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61700000006

第6章 五、传播中华文明、构建友谊之桥的郑和

个人档案

姓名:郑和

原名:马文和

字:三保

世称:三保太监

生卒:1371―1433

享年:63岁

著作:《郑和航海图》

名言: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于海,危险亦来自海上。郑和像

郑和,明初著名航海家,太监。自永乐三年(1405)至宣德八年(1433)的28年间内,率众七次远航,最远到达东非红海和伊斯兰教圣地麦加,途经30余国。他的航行,是史无前例的一次壮举,加强了中国与所到各地的贸易和文化交流,使得各国政要相继派使甚至亲自访华,促进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友好往来。

皇帝意欲耀国富宦官扬帆赴远航

郑和,原姓马,名文和,字三保,洪武四年(1371)出生在云南省昆阳州(今晋宁县宝山乡和代村)的一个世代信奉伊斯兰教的回族家庭。据传,其三十七世祖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他的祖父及父亲都曾到伊斯兰教的圣地麦加朝圣,这就使出身伊斯兰教名门望族的郑和自幼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洪武十四年(1381),明太祖朱元璋为了消灭盘踞云南的元朝残余势力,派手下大将傅友德、蓝玉等率30万大军,发起统一全国的战争。在战乱中,年仅11岁的郑和被明军俘虏,随后被阉割,在军中做僮仆。洪武十八年(1385),云南平定之后,郑和又随军调往北方,先后转战于蒙古沙漠和辽东等地。19岁时,他被挑选送到北平的燕王府服役,从此追随在雄心勃勃的燕王朱棣身边,并逐渐得到朱棣的信任。建文年间(1399―1402),朱棣为了与他的侄子建文帝争夺皇位,发动了“靖难之役”,郑和为朱棣登上皇位立下功劳,被提升为内官监太监。永乐二年(1404)正月初一,成祖为表彰他的功绩,亲笔赐其“郑”姓,郑和从此更名,世称“三保太监”。

江山已定,国内歌舞升平。明成祖朱棣好大喜功的思想就暴露了出来。是啊,大明江山已在一人掌握之中,现在国库充盈,百姓富足,还有什么希求的呢?现在还应派人巡抚海外,扬我大明天朝的国威,让那些蛮夷称臣纳贡,这样才不失为天之骄子呢!再说,那个建文帝是生是死还不知道,万一他死灰复燃,可就不好办啦!

据《明史》记载,“靖难之役”之后,明惠帝(年号建文)朱允?在宫中举火自焚。然而成祖怀疑烧死的并不是他,而是另有其人。又有人传言,说惠帝已逃往云南,出家为僧。成祖派人去找,却一无所获。又有传言说惠帝已经逃到海外,那么出海巡抚与这件事正好一起办。然而派谁去好呢?成祖举棋不定,便在朝会上,提出了这个问题。

“众位爱卿!朕自即位以来,大明已一统江山,国富民强。然海外蛮夷不从教化,须派一干得力人马前往,以昭至德,并宣以礼教。不知哪位爱卿愿替朕出巡?”众臣面面相觑,许久,内阁中书舍人黄淮方出班奏道:“启禀万岁,臣以为,陛下登基之后,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实在先帝之上,何苦不辞辛劳,去宣抚荒蛮之地呢?”“四海之内,莫非王土,他们亦为朕之子民。朕岂忍他们久居水火之中?”

苍茫大海之上,风云变幻莫测,又是去那些孤岛洪荒之地,不要说要受颠簸之苦,弄不好连命都要搭上,谁敢冒这样的风险?所以等了许久,群臣都咬紧牙关,木偶似的站在那里,大气也不敢出一声,生怕自己讨得了这个苦差事。

成祖正想发怒,这时,从身边转过一人,跪倒在地,大声道:“奴才愿往。”声音尖细,很明显是个太监。成祖闻音大怒,道:“这是你说话之处吗?”原来朱元璋称帝后,为汲取之前各代宦官乱国的教训,特铸铁榜立于宫门外,上书:“宦官参政者死”,使之成为子孙后代的鉴诫,成祖也不敢违背。

说话之人正是郑和,只听他言道:“奴才自幼喜阅海图,且祖、父均有航海经历。奴才耳闻目染,也略知一二。故奴才斗胆,请陛下恩准。”成祖沉默半天,挥挥手:“你先下去吧!”

过了几日,圣旨下达,命郑和出使西洋,由宦官王景弘为副使,率27800余名士卒,乘坐高达44丈4尺、宽18丈的大船和长37丈、宽15丈的中船62艘,再加上其余船舶,共计208艘海船组成的庞大舰队,出使海外。

永乐三年(1405)六月,郑和自苏州刘家港出发,开始了第一次远航。随行出使的人员除了水手外,有负责护航的将士,担任翻译的通事,对外交涉的行人,医疗保健的医官,商贸交易的买办、书算手,文化交流的教谕以及阴阳术士、军匠、民匠、伙夫等。船上装备着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航海图、罗盘针等设备。

船队沿海南下,经由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到达占城(今越南南部)。

上岸之后,郑和便派人考察当地的风土民情,并在此进行贸易。当时中国的科技文化领先其他国家足有三个世纪,中国的商品,占城人别说见,连听都没有听说过,于是他们纷纷抢购。好在郑和的船多物广,足够供应。

在占城盘桓了几天,郑和找来王景弘,与他商量道:“万岁叫我等来宣化德教,这里虽地属荒蛮,然尚知礼仪。国王亦应允待时朝拜我主。依我之见,这里没有必要再住下去了。”郑和宝船模型王景弘道:“若是如此,我们不如回京复命吧。”

郑和摇摇头:“此次出行,朝廷不知花了多少银两,动用了多少人力,若我们就此而归,岂不令天下寒心?临行之时,万岁曾嘱咐我,要耀兵威于异域,示中国之富强,我等下贱之人,敢不听从?”“依三保之见,该当如何?”

“我想遍历诸邦,招致蛮方,以我国之威,令他岁岁纳贡,年年朝贺,方显我大国本色。”

船队由占城继续南下,行至爪哇国(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在那里与国王会晤后,留下了朝廷的赏赐,又继续航行。

到三佛齐岛国(古又称旧港,今印度尼西亚巨港)时,船队遇到了一群海盗。海盗头子名叫陈祖义,是广东人,洪武年间跑到现在的南洋,召集一伙人占领了旧港,常常打劫路经此地的商船,许多国家的商人都深受其害。这一次,陈祖义见郑和船队船多兵众,不敢贸然下手,就假意向郑和投降,暗地里却准备打劫船队。

郑和念其为中国人,就欣然地接受了他的投降。他亲自带领100多名随从,登岛面见陈祖义,并以朝廷的名义,赐给他金帛等物。陈祖义听说赏赐丰厚,马上亲自出城相迎,设宴款待。

席间,郑和道:“你虽身处海外,但终属我炎黄子孙。何况你兼一岛之主,理应向朝廷纳贡称臣。”陈祖义一笑:“大人说笑了。”郑和正色道:“何笑之有?”“我陈某一不享明禄,二不居明土,三不食明粮,何须向朝廷纳贡称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别说你这一个小小孤岛,就是海外诸国,依然须向朝廷称臣。”“我陈某做的是没本钱的买卖,你若是能把东西送到我手上,大家和和气气,交个朋友;若想向我索贡,战场上见吧!”

郑和闻言大怒,将酒杯狠狠摔碎在地上,道:“好,战场上一决雌雄!”说罢,拂袖而去。郑和下西洋图回到船上,郑和点起士兵,前去进攻陈祖义。陈祖义不敢怠慢,也聚起众海盗,要与郑和决一死战。

毕竟陈祖义手下是一群乌合之众,哪里敌得过经过训练的明朝军队。双方交手没有几个回合,海盗就大败,望北而逃。郑和命令船队封死入海口,让陈祖义上天无路,入海无门。陈祖义万分无奈,派人到邻岛去乞求援兵。可他没想到,这片海域的各岛都接到了王景弘的诏谕,已经归顺明朝,谁还肯对与明朝军队抗衡的海盗伸出援手呢?

陈祖义更加惊慌失措,索性带上30来个人,乘着一条小船,趁夜潜逃。郑和早预料到了他这一着,早已在四面布下伏兵,等陈祖义一露面,便将其擒获。

郑和带领士兵上岸,安抚百姓,又另选一人作为岛主,命他年年向明朝纳贡,然后,留下许多赏赐,押着陈祖义,登船继续航行。舰队一路向西,途经苏门答腊(今苏门答腊)、南渤里(今苏门答腊岛北部)、锡兰山(今斯里兰卡)、古里(今印度科洋科德),所到之处,无不遍施赏赐,并将所擒的陈祖义向众人展示,使得各国纷纷归附,口口声声地答应向明朝纳贡。

在古里,郑和进行了成功的访问,并在此建立了交通、贸易中心转运站,为后来的向更远处进发准备了一个交通枢纽。

永乐五年(1407),船队返航,在台湾稍作调整后,九月返回应天。郑和将沿途经过一一禀报,并将陈祖义交给成祖发落。

再度扬帆除暴主三番出海平逆臣

郑和第一次出海,就在与各国的交往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祖喜出望外。所以,郑和回来的第十天,急不可耐的成祖再次派其出国门,开始二下西洋。

这次郑和带去了大量的中国瓷器、铜器、铁器、金银和各种精美的丝绸、罗纱、锦绮、蚕丝等丝织品,打算一面与各国进行贸易往来,一面对其进行赏赐。

郑和宝船使用的铁锚使团依旧从刘家港出发(七次均由此地入海)。由于上次出使顺利,此次出海,沿途各国,均将郑和等人视作天朝上国的神明,纷纷以最高的礼仪来接待。而郑和的赏赐也颇为丰厚,更让这些海外国度对大明王朝产生了敬仰之心,愿意按时纳贡,听从意旨。

在满剌加(今马六甲)停留后,郑和又率队继续航行,来至锡兰。上次来时,由于准备得并不充分,所以没停留太长时间,对该国的认识也较浅。这次到来,郑和准备在此地赏赐颁旨,同时再广泛开展贸易活动。

锡兰酋长亚列苦柰儿听说郑和来访,率众出城相迎。由于身边带有翻译,沟通并无障碍,郑和只觉得这位酋长太过殷勤了,还以为是当地好客的风俗,也没在意。酒宴之后,亚列苦柰儿赠送了很多礼物给明朝,以示两国修好。同样,郑和也回赠他很多东西,数量却是这位酋长的几倍。

亚列苦柰儿陪同郑和四处游览。来到饲养动物的林苑,郑和发现在一间小屋里关着很多人。他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就问亚列苦柰儿。亚列苦柰儿不屑地一笑:“这些人身犯重罪,囚于此,是用来喂养园中猛兽的。”

郑和大吃一惊,道:“不知他们所犯何罪,必施以此等残酷之刑?”“大多数人竟然直陈我的过失,岂不是大逆不道?还有偷鸡摸狗、打架斗殴,不一而足。”

郑和变色道:“你这样做,未免太残忍了吧!”亚列苦柰儿哈哈大笑,道:“我等小国,岂敢与君之天朝上国相比?如不使用此种手段,我的那些虎豹狮狼,岂不都要饿死?”

郑和强压怒火,道:“难道天下百姓,还不如你所饲养的畜生重要吗?”亚列苦柰儿冷笑一声,道:“化外之民,不入大人青眼。上国手伸得再长,也难管我这海外孤岛吧。”

郑和默然不语,当天就回到了船上。

第二天一早,亚列苦柰儿就派人前来邀请郑和。郑和心想,昨天不欢而散,今日之邀,若非鸿门宴,也必定有诈。于是便对来人道:“烦请转告令主,郑某昨日不胜酒力,今日仍余醉未解。待得来日,郑某必定登门谢罪。”

来人刚走,郑和便派人去打探实情,果然不出所料:亚列苦柰儿见郑和船上金银满载,便动了贪婪之念,想将郑和引入宫中杀掉,抢劫船队,现在大军已倾巢出动了。

郑和闻讯,知道城内兵防空虚,马上带领2000将士,出其不意地攻打了锡兰的都城,生擒了亚列苦柰儿及其妻子官属。领兵打劫船队的将领听说明军进攻都城,赶忙下令撤兵回救。郑和的军队乘胜杀了个回马枪,又把敌兵打得溃不成军。他们只得向明军投降了。郑和当场释放了投降的将士兵卒,只把亚列苦奈儿和几个重要官属扣留在船上,然后继续访问其他地区。

郑和船队一路又走过了古里、柯枝(今印度柯钦)、暹罗(今泰国)等国,于永乐九年(1411)六月返回应天。

成祖见郑和再一次成功而归,心中大喜。听闻郑和仅以2000士兵就攻陷了一个国都,更是得意非凡,连称郑和不辱使命。召见亚列苦奈儿之后,成祖将其训斥一番,然后放他回国,命其不得再当国王,让其子继承了王位。

消息一出,立时引起震动,前来进朝纳贡者日益增多,远远超过了郑和出海以前的数量。

郑和在南京休整了一年多,永乐十年(1412)十一月,成祖又令他第三次启帆远航。

船队一路航行,在占城、爪哇、满剌加访问后,来到了苏门答腊。

苏门答腊刚刚经过一场大的事变,给郑和的访问添了麻烦。原来,苏门答腊的西面有个那孤儿国(今属苏门答腊)。永乐六年(1408),那孤儿国和苏门答腊打了一仗,苏门答腊国王中箭身亡。王子年龄尚小,不能替父王报仇。王后却复仇心切,她晓谕全国:谁能领兵打败那孤儿国,替先王报仇,我就嫁给他,并请他当国王。一个有本领的渔夫奋勇领兵打败那孤儿国的军队,杀了他们的国王。渔夫娶了王后,当上了苏门答腊国王。老国王的儿子很不甘心,他培植了一伙心腹勇士,乘机杀死了渔夫,自己登上王位。郑和到达苏门答腊后,向新国王赠送了许多礼品。渔夫有个儿子苏干剌,想替父亲报仇,发兵攻打苏门答腊,企图争夺王位,却被新国王所败,只得逃到一个叫邻山(今地不详)的地方,自立一寨。郑和到访,苏干剌满以为也会赠给自己一些宝物,然而,这只不过是他一厢情愿的想法而已。

郑和以国家使臣的身份访问诸国,哪里会理会一个山大王?国家的政权交迭是他们自己的内政,儒风汉雨礼制熏陶下的中国人又怎好插手?郑和的目的是交往海外各国,是国家之间的行为,所以,他没给这个“山大王”一个铜板。

当得知郑和厚礼相赠苏门答腊新国王,而对自己不屑一顾时,苏干剌心中又忌又恨,便带领几万士兵,前去袭击郑和的船队。

郑和得知军情后,忙告诉了苏门答腊国王。国王答应派兵援助。

郑和带领两国兵将,布下埋伏,待苏干剌来到,立时将其包围。苏干剌的士兵本为一群乌合之众,又没打过什么大仗,苏干剌本人对兵法也一窍不通,几万人马很快便全军覆没。苏干剌带领残兵败将,杀出一条血路,突围而出。郑和乘胜追击,追至南渤利,活捉了苏干剌和他的妻子、儿子,押解在船。

离开苏门答腊后,船队又继续前行,到阿鲁(今苏门答腊岛日里河流域)、锡兰山、小葛兰(今印度柯钦南)、柯枝、甘巴里(今印度泰米尔纳德邦的科因巴托尔)、阿拔巴丹(今印度阿默达巴德附近)、古里等国进行访问。然后折回满剌加,在那里修筑城塞后,于永乐十三年(1415)七月返回应天。

成帝厚赏郑和及其手下将士,杀掉了被俘的苏干剌。

四下西洋行远海三保太监葬异乡

郑和三次出海扬威后,各国纷纷派使者甚至由国王亲自带团来中国访问。

永乐六年(1408)八月,位于今加里曼丹岛北部的渤尼国(今文莱)国王麻那惹加那率领其王妃、子女150余人来华。当访问团到达福建时,成祖即派遣中官杜兴等宴劳之,并命令所过诸郡设宴招待。到达应天后,成祖更是“优待礼隆,赐予甚厚”。渤尼国王染疾,成祖关怀有加,他逝世后成祖深感悲痛,宣布辍朝三日志哀。渤尼国王临终前嘱咐其妃将其“体魄托葬中华”。

永乐九年(1411)七月,满刺加国王拜里米苏剌率领540余人来华访问,成祖闻讯后,即派遣中官海寿、礼部郎中黄裳等人前往设宴慰问。到京后,又亲自在奉天门设国宴招待,赐给国王金绣龙衣两袭、麒麟衣一袭及金银、器皿、帷幔、被褥,还赐给王妃们大批礼品。

在外交上的巨大成功,让成祖认为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不需要再次下海了,于是产生了解散船队的想法。郑和得知后,马上上谏,请求保留船队。谏书中说道:“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于海,危险亦来自于海上。”

郑和认为,海权是一个国家能否富强的一项重要因素:通过与外国通商,可以使国家变得富足;而拥有强大的海上力量,又能阻止其他心怀叵测之国通过海路犯我边疆。成祖闻言,颇以为然。

永乐十四年(1416),满剌加、古里等共有19个国家的使臣奉命入京朝贡。成祖在大加赏赐的同时,又派郑和出海,送他们回去。于是当年十一月,郑和第四次扬帆出海。

此次出海,航线较长,途经占城、爪哇、满剌加、苏门答腊、南?里、彭亨(今属马来西亚)、急兰丹(今马来西亚的哥达巴鲁)、锡兰山、加异勒(今印度南部的卡异尔)、甘巴里、柯枝、古里、沙里湾泥(今地不详)、溜山(今马尔代夫首都马累)、忽鲁谟斯(今伊朗阿巴丹附近),直至非洲东岸木骨都束(今肯尼亚摩加迪沙)、不(卜)剌哇(今索马里的布腊瓦)、麻林迪(今肯尼亚的马林迪)、比剌(今非洲爪达富伊角外的阿卜德库里岛)、孙剌(今地不详)等亚非国家。这次出使开通了中非航路,麻林迪还向中国献来“麒麟”(长颈鹿)。说明郑和使团对东非沿岸国家的访问取得了圆满的成功,这也成为明朝鼎盛时代在外交上取得重大进展的标志。

永乐十七年(1419),郑和使团回国。

同年九月,郑和再次起航,第五次出海。这次出使期间,明王朝已决定迁都北京,需要各种珍禽异兽来充实内苑。于是郑和船队带回了忽鲁谟斯国的狮子、金钱豹,阿丹国(今南也门首都亚丁)的麒麟、长角马哈兽,木骨都束国的花福鹿、狮子,卜剌哇国的千里骆驼、驼鸡,爪哇、古里国的縻里羔兽等。这些珍贵礼品象征着亚非国家同中国的真挚友谊。次年八月郑和返航。

永乐二十二年(1424)正月,旧港酋长施济孙派人向明朝请旨,想承袭宣慰使一职。成祖欣然批准,让郑和第六次出海,带着款印前去赏赐。此次途经忽鲁谟斯、阿丹、南渤利、苏门答剌、阿鲁、满剌加、甘巴里等16国,对所到达国家和地区又进行了友好访问。郑和使团与海外诸国的贸易往来也有了更深入的发展。

洪熙元年(1425)二月,郑和回国,成祖已经驾崩,明仁宗朱高炽登基。派郑和及其手下使臣领军守备应天。仁宗在位时间不长,当年五月,便暴病身亡,明宣宗朱瞻基即位,次年改元宣德。

在郑和第四次到第六次下西洋期间,各国又相继来访,其中国王亲自来华的有以下几位:

永乐十五年(1417)八月,苏禄国(今菲律宾苏禄群岛)东王巴都葛叭答剌、西王麻哈剌吒葛剌麻丁、峒王巴都葛叭剌卜各率其家属、头目及随员共340余人来华访问。成祖以接待满剌加国王之礼接待他们。三王在返国途中,东王不幸病逝于山东德州,成祖闻讯后,不胜痛悼,以王礼厚葬,设祭坛,并亲撰碑文。

永乐十七年(1419)九月,拜里米苏剌的儿子亦思罕答儿沙即位满剌加国王后,仍率领其王妃、王子访华。亦思罕答儿沙的儿子西里麻哈剌者即位后,也同样领其王妃、头目访华。

永乐十八年(1420)十月,古麻剌朗(今菲律宾棉兰老岛)国王干剌义亦敦奔率领其王妃、王子、陪臣,随太监张谦来华访问,成祖命礼部按苏禄国王的规格接待。

宣德五年(1430),登基已久的宣宗见还没有其他国家前来访贺,心下十分不快,于是派郑和第七次下西洋,敦促他们来华朝贡。是年六月,郑和踏上了他最远的也是最后的一次航程。此次航行,郑和率领船队来到了好望角,比1486年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早了50多年。然后,转途向北,经由印度西海岸进入波斯湾,其派出去的支队则到达了阿拉伯的麦加。由于此次经过国家较多,且路线较长,所以直到宣德八年(1433)郑和才踏上归程。

同年夏季(具体时间不详),船队行至古里,年已63岁的郑和因多年海外航行,积劳成疾,不幸辞世。消息传开,全团大恸,王景弘以及船员如丧考妣,所有的船只都扬起白帆。古里酋长闻讯后,亲率百官前来凭吊。

王景弘命人把郑和的遗体妥为装殓,准备回国安葬。

然而夏季气温正高,航行路线又属热带,气候酷热,当船队航进爪哇时,郑和的遗体已出现腐败的征兆,眼看难以保存。无奈之下,王景弘与众人又再次大哭一场,将郑和埋在当地。一生漂泊海外的郑和,从此长眠于异乡。

郑和在28年间,创下七下西洋的壮举,其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在历史上都是空前的。直到80多年以后,欧洲才开始了一轮以资本原始积累为目的的掠夺航行。而郑和的出航,是以友好各国、互通贸易、开辟一条海上“丝绸之路”为目的的,其动机远比欧洲光明得多。经过他的友好出访,各国均与中国建立或加强了外交友好关系,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再一次得到提升。而且,他将中国先进的文明和科学技术输入他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同类推荐
  • 山本五十六(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山本五十六(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二战期间日本法西斯著名战将——精心策划并亲手点燃了太平洋战火的山本五十六,他既是一个著名的海军将领,又是一个精明的赌徒,山本的一生以赌为乐,可是在他眼中真正的赌场不在摩纳哥,也不在拉斯加斯,而在战场之上,而“偷袭珍珠港”和“奇袭中途岛”就是他一生最大的赌注,只是结果迥异罢了。
  • 独领风骚:毛泽东解读

    独领风骚:毛泽东解读

    本书分24章,将公开发表的毛泽东全部诗词,以年代为序,以历史变革为线,以情感历程为论述场景,将毛泽东激扬文字的青春,婉丽悲欢的爱情,运筹帷幄的决断,抑郁困顿的沉浮,坐地巡天的浪漫,风流人物的慷慨,乱云飞渡的从容一一展现出来。文字优美飘逸,笔触酣畅淋漓。
  • 石屏传

    石屏传

    《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系列丛书:石屏传》以新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为背景,记录了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屏追求不止,奋斗不息的一生,重点介绍了石屏寄情祖国航空事业,立足本职工作,设计了K—8和教8飞机,创造了中国航空工业外贸出口的神话,改写了中国空军飞行员训练体制等内容,反映了石屏一生浓浓的航空情缘。
  • 蒋经国传

    蒋经国传

    本书以大量的史料、访谈和经历描述了蒋经国一生的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活动,以及蒋经国所处时代的中国社会背景及国际大背景。
  • 秦汉三国皇帝传

    秦汉三国皇帝传

    本书主要撰写了秦朝从秦始皇(公元前247年)嗣秦王位起至三国吴灭亡(公元280年)止,共500多年的历史故事。以单列皇帝(正统)写其全传的形式,全方位介绍了自秦始皇至三国的37位皇帝的生平事迹,采取了相对按时间顺序又进行了分门别类的写法,《秦汉三国皇帝传》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情等方面的故事。以正史为依据,既全面具体又通俗易懂,是一本详细叙史的好书。
热门推荐
  • 那个妖孽

    那个妖孽

    一日,某曦的友人甲上门拜访,抬了甚多金银珠宝,路经池边,一串珍珠玛瑙项链不慎落入水中,友人甲毫不在意地摆了摆手。下午,某曦正友人甲在池边小亭议事,忽见某点身披荷叶,畏畏缩缩潜入水中。友人摇头叹道“夏兄对尊夫人甚是吝啬。”某曦邪魅的一勾唇角:“她好这口罢了。”
  • 十里梨花冷亦霜

    十里梨花冷亦霜

    江夏烟雨四月春,十里梨花一夜白。君若有意何唏嘘,妻若无意悲伤离。传说一百年前,岄牙山的创始人——婲月以身投炉炼制了斗转星移的泪珠,一时间武林风起云涌。青依依无意被此珠代入异世江湖——幽晋167年。途中初遇冷云,他梨白如华般寂静,一袭白纱轻羽,流连的目光总是看得风轻云淡。精于易容,巧于算计,却改变不了自己最初的心。可苦苦追寻的青依依,不曾想,从一开始就已掉入了一盘棋局的困兽之鸟……不管是皇宫、武林门派、最爱的人、生死之交的朋友都想得到它,难道她只是一颗被他利用的棋子?而当泪珠被捏的粉碎时,她永远也想不到会是怎样一个千年真相。萌妹子cp霸道教主开启后宫美男模式。
  • 邪王追妻:重生嫡女

    邪王追妻:重生嫡女

    云夕染,家族弃女,不会修炼的废物?!修炼空间!至尊凤凰!天生奇骨!终将傲视天下!可那个纠缠不放的男子又是怎么回事?!“娘子......”“滚!”“娘子......”“滚!”“娘子......”“我都说了3671遍了!我不是你娘子!”
  • 锁情计

    锁情计

    在古代的豪门千金小姐,会有哪些奇遇,卷入怎样的权势争斗?心之所属是谁?是风度翩翩的豪门大少还是文武双全的青年俊才?是豪气冲天的铮铮将军还是又萌又有才的太子?亦或是那未曾谋面的神秘人才是她的真正归宿?
  • 你不可不知的100个营养处方

    你不可不知的100个营养处方

    《你不可不知的100个营养处方》为你介绍了100种常见的疾病以及针对疾病的营养处方。
  • 宠妻蚀骨洛王殿下本妻来也

    宠妻蚀骨洛王殿下本妻来也

    一千年的羁绊,一千年的默默守护,一千年的孤独寂寞,轮回余载,再次相见,那刻骨铭心的爱恋你可还曾记得。紫罗花开,扰乱封灵宁静。金瞳持剑,缔造远古传奇。冰灵霜,携带诸天之力降临,尾随冥主转世。风云动,天地颤,群兽朝拜。紫罗花开,花开灭世。是谁让那耸立在山峰之间孤寂的身影乱了心。又是谁让那至尊者不顾一切的诸天灭地三次的擦肩而过,才换的今生两情相悦。是命运?还是故意而为?
  • 二十年前的我们

    二十年前的我们

    时光彷佛瞬时倒流到青葱校园,天边飞鸟有白色的羽翼,唇边的微笑是薄荷味的香,操场上还有孩子奔跑的身影。在那样单纯美好的年代,爱自然就是永远,谁不曾轻轻拉过另一只手,相信一直爱一直好,就能永远不分开。
  • 掠爱夺心:野性娇妻难驯服

    掠爱夺心:野性娇妻难驯服

    【宠文】小三上位,母亲抑郁而死,她也被恶毒小三陷害赶出家门。在见面,她是警界传奇,身边追求者前呼后拥。突然,一声声惨叫响起,紧接着恭敬无比的声音响起,“尊主,少奶奶的爱慕者全部清理干净。”年夏夜转过身子,看着眼前俊美无俦的男人,语气带着不悦“皇甫霆月,他们都是我的手下。”某男轻扫了一眼地上不断挣扎的警员,搂紧了年夏夜,“敢窥看你的,都是敌人。”他是天之骄子,只是一眼,他就认定她是他的劫,一辈子都躲不过的劫。
  • 爆笑穿越:丑女逆袭

    爆笑穿越:丑女逆袭

    本来长得丑已经够悲哀了,居然还被人追杀!好,我不活了!我去自杀,刚想到对面大楼跳楼自杀就被车给撞了。真不知幸运[不是每个人想死都死的成的]还是倒霉啊![偏偏我就这么巧,刚才想了一下下而已嘛就给我成真了]某车把我撞到地府居然还嫌弃!该死的阎王你到底想怎么样啊他妈的!不让我投胎,那么我就在阴曹地府吓死所有胆小鬼!哼哼!
  • 极道惊奇术士

    极道惊奇术士

    姬浩,一位刚上大学的普通学生,但却在某一天夜晚发现自己被百鬼缠身,惊恐的姬浩为了挖掘真相,触碰到了一个自己所不知道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