个纨绔子弟由于在家的胡作非为、不学无术,导致家人讨厌他、看不起他。由于忍受不了亲爹的轻视,他愤然离家出走,立志开创一番事业。从此开始了一段传奇的故事。
  • 红尘醉。长安遗泪

    红尘醉。长安遗泪

    是否这红颜祸水的命就注定了她一辈子只能以男子的身份来生活?是否那些自以为是的人一定要把她推向祸国殃民才肯罢休?无情不似多情苦。她,只能用她那无辜的浅笑来向世人宣泄她的恨,她的怨。他,高高在上,却为她可以放下一切。他,生活在仇恨中,却因为她而心生希望。他,徘徊于权利边缘,却该愿为她出生入死。他们的情是否能把她拉出怨恨的旋涡呢?醉红尘如梦,看尽繁华路.只为那樱花凝泪遗梦长安Ps:这和历史有些出入,所以请各位不要把此和历史做一一的对应,谢谢!红尘醉第二部<婉若娇红>:http://www.*****.com/?info/6357.html某恋的第一篇完结的文,写的有些幼稚,自己也觉得不好.
  • 精怪在校生

    精怪在校生

    一个高中毕业生,在一次看羞羞网站的时候阴差阳错的上了一所匪夷所思的大学,开启了他的升级打怪之路。什么风流女鬼潘金莲,什么一代美人陈圆圆,统统到我的怀里来。
  • 凡本是仙

    凡本是仙

    六道,万界,轮回几世几生!爱恨,情仇,纠缠何去何从!凡尘,大道,何惧诛天弑地!这是坎坷的命运,这是宿命的轮回,这是纠缠的爱恨,这是一介寒士化腐朽为神奇的永世永生!穿万界,观六道,品轮回,尽在《凡本是仙》!
  • 梵生花

    梵生花

    五十年后一桩接一桩的灭门凶案,揭开了五十年前尘封在荒山孤冢里的秘密。她在惊雷中醒来,拖着早已破碎的躯体,路过了少女虚实重叠的梦境,在每一个阴雨绵绵的夜晚,她都哼着古老的小曲,从糜烂的血肉里催开一朵朵漆黑的复仇之花。你在追逐真相,死亡在后面追你,这是条死路,真相越近,死亡越近,最后,我们都将死去。
  • 超级逆天坑爹系统

    超级逆天坑爹系统

    平凡,这是一个人名,人如其名一生平淡无奇,普普通通的一个高中学渣。有一天忽然因祸得福,获得了一个系统,从此平凡开始了逆天之旅!
  • 一见钟情:女汉纸的大总裁

    一见钟情:女汉纸的大总裁

    一眼,他就看出她的与众不同。消失两个月,再次相见,他已是她眼中的陌生人,”为什么,装作不认识我?你知道这两个月因为你我有心痛吗?如果你要拒绝我,告诉我就是,为什么要不辞而别?“他的语气中满含怒意与心痛。”拜托,爷本来就不认识你。现在碰瓷的都这么猖狂吗?“她不以为然:”放开你的手,爷还有急事。“多年后,她满脸笑容:”总裁大人,幸好,当初你没有放手。“”就算将我的手臂斩断,那脱离躯体的手臂也会紧紧拉住你。“他一脸隆重。昼夜虽不会重合,他与她,却永世不分离。
  • 上古通天塔

    上古通天塔

    两千年前,原大陆主宰种族炎夏人建立通天塔,妄图沟通神域,没想冒犯神威,神罚世人,九天神雷横扫大陆,生灵涂炭,大陆破碎,三分天下。两千年后,原大陆荒芜,诺伊大陆与哈里拉大陆兴盛。在东大陆哈里拉的彩虹田野,一心只想当个匠人的轩辕慕夏却遇城市扩建,家园被毁从此背井离乡。为求生计加入佣兵团的慕夏随团出海,才发现世界如此之大。但还来不及感悟世界的伟大,惊闻西大陆枕戈待旦准备征服东大陆。一场攸关东西大陆和平的大陆之战开启,阻止战争的希望竟然牵引出神罚之秘?不料发动战争的至尊帝麟,野心竟不止于此,他居然是想重构通天塔,偷渡神域后门:神之庭院,去完成一个惊天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