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63300000012

第12章 物我变化说

物之智识无涯,有涯之生,莫可尽知;物之数量无穷,七尺之躯,何能遍享。由此,我对物之知欲物欲,无论其如何殚精竭虑,夜以继日,以一己之有限,而对外在之无限,不言可喻,必将两下落空。我与物之矛盾关系,正由人之无知而多欲,非只化除不易,且必愈陷愈深。退而求其次,唯当在两者之间,寻出适度的相处之道以期阻遏此项矛盾之恶性发展,这是道家思想,在人生方面,意见最为落实之处,盖亦救世之心使然。

欲能寻出物我的适度相处之道,其先决要件,当从了解物我的各自变化情况入手。物我矛盾虽由主观的欲望引起;但论物我变化,又当远从客观的事象去分析。首对客观事象认清,从而明白物我生长发展的规律,然后主观的欲望因之改变以谋适应。转可由矛盾中,求得新的和谐。

本来,庄子的环中化之道,属于动的形而上学;站在这一种理论,来观察客观万物的存在,无一不是在变化之中。对于这外界无量数的变化,属于自然之律令而形成者,称之曰“化”。进一步推溯此化之由,复又假想,出诸宇宙间一个最高的力量,名之曰“造化”。意即一切自然之化,皆由其所造。这一造化非他,当即由道或自然的无形功能流露而出。在这伟大的造化力量运转的环中,万物的变化,全脱离不了其影响。虽谓造化无形而不可见,然其功能中所含蕴,则有阴阳二气之流行,并充塞于天地间,如说:

天地者,形之大者也。阴阳者,气之大者也。道者为之公。(《则阳》)再由此阴阳二气之交通成和,而生万物,如说:

至阴肃肃,至阳赫赫 ……两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田子方》)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木小石之在大山也。(《秋水》)此其间,人之生,亦秉气于阴阳。如说:

阴阳于人,不翅于父母。(《大宗师》)中国有人焉,非阴非阳,处于天地之间,直且为人,将反于宗。(《知北游》)(宣颖注“非阴非阳”云:浑乎阴阳之际。)

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恶得不谓之人。(《德充符》)(钱澄之注云:一阴一阳之谓道。天与道所以为气之号名耳。)借用阴阳说明宇宙之间一切变化,亦可以将之解释为相反相成的两种抽象意味。因为万物之有不断变化,推溯原因,当由阴阳之一正一反,激荡而起,阴阳相调相合,其现象为吉为善,阴阳相违相乖,其现象为凶为恶,如说:

阴阳相照,相盖相治。四时相代,相生相杀。欲恶去就,于是桥起。雌雄片合,于是庸有。(《则阳》)阴阳四时,运行各得其序。(《知北游》)阴阳并毗,四时不至,寒暑之和不成。(《在宥》)阴阳错行,则天地大。(《外物》)

同理,人之形体及其行为变化,亦隐然受阴阳影响,如说:

圣人之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刻意》)

(郭象注云:任自然而动,蜕然无所系。动静无心,而付之阴阳也。)事若不成,则必有人道之患。事若成,则必有阴阳之患。(《人间世》)透过阴阳二气之影响,扩大视域,而看万物之变化现象,似乎永不停止,而且在不断更新之中,如说:

夫物,量无穷,时无止,分无常,终始无故。(《秋水》)物之生也,若驰若骤,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同前)万物化作,萌区有状。盛衰之杀,变化之流。(《天道》)这许多变化,至为复杂。经庄子归纳后,将之简化为物之有、无现象的一种交替历程。故说:

昭昭生于冥冥,有伦生于无形,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而万物以形相生。(《知北游》)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齐物论》)在这有、无(或成毁)之相互关系间,可以见到,物之未有,由有而无。这种演化现象,可比喻之为“出”。物之能有,缘于生自他物,等于由他物之无,过渡到此物之有。这种演化现象,可比喻之为“入”。物非永有,转又灭而无,这种演化现象是复由“入”而“出”。故物之为物,就其不断演化过程言,本身之现象为“出”,前后之现象皆“入”。遂由有、无之现象,体悟得此出入演化之理,如说:

注然勃然,莫不出焉。油然漻然,莫不入焉。已化而生,又化而死。生物哀之,人类悲之。(《知北游》)有乎生,有乎死。有乎出,有乎入。出入而无见其形,是谓天门。(《庚桑楚》)此“出”“入”之演化,其间过程,无一刻停顿,一直绵延不绝。于是有“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之说。故简单讲,尽管整个宇宙现象如何变化,古往今来,桑田沧海,要不外便是这样“一物之出入”与“他物之出入”,相继流转,亦即一物之变化与他物之变化,无限推移。有有无无,出出入入,合而形成此一健动之宇宙。兹复抽样,一观人生之变化如何?固然,人在万物中,比较分量甚小,所谓“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但其遭受之变化,衡诸自然界,有过之而无不及。只是物我两者之间,其变化有同有异,相同为形体之变,均受物性支配,而人不能例外。相异为人心可不随外境变化而变化,此为他物所不能、所不及。有此人心之超越物性,便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高级表现。

论到人所遭遇,而无可回避的剧变,则为“已化而生,又化而死”(《知北游》)的存亡问题,最受庄子关注,全书对生死的讨论,用力至多(请参阅第六章);足与其中心思想道德的阐释,等量齐观。但归纳说来,其结论仅是“生死、命也”

(《大宗师》)四字。命就是造化(或道或自然)的一种规定。由这一“命”的认识,于是而有“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大宗师》)以及“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养生主》)的论调。形体所受生、老、病、死种种变化,既是命,也是自然的规律,非人所得与;余下仅能做到“命物之化,而守其宗”(《德充符》);“运物之泄也,言与之偕逝也。 ”(《山木》)他如穷达、富贵、毁誉、饥渴、寒暑之类,虽与生死同为“事之变,命之行”,已属次要,更不值得介意。类如这种顺自然而行的演化,便是人与物相同之处,唯就形体方面为限。

另于形体之外,人与万物不同之点,尚有一颗富于高度智慧之心。尽管形体一如万物,顺自然规律而行,这颗心也承认其必然性。可是心之本身,未必随之变化。这便是前述万物变化中,人与物绝对相异之处。故庄子对于这颗心,异常重视,认为不幸心随形化,最可痛惜,如说:

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齐物论》)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田子方》)如欲避免此一悲哀之发生,并表现人之所以为人的卓异德性,外境纵有任何变化,此内在之心,则须保持其寂然不动状态,所谓“外化而内不化”(《知北游》)是。如说:

阴阳之气有沴,其心闲而无事。(《大宗师》)有骇形,而无损心。有旦宅而无情死。(《大宗师》)常季曰 ……若然者,其用心也,独若之何?仲尼曰:

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虽天地覆坠,亦将不与之遗。(《德充符》)只要内心有主,不随形化。阴阳与乎任何外界力量,对之无可动摇。如说:

寇莫大于阴阳,无所逃于天地之间。非阴阳贼之,心则使之也。(《庚桑楚》)贵在于我,而不失于变,且万化而未始有极也,夫孰足以患心。(《田子方》)果能如是,内心勘破生死大关,便可从物我的自然变化中,寻找出不变的人生重点,作为精神之所寄托,而求生命之开展,那就是说,人心将如鲲鹏之化,而作逍遥之游,以达“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之境。司马彪曰:

“六气,阴阳风雨晦明也。”故所谓“御六气之辩”,亦即包含“御阴阳之变”在内。再说御阴阳之变,当有超越阴阳之意,超越阴阳也就是超越造化,而“与化为人”(《天运》)。这便是不随形化之心,可能独有之最高成就,将人生由形体重视转向精神,从有限扩张而向无限。

至此,可以确知,凡由物我变化引起的人生哀伤,可从此心之不化,呈现希望;同时,物我矛盾的真正解除,亦因此心之超化,获得契机。

同类推荐
  • 鬼谷子纵横智慧

    鬼谷子纵横智慧

    鬼谷子,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谋略家,兵家、仙道家、是纵横家的鼻祖,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透晓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是先秦最神秘的真实历史人物。历史上正是由于他的出现,才有了纵横家的深谋,兵家的锐利,法家的霸道,儒家的刚柔并济,道家的待机而动。是古今中外领导者、财富人物、外交家、谈判家、企业高管、营销专家的枕边书。习之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得时遇明主可兼济天下求富贵。不得时可逍遥一生。
  • 厚黑学(全集)

    厚黑学(全集)

    “厚如城墙”,岿然不动,静观其变,一旦时机来到,就需断,“黑如煤炭”,决然出击,勇猛果决。“厚”在伺机,“黑”在决胜,一件事要成功,二者缺一不可。
  • 中国佛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中国佛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儒、释、道三教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构成要素。长期以来,三教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演变,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文化心态、民族性格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可以这样说,不了解中国儒、释、道三教的精神旨趣,就不能深透地了解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哲理内涵,就不能了解中国人丰富玄奥的内心世界,更不能了解中华民族历劫不灭、坚韧不拔的文化生命和精神动源。中国文化自古是一个多元精神和合体。儒、释、道三教文化在这一和合体中各居于独特的地位,从不同侧面发挥着自身的社会功能,相互冲突,又相兼相容,共同建构着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和
  • 在历史与伦理之间:中西方德育比较研究

    在历史与伦理之间:中西方德育比较研究

    从特征看,中国的社会和教育充满了激情、理想主义、英雄主义(追求集体利益的英雄),表现为伟大、理想、超越和神圣;西方的社会和教育表现为理性、功利主义、实用主义(追求“个体”自由的英雄),特点是平凡、现实、适应和世俗。在中国,道德义愤常常是正当的,比如劫富济贫;在西方,法制理性衡量一切,尽管“市场失效”会造成“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现象。比如,曾经的中国退休工人的工资比科学家高的现象,虽不合理却合乎人情;西方的科学家工资比工人高十倍,不合人情但是合理(合法)。
  • 中国人的生活哲学:菜根谭人生解读

    中国人的生活哲学:菜根谭人生解读

    《菜根谭》可以为大家清清火气,降降压力。菜根味苦,苦后有回甜。菜叶菜秆我们天天吃,其实菜之精华在于根,人之精华在于性。我们做人把先天本性巩固好,好比一棵青菜根肥苗壮,自然生命就旺盛。《菜根谭》内含格言,每天一段格言,每天提升一点境界。为方便讲述,《中国人的生活哲学:菜根谭人生解读》分为三卷,中问经历苦、涩、甜,是为“菜根三味”,每味都是药,每味都是缘,每味都是道,每味都是福,请君自品之。
热门推荐
  • 妈妈和孩子

    妈妈和孩子

    一个新手妈妈带孩子的辛苦与无助。希望所有做爸爸的男人,能够多理解自己的老婆,爱护自己的家人!
  • 残简

    残简

    佛门弟子不破戒?我去,你个废材!卖棺材的也算仙道高手?买一送二,不买?灭了你!奇葩?不,他们只是主角的朋友。妖魔冷血却有情,情比金坚可撼天!穿越生死的相守,正义与邪恶的结合,为了心中那一抹坚持,踏地府、闯冥界,剑断苍穹!
  • 三女得三男

    三女得三男

    当冰块对上冰块,当花心对上花心,当寡言对上温雅。他们之间的火花已然檫了出来。
  • 异界之召唤神兽

    异界之召唤神兽

    一位懵懂无知的13岁少年,无意中穿越到了异界,展开了一段奇幻的路途.......等级简介:召唤师:1至9级,召唤王,召唤皇,圣唤师,神唤师..其余的职业请参照另小说。主人公:严傲天
  • 红楼之水木清华

    红楼之水木清华

    前世,她是三生石畔的绛珠草。他是白海龙宫的小白龙。她下界报恩,他亦投胎相随。今世,她是出身清贵的才女,他是潇洒不羁的王爷,冥冥之中。原来缘分早已经注定(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狼牙破空

    狼牙破空

    据史书记载,世间有一种奇怪生物,身如云而色呈墨黑,见到这种生物的,都会被吞噬无一存活,此物称作天乌,是整个世界最为可怕邪恶的东西。这一年,天降石书落在西唐帝都。这一年,少年随父入京。
  • 转身沧海

    转身沧海

    安乔和涂非,“天使”和“土匪”?她是十二年前被蒙住双眼的折翼天使,他是守护她的“土匪”一枚。然而,当十二年后他与她再次相遇,他一眼就认出了她,她亦对他一见倾心。可是,当她渐渐发现那次折翼竟是以为他,他与她的感情究竟是缘分还是欺骗,要相爱还是相杀?
  • 黑粉是对是错tfboys

    黑粉是对是错tfboys

    “爱不需要太多语言......”没错不需要过多的言词,但是,必须要有一颗真诚的心!!!
  • 世界之巅峰

    世界之巅峰

    生于地球,生死一刻。穿越时空。浑然不知,已于新星球。四周美丽无暇,似中华之古。不知不觉,地球之事皆抛之脑后。带上信仰。站在世界之巅峰。
  • 骑士的世界

    骑士的世界

    他们在外表上像修士僧侣,但其实质却是军人,他们脑子里装的不是《圣经》,也不是祈祷词,而是战斗!他们身穿半修士式的外衣,而外衣下面仍旧穿着骑士的甲胄。他们的武器不是说教、而是利剑和长矛!骑士很强,可一旦遭遇现代化的军事兵器,比如机关枪,火箭弹,武装直升机……卫星射线,那么,他们的命运又会是怎样一个样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