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万新
二 剿匪
2013年7月3日傍晚,在吉庄村南垣街的西端,86岁的村民李树银静静地坐在墙根纳凉。
李树银的身后就是他家的祖宅槐树院。近三四年来,院内那棵六百多岁的老槐树正在成为吉庄李氏家族的一个根祖文化符号吸引,前来瞻观的游客和骚客络绎不绝,但是李树银极少开口说话,一副拒人千里的神态,显得有些古怪和孤僻。
在冲着老槐树的来访者眼里,槐树院的李树银不过是一位极其普通的老农,岁月使他的耳朵失聪、眼睛浑浊、腰腿佝偻,所以大家有理由忽视与他的交流。但是,村里上年纪的老者都知道,李树银曾经是声名赫赫的王牌部队三五八旅的老兵,参加过著名的蟠龙镇战役。
谁说人就可以貌相呢?
就在7月3日这天夕阳的天光下,李树银老人缓慢地脱掉鞋子,露出失去两个脚趾的残疾左脚,然后他终于打破沉默,一字一顿讲起记忆深处那个1946年的秋天。他说时间是阴历8月间,朔县刚刚解放。其时八路军一二〇师三五八旅从包头下来休整并补充新兵,地方上号召青年人光荣参军,前提是家中弟兄够三个的选拔一人。当时吉庄一共有四人应征入伍,成为三五八旅的战士。除了李树银之外,另外三个是:四面子、五辣椒、四年友。四面子官名李守信、五辣椒是李喜,四年友就是李雨。这么说来,《朔县党史资料汇编》(卷二)中关于李喜的参军时间也是有误的。
推算一下年龄。李树银,残疾证显示生于1928年10月14日,1946年应该是19岁。李守信:吉庄现任副支书李清可以肯定他的叔叔李守信当年的年龄是23岁。五辣椒按朔县的资料生于1915年,但据其侄子、吉庄四辣椒的儿子李宏业说叔父21岁参军,那么应该是1925年出生靠谱。李雨:烈士牺牲证书上表明牺牲时23岁,由此推算入伍时就是17岁,朔县的资料是生于1920年,推算牺牲时间又是32岁,相差太远了;不过,李翠梅说,她父亲牺牲时的年龄应该为25岁,入伍那年就是19岁。四人中,李守信未婚,李雨和李树银新婚,只有李喜结婚稍早,女儿已经8个月。
据李树银回忆,他们四个都被编入三五八旅七一五团,他在炮兵连担任二十式82毫米迫击炮炮手,其余李雨等三人是步兵,至于下了哪个连队,他也不太清楚了。但他至今不能忘记的是,他们的团长是罗坤山。
军史记载,三五八旅是抗战时期八路军一二〇师贺龙的部队,曾经浴血敌后战场,令日军闻风丧胆。1946年时,原旅长张宗逊担任晋绥军区第一纵队司令员,三五八旅旅长为黄新廷,政委余秋里;下辖第七一五团、第七一六团和第八团。七一五团的团长正是担任过贺龙警卫营长的罗坤山,以后的开国少将。七一五团和七一六团是著名的红军第一师第二团和第三团的前身,一直南征北战,功勋骄人。就在李树银他们刚刚穿上军装之际,三五八旅就接到命令,紧急向临县行军,“朝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11月中旬从碛口渡过黄河,奔赴陕北,保卫延安。随即全旅由晋绥军区划归西北野战军建制,改称第一军第一师,军长贺炳炎,政委廖汉生,师长黄新廷,副师长罗坤山。黄新廷于1949年6月升任第三军军长后,罗坤山接任第一师师长,政委曾祥煌;其中李雨所在的七一五团改称第一师第二团。第一军第一师这样一支解放军的王牌部队,在延安保卫战和解放大西北的金戈铁马中所向披靡,于1949年9月进军青海,解放西宁。
关于吉庄的四位战友,李树银在1947年5月的蟠龙战役中负伤,旋即复员回到村里,政府给了200斤小米;同时负伤复员的还有李守信,于2008年去世;李喜应该在1947年西北野战军发起的延清战役时牺牲于陕西清涧县;唯有李雨闯过了数次激战的枪林弹雨,在军旅生涯中迎来了第一面五星红旗从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的历史性时刻,获得了华北及西北解放纪念章。
也不知多少人都以为硝烟该要至此散尽了,李雨却还是马革裹尸人未还。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具体李雨的牺牲情况,提前复员的战友李树银已无所知。不过,李雨的《革命军人牺牲证明书》清楚地显示,时间是1952年5月2日,他牺牲的地点是青海省贵德县。循着这些线索,寻找西北野战军第一军第一师征战的足迹,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那次战斗叫昂拉平叛。剿匪战的时间很短,规模也不大,但就其影响程度来说,竟获得过毛主席的大加称赞。
青海省尖扎地区昂拉部落,位于西宁市东南三百华里,是黄河上游西岸高山丛林中八千余藏族人民的聚居区。青海解放后,国民党马步芳残余匪徒,不少逃聚尖扎地区,煽惑昂拉千户项谦与人民政府对抗。人民政府经过多次政治争取,但项谦执迷不悟。根据史料记载,1952年5月,项谦纠集匪特1980人,裹胁当地群众6700余人,公开进行武装叛乱。为了防止匪患扩散蔓延,巩固当地社会治安,当时人民解放军以步兵第一军一师二团全部、一团两个营另一个连、三团两个营、第二师五团一个营、六团一个营另一个连、一军骑兵团、骑兵支队、四军骑兵团、骑兵第六团、省军区独立一团、炮兵团、贵德独立营等,共1万余人,统归第一师师长罗坤山指挥,进剿昂拉地区的叛匪。
据《青海文史资料集萃》记述,当时我剿匪部队采取“四面合围、层层包围”战术,从5月1日晚间进入战斗状态,前后经过德钱寺、铁瓦寺、尖巴昂、卡里岗、尖扎寺、楼可、党家、羊圈、古浪湖等大小数十次战斗,实际上到2日午时整个战斗就基本结束。因叛匪大部溃散,部队不顾疲劳,日以继夜地遍山搜剿,聚歼匪特1595人,解救出被裹胁群众。关于李雨所在的二团,战斗经过也比较具体:
……二团于1日24时至2日5时前,以羊皮筏子在修家吾具以西秘密渡过黄河,为争取时间与友邻协同动作,即以第三营沿黄河西岸北进,向尖巴昂攻击,第二营经如及直插尖巴昂。7时,我军占领愁家尕冬、日札后,遭到尖巴昂及左家地区叛匪之反扑。此时二营从如及逼进尖巴昂,三营亦乘机发起攻击,并以炮火拦阻逃走之匪,尖巴昂匪全部向北山逃窜,我二团跟踪追击至牙那冬左家地区继续搜剿散匪……
透过这段不到200个的文字,我们仿佛看到了烈士李雨牺牲的身影。准确的数字表明,在作战中,我剿匪部队指战员牺牲89人,负伤71人,而李雨就是89位烈士的其中之一。真的太令人可惜了。青化砭战役不死,羊马河战役不死,蟠龙镇战役不死,沙家店战役不死,乃至陇东战役?三边战役?榆林战役不死,吉庄走出去的战士李雨,竟然不幸倒下在区区一场执行剿匪任务的军号声中。
至于昂拉平叛的后续事宜,也有足够的理由告慰烈士。
据载,7月11日,昂拉千户项谦走投无路,向青海省人民政府投降,至此青海地区社会秩序趋于稳定。项谦归?后,时任西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的习仲勋非常欣慰,亲自接见、宴请款待了这位回头是岸的“末代千户”,并委任他继续担任昂拉千户,并先后安置项谦为尖扎县县长,黄南藏族自治州副主席,青海?政协常务委员会委员等职务。习仲勋多次指出:“必须坚持在充分军事准备基础上以政治争取为主的方针,十分慎重,首先是用和平方式解决。对于项谦必须采取反复争取,特别宽大政策。”毛泽东非常赞赏,把习仲勋比做诸葛亮。后来毛泽东见到习仲勋时还不忘开玩笑:“仲勋,你真厉害,诸葛亮七擒孟获,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1952年6月,第一野战军第1军与第3军合编为重装军,番号仍为第1军,1952年12月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参加了1953年抗美援朝春季反登陆战役准备和夏季进攻战役。其时,第1师师长罗坤山将军的麾下,已经再也不见了李雨的名字。
李雨,长眠在被他的热血浇灌过的青藏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