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有企业经营者业绩评价问题进行讨论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构建合理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是国有资本出资人有效约束与激励经营者的前提条件。在现代企业中,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所衍生的代理问题一直是研究的热点,相对于其他类型企业,所有者缺位或虚化的国有企业在这一问题上更加为人们所关注。为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必须建立有效的经营者约束与激励机制,控制经营者可能产生的机会主义行为。经营者业绩评价是约束与激励机制有效运行的基础,只有能够公允地对经营者的经营业绩进行考核,才可能以此为依据对经营者进行管理。一套完整的业绩评价系统包括指标设计、目标值确定、实际业绩计量与报酬设计等环节,其中评价指标的设计是业绩评价的起点与关键,它决定了后面几个环节应如何设计才能与之相适应,共同作用构成一个完整的业绩评价方法体系。因此,构建合理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是适当评价国有企业经营者业绩的基础,进而是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有效约束与激励国企经营者的关键所在。
其次,建立科学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是国企经营者内在的迫切要求。据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2003年11月公布的对3192位企业经营者进行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表明,企业经营者最为看重的是“建立经营者激励和约束机制”,比重为74%,其中国有企业经营者选择的比重高达81.1%。这说明,建立科学合理的业绩评价制度不仅是国家有效管理国有资产的途径,同时也是广大国企经营者希望正确评价个人价值的内在需求。
最后,资本价值最大化是国有资产考核的最终方向。目前,我国国有企业获利能力呈上升趋势,但是利润规模与一些跨国公司相比还有着不小的差距。而且单纯从净利润这个绝对数值来衡量经营业绩,无法反映出企业创造这部分净利润所利用的资产的规模,资产的机会成本被严重忽视了。统计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国有上市公司2004年的经营业绩,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我国国有企业的经营业绩。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联合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大型企业净利润的规模相当可观,但是如果考虑到这些企业所使用的净资产规模,它们在2004年的经营业绩则远远地落后于中化国际和宝钢等企业。为了真实地反映国有企业经营业绩,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和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体系”的要求,国资委计划分三个阶段建立起比较科学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有资产经营业绩考核体系。从以目标管理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向以战略管理为重点的第二阶段过渡,最后达到以全面价值管理为重点,以资本价值最大化为导向,使国有资产经营业绩考核方法与国际化和市场化接轨。由此不难看出,资本价值最大化是国有资产考核的发展趋势。业绩评价的目的之一是向经营者传达委托目的,使经营目标具体化,因此在选择国有企业经营者业绩评价指标的时候要把握正确导向,使评价指标能够引导经营者向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方向努力,而以EVA为导向构建国有企业经营者的业绩评价指标正是基于此点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