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85800000017

第17章 《说文》会意字取象—表词模式及分析(5)

按:“引水於井”必要经过打水工具及于水的过程,因此“及水”成为“汲”的方式。“水”不但是“及”的对象,而且是“汲”的受事。

(2)施事+相关动词性字素

同(1)相对应,这儿的施事有的仅仅是相关动词性字素的施事,而非会意字所表动词的施事。这类情况较少。如:

睡,坐寐也。从目、垂。(《说文·目部》)

按:“垂”亦声。“坐寐”就是坐着打瞌睡。“目垂”是描写打瞌睡时的情态。“目”是“垂”的施事,但不是“睡”的施事,“睡”的施事应该是人。

但大多数情况是,构形字素中的施事不但是相关动词性字素的施事,而且是会意字所表动词的施事。如:

攴,朋侵也。从攴从羣,羣亦聲。(《说文·攴部》)

按:徐锴《说文解字系传》:“史云‘羣盗’,此意也。”又《说文·部》:“攴,小擊也。”“”意为“朋侵”,亦即“羣盗”,“攴”为“侵”、“盗”的方式、手段。“羣”为“攴”的施事,亦为“”的施事。

雊,雄雌鳴也。雷始動,雉鳴而雊其頸。从隹从句,句亦聲。(《说文·隹部》)

按:姚文田、严可均《说文校议》:“当作雄雉鸣也。”王筠《说文解字句读》依《诗·小弁》疏引改“雊其颈”作“句其颈”。《说文·句部》:“句,曲也。”“雉鸣而句其颈”实际上是“雉句其颈而鸣”,“句其颈”是“雉鸣”的方式,雄雉求偶期间,弯着颈子大声地鸣叫。会意字中,“隹”不但是构形字素“句”的施事,而且是整字“雊”的施事。

車,車搖也。从車从行。一曰衍省聲。(《说文·車部》)

按: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車摇也。从車,从行,會意。”车行而摇晃,“车行”表“摇”的原因。“車”不但是“行”的施事,而且也是“”的施事。

(3)相关动词性字素的修饰限制概念+相关动词性字素

这是以相关动词性字素及其修饰限制概念说明会意字所表动词的方式等的,修饰限制概念的组合。如:

討,治也。从言从寸。(《说文·言部》)

按:徐锴《说文解字系传》作“从言、寸”,注云:“寸,法也。奉辞伐罪,故从言,此会意也。”“討”意为整理、整治。《左传·宣公十二年》:“其君无日不讨国人而训之。”杜预注:“讨,治也。”治理、整治仅与“言”相关,“討”的造意实际上是依法以言而治也。“依法(寸)”是“言”的方式,“依法以言”又是“討”的方法。

役,戍邊也。从殳从彳。(《说文·殳部》)

按:徐铉曰:“彳,步也。彳亦聲。”“役”为服兵役、戍守边疆。其造意为持殳而行,“持殳”是“行”(彳)的方式。“持殳而行”又是“役”的方法,故有“行役”的说法。

拜,楊雄説,拜从兩手下。(《说文·手部》)

按:“拜”为“”的或体。《说文·手部》:“,首至地也。”拜的方式为两足跪地,低头,下与腰平,两手至地。造字者从这一系列动作中选取手部动作来描述,以双手向下,“以双手”是“下”的方式,“以双手向下”又是“拜”的方法。

(4)多个相关动词性字素的组合

这类字大多是两个相关动词性字素的组合。通过对多个动作的描述,目的是为了修饰限制会意字所表示的动词。如:

御,使馬也。从彳从卸。(《说文·彳部》)

按:徐锴《系传》:“卸,解车马也。或彳或卸,皆御者之职。”彳者,行也;卸者,解车马以止。或彳或卸,御者之职。“彳”、“卸”皆“使马”之修饰语,即或彳或卸以御。

行,行且賣也。从行从言。(《说文·行部》)

按:“行且賣”即边走边叫卖。“走”(行)与“叫”(言)均为“卖”的方式,故以“行”与“言”这两个表示方式的动词概念作构形字素。

敖,出游也。从出从放。(《说文·放部》)

按:段注:“从放,取放浪之意。”敖,后作“遨”,为出游之义。《诗·小雅·鹿鸣》:“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毛传:“敖,遊也。”故动词性字素“出”与“放”均为修饰“敖”的限定语,即出放以敖。

以上无论是无动词性字素参与的还是有相关动词性字素参与的,其所取象的构形字素之功能皆为修饰限制会意字所表的动词,它们与会意字所表的动词均不同质,其所取之象与所表之词通过意念上的相关性而联系起来。

4.2.6所表动词=动词的修饰限制概念+受事

《说文》中属于这种取象—表词模式的会意字有96个,约占表动词会意字总数的16.38%。

这是另一种缺省所表动词的同质概念的组合。它以所表动词的修饰限制概念和所表动词的受事组合起来,暗示所缺省的动词。动词的修饰限制概念以动作行为发生的方式、时间、空间等营造出一种典型的环境,再加上动作行为的典型受事,让人产生一种定向的联想,悟出其背后所欲表达的动词。

这儿动词的修饰限制概念中大多不包括动词性字素。如:

班,分瑞玉。从玨从刀。(《说文·玨部》)

按:玨是古代玉质的信物,中分为二,各执其一以为信。“班”之造意就是以刀剖分瑞玉的动作。“刀”是“班”的工具,“玨”是“班”的对象。以工具和对象暗示“班”的动作。

及,逮也。从又从人。(《说文·又部》)

按:“逮”从“辵”,表行走。可见“及”有从后面赶上的意思。徐锴《系传》:“及前人也。”“又”表手,是用手触及,表示“及”的方式;“人”是前面的人,表示“及”的对象。

相,省視也。从目从木。《易》曰:“地可觀者,莫可觀於木。”《詩》曰:“相鼠有皮。”(《说文·目部》)

按:“相”为省视、察看义。以目视木,“目”是视觉器官,表示“相”的方式;“木”则是“相”的典型受事。何以取象于“木”为典型受事呢?许慎引《易》以说字:“地可觀者,莫可觀於木。”戴侗则有不同的看法。徐灏《说文解字注笺》:“戴氏侗曰:‘相,度才也。工师用木,必相视其长短、曲直、阴阳、刚柔之所宜也。相之取义始于此会意。’”段注谓“省视”不是一般的“视”,而是“察视”,据此,则以戴说为优。

砅,履石渡水也。从水从石。《詩》曰:“深則砅。”(《说文·水部》)

按:“履石渡水”,“履石”为“渡水”的方式,“水”则为“砅”的对象。

字,乳也。从子在宀下,子亦聲。(《说文·子部》)

按:段注:“人及鸟生子曰乳。”故“字”本义为生育、孵化。生子一般在屋内,故以“宀”表示“字”的地点,这是空间概念;“子”则为“字”的对象。

不过,这类会意字中,也有少数修饰限制概念由相关动词性字素和名词性字素共同组成,另有名词性字素作为会意字所表动词的受事。如:

棄,捐也。从廾推棄之,从。,逆子也。(《说文·部》)

按:“”(糞)和“棄”的修饰限制概念都是动词性字素“廾”和名词性字素“”,“廾”表示双手捧着,“”表示畚箕一类的东西,双手捧着畚箕是描写弃除的方式;所不同的是弃除的对象,“”弃除的是“釆”(矢,即屎),“棄”弃除的则是“”(所谓“逆子”,实际上是“子”的倒书,倒“子”,言其初生。古言弃子皆如今言弃婴,“毓”等字可证)。“”本表动词,弃除秽物;后表名词,秽物。棄子,古书中常有弃婴的记载。

學,篆文斆省。(《说文·教部》)

按:《说文·教部》:“斆,覺悟也。”古教、学原为一字,均作“學”或“斆”。“”、“爻”和“冂”都是“學”的修饰限制成分,“爻”,双手持爻(这儿代表一种教具),表示“學”的方法;“冂”是“宀”的讹变,表示“學”的地点在屋内。“子”则为“學”的对象。

4.2.7所表动词=施事+动词的修饰限制概念

《说文》中属于这种取象—表词模式的会意字有50个,约占表动词会意字总数的8.53%。

这是由动作行为的发出者和动作行为的修饰者相组合的取象—表词模式。某些动作行为常常是由特定的对象发出的,这些对象和一定的工具、方式、时空等动作行为的修饰者组合在一起,往往能够暗示所要表达的动词。

动词的修饰限制概念表示工具的如:

竹,《易》卦用蓍也。从竹从。,古文巫字。(《说文·竹部》)

按:“”为古人以蓍占卦以卜问吉凶。为古文巫字。《说文·巫部》:“巫,祝也。女能事無形,以舞降神者也。”是交通鬼神之人,是的施事。从竹之意,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二:“筮者,揲蓍取卦,折竹为爻,故字从竹也。”折竹为爻以,故“竹”为“”的工具。

动词的修饰限制概念表示方式的如:

休,息止也。从人依木。(《说文·木部》)

按:“休”指休息、止息。其造意是人依木以休,“人”是“休”的施事,“依木”是“休”的方式。

凥,處也。从尸得几而止。《孝經》曰:“仲尼凥。”凥,謂閒居如此。(《说文·几部》)

按:“凥”为凥处义。“从尸得几而止”,尸,人也,为“凥”的施事;几,《说文·几部》:“几,踞几也。”为古人席地而坐时供倚靠的器具。人倚靠在几上而凥,“几”表示“凥”的方式。

戍,守邊也。从人持戈。(《说文·戈部》)

按:“人”是守边的主体,“持戈”是守边的方式。

吠,犬鳴也。从犬、口。(《说文·口部》)

按:“犬”是“吠”的施事;吠以口,故“以口”是“吠”的方式。

見,視也。从儿从目。(《说文·見部》)

按:“儿”即“人”,是“見”的施事;“目”是视的器官,指“見”的方式,以目见也。

臭,禽走,臭而知其迹者,犬也。从犬从自。(《说文·犬部》)

按:“禽走,臭而知其迹者,犬也”,这是说“犬”是“臭”(后作“嗅”)的典型施事,因为犬的嗅觉特别灵敏。嗅要用鼻子,“自”是鼻的象形字,故从自,表“臭”的方式。

也有动词的修饰限制概念表空间方位的,如:

生,進也。象艸木生出土上。(《说文·生部》)

按:“生”表长出、生长,“象艸木生出土上”。上为“屮”,《说文·屮部》:“屮,艸木初生也。”初生的“艸木”为“生”的典型施事。“土”,从土里生出来,表生的地点,也就是空间方位。

仄,側傾也。从人在厂下。(《说文·厂部》)

按:“仄”为侧倾,从人从厂,《说文·厂部》:“厂,山石之厓巖。”人在厓岩之下,不得不侧倾。“人”是“仄”的主体,“厂”表“仄”的地点。

以上的施事,有的是会意字所表动词专属的施事,如“戍”中的“人”、“吠”中的“犬”;但大多数为所表动词的典型施事,如“休”中的“人”、“見”中的“儿”、“臭”中的“犬”、“生”中的“屮”等,其实这些动作行为并非一定要由这些施事发出,只不过这些施事或是体现了“近取诸身”的人本思想(如“休”、“見”中的“人”、“儿”),或是某一行为特征表现得特别典型,给造字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修饰限制概念表空间方位的会意字,常常用空间位置关系辅助表意。如“生”中的“屮”居于“土”上,“仄”中的“人”蜗居在“厂”下,这些都是对动词所反映的现实物象空间关系的真实摹写。

4.2.8所表动词=施事+受事

《说文》中属于这种取象—表词模式的会意字有37个,约占表动词会意字总数的6.31%。

某一动作行为的施事和受事之间往往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的密切程度到了抽去其中的动词,也常常能使人根据日常生活经验,通过联想补足施事和受事之间所蕴含的动作行为关系。如:

矢,弓弩發於身而中於遠也。从矢从身。(《说文·矢部》)

按:甲文象张弓注矢而射形。“弓”后讹变作“身”,产生了重构的理据,身射矢。“身”代表人身,为“”的施事;“矢”则为“发”这一动作的受事。

企,舉踵也。从人,止聲。(《说文·人部》)

按:“企”本义为踮起脚跟。段注:“从人、止。”甲文作人下有一突出的止(趾)形,表人举趾也。“人”为“企”的施事,“止”为“企”的受事。

冰,水堅也。从仌从水。(《说文·仌部》)

按:“冰”表凝结义,为“凝”的本字,动词。“仌”为名词,《说文·仌部》:“仌,凍也。象水凝之形。”后作“冰”。段注说明二者关系:“以冰代仌,乃别制凝字。经典凡凝字皆冰之变也。”“冰”之造意,以水凝结变为仌也,“水”为施事,“仌”为受事。

屚,屋穿水下也。从雨在尸下。尸者,屋也。(《说文·雨部》)

按:段注:“今字作漏,漏行而屚废矣。”“屚”表示房屋漏雨。“尸者,屋也”,“尸”为施事;“雨”为受事。

有时两字素虽然相同,但其身份却不同,一为动作行为的发出者,一为关系对象;或二者互为施受事。如:

从,相聽也。从二人。(《说文·从部》)

按:《说文·从部》:“從,隨行也。从辵、从,从亦聲。”徐灏《说文解字注笺》谓“从”、“從”为古今字。“相聽”犹“相从”。从,二人相随,即从行之义。后加义符“辵”,随行义遂为“從”字所专。“从”义既为“随行”,则为一人从另一人。构形虽为二“人”,而其角色不同,一“人”为施事,另一“人”则为受事。

按:“”既为“兩犬相齧”,则二“犬”互为施受事。

鬥,兩士相對,兵杖在後,象鬥之形。(《说文·鬥部》)

按:段注:“当云‘争也’。两丮相对,象形,谓两人手持相对也。乃云两士相对,兵杖在后,与前部说自相戾,且文从两手非两士也。”罗振玉《增订殷虚书契考释》:“卜辞鬥字皆象二人相搏,无兵杖也,许君殆误。”二人相搏,则二“人”互为施受事。

北,也。从二人相背。(《说文·北部》)

按:“北”取象于“二人相背”,意为“乖也”,即“乖违、相背”义。“相背”为一“人”背对着另一“人”,二“人”互为施受事。

在以上字素组合中,空间位置关系在表意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为二人,“从”表示一个跟着一个,故二人面对的方向相同;打斗则要面对面,故“鬥”要二人相对;相背则要面朝相反的方向,所以“北”取象于二人相背。

4.2.9其他

《说文》中属于以上类型之外的表动词的会意字有54个,约占表动词会意字总数的9.22%。

这些字包括两字素组合类型和三字素组合类型。

两字素组合类型主要有:

(1)所表动词=同质动词概念的组合。这一般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的同质动词概念组合而成。如:

譶,疾言也。从三言。(《说文·言部》)

按:“疾言”表示说话快。“言”是“譶”的上位概念。为了表示疾速义,造字者采用重叠三个相同的动词性字素的方法,这同人们的认知经验中对说话快的印象——滔滔不绝、一句接着一句是相一致的。

覞,竝視也。从二見。(《说文·覞部》)

按:“竝視”即两人相对而视。“見”与“覞”是同质动词概念。为了表示“视”的方式——竝,造字者将两个“見”字并列起来。

(2)所表动词=同质动词概念+受事的修饰限制概念。如:

菐,賦事也。从菐从八。八,分之也。八亦聲。讀若頒。一曰讀若非。(《说文·菐部》)

按:段注:“赋者,布也。”“赋事”即“布事”,也就是分配工作。从八,“八,分之也”,也是分配的意思,则“八”与“”为同质动词概念。从菐,《说文·菐部》:“菐,瀆菐也。”徐铉曰:“瀆,读为烦瀆之瀆。一本注云:丵,众多也。两手奉之,是烦瀆也。”亦即“菐”表烦渎、烦琐的意思,是用来修饰受事“事”的。

(3)所表动词=同质动词概念+目的结果概念。如:

禬,會福祭也。从示从會,會亦聲。《周禮》曰:“禬之祝號。”(《说文·示部》)

按:“會福祭”,即祭以会福。“示”表祭祀,为“禬”的同质动词概念;“會”表“會福”,是这种祭祀的目的。

禖,祭也。从示,某聲。(《说文·示部》)

按:《玉篇》:“禖,求子祭。”马叙伦《说文解字六书疏证》:“禖当从媒省,亦声。”则“禖”为祭以求子也。“某”(媒)表目的。

喪,亾也。从哭从亾。會意。亾亦聲。(《说文·哭部》)

按:“从哭从亾”之意,因亡而哭也。“哭”表“亡”的结果。

(4)所表动词=施事的多个修饰限制概念的组合。如:

辡,辠人相與訟也。从二辛。(《说文·辡部》)

按:郭沫若认为“辛”象古之刑具“剞”(一种曲刀)形,因常用以在罪人额上施黥刑而被用来指代罪人。“辡”的造意为两个受剞之刑的罪人相互争辩。“辛”是其施事“辠人”的修饰限制性概念。

(5)所表动词=施事的修饰限制概念+施事。如:

匃,气也。逯安說:亡人爲匄。(《说文·亾部》)

按:段注:“气者,雲氣也。用其叚借为气(乞)求、气与字。……从亡人者,人有所无,必求诸人,故字从亡,从人。”故“匃”的取象为有所无之人,其寓意为此人要乞求、乞讨。

(6)所表动词=多个施事的组合。如:

豦,鬬相丮不解也。从豕、虍。豕、虍之鬬,不解也。讀若蘮蒘草之蘮。司馬相如說:豦,封豕之屬。一曰虎兩足舉。(《说文·豕部》)

按:“豦”的本义是兽类互斗,相持不解。“豕”和“虍”是“豦”的两个典型施事。

(7)所表动词=施事+目的结果概念。如:

益,饒也。从水、皿。皿,益之意也。(《说文·皿部》)

按:王筠《说文释例》卷四:“益之水在皿上,则增益之意,即兼有氾溢之意。溢似后来分别文。”“益”之造意为水氾溢出皿。“水”为施事;“皿”表结果“出皿”。

(8)所表动词=动词的修饰限制概念+受事的修饰限制概念。如:

睪,目視也。从横目,从。令吏將目捕罪人也。(《说文·部》)

按:段注本作“司視也”,注曰:“司者,今之伺字。”王筠《说文解字句读》:“伺察罪人也。”其造意为“以目伺察罪人”。“目”表伺察的方式,为动词的修饰限制概念。“”,董作宾《殷历谱》:“,象手械之形,盖加于俘虏之刑具也。”由“刑具”指代戴刑具的人,即“罪人”,“”为受事“罪人”的修饰限制概念。

(9)所表动词=动词的修饰限制概念+目的结果概念。如:

劑,齊也。从刀从齊,齊亦聲。(《说文·刀部》)

按:《尔雅·释言》:“劑,翦齊也。”“劑”之造意为以刀剪齐。“刀”表动词“劑”的方式;“齊”表“劑”的结果。

(10)所表动词=受事的多个修饰限制概念的组合。如:

徵,召也。从微省,壬爲徵。行於微而文達者,即徵之。(《说文·壬部》)

按:段注本改为:“从壬从微省,壬微为徵。行於微而文達者即徵也。”《说文·壬部》:“壬,善也。”所征召的是人,而“壬”和“微”则是所征召的人的两个修饰限制概念,善良而地位卑微的(人)。

同类推荐
  • 中国辟邪文化

    中国辟邪文化

    说起辟邪(也有学者使用“避邪”一词,其实不妥,因为就语义而言,“避”是消极被动的,无法概括“辟邪”积极主动的一面)人们或多或少都会有些认识,辟邪器物、辟邪行为、辟邪现象时不时地就在人们的生活中出现;说到辟邪文化,恐怕就没有多少人能说出个子丑寅卯,而把辟邪文化作为人类一种独特的生存智慧和生存模式来加以审视与研究,就更是凤毛麟角,难能可贵。
  • 药王孙思邈

    药王孙思邈

    中国医学之发展,两千年来出现了数以千计的医药学家,其中最为杰出、贡献卓著者不过百余名。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则是最为杰出者之代表,卓越贡献者中之引领人物。如果将他们对医学发展的影响大小予以排名的话,孙氏堪为前三甲之一。本书是画说汉唐文明丛书之一,是孙思邈研究所研究员张世英教授近30年来研究的成果,介绍了药王孙思邈生平、药王巨大贡献、药王文化追踪、孙思邈养生长寿秘要以及药王山等,内容丰富,突出特色,反映历史,涉猎广泛,文图并茂,一目了然,既适宜研究者的需要,又方便于一般读者的需求。
  • 中华上下五千年(第五卷)

    中华上下五千年(第五卷)

    本书是一套故事化的历史读物,书中选择重要和著名的人物和事件,根据史籍材料,加以组织和剪裁,用通俗的现代语言写出来,不加铺叙和描写,基本上没有虚构。这样,在情节的生动性方面,不能不受到史料的限制;而对读者了解历史,提供的材料是比较可靠的,有根据的。用故事化形式来讲述历史,有它的局限性。通过故事,读者只能了解某一历史事件或某一人物活动的片断;有的故事,可能只反映事件的现象,至于它的经济、政治的背景以及它和思想文化发展的关系,不大可能用故事形式来详细论述。因此,它可以作为一种学习历史的辅助读物。
  • 民间风情 三百六十行(文化之美)

    民间风情 三百六十行(文化之美)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是我们再耳熟能详不过的话。社会百业,就是我们俗称的三百六十行。所谓三百六十行的行,最早似乎是指街巷所设的贩卖摊和商店的行列,这点可以在唐人小说文献中得以证明。传统的三百六十行,是我国农耕社会中的各行各业,特别是指人们赖以为生产、生活,即与衣食住行用等紧密相联的手工业、商业的泛称。
  • 治学修身养性(中华千年文萃)

    治学修身养性(中华千年文萃)

    本书将古代圣人的原作加以搜集并编辑成书,这些文章展示了古人的治学态度、处世之道、修身之法。
热门推荐
  • TFBOYS属于我们的十年

    TFBOYS属于我们的十年

    三个漂亮女孩懵懵懂懂的来到重庆,从未想过与另外三个男孩遇见,并且相恋,一路曲曲折折的他们,会不会打破险阻呢?
  • 天才落魄妃

    天才落魄妃

    男友的抛弃,亲妹的背叛,一代神偷被逼至绝路。带着自己第一世盗走的最后一件宝物,曲清铃穿越至奇幻异世。修行,炼药,都要拾起来。上天既然给了自己第二次机会,就要让自己好好的过下去!
  • 毒妃难寻

    毒妃难寻

    前世的伤今世的爱,到底哪个才是真的哪个才是梦?洁白的婚纱血红的嫁衣,到底哪个才是自己的归宿?
  • 穿越养儿攻略

    穿越养儿攻略

    一朝得以穿越古代,一边养包子,一边琢磨着这真是个养老的好地方,本文不虐,温馨清水。
  • 九霄灵动

    九霄灵动

    少年崛起,得上古死君传承,修逆天灵力,在那万族林立,诸强争锋的大千世界,灵动九霄!终有一天,我会成为这大千的主宰,终有一日我会证明:不是我容不下这个世界,而是这个世界再也没资格容得下我。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听雨剑

    听雨剑

    大荒历33年,天下妖魔四起,纷争不断,人族。魔族之间大小战役不下千场,身乱世,英雄出,清风本是一个不起眼小门派的弟子,但有道是,英雄不问出处,竟给这乱世之中添下了一笔传说。。。。(本故事以天下3游戏为背景,但是并不抄录游戏主线剧情,本意是为给更多知青们描绘一个以游戏背景中国风格的玄幻世界,第一次写书,写的不好的话勿怪)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极道绝巅

    极道绝巅

    他,明明是一教之主,却易容后在教内当个普通弟子。一代女王是他的青梅竹马。帮派圣女甘愿为他叛出帮派。看一个乡村少年如何最终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巅峰,站在修炼的最高境界—极道之绝巅
  • 只爱不婚:禁欲总裁撩上瘾

    只爱不婚:禁欲总裁撩上瘾

    订婚宴现场,她却被姐夫堵在更衣室上下其手。“周声声,没有我的允许,你敢嫁人?”他捏着她的下巴,勾唇冷笑。看着眼前这个她暗恋多年的男人,周声声眼神晦暗:“别忘了,你是我姐夫。”“那又如何?当初是你求我娶你姐姐。条件是,你将永远成为我的禁脔!”薄正擎,他是商界传奇,手握跨国财团,雷厉风行暴虐狠戾,弹指间便可让人家破人亡。他也是她暗恋多年的擎哥哥,更是她姐姐的未婚夫!她以为,他恨她入骨,可她却从不知,他爱她如命。直到有一天,她有了他的宝宝,对姐姐愧疚至极的她,选择带着宝宝远走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