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电影海外传播及其影响研究
黄会林
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技、通讯、交通技术的日新月异不断推动着全球化进程。全球化的一个重要后果就是,各种文化的交流、碰撞、影响和渗透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电影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全球化背景下,不同国家和地区电影艺术、电影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和深入。基于对当今世界文化总体格局的考察,我们曾提出“第三极文化”理论设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第三极电影文化”构想。“第三极电影文化”旨在使中国电影真正成为“第三极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弘扬和传播“第三极文化”所代表的核心价值和民族精神,在提供休闲娱乐、审美愉悦和艺术享受中重塑全民族文化自信,建构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同时,在此基础上,“第三极电影文化”要使代表和反映“第三极文化”的电影作品真正走向世界,为世界观众所共享,使其与欧洲电影、美国电影及其他各国电影一起为构建和谐的世界文化,建设人类美好精神家园做出应有的贡献。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首先把中国电影向海外传播,让中国电影真正走向世界。
一历史:中国电影海外传播曾经的辉煌
中国电影海外传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有数据显示,二十年代和四十年代,共有18部国产影片进军美国、英国、苏联、新加坡、越南、缅甸、菲律宾等国家和香港、澳门地区。1934年,蔡楚生导演的《渔光曲》在莫斯科国际电影节获奖。这是我国第一部在国际获奖的故事片。此外,差不多同一时期的古典名剧《庄子试妻》,评剧武生戏《四杰村》,故事片《莲花落》、《城市之夜》、《母性之光》,古装片《西厢记》,《姊妹花》,《三个摩登女性》,《天伦》等影片都曾在海外上映,有的引起不小轰动。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中华女儿》、《钢铁战士》、《白毛女》、《新儿女英雄传》、《人民的战士》、《智取华山》、《梁山伯与祝英台》、《鸡毛信》、《神笔》、《女篮五号》、《祝福》、《边寨烽火》、《老兵新传》等影片,六十年代的《五朵金花》、《聂耳》、《革命家庭》、《非洲之角》、《小蝌蚪找妈妈》、《人参娃娃》、《大闹天宫(上集)》等影片,七十年代的《小号手》、《东海小哨兵》、《地雷战》等影片,八十年代的《小花》、《舞台姐妹》、《农奴》、《苗苗》、《天云山传奇》、《归心似箭》、《四个小伙伴》、《阿Q正传》、《三个和尚》、《猴子捞月》、《陌生的朋友》、《泉水叮咚》、《一盘没有下完的棋》、《黄土地》、《边城》、《月光下的小屋》、《昆虫世界》、《良家妇女》、《老井》、《山水情》、《红高粱》、《晚钟》等影片,九十年代的《黄河谣》、《本命年》、《菊豆》、《芙蓉镇》、《大红灯笼高高挂》、《过年》、《秋菊打官司》、《心香》、《香魂女》、《血色清晨》、《四十不惑》、《双旗镇刀客》、《妈妈》、《天堂回信》、《霸王别姬》、《火狐》、《炮打双灯》、《红粉》、《黑骏马》、《红樱桃》、《二嫫》、《阳光灿烂的日子》、《摇啊摇,摇到外婆桥》、《鸦片战争》、《变脸》、《红色恋人》、《红河谷》、《永乐大钟》、《一个都不能少》等影片都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得过各种奖项。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影开始在世界电影艺术舞台上展示自己的风采。这些电影之所以能够走向世界,获得认可,根本原因在于大部分电影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中国民族电影艺术风格,堪称“第三极电影”的代表。
中国电影走向世界,是实现“第三极电影文化”目标的内在要求,也是几代中国电影人的艺术理想。直到今天,许多电影人还在为此而努力。中国电影要走向世界,除了坚守民族文化本性,还需要吸收和借鉴包括欧洲电影、美国电影及其他各国电影在内的有益经验,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在2000年香港“第二届国际华语电影学术研讨会”上,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大卫·鲍威尔(DavidBordwell)教授在他提交的论文《跨文化空间:华语电影即世界电影》(InterculturalSpaces:ChineseCinemaasWorldFilm)中,有这样一段话:“直率地说,中国电影是属于中国的,但它们也是电影。然而,电影作为一种强有力的跨文化媒介,不仅需要依靠本国的文化,同时也需要吸收更加广泛的人类文明,尤其是分享其他文化的成果。只有具备了吸收不同文化的能力,中国电影才能真正冲出国界并为全世界观众所接受。”“第三极电影文化”旨在用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独特的中国民族电影艺术风格,并同时包容各种文化的中国电影与世界各国电影一道构成丰富多彩、和谐共生的世界电影文化,推动世界电影文化朝着更加文明、健康、理性,符合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方向发展,这是“第三极电影文化”的终极目标。但是,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当下中国电影海外传播遭遇了一定的困境。
二现状:中国电影海外传播的困境
1.中国电影海外传播总体情况
(1)中国电影总体影响力与中国的大国地位还不相称,但在缓慢提高。近两年的数据调查发现,中国电影国际影响力与中国的大国地位依然还不相称。但是2012年与2011年的数据对比有所变化,对中国电影不感兴趣的受访者比例由19%下降到9%,说明外国观众对中国电影的兴趣在增加,中国电影国际影响力有所提升。此外,在观看数量上提高了六个百分点,在观看方式上走进电影院看中国电影的外国观众增加了5%。这些数据说明中国电影的海外影响力在增长。
(2)中国电影故事令海外观众感到纠结,编剧水平有待提高。中国电影故事是外国观众最感兴趣的因素之一,也是观众感到最难以理解的因素。2012年调研数据显示,有31%的受访者认为中国电影故事非常有特点,是中国电影的重要标志。但是高达51%的外国观众认为中国电影最需要改进的因素是电影故事。还有接近50%的受访者认为中国电影故事逻辑混乱,难以理解。不能否认这其中有文化隔阂、语言交流障碍方面的原因,但是中国电影想扩大国际影响力,编剧水平亟待改进。一方面,不能走纯粹模仿的路子,穿中国人的衣服演外国人的故事,陷入好莱坞的价值观陷阱,造成故事逻辑混乱;另一方面,也不能闭门造车,钻进民族主义的牛角尖,令外国观众感到理解困难。中国电影国际影响力的扩大,需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豁达态度,在文化交流与碰撞中发现并传播中国文化精髓。这也正是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所倡导的“第三极文化”理论的核心部分。
(3)中国喜剧片发展势头良好,成为功夫片、动作片之外最受欢迎的片种。功夫片、动作片历来是中国电影在海外最受欢迎的类型。长期以来,中国电影的其他类型都难以得到外国观众的关注。2012年调研数据显示,随着近年来中国喜剧片的发展,这种状况有所改变。中国喜剧片的发展成绩有目共睹,一些小成本但非常有特色的国产电影在国内屡屡创下票房奇迹;这种现象在国外也得到了回应。调研问卷中,通过对所有中国的类型电影打分排名,喜剧片成为动作片和功夫片之外最受欢迎的类型片,得分排在第三位。相对于依靠语言和剧情取胜的影片类型,喜剧片和功夫片一样可以依靠动作和表情讲述故事,超越文化和语言的障碍,在国际传播中具有优势。因此发展喜剧类型电影是中国电影扩大国际影响力的有效途径。
(4)2012年调研问卷设置附加题目,请受访者写下一个有关中国电影的关键词,可以是演员、导演,也可以是电影片名或任何有关中国电影的词汇。答案显示,中国电影的国际影响力在向纵深方向发展。中国大陆文化的影响力逐渐超过中国台湾和香港,成为华语文化的主流。华语电影作为一个整体正被海外观众接受。
在1117份有效问卷中,共有575位受访者写下了有关中国电影的关键词,其中有不少受访者写下了多于一个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中,出现频率最高的男演员是成龙,有101次;其次是李连杰和李小龙。出现频率最高的女演员是章子怡,有21次;其次是巩俐和范冰冰。出现频率最高的导演是张艺谋,有32次;其次是李安和陈凯歌。出现频率最高的电影是《英雄》,有11次。上榜的内陆电影包括《失恋33天》、《赤壁》、《南京!南京!》、《人在囧途》、《画皮》等,共24部。有些外国观众还观看了《暖》、《活着》等文艺片。上榜的香港电影包括《功夫》、《无间道》、《英雄本色》、《叶问》等7部。台湾电影有《不能说的秘密》、《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2部。合拍电影《色·戒》、《长江七号》、《卧虎藏龙》等都在关键词行列。
这些数据显示,外国观众对中国电影不再局限于几个武打明星或者几部功夫影片。随着中国电影越来越多地走出国门,外国观众对中国电影的了解不断加深。
2.中国电影海外传播困境分析
(1)海外传播影片类型之困
中国电影海外传播影片类型存在较为严重的结构失衡。2012年,共计29个制片单位、59部影片销往80个国家或地区。从影片类型看,销往海外的影片包括动作(功夫、武打)片、爱情(剧情)片、战争(历史、灾难)片、喜剧片、动画片、惊悚悬疑片、奇幻片、文艺片等八个主要类型。总体来看,影片类型较为丰富多元,但不同类型影片数量、比重存在较大差异。数量最多的是动作片,有23部,占总数的39%;其次是爱情片,有10部,占总数的16.9%;其余类型影片都在7部以下;最少的是文艺片,只有2部,占总数的3.3%。
这似乎延续了国产各类型影片中动作片在世界电影市场一贯的辉煌,也仿佛证明了动作片在各类型国产影片中的显赫地位一如既往地坚不可摧。但仔细分析不难发现,23部销往海外的动作片获得的4.4亿票房收入中,3.7亿多即84%以上是由《十二生肖》、《消失的子弹》、《富春山居图》、《逆战》、《一代宗师》、《血滴子》6部影片贡献的,其中《十二生肖》一部海外票房收入就达1亿元。其余17部影片除少数几部票房收入在1000万以上之外,基本上多则400万左右,少则几十万、不足十万甚至更少。《杨门女将之军令如山》、《画壁》海外票房收入不足万元。从传播区域来看,销往美国的动作片有7部,欧洲5部,东南亚和东北亚地区21部,港澳台地区10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5部。动作片国际传播主要市场在亚洲及港澳台地区,而在最具世界影响力的美国和欧洲电影市场,动作片数量相对较少,不及上述两个地区的40%。可见,真正能够获得一定海外票房收入并产生较大国际影响力的动作片屈指可数,大部分动作片在推动中国电影国际传播方面发挥的作用极其有限。
(2)海外传播影片获奖之困
每年有几百部次的中国影片在海外参加各类影展及电影节,也有一些影片和影人获得各类奖项,但从总体上看,存在以下问题。
1)国际知名电影节获奖少。以2011年为例,当年中国电影在海外获得的82个奖项中,除《桃姐》中的叶德娴在第68届威尼斯电影节获最佳女演员奖外,其他奖项无一来自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等国际知名电影节。
2)所获奖项分量不够厚重。在82个奖项中,最多的奖项是演员奖,包括最佳男/女主角/配角奖、最佳演员奖等,共23项,占总奖项的四分之一以上。最佳影片奖5项,占总奖项的6%;最佳导演奖占12%;剧本奖则更少,只有3项,占总奖项的3.6%。这表明,在参赛的电影节中,演员表演获得了一定程度的认可,影片、导演、剧本这些构成电影核心竞争力的要素还未获得较大认可。从整体上讲,中国电影在参赛的电影节中还不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3)获奖影片类型比例失衡。获奖影片包含了剧情片、动作片、惊悚悬疑片、历史传记片、爱情片、儿童片、文艺片等十几个类型,但剧情片和动作片在获奖影片数量和奖项数量上占绝对优势。在45部获奖影片中,剧情片14部,占获奖影片总数的31%;动作片8部,占获奖影片总数的17%。这两种类型的影片之和占到获奖影片总数的近一半。在全部82个奖项中,剧情片获15个奖项,占总数的18%;动作片获23个奖项,占总数的28%,这两种类型影片所获奖项之和占总奖项的近一半。动作片依然是2011年中国电影海外获奖的绝对大户。
4)获奖地区分布不均。在港澳台地区获奖项最多。参赛影片31部次,有21部次共获40个奖项。也就是说,整个2011年中国电影在海外所获82个奖项中,有近一半是在港澳台地区获得的。除了《桃姐》在威尼斯电影节获奖外,中国电影几乎与真正具有较大国际影响力的欧洲、美洲电影节奖项无缘。
(3)海外传播影片投资结构之困
1)销往海外的影片以大成本、大投入、大制作影片为主,呈现出明显的“大片路线”。从国内影片生产情况看,一般把投资1000万以下的影片看作小成本影片,投资1000万—3000万之间的为中型成本影片,3000万—5000万之间的为中高成本影片,5000万—1亿为较高成本影片,超过1亿一般就可称为大成本、大制作的国产大片。2012年销往海外的影片中,近80%的影片投资在5000万以上,其中约45%投资在1亿以上。有6部影片投资在2亿以上,甚至出现了《金陵十三钗》这样投资6亿(近1亿美元)的“巨片”。这样的投资已经开始接近好莱坞大片的投资规模。
2)不同类型影片投资比例分配差异明显。动作片在海外传播数量上占绝对优势,因此动作片投资占总投资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各类型影片,约为50%。投资超过1亿的18部影片中有10部是动作片。战争(历史、灾难)片投资规模也较大,有5部投资在1亿以上。这一方面是由于动作片、战争片本身对特技、场景、场地、设备、编导及演员阵容等要求相对其他类型影片更高、更复杂,投入成本自然相对较高;另一方面由于动作片、战争片这些所谓的国产大片近年来在海外电影市场比较受欢迎,也吸引了一些投资者、制片方不断加大对这些类型影片的投入。文艺片投资比例最小,一方面与该类型影片本身对投资需求相对较低有关;另一方面由于这类影片目前还很难真正获得世界电影市场认可,导致投资者、制片方投资兴趣相对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