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下都瓦当的制作程序,有压制当面、续接筒瓦、切割瓦身、凉干焙烧几道工序。
压制当面
将瓦当范具平放,图案朝上,固定好,在上面撒些干灰或涂抹浆液,以防粘连。之后,取一团练好的陶泥,拍成泥饼状,泥饼大小要根据所制瓦当的规制需要。燕下都瓦当根据底径的大小决定当面和瓦筒的厚度,一般底径20厘米的瓦当,当面和瓦筒壁厚多在1.3厘米左右。
一经按压抹平,一件瓦当坯就形成了。然后,将压后多余的陶泥回折向上90度,以备续接瓦筒。如果所取当面所需泥团量不足,则在续接瓦筒时用泥条补齐。从目前掌握的瓦当实物看,当面用泥量充足回折续接瓦筒者结实不易断开,用量不足用泥条补接者则易断开。
续接瓦筒
瓦当当面压制成形后,范具保持原位不动,继续在当背上续接瓦筒。燕下都瓦筒皆采用泥条盘筑法,泥条初盘几圈后,便把瓦当当面和瓦筒的接茬处用手指压实抹平。其方法是先用手指下按,再用手指在折角内侧压按旋转一圈,然后再继续接瓦筒达到设计长度为止,双手再相对,一里一外,将瓦筒身内外泥条盘筑时相接处的缝痕抹平。最后在瓦筒的后端制作榫头,即子母口。其方法是在盘筑瓦筒最后端时,有意将泥条减细,瓦壁变薄,然后用拇指在内侧,指头朝里,即“虎口”朝下,食指加勾在瓦筒外侧,一边将口端泥条内压,一边用食指旋出子母口外侧半凹状。并根据设计要求,在瓦筒后端适当部位,留好瓦钉孔。整个瓦筒身的外侧抹压平匀,再加上用绳拍拍打,外部已看不出泥条盘筑的痕迹,但从瓦筒身内侧看,泥条盘筑的痕迹依稀可辨。
那些直径在26厘米以上,长在85~95厘米之间的檐前瓦筒,则是系用泥条盘筑法制成圆筒形后,再经轮制加工。直径约38厘米、长约90余厘米的带当脊瓦筒制作亦然。瓦筒身外侧的山形几何纹、团龙纹和黼黻纹,系贴制模压而成。瓦筒身除留有榫头外,往往在后端留有两个瓦钉固定孔。
切割瓦身
瓦筒身制作好后,稍凉即进行切割。对于那些瓦身不带纹饰的檐前瓦筒,切割前,先把瓦身放平,取走瓦当范具,把瓦身放置在一个与其等径的半圆槽中,切割线呈水平状。换言之,这个凹槽正好是瓦身圆的一半,一则保证瓦身不滚动,二则保证切割成的两个半瓦当以及瓦筒是对称的。如果是带有纹饰的檐前筒瓦或瓦筒脊,凹槽可以换成半圆支架,以不伤害瓦身的纹饰。就燕下都瓦当实物保留的切割痕迹看,皆用刀切。刀具可能是金属制具,也可能为竹制。切割时,刀具蘸一种浆液,以减少刀的阻力和保持切口光滑。方法是由后向前,从榫头入刀,对准当面切割线一端切割。刀的向前坡度一般为30~45度,刀深往往为瓦筒瓦当厚度的三分之二或五分之四左右。至当面背处斜向上提刀,然后切割另一侧,方法亦然。最后切割当面,一般瓦当都留有刀痕交接茬口的痕迹,这种切割法,我们称之“三刀法”,亦偶有在当面切割时补刀者。瓦简较长者,两侧切割时,采取“间透法”,即透切2~3厘米,不透切1~2厘米,间断进行。当切割完成再凉至半干后,用手拍击切缝,最后用手将切割的瓦筒和瓦当一分为二,两个纹样相同的半瓦当坯也随之告成。
凉干、焙烧
焙烧也非常重要,瓦坯制好阴干、凉晒,再入窑焙烧。
其窑之形制、构造设计科学巧妙,瓦坯的摆放以及温度、火侯的掌握需要高超的技术和经验。目前考古发现,燕下都烧陶作坊遗址有两处,它们靠近河渠遗迹,且离宫殿建筑群遗址较近,生产用水和交通运输都比较方便。《燕下都》,文物出版社,199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