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86800000039

第39章 跨区流动:影响与播散(1)

1.中日影像文化交流中的爱恨情仇

潘天强潘天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

引言

2013年,日本政府把钓鱼岛收归国有,引发了中日建交以来最激烈的外交冲突,以至于两个亚洲大国几乎中断了正常的外交往来。中国民间也曾引发了大规模的抗日示威游行,甚至出现了砸日本车、打死车主的事件。就在两国情绪激烈对抗的状态下,日本著名动画大师宫崎骏2013年7月20日在他的新作品《起飞了》上映时接收日本共同社的专访,表示“战争是不对的,这一点当时(二战前)的日本人也一开始就知道。即便如此,日本人还是选择了战争的道路。”他继续说:“历史上领土问题一直靠战争解决。因此(为了避免战争)只能搁置争端。与中国也成为朋友为好。”《中华时报》,2013年7月21日。在中日两国的交流史中,这种逆潮流而动的声音常常是由民间的智者发出来的。如何走出中日交流的困境,除了国家的外交智慧外,梳理中日关系的历史,尤其是剖析中日影像文化交流的历史,可以看到许多具有启迪意义的亮点。

一世界文化格局中的中日关系

19世纪鸦片战争以来,西方文化伴随的枪炮和血腥逐渐渗透中国这一封闭多年的土地。东西两种文化在近两个世纪的不断碰撞中,中国在慢慢地觉醒、复苏和赶超,终于在二十一世纪之初全方位地屹立在世界大国的舞台上。随着全球化和市场经济在中国被普遍认同,文化的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保持民族文化的精髓和借鉴外来文化优势之间的讨论一次又一次被提出,而一次又一次地无果而终。当近年来文化产业这个名词被广泛流传之时,一种既可以传播文化信息又可以带来经济效益的研究课题成为热门话题。

一个多世纪以来,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之大可以说有脱胎换骨的趋势。对中国影响最大的西方文化可以大致划分为三块:美国、欧洲和日本。整个二十世纪,美国作为世界最强大的经济体,他以一种强势文化的姿态把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通过一切手段推向世界。比如在二战以后,强行让日本接受美国式的政治体制,以强势的经济使得英语成为世界的通用语言,它通过对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垄断,迫使全世界以美国式的方式进行传播和交流。但是由于美国本身是一个文化大杂烩,文化的根基很浅。虽然强势经济可以帮助美国传播她的价值观和文化,但这种文化的生命力是有限的,不能深入人们的内心深处。比如现在对中国影响最大的、贴着美国标签的,不过是满街的麦当劳和过眼就忘的好莱坞大片。

欧洲在文化上对中国的影响是巨大的,除了鸦片战争英国用炮舰打开了中国封闭已久的大门,在文化上可以说彻底改变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五四运动提出的“打倒文言文,提倡白话文”,按照欧洲人的发音规则建立起来的汉语拼音体系,以及按照西方语法建立的现代汉语,从根基上改变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中国古代千年以来使用的词汇和范畴大部分被外来的所替代,从文言文到白话文的巨大变化使中国和世界交流有了共同的语言和思维方式,但也基本切断了自己和祖先交流的基本能力。世界上任何民族在语言上短时间发生如此巨大变化的还没有先例。接下来,在德国产生的马克思主义,通过俄国革命来到了中国。中国人在法国革命的狂热和乌托邦的影响下,建立了新的国家和政权。以一种比苏联人还要大胆的气势进行了一场失败了的经济革命和一场同样是失败了的“文化大革命”之后,中国终于回到了美国人尊崇的实用主义,为市场和资本的全面铺开提供了社会和文化上的准备,并且在不到三十年的时间,一跃成为世界经济的强国,让西方社会瞠目结舌。然而经济的迅速强大并没有带来国民幸福感的大幅度增加。其中文化的不适应是一个巨大的障碍。欧洲文化虽然可以改变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但中国文化的根基对欧洲文化的排斥依旧在发生作用。

日本作为中国的近邻,长期以来就有剪不断理还乱的文化和感情上的纠葛。古代日本从强大的中国全面学习了中国文化。明治维新以后,日本有一段脱亚入欧的运动。甚至废除了传统的春节,把西方的元旦当作法定新年,到现在变得异常尴尬,西方人的新年是圣诞节,而把元旦作为新年的只有日本一家。日本近代对西方的崇拜可以说到了疯狂的地步,甚至有人提出要引进西方的人种。这种引进也的确带来日本的强大和繁荣,在打败中国北洋水师和俄国太平洋舰队后,日本一跃成为和西方列强平起平坐的军事强国。接下来半个世纪可以说日本与中国的爱恨情仇表现得淋漓尽致。在1917年俄国革命成功以后,一批日本激进的知识分子首先引进了马克思主义。据说当时在东京街头坐满了身穿燕尾服,喝着咖啡的左翼青年,他们以模仿马克思的穿着为荣。众多的中国留日学生把马克思主义带到了中国,在中国形成了一股声势浩大的左翼浪潮。后来成为中国大一统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随着日本军国主义的崛起,日本试图以强大的军力和血腥的屠杀统治亚洲和世界的梦想在全世界人民的奋力反抗下灰飞烟灭。二战以后,日本在经济上重新崛起,迅速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在文化上也以极具创新的姿态和坚守传统的隐忍,形成了独具风格的民族文化,对周边国家产生了巨大影响。中日关系也就是在这样一种状态下,时而掀起高潮,时而跌入低谷。

中国人或者东亚人谈起日本,首先想到的就是二十世纪日本军国主义给东亚人民造成血与火的战争灾难,一战和二战期间,太阳旗所到之处无不是血雨腥风,生灵涂炭。对中国来说,日军侵华期间,几乎每一个家庭都有被日军杀戮或破坏的深刻记忆。从经济发展来看,日军的破坏从国家到家庭,战前的财富完全被战争化为灰烬,财富的重新积累几乎全部从抗战胜利以后重起炉灶,国家和个人的经济发展至少被拖后了二十年。然而战后日本政府不认错、不忏悔、不赔偿的三不政策,以及靖国神社问题、南京大屠杀问题、教科书问题、慰安妇问题、钓鱼岛问题,日本政府的态度一次又一次激怒了中国人和东亚人民。使得日本的国际形象不断降低,中国民间的反日情绪时有高涨,两国人民之间的不信任也越来越严重,中日关系几乎到了冰点。

然而中日两国文化上的亲近感,使日本人的审美观与习俗比较容易获得中国人的认同。日本的服饰、饮食、起居和园林等都具有东方美学的含蓄、典雅和温馨。这些在日本电影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由于战争和战后冷战的关系,中国人接触日本电影很晚。“文革”以前几乎没有日本电影,中国电影中的日本鬼子基本上都是脸谱化的形象,并没有反映日本人的真实面目。最早大规模引进日本电影还是“文革”时候作为批判电影的那几部宣扬军国主义的影片,如《啊!海军》、《三本五十六》、《日本海大海战》和《军阀》。当时这些影片会引起老一辈中国人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愤恨,但是大多数年轻人却在空虚的精神生活中添加了一些对日本军人的正面记忆。比如所谓“江田岛精神”在当时也成为一个流行名词。在改革开放后的1980年前后,《望乡》、《追捕》、《人证》、《沙器》以及后来的《生死恋》、《伊豆的舞女》等一大批日本影片在中国各大城市放映,日本通过这些影片将现代社会的生活景象全面展示给中国观众。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人第一次从电影中感受到了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在人们的头脑中开始对“四个现代化”有了一些形象上的认识。那些日本演员:高仓健、山口百惠、栗原小卷等都成了年轻人疯狂崇拜的对象。日中关系进入一个蜜月期。随着电视的普及,日本的许多电视剧《姿三四郎》、《排球女将》《血凝》感动了真正一代人,日本动画片也进入少年儿童的视野,《机器猫》、《铁臂阿童木》、《聪明的一休》、《名侦探科南》等,那些亲和、正直、聪明的形象着实在那一代的儿童中埋下了美丽善良的种子。加之中日经贸关系日益密切,大量造型优美和质量上乘的日本电器进入中国消费者的家中,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中日蜜月期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

中日关系的变化大概是九十年代以后,随着靖国神社事件、慰安妇事件、历史教科书事件等不断发酵,中日关系逐渐由热变冷,呈现经热政冷的状态。中日民间关系也变得异常脆弱和敏感。但是随着中国盗版光盘的大量泛滥,一些过去看不到的日本电影也被许多电影发烧友买到,而数码技术的飞跃发展,从网络下载的电影越来越多。日本电影的神秘面纱也渐渐被揭开。这几年日本电影新一代导演的崛起,日本电影中暴力、色情、变态的内容开始使中国主流社会对日本电影的看法有了改变。对于日本歌颂战争的影片更是引起许多中国人的反感。如何看待这些战争影片的确需要我们有一个冷静的思考。

二早期的中日电影交流

日本电影工业的建立比中国要早。1896年爱迪生发明的“电影视镜”传入日本,而真正的电影是从1897年由稻胜太郎及荒井三郎等人先后引进爱迪生“维太放映机”和卢米埃尔兄弟“活动电影机”开始的。当时,小西六兵卫也购入摄影机,在这一两年间输入了放映机和影片,并在全国巡回放映,称为活动照相,并沿用这一名称至1918年。从1899年开始,日本开始自己摄制影片,以纪实短片为主。《闪电强盗》将当时社会上流传广泛的新闻话题搬上银幕,被认为是最早迎合时尚的故事片。日本民族电影发展的最初阶段,虽然有衣笠贞之助拜访苏联蒙太奇大师,也有沟口健二模仿德国表现主义,但日本电影还是更多地接受了美国电影的影响。1910年代末,曾在托马斯·哈伯·英斯的指导下当过演员的栗原·托马斯从美国带回来“分镜头剧本”的方式,从派拉蒙回来的小谷·亨利又带来了摄影和剪辑技术等,这些使日本人逐渐懂得了如何去制作一部影片。二十年代初,美国电影企业联艺、派拉蒙、环球和福斯等公司开始在日本设立了分公司,更加剧了他们对于日本电影的影响。日本的电影企业,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按照美国电影企业组织起来的,即围绕着制片厂系统的电影企业。有始建于无声时代的“日活”、“松竹”两个最老公司,“东宝”创建于三十年代,“大映”创建于战争期间。这种制片公司的体系最明显的标志之—,就是成批量的生产。日本在二十年代末和三十年代初,每年固定生产400部以上的影片,仅次于好莱坞黄金时代。

说到早期日本电影对中国的影响,最有力的证明就是鲁迅。这也是最早见诸文字的关于日本电影的描述。鲁迅在1922年的杂文集《呐喊》自序中写道:

因为这些幼稚的知识,后来便使我的学籍列在日本一个乡间的医学专门学校里了。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我已不知道教授微生物学的方法,现在又有了怎样的进步了,总之那时是用了电影,来显示微生物的形状的,因此有时讲义的一段落已完,而时间还没有到,教师便映些风景或时事的画片给学生看,以用去这多余的光阴。其时正当日俄战争的时候,关于战事的画片自然也就比较的多了,我在这一个讲堂中,便须常常随喜我那同学们的拍手和喝彩。有一回,我竟在画片上忽然会见我久违的许多中国人了,一个绑在中间,许多站在左右,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据解说,则绑着的是替俄国做了军事上的侦探,正要被日军砍下头颅来示众,而围着的便是来赏鉴这示众的盛举的人们。

这一学年没有完毕,我已经到了东京了,因为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鲁迅:《呐喊》,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页3。

1926年鲁迅又在《藤野先生》一文中再次提到这件事。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鲁迅:《朝花夕拾》,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页66。

鲁迅1904年9月进入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习(二十三岁),1906年3月从该校退学,是第一位到仙台留学的中国学生。从《藤野先生》一文的描述看,鲁迅看到的电影正是日本摄影师和法国百代公司的摄影师拍摄的1904—1905年日俄战争的纪录片。

鲁迅被这画面深深刺痛,剧烈到改变了原来的救国观,悟得“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并由此放弃了学医济世的打算,改为投入文艺以求改变国民精神的活动——因此几乎可以说,神奇的电影,对伟大鲁迅的出现,是有强大推动的力量的,甚至可以说是电影为中国造就了一个文化战士和旗手。文中鲁迅所表露的爱恨情仇可以体现中日关系中一切情感要素:对藤野先生和所有善良日本人民的爱,恨那些面对同胞被杀而作看客的麻木的中国人,包括他自己。情感的交结让鲁迅最终弃医从文,开始成为拯救灵魂的战士。仇恨那些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虽然这时还是一战刚刚结束,但是中日两国的交恶已经开始了。

同类推荐
  • 摄影大师与摄影艺术(新编科技知识全书)

    摄影大师与摄影艺术(新编科技知识全书)

    面对浩瀚广阔的科普知识领域,编者将科普类的内容归纳总结,精心编纂了一套科普类图书,使读者能够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科普知识,以便解开心中的种种谜团。阅读本套图书,犹如聆听智者的教诲,让读者在轻松之余获得更加全面深刻的理论教育,使自己的思想更严谨,更无懈可击。相信每一个看过这套书的读者都会为之受益。
  • 粉墨留痕:新中国节目单和入场券珍藏故事

    粉墨留痕:新中国节目单和入场券珍藏故事

    即使不看文字,只翻阅那一张张由旧至新的节目单,新中国的演出乃至文化的发展也如同电影般幕幕现前——这本书就是一部纪录片,真实、生动、有趣。收藏者,可以按图索骥,作为鉴赏参考。演艺人,可以从观演述评中听到一位懂戏的观众的心声,设计者,可以在一张张节目单和入场券上描摹出角动心灵的下一张海报,史学家,可以从故事里读出北京甚至中国的演艺微观史,我们,最普通不过的你我,可以学着像作者一样,亲近演出艺术,享受多彩人生。
  • 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

    由于山陕、河北两地人民在语言、美学风格等方面有差异,到北京和河北演出的山陕梆子必然发生河北化,这成为河北梆子诞生的基础。河北化的山陕梆子即河北梆子。在乾隆盛世,歌舞升平,物阜民丰,为了迎合清朝统治者之所好,全国各地的戏曲班子纷纷进京献艺,形成了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局面。乾隆三十九年以前,山陕梆子在北京戏坛并无太大的影响,直至著名的秦腔艺人魏长生进京演出,才使局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河北梆子》适合大众阅读。
  • 古代戏曲小说研究

    古代戏曲小说研究

    本书精选了徐先生古代戏曲小说研究中最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33篇。这些学术论文对其中的许多重要问题和重要环节提出了独到而深刻的见解,体现了徐先生的治学特色和学术贡献。
  • 甲骨、牙角器、偶像鉴赏及收藏

    甲骨、牙角器、偶像鉴赏及收藏

    所涉及的鉴赏及收藏内容包括碑贴、鼻烟壶、古代茶具、古兵器、乐器、古代瓷器、古代家具、古代酒具、古代书画、玉器、古金银器、古钱币、古青铜器、古铜镜、古砚、银币、古董、钟表、古化石、画像石画像砖、甲骨、牙角器、偶像、连环画、名石、扇页、石雕、唐三彩、陶器、陶俑、铜鼓、图书、古代瓦当、文房四宝、印章、玺印、古今邮品 纸币、票券、珠宝、竹刻、木雕、漆器、紫砂等,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各种知识。图书内容翔实,通俗易懂,是广大古玩鉴赏及收藏爱好者的最佳入门书籍。
热门推荐
  • 无限神戒

    无限神戒

    地下拳坛的王者,得到了一枚可以穿梭时空无限神戒,从此开启了截然不同的变强之路。寻秦记、生化危机、天龙八部、风云、仙剑奇侠传……一边邂逅各界美人,碾碎各种遗憾,一边在都市恣意逍遥、挥金如土,做一切男人们都想做的事情。
  • TFboys的萌系公主

    TFboys的萌系公主

    他们,是红透半边天的TFboys;她,是可爱贴心的软萌少女。当她遇上小凯与千玺,陷入爱情漩涡。因他人嫉妒,一个计划产生......他,毫不知情;她,伤心离去。3年后,她和她的骄傲,霸气归来!3年前的真相,浮出水面......
  • 吴天传奇

    吴天传奇

    这是个以剑为主的世界。本为地球修真者的吴天,在突破金丹期的时候忽遭从天而降的雷劫被带到异界,重生于将门子弟身上。掌握着无数这个世界奉为神级的剑技,还有这个世界中人无法理解的神奇医术,本身却是武道低下体质。吴天将用什么方式来创造属于自己的传奇?
  • 大明使者之皇朝崛起

    大明使者之皇朝崛起

    凌振明,本是元末明初很一般的京商之子,而他却是一个朝代使者;本是一名体质弱、命不过志学之年的他,去成了诸位时代英豪的梦魇;灭了蒙古百万雄师,加剧了元朝的灭亡的同时也使得蒙古再无能力反扑;帮朱元璋取得了天下的同时也成了他挥之不去的梦魇;高丽君王怕他,倭寇天皇敬他,波斯教主有求于他;是时代的机遇铸就了他,也是他造就了大明皇朝的崛起!
  • 逃不开

    逃不开

    如果有一天当你睁开双眼,发现自己所熟悉的世界都变得越来越复杂,你会准备怎么做?是选择试图改变?还是选择自欺欺人?然而,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学会坚强,学会孤独,学会一个人自己去面对。本书中的女主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尘世中,真真假假几乎迷乱了她的眼。所幸,她遇到了安紫夏,陪在她身边不离不弃……所幸,她遇到了墨宸轩,这个谜一样的少年让人捉弄不透,但他让所有人值得钦佩的是,他用自己的智慧破了一宗又一宗看似没有任何破绽可寻的案件……所幸,她遇到了灵猫球球,在他们遭到危险的时候,它总会不惜一切护自己周全……最后,唐雨妃告诉自己:只有自己学会了无坚不摧,才不会被敌人轻易的击垮!
  • 都市超级强者

    都市超级强者

    传奇兵王回归都市,本想安逸的上上大学,过点正常生活,却不想卷入各种权利的斗争漩涡,为华夏,为亲人,为众美,为兄弟,他不惜重新拿起封存的“剑刃”,一路喋血,浴血奋战,征战八方!
  • 千幻逆神

    千幻逆神

    穿越国度只为那一抹悸动,穿越轮回只会寻找几世记忆,穿越介界寻求所有的答案。我命由我定,虽身负天命,心不干!血瞳变一朝逆神遨游九天幻成法斗千变万化紫龙逆天游戏世界谁与争锋天人合一星辰浩瀚一切迷雾皆晓之
  • 绝宠狂妻:定不负你

    绝宠狂妻:定不负你

    (原名:心锁情)他,是黑宸帝国的统治者,他可以为她斩友情,断桃花,甚至为她放弃整个帝国,只博她一笑;她,亲人的背叛,好友的狠毒,却依旧站却中央。她说:“三月桃花不如君一笑,可否把面具摘下?”他说:“腊月梅花不如你,可我凭何摘下它?”两个毒舌相撞,就如火遇见爆竹,一碰就炸,想同归于尽,欲知下文,请听下回分解。(此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绝品相师

    绝品相师

    神秘高手萧辰因回归都市,处心积虑退婚不成,反成了美女总裁老婆的保护神。从此风情妖媚的女老板,清纯可人的校花妹妹,英姿飒爽的警花姐姐,各路美女纷至沓来,谱写了一段段独属神级高手的风流韵事。
  • 永恒的禁

    永恒的禁

    叶冥被神秘男子带到永恒大陆,本想完成约定的叶冥却被卷入一场天地浩劫,是随波逐流还是逆天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