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的争论通过上述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基本原理的介绍可以看出,各学派的观点均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假设之上,然而,由于现实经济中并不能满足这些假设条件,因此,也就产生了对现有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的争论。
2.3.1货币传导渠道的有效性
相对而言,对于货币渠道的研究已经比较深入,经济学家们对其存在性与有效性也达成了较为广泛的共识。但是,有关货币渠道的理论并不是完美的,当用它来解释货币政策的传导时,经常会出现程度、时效和结构上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以下三个原因:第一,经验研究发现,在程度上,利率变动(新古典主义的资本成本要素)对支出的影响并不是最重要的,用利率无法完整地解释货币政策波动对实体经济的全部冲击效应。事实上,滞后的产出、销售额和现金流等要素可能比利率对支出的影响要大得多。第二,在时效性上,利率的变化与消费支出的变化在时间上存在着明显的滞后性。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利率效应结束之后,消费者才对货币政策冲击做出反应,即消费支出往往发生在利率恢复到初始水平之后。第三,在支出效应的构成上,传统分析的一个假设是货币政策对短期利率有较强的影响,而对长期利率的影响较弱。然而,现实生活中货币政策往往对住房、生产设备等耐用品的购买有非常显著的影响,而这些耐用品的支出显然对长期利率更敏感。
基于以上三个原因,信贷渠道自提出以来便饱受质疑,直到今天,对其存在性与否、作用效果如何,仍然缺乏一个明确有力的定论。
2.3.2信贷传导渠道的有效性
正是货币渠道在解释货币政策传导上的不足才导致了信贷渠道论的诞生。然而,信贷渠道的有效性问题也日益成为一个争议点。
首先,银行贷款渠道发挥作用必须满足货币供给能对真实经济产生影响、银行贷款与债券至少对部分借款人而言不能完全替代、中央银行能够通过准备金操作影响贷款的供给这三个前提条件。三者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缺一不可。否则,银行贷款渠道的存在性与有效性就会受到威胁或者大打折扣。争议的焦点集中于对第三个前提条件的判断。经济学家卡什雅普(Kashyap)和史坦(Stein)在1993年曾详细分析了这个条件,他们经过分析指出有四个因素可以削弱银行储备与贷款供给之间的关联,从而降低银行贷款渠道的效果。这四个因素包括:(1)发达的非银行金融中介机构;(2)商业银行迅速而低成本的调整自身资产组合;(3)商业银行轻松地增加非储备资产(如发行大额可转让存单CDS);(4)存在金融限制性条款(如法定风险资本比例的限制)。可以明确的一点是,随着金融一体化和金融管制的放松以及金融创新的发展,这四个因素的作用将越来越显著,银行贷款渠道消失的可能性在逐渐增加。卡什雅普和史坦首先详细划分了银行的类别,然后比较了不同类别的银行在货币政策紧缩时供给贷款的差异。结果发现,当中央银行通过准备金操作影响银行贷款时,供给规模小、流动性差、资本化程度不高的银行贷款量受到了较大冲击。这就意味着银行贷款渠道是存在的。不过,他们承认关于银行贷款渠道对经济活动的影响程度究竟有多大这个问题仍然难以得出准确结论。
资产负债表渠道不以中央银行能够影响商业银行的贷款供给量为前提,所以它受到了较少的抨击与质疑。根据资产负债表渠道,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特定贷款人的委托—代理问题会更突出,外部融资升水更大,受流动性的约束也更严峻。因此,根据紧缩货币政策后大企业与中小企业行为的不同,可以找出资产负债表渠道存在的证据。经济学家欧林纳(Oliner)和鲁迪布什(Rudebusch)1996年考察了不同企业在货币政策紧缩前后投资与内部融资的相关程度变化后发现,规模较小的企业在货币紧缩后,投资与内部融资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而规模较大的大企业却没有发现这种变化。这表明资产负债表渠道的存在是可能的。不过,他们承认关于资产负债表渠道对经济活动的影响程度究竟有多大这个问题仍然难以得出准确结论。
2.3.3理性预期学派关于货币政策传导的理论
20世纪70年代,滞胀困扰全球各国,理性预期学派迅速成为经济学理论的主流。以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卢卡斯(Robert Lucas)和托马斯·萨金特(Thomas Sargent)等为代表的理性预期学派虽然也强调货币与产出之间的联系,但是在解释货币传导机制上,他们与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存在着很大区别,理性预期学派的传导机制建立在不完全信息条件的预期失误的基础之上。
具体来说,卢卡斯认为:(1)公众不存在货币幻觉,他们具有理性预期,即如果公众得知货币供给的扩张,则该扩张仅仅会导致价格水平普遍上涨,而不会带来实际产出的增加;(2)公众不能直接观察到货币供给的扰动,只能通过观察市场价格的变化来辨别是货币扰动还是实际扰动,即公众的信息来源是市场价格;(3)公众一般仅了解自己参与市场的情况,而不掌握所有市场的信息,即公众拥有的信息是不完全的。因此,不完全的信息可能导致公众对货币扰动的预期失误,将货币扰动误认为是实际扰动,从而影响实际产出。
于是,理性预期学派得出自己的结论:只有没有被公众预期到的货币扰动才会起作用,而被预期到的货币扰动则丝毫不会带来实际产出的变化。因此,理性预期学派的政策主张暗含着货币政策无效论的结论。
以上是学者们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论述。通过上述介绍可以得知,就货币政策如何作用于经济的问题,各方面仍旧存在很多争议,研究的方法在不断更新,研究的角度也在不断深入。不过在某些方面经济学家们也达成了一致,比如说认为单一的货币渠道不足以对政策的效果做出完全的评价;至少在经济紧缩时期,信贷渠道作为一个总体能够对经济产生作用。
以上是对西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基本理论的简要介绍。笔者以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为例,希望通过展示货币政策传导的整个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