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的图案瓦当分为葵纹瓦当和云纹瓦当两种。葵纹瓦当盛行于汉代初,沿用不久即消失了。而云纹瓦当则在秦代云纹瓦当的基础上很快发展起来,成为两汉瓦当的主体,遍及全国各地,而且还流传到今天的朝鲜、日本地区。其影响之深远,远在汉代文字瓦当之上。
汉代云纹瓦当是在继承秦代云纹瓦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汉代云纹瓦当的母体花纹——云纹,大致可以分为云朵纹、羊角形云纹、反云纹和蘑菇形云纹。它们在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发展变化规律。
陕西省是西安都城所在地,离宫别馆遍于三辅,故出土汉代云纹瓦当数量之多,占全国第一位。次为河南省(洛阳是东汉的都城),再次为山东省。另外在福建、河北、辽宁、山西、内蒙古、青海诸省亦有发现。
陕西地区
在西汉中期以前,云纹瓦当以蘑菇形云纹最为流行。
如在建于汉武帝时期的西汉京师仓遗址,对其中的51品云纹瓦当分析,反云纹和羊角形云纹瓦当各1品,云朵纹瓦当13品,蘑菇形云纹瓦当则多达36品。到了西汉中期以后,在陕西关中地区发生了变化,如在宣帝杜陵陵园建筑遗址中出土的云纹瓦当多为云朵纹。在元帝渭陵、成帝延陵和哀帝义陵陵园建筑遗址出土的云纹瓦当中,也有类似情况。
以陕西关中地区发现的云纹瓦当为例,四种云纹的变化有这样的规律:母体纹饰由繁到简,以云朵纹和蘑菇形云纹最为突出。如反云纹和云朵纹从双线发展为单线。各类云纹的纹饰尾端由繁而简,主要表现为尾端由多圈变为单圈。早期的云纹外圈没有栉齿,时代一般在西汉中期以前。到了西汉晚期,在云纹外增设有一圈栉齿纹,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东汉。
河南省
河南省的云纹瓦当,其发展变化规律可以以洛阳地区的为代表。在西汉前期的瓦当中,蘑菇形云纹图案占据主导地位。这时的瓦当有半圆形和圆形两种,云纹瓦当的当心为双叶和四叶纹。这一时期的半圆形云纹瓦当实际上是在制作圆形云纹瓦当的过程中将其一分为二而成的。在整个西汉时期,云纹瓦当当面纹饰变化不大,只有当一心纹饰稍有变化。这一时期,当心多主要流行四叶纹(半圆形瓦当当心为双叶纹),在西汉前期和中期也偶用方格纹。到两汉之际,当心多以圆饼为饰,东汉时代又在当心圆饼之外增设一圆圈,这类瓦当在东汉晚期极为流行。
就目前发现的云纹瓦当来看,洛阳地区的云纹瓦当,以蘑菇形云纹瓦当为最多,单朵式云纹则很少见到。云纹简化和当心四叶纹渐少,圆饼(表面半球)纹饰增多,这就是洛阳地区西汉晚期到东汉初期的云纹瓦当纹的变化规律。到了东汉晚期,当面仍为简化的蘑菇形连云纹,在云纹的外圈还增设一周三角纹或变形的绳纹。这种特点的形成,有人研究认为可能是受到了西汉晚期关中地区流行云纹瓦当中栉齿纹的影响。曹魏时期的洛阳地区仍然使用这种纹饰的瓦当。
洛阳地区以外的河南其它各地,一般也都流行云纹瓦当,其纹饰特点、发展变化规律也基本上与洛阳地区的一致。
齐鲁地区
在战国时代,齐鲁地区实际上是两种文化风格,在瓦当的种类和纹饰上,亦各有特点。秦汉统一局面形成后,才渐趋统一。
西汉时代,齐地的圆瓦当开始增多,以半圆瓦当纹饰为内容的圆瓦当,也不再像战国时代那样由相同纹饰的两个半圆瓦当图案组成为圆瓦当图案。大量的圆瓦当则是使用了与陕西关中秦汉云纹瓦当相同的卷云纹,其当心纹饰亦仿前者。到了东汉时代,圆瓦当当心以圆饼为主,当面多为蘑菇形和羊角形云纹,有的瓦当云纹之间并有文字,形成云纹与文字相结合的瓦当。
在鲁国故城,西汉至东汉时期,一直流行当面饰反云纹的圆瓦当。该地区这一时期纹饰的时代特点主要表现为当心纹饰的变化。西汉前期由莲籽纹代替四叶纹和网格纹,西汉后期则代之以圆饼纹,并一直_、沿用到东汉时期。
西汉前期瓦当当面出现的云朵纹沿用至东汉时代。
福建地区
福建地区的汉代云纹瓦当,目前主要集中发现于崇安汉城遗址。这里共出土汉代瓦当七百余品,均为圆形瓦当,以云纹瓦当、云树纹和文字瓦当为主。
崇安汉城遗址出土的云纹瓦当分为阳云纹瓦当、阴云纹瓦当和树纹瓦当三种类型。阳云纹瓦当当心无圆饼,从秦汉瓦当的整体发展面貌来看,在形态上要早于当心有圆饼者。在这类瓦当的分区双线中,有细密的近乎地纹的“米”字纹装饰(即米字形网纹)。“米”字纹是两广和福建地区战国时代陶器上常见的纹饰,到西汉时期已基本绝迹。而这类云纹瓦当则还保持着先秦纹饰的遗风。后来,“米”字纹简化成小乳丁纹。在制法上,这类瓦当的半数以上在制作过程中是用竹刀横切的,用绳线勒割的比较少,后者在制法上优于前者。阴云纹瓦当发现极少,在中原地区则几乎见不到。这类瓦当的特点是阴纹,边轮很窄,卷云纹呈四朵对应的花瓣状,当心有凸起的圆饼。云树纹瓦当,在云纹瓦当西汉中后期崇安汉城遗址普遍发现(中原地区几乎未见),面径一般在16厘米~18厘米,当心有一凸起的圆饼,当面大多为四分布局,这类瓦当的时代在西汉前期。
崇安汉城遗址出土的云纹瓦当可以作为汉代福建地区云纹瓦当的代表。其中的阳云纹瓦当当面以“井”字形隔成四区和各类瓦当当心饰圆饼的现象,显然是受到中原秦汉文化影响的结果,而这里的阳云纹瓦当当面中的“米”字纹,以及云树纹瓦当那富有特色的图案则是地方装饰风格上的表现。
河北邯郸地区
河北邯郸故城的汉代云纹瓦当基本上继承了战国时代云纹瓦当的纹饰特点,只是在当心纹饰上变化比较突出,除继承战国时的四叶纹之外,还出现了莲籽纹、圆饼纹等。
其它地区
在辽宁、内蒙古等北方地区汉代遗址出土的图案、图像瓦当以卷云纹圆瓦当为主。在秦皇岛一带的大型秦汉行宫遗址中,也发现了不少云纹瓦当,其风格与陕西关中地区的云纹瓦当一致。总之,随着秦汉帝国的建立,以关中地区为代表的秦汉文化迅速普及到全国各地,并确定了其主导地位,作为汉代瓦当的主体——云纹瓦当也不例外。
不仅如此,汉代云纹瓦当还随着汉王朝国力的不断增强,汉文化对周边地区文化影响的不断扩大而扩大着其使用范围。汉武帝时,汉王朝的势力发展到朝鲜半岛一带。
公元前108年,设置乐浪、临屯、玄兔、真番四郡进行管理。此后长达530年间,汉文化一直深深地影响着这里,瓦文化自然也就在这里扎下了根。在这里出土的云纹瓦当几乎与西安的一模一样。后又经过朝鲜流传到日本,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