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SEIKETSU)它是指维持和巩固“组织”、“整顿”、“清洁”活动而获得的结果,保持工作现场任何时候都整齐、干净、有条不紊的工作现场洁净明亮,会使人产生愉快的心情;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规范”的推行是为了维持工作现场洁净有序的状态,而要做到这点,就必须不断地进行“组织”、“整顿”和“清洁”活动。
(一)有效推行规范法则的6个要点
5S活动一旦开始,不能在中途变得含糊不清,如果没能贯彻到底,又会形成另外一个污点,而这个污点便会造成单位内固定而僵化的气氛。部分员工甚至会认为“我们公司做什么事都是半途而废",“反正不会成功",“应付应付算了"等等,这是很危险的。打破这种僵化现象,惟有坚定不移地把5S活动贯彻到底。
1.落实前面整理、整顿、清洁工作。
(1)彻底落实前面整理、整顿、清洁的各项工作。
(2)充分利用文化宣传活动,保持新鲜活跃的活动气氛。
(3)整理、整顿、清洁是动作,规范是结果,即在工作现场进行整理、整顿、清洁过后呈现的状态是规范。
2.制定目视管理与颜色管理的标准。
(1)清洁的状态,在狭义方面是指“清净整洁",在广义上则是指“美化正常",也就是除了维持前面整理、整顿的效果以外,更要透过各种目视化的措施,来进行查验工作,使不合格现象无处可藏而能立刻加以消除,让工作现场保持正常的状态。
(2)借整顿的定位、画线、标示,彻底塑造一个位置、物品明朗化的现场,从而达到目视管理的要求。
(3)如一个被定为台车的地方,却被放置半成品,便是不合规范,应加以处理。
(4)目视管理的方法。
———管理标签。
●润滑油标签:最具代表性的应用,可获知油种、色别、加油周期等。
●计测、仪表标签:标记测定器、仪表的管理级数、精确度、校正周期等。
●热反应标签:如果设备的温度超过某既定温度,则标签的颜色起变化,可代替温度计,作温度管理。
———管理界限标识。
●仪表范围标记:以线或色别分出一般使用范围与危险范围,原物料、半成品、配件、备品等最低库存量,也可借颜色提醒使用者来加以管理。
●对齐标记:把螺帽和螺丝锁紧后,在侧面画一条线,如果日后线的上下没对齐,便可发现螺丝已松,以防止设备故障与灾害。
●定点相片:标准难以用文字表达的,在同一地点和同一角度对着现场照相,以其作为限度样本和管理的依据。
———着色:可根据重要性、危险性、紧急性程度,以各种颜色提醒有关人员,以便监视、追踪、留意,从而达到时效、安全的目的。
3.制定检查方法。
(1)编制规范检查表。
(2)工作人员或负责人应认真执行,逐一检查工作。
(3)主管人员做不定期的复查。
4.制定奖惩制度并认真执行。
(1)根据5S竞赛办法,对在5S活动中表现优良和执行不力的部门及人员给予奖惩。
(2)奖惩只是一种形式,而团体的荣誉与不断地进步才是最重要的。
5.保持5S意识。
(1)单位与全体员工必须永远抱着要推进“五常法则"的决心,不断强化推行手段:
●收集5S的信息、期刊。
●设计5S的海报、5S徽章、5S标语。
●对5S的工具要能运用自如,经常保持新鲜活跃的心情。
(2)赋予对5S的动机,明确以下认识。
●单位的实施水平现在已达到什么程度。
●目标在何处。
●再提高多少水平的话,就能超过其他竞争厂家。即公司“五常法则"水准要明确化,以利于推进。
6.领导者经常带头巡查,以示重视。
(1)上级关心,下级才有责任心。
(2)有过失应当场指正。
(3)职工应抱着“立即纠正"的心态来执行。
(二)有效推行规范法则的四种方法
只有保持工作现场的规范,人们才会有愉快的心境,现场洁净明亮,也能提高工人的干劲,这对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是非常有利的。
在实施的过程中,要不断对不足之处进行纠正,并且再次对整理、整顿、清洁的意义进行认识,使员工认识呈螺旋形上升。因此,为了真正地维持整理、整顿、清洁,就要在整个企业全面地进行宣传和教育,用巡回检查、5S报道、宣传画、标语、举行参观交流会等各种形式来加强员工的“五常法则"意识,使5S活动不断具有新鲜感。
1.编制规范手册。
整理、整顿、清洁的最终结果是形成规范的作业环境。要做到这一点,动员全体员工参加整理、整顿、清洁是非常重要的,所有的人都要清楚应该干些什么,将大家都认可的各项应做的工作和应保持的状态汇集成文,形成专门的手册,从而达到确认的目的。
规范手册要明确以下内容:
(1)作业场所地面的清洁程序、方法和清洁后的状态。
(2)划分区域和界线,规定完成后的状态。
(3)设备的清洁保养、检查的进程和完成后的状态。
(4)设备的动力与传动部分、润滑油、油压、气压等部位的清扫、检查进程及完成后的状态。
(5)明确工厂的清扫计划和责任者,规定清扫实施后及日常的检查方法。
2.明确规范的状态。
所谓规范的状态,包含有三个要素:第一是干净;第二是高效;第三是安全。
这就是称为缺一不可的规范的状态。
在开始时,要对“规范度" 进行检查,制定明细的检查表,以明确规范的状态:
(1)地面的规范状态。
(2)窗户和墙壁的规范状态。
(3)操作台上的规范状态。
(4)工具和工装的规范状态。
(5)设备的规范状态。
(6)货架和放置物资场所的规范状态。
只有明确了这些规范的状态之后,才可以进行检查。
3.定期检查。
同规范的状态相适应的,比保持规范更重要的要素是保持场地高效率运作。为此,不仅在日常工作中检查,还要定期进行检查。检查对象虽然和检查表相同,但这些不仅仅是单指规范度,而且是要检查高效的程度,效率才是定期检查的要点,这同样需要制定检查表。
检查要求现场的图表和指示牌设置位置以及提示的内容合适;放置的位置和方法有利于现场高效率运作;现场的物品数量合适,没有多余。
4.环境色彩化。
色彩化是指厂房、车间、设备、工作服都采用明亮的色彩,这样一旦产生污渍,便会很容易被发现。同时,职工工作环境也变得生动活泼,工作情绪也会由此受到良好的影响。
另外,个人着装要朴实洁净,保持个人卫生,对作业现场的区域、设备的安置场所、部件和过道等都要制定相关的规范,并形成将用过的物品放回原处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