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金银首饰匠是怎样逐步成为颇负盛名的经济学家的呢?
雷格纳尔·弗瑞希于1895年3月3日出生在挪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奥斯陆,父亲是金银首饰店的职工。弗瑞希年轻的时候就进入奥斯陆一家金银首饰店当学徒,经过几年艰辛的学徒生活,于1920年正式获得金匠执照。
年轻时代的弗瑞希有着旺盛的求知欲。他不满足于学会一门手艺,在学徒生活的后期就进了奥斯陆大学,一面继续从事工匠营生,一面开始攻读经济学。他之所以选择经济学这门学科,是由于他想找一门费时少又适合半工半读特点的学科。1919年,他毕业于奥斯陆大学经济系。在这个时候,他才对经济学发生了浓厚兴趣,从而决定把自己的一生献给这门科学。
那时,在挪威的大学中,经济学并不是热门。所以,大学毕业后,弗瑞希便离开挪威,先后到法、德、英、美、意等国的大学研究经济学和数学。他在法国学习了3年之久,这为他以后集中全力把数学和统计学应用于经济领域的探索上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弗瑞希回到挪威后,于1926年既他31岁时,才在自己的母校——奥斯陆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接着,他又游学欧美各国,在耶鲁大学等著名学府内担任客座教授。他成了资产阶级经济学中把数学方法和统计方法应用于经济研究的一位先驱者。至此,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又一分支在弗瑞希等经济学家的努力下诞生了,给这个新学科命名的就是弗瑞希,他称它为“经济计量学”。1930年,他在美国克利夫兰参与发起和创建了国际“经济计量学学会”,并负责主编这个学会的刊物《经济计量学杂志》达20年之久。
在享有盛名之后,弗瑞希于1931年返回到他的祖国,奥斯陆大学为他新设置了一个教授职位。从这年起直到1965年退休时为止,35年内他一直在这个岗位上孜孜不倦地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1965年退休后,他仍然继续从事研究和写作事业,直到1973年他逝世。
弗瑞希不仅是一位有造诣的经济学家,还是一位有丰富经验的教育家。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里度过的。在他所留下的著作中,教学讲义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早在当大学生的时候,他就对挪威大学经济学教学的落后状况感到不满。从到奥斯陆大学执教之日起,他即致力于改革的工作。他比较重视利用科学研究来充实教学内容,同时又通过教学来促进科学研究的深入。在教学中,他一方面对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大师们的著作进行了细致的介绍和分析,并反复充实,修改自己的讲义。另一方面又深深地感到在这些经济学理论中有着很多含混不清和模棱两可的地方。按照他的设想,必须把经济学改变成某种更类似自然科学的学科,使它具有明晰的量的关系。其主要办法就是把数学方法和统计方法引进经济学中。他认为,只要建立一系列的公理体系、一系列由复杂公式构成的种种模式,由此推导出来的理论就可以避免模棱两可和含混不清的毛病。弗瑞希以此为起点,成为“经济计量学”的奠基人。他不仅为挪威培养了一批经济学家,还通过他的学生影响着挪威工党政府的经济政策。
弗瑞希在治学方法上也是颇有特色的,这对他在资产阶级经济学的研究中取得成效有很大影响。他不满足于已有的结论,而是既重视理论上的探索,也注意实际应用上的创新。例如,他第一个提出了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的数理模式。他在创立这个模式时所借助的观点和分析方法,被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界公认为是现代经济周期分析上的最佳原理。又如,在统计方法和经济计量方法上,他不墨守成规,而是根据日益复杂过程中多种关联同时起作用所带来的统计问题进行研究,从而为现代资产阶级经济计量学的方法论打下了基础。
注重实际应用,勇于探索,同样体现在弗瑞希的其他研究中。他一生涉猎极广,对经济活动中的好多问题都进行了研究,他开始时比较注意微观经济问题,在“生产理论”上有过贡献。30年代大危机之后,他转而研究宏观经济问题,并积极参与有关经济政策的讨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从50年代起,弗瑞希对“经济计划”的研究产生了兴趣,曾经被联合国聘为顾问,到埃及、印度等国协助制订经济发展计划。这期间,他考察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情况,研制了许多专门为这些国家使用的经济模式,力图为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找到“最优方案”。此外,他在经济福利理论、指数论、国际贸易和人口理论上都有所建树。但是,无论在哪一方面,他都不懈地探讨如何把数学方法和统计方法应用于其中。
正是由于他这么长久和有效地“发展和应用动态模式于经济过程分析”中,所以他同荷兰的经济学家简·廷伯根共同获得了首届(196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晚年,弗瑞希在资产阶级经济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英国的剑桥大学、伯明翰大学,丹麦的哥本哈根大学,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都先后授予他名誉博士学位。英国科学院1966年还聘请他担任通讯院士。
弗瑞希精力过人,著作甚多。但是,他从不关心自己研究成果的出版,他最关心的是弄清某些亟待弄清的问题,一旦这些问题获得解决后,他又迅速着手开辟新的研究领域,并不忙于把自己的手稿细加推敲,拿去出版。因此,他从1926年以来的近50年中,公开发表的论著目录虽然有160多项,但其中专著却寥寥可数。弗瑞希对经济学的贡献大部分表现在各大学的讲演、教学讲义和各种手稿中,据说,仅手稿一项就重约两吨多。1965年,为了庆祝他70岁的生日,他在奥斯陆大学的学生和同事把他的论文汇装成27大册,作为寿礼献给了他。他的另外两本重要著作,《定量、动态政治经济学》和《经济计划研究》都是论文集,是在他逝世后由他的学生和支持者分别于1974年在匈牙利,1976年在荷兰出版的。他虽是经济计量学的创始人,但他生前没有出版过经济计量学的专门著作。这反映了他在科学研究中勤于探索而不计个人名利的献身精神。
由于弗瑞希师承以马歇尔为代表的剑桥学派和以威克塞尔为代表的瑞典学派,他虽开拓了把数学方法和统计方法应用于经济分析的道路,但由于未能正确地反映现实世界的经济运动规律,所以不能准确地进行量的计算和预测,或根本不能付诸实施。这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探索和创造。
费瑞希于1973年逝世,终年78岁。
一个成功者往往不满足于现状,而正是不容易满足,才一步步走向了成功的巅峰。弗瑞希因为不满足自己仅仅是个金银首饰匠这个现实,所以他才不断地去追求,不断地去探索,不断地去学习研究,工夫不负有心人,弗瑞希最终成为了一个优秀的经济学家。
人生的真正成功不是指你赢得了多少荣誉,而是指获得荣誉之后的你将来要创造多少荣誉。只有具有这种谦虚的、不断进取的追求精神,你才能成为真正的成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