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春,在战火纷飞的意大利前线,一群奥地利炮兵官兵正躲在掩蔽部休息。在一个角落里坐着一位青年军官,他借着昏黄的灯光聚精会神地阅读一本揉乱了的教科书。这个青年是谁呢?他就是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金获得者哈耶克。
1899年5月8日,哈耶克出生于奥地利的维也纳,他的父亲是一位有威望的市政官员,还是维也纳大学的生物学教授,母亲是维也纳大学公共法律学教授的女儿。哈耶克家庭环境优裕,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18岁那年,他应征入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成为意大利前线的一名年轻炮兵指挥官。一年半以后,他退伍到维也纳大学学法律。
哈耶克勤奋好学,早在中学时代就对经济学产生了兴趣。在意大利前线时,不论是在营房中还是在战壕里,一有空他就掏出随身携带的经济学教科书读起来。在大学里,他是奥地利学派代表人物维塞尔的得意门生。1921年,他年仅22岁就获得了法学博士学位。随后,他一面在奥地利的行政机关工作,一面继续在大学攻读,决心拿下第二个博士学位。两年后,哈耶克获得了政治学博士学位。
不久,他获准离职前往美国继续研究经济学。在美国,这个赢得了两个博士头衔的年轻学者放下架子,虚心求教。为了获得真知,他甘愿从事一些辅助性的工作。他曾在纽约大学当过杰里亚迈·W·詹克斯的研究助手;曾协助过威拉德·索普为《商业分析》一书搜集和整理材料;他还到过哥伦比亚大学旁听著名经济学家约翰·贝茨·克拉克和韦斯利·C·马歇尔的演讲和讨论会。
哈耶克回国后继续在奥地利行政机关供职,同时进行经济学的研究。1929年,他任维也纳大学经济学讲师兼奥地利经济研究所所长。1931年,他离开奥地利前往伦敦大学担任托克讲座的经济学和统计学教授。1938年,他入英国籍。1950年后,他曾先后赴美国芝加哥大学、德国弗赖堡大学和塞尔茨堡大学执教多年,最后于1977年回到弗赖堡大学。
古今中外,有名气的经济学家不少,但像哈耶克这样的高产学者并不多见。据粗略统计,到目前为止,哈耶克已出版的著作有185多种,其中他个人著述达十八卷,由他编辑并加写序言的论著十卷。他还写了15本小册子,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了142篇论文。他的主要著作有:《价格和生产》(1931年)、《贸易理论和贸易周期》(1933年)、《货币的民族主义和国际稳定》(1937年)、《利润、利息和投资》(1939年)、《资本的纯理论》(1941年)、《通向奴役的道路》(1944年)、《利己主义和经济秩序》(1948年)、《资本主义和历史学家》(1954年)、三卷集《法律、立法和自由》(1976—1979年)。可见,他是个多么勤奋、有毅力的人。
哈耶克属于庸俗经济学的奥地利学派,该派理论的核心是边际效用价值论。他继承奥地利学派的基本理论,并对该学派的传统理论作了重要补充,从而成为新奥地利学派的代表人物。虽然他对奥地利学派的理论有所发展,但他的经济周期理论从根本上说是站不住脚的,因为他否认经济危机的真正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私人占有制的矛盾。
哈耶克的人生道路充满了坎坷,他经受过多次挫折和失败,他的家庭生活也很不美满,但是他没有因此而退缩。1926年,在外界的强大压力下,27岁的哈耶克不得不忍痛中断与表妹海伦的真挚爱情而同另一个女子结婚。多年来,他忍受着极大的精神创伤,埋头研究。直到1950年,当这位国际知名的经济学家已经年过半百、双鬓挂白时,才得以同他的妻子离婚而与自己年轻时的情人海伦结婚。60年代后,他又疾病缠身,著名的三卷集《法律、立法和自由》就是他抱病完成的。
哈耶克喜欢争论,几次在国际上挑起大论战,其好斗精神久已闻名。1931年,他刚踏进伦敦大学的大门,就同凯恩斯发生了一场激烈的冲突。这场争论最终以他失败而暂告一段落。但他并未认输。1944年发表了《通向奴役的道路》,在国际上又挑起了一场争论。这一次,他的剑不仅刺向了凯恩斯主义,而且还对准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他极力鼓吹自由主义,猛烈攻击国家干预和计划经济。该书一问世,马上在国际上引起强烈的反响。这本书适应了国际上保守势力的需要,成了风靡一时的畅销书,它不仅在报纸上连载,在电台上广播,甚至还被改编成戏剧在无线电节目中播放。
哈耶克没不是那种把自己关在书房里的学者,他很注重实地调查。早在青年时代,他就对奥地利的经济和社会状况进行过详尽的考察。后来,他多次出国,特别是到美国考察研究。1951年,他发表了《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和哈里特·泰勒:他们的友谊和婚配》一书,这是一部穆勒和泰勒的书信汇编。为了编辑这部书,他根据穆勒书信中提供的线索,踏着穆勒旅行的足迹,穿越意大利和希腊的崇山峻岭,涉过急流险滩,进行实地考察,终于出色地完成了这项工作。
为了表彰哈耶克在货币理论和经济周期理论方面的首创性研究工作,1974年,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他诺贝尔经济学奖金。
诺贝尔奖金的获得使他淹没在荣誉的海洋之中,先后有十几个国家的几十个名牌大学和科学院研究机构,授予他名誉教授和名誉会员的称号,还“形成了一股邀请哈耶克出国讲学的洪流”。但是,这位已白发苍苍的学者婉言谢绝了这些邀请,继续专心致志地从事他的学术研究。
哈耶克认为,社会科学家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1975年,他在诺贝尔奖金授奖仪式后做《知识的虚伪》的演讲时,对经济学家们“在极其狭窄知识的基础上对扩张性经济的宏观效果进行预测的倾向”大加讨伐。他的这一见解是深刻的。他不仅从事经济理论和政策的研究,还从事科学方法论、社会学、法学、政治哲学、心理学及思想史的研究。他在很多领域都有较高的造诣。他既是知名的经济学家,还是出色的哲学家、心理学家、法学家、教育家和演说家。为了丰富自己的知识,他不仅博览群书,从那里吸取营养,还从实践中学习。除了进行广泛的社会调查、参加各种学术讨论、演讲外,他还参加和领导了好几个学术团体。这些学术团体的共同特点是参加者的专业范围非常广泛,有经济学家,还有社会哲学家、逻辑实证论者、社会学者、历史学者、艺术史学者、音乐研究者和自由主义批评家等各方面的人才。哈耶克虚心向各方面的专家学者学习,受益非浅。
常言道: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在我们漫长的学习生涯中,不可避免地会有超人之处,但切不可因此而认为自己就比别人强,要始终抱有虚怀若谷的胸襟,向更多优秀的、成功的人学习,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