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70年代,北京西城区一所条件较好的幼儿园招生,报名的孩子很多,还要经过考试。试题“你最爱谁?”标准答案是“最爱毛主席”。可惜这些三四岁的孩子没一个如此回答的,多数答案是“爱我妈”,还有“爱小猫”、“爱小狗”的。有关部门为此发了一份“内部情况简报”,大意是说孩子们的答案并没错。这是“文革”期间,简报不敢直接批评那个“标准答案”,而是从侧面提出问题,已经很不容易了。我看过这份简报,心想,三四岁的孩子,最爱妈妈,这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么?如此政治化的“标准答案”倒是脱离了幼儿的思想实际。
80年代强调解放思想。当时电视台有个流行的节目“智力测验”。我也写了一篇小小说《智力测验》发在杂志上,还被拍成电视短片。内容如下:
一个小型摄制组来到某机关进行智力测验,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个圆圈儿,问机关干部“这是什么?”科员不敢回答,看着科长;科长看处长;处长看局长。局长发了脾气,反问电视节目主持人,“谁批准你们来的?党委没讨论!”摄制组又来到某大学,测验题同前。大学生们看了一会儿,不敢回答,反而哈哈大笑:“用这么简单的问题来考我们,不是开玩笑吗?”摄制组来到一所中学,用同样的题目测验。中学生在老师的监视下规规矩矩地坐在教室里,望着黑板上画的圆圈儿,只有老师预先指定的两个尖子学生起立回答,一个说,“这是阿拉伯数字0”,另一个说,“是英文字母O”。摄制组最后来到幼儿园,在黑板上画个圆圈儿,孩子们很活跃,争着回答:“是月亮!”“是烧饼!”“是铁环!”“是皮球!”“是李谷一唱歌的嘴巴!”
小说到此为止。我想说明什么呢?今天倒是可以做些解释。有人统计,一个孩子从上小学到大学毕业,要回答六千多个考试题、作业题和课堂提问,每一个试题都有标准答案。答错了就要扣分,而分数又决定着学生的优劣,说明教师乃至学校的成绩。事实上,许多问题都有第二答案、第三答案……只有死记硬背标准答案的孩子才是好学生吗?能独立思考问题,答案“出格”的孩子就是劣等生吗?应该看到,这种死记硬背标准答案的“应试教育”必然培养出许多“考试机器”来。这种思想上的“规范化”从小就限制了孩子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前不久,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在北京科学会堂演讲时,谈到美国的中学里,考前几名的大都是华裔或亚裔学生,美国学生往往考试不及格。而美国的科学技术是全世界最发达的。这为什么呢?他说,“大概就因为美国的中学生考试不及格。”这句话获得在场二百多位科学家会心的笑声和热烈鼓掌。
杨振宁抗战时期读西南联大,之后又到美国攻读博士学位,以及长期在美国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他对中美教育思想和方式都有切身体会。我想,他所说的美国中学生考试不及格,而美国的科技最发达,并非一句笑话,而是有着深刻的内涵。由此联想到,我国的中学生在多次世界奥林匹克数学、物理考试中摘取金牌银牌,此后却没见到有关他们成为世界级科学家的相关报道;而那些“考试不及格”的美国中学生,为什么成人之后发明创造硕果累累,以及年年获得诺贝尔科学奖呢?
《共鸣》杂志2002年第6期的一篇文章《预警信号:我国青少年创造能力低于英美》对这个问题做了一些研究和解释,可供学校和家长们参考:
在全国青少年创造力培养研讨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科研机构、教育专家和有关人士认为,中国学生的智商不低,可是科技创造力却明显低于英美等国家。
一项抽取2000余名中学生样本的研究表明,在衡量青少年科技创造力的7个项目中,我国学生只在创造性问题解决方面(即通常说的解题)强于英国青少年,而创造性物体应用、创造性问题提出能力、产品改进能力、创造性想像力、实验活动设计能力、创造性技术产品设计能力等6项,都明显弱于英国青少年。
根据另一项有关中、美青少年创造力培养的研究,我国青少年创造力较弱的原因有两方面,即人格因素和环境因素。中国青少年在创造性人格自评、创造力自评方面较美国低,美国家庭、学校、社区在青少年科技发展方面明显比中国做得好,如中国家庭不鼓励创造、探索、冒险,学校以考试成绩评价为主,答案以确定性为主,社区很难为青少年提供科技、环境、语言、音乐活动。
专家认为,中国青少年智商高,而创造力弱,原因是社会文化大环境影响的结果。要改变这一状况,首先学校要开展创造性品质的培养,解决教师的观念和知识落后问题;其次是将创造力培养渗透到各学科教学当中,而不是单靠一个学校科技节来解决问题。
这篇文章提到的我国“社会文化大环境”造成了青少年“智商高,创造力弱”的问题,必须给予重视。他说得很准确:家长“不鼓励创造、探索、冒险”;学校偏重考试,分数第一,而考试题的答案又是“以确定性为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标准答案”、“惟一的答案”、“死答案”,考生若是有一些自由发挥,有点“出格”,反而要扣分。这种考试制度,严重地挫伤了青少年的创造性能力,禁锢思想,好比逼迫千千万万青少年去过独木桥。这种考试制度和教育思想,可以把思想鲜活的青少年变成书呆子,我上学的时候就有“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和“百无一用是书生”的说法。因此,必须看到我国科举制度的种种弊端,切实改革考试制度,改变上述“社会文化大环境”,让我们的孩子既聪明又能干。
我国的科举制度始于一千四百多年前的隋朝,用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比“任人唯亲”是很大的进步;但是它要求学生苦读圣贤书,“十年寒窗”,以先贤的论述规范青年人的思想,也就带来了禁锢思想的弊端。到了明、清王朝,以八股文应试,进一步把考生的思想死死地限制在这些条条框框里,严重阻碍了人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欧洲文艺复兴、工业革命的时候,我们还陷在“非礼勿听,非礼勿视”、“席不正不坐,肉不方不食”的泥淖里。以至发明火药的国家反而被英、法联军、八国联军的洋枪洋炮打得落花流水。推翻封建王朝,废科举,批八股,办新式学校,“五四”新文化运动,都给国人带来一次次思想解放。然而,直到今天,我们的考试制度仍然没有脱离“应试教育”的巢穴。认清这个现实,家长们就要积极配合教育制度的改革,要看到青少年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远比“分数第一”重要得多、优越得多。
有一本热销的书《清华北大人大十省高考状元向家长老师呼吁——请你这样教育我》,其中宋婷写的《老师把我培养成考试工具》真实生动,请允许我摘抄一段高三语文老师与宋婷的谈话:
“你其他科不是第一就是第二,为什么语文总在十几、几十,甚至一百多打转。这是不正常的。你语文不好肯定不是智力问题,为什么总上不去。”
我的回答是:“我不喜欢语文的考试形式。”
他说:“我也不喜欢,但这不是你喜欢不喜欢能改变的。我也不喜欢教书,但我还是很尽责,人要分清轻重。是你的前途重要还是你的意愿重要?你现在处于这个教育制度下,就得按它的规则来。等你出去后,就可以按你的意愿了。你要现实一点,认清你现在的任务和责任是什么。明白吗?我要把你这孤魂野鬼拉到正确的轨道上。”
“好好去研究一下历届高考题,找找规律,有些人语文功底并不好,但能取得高分,就是因为他们摸透了这些规律和解题技巧。你的功底不错,为什么不试试?你现在要做个功利主义者,为考试做考试的准备。考试制度在中国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的生命力能维持这么久,就说明有它存在的理由。至少目前为止没有比考试更适合的方法来选拔人才,它是相对比较公正的。”
“你的作文为什么总上不去?你还没有把握考试作文的要求和精髓。它的要求我想你是很清楚的。为什么总是按自己的意思想当然?那些范文你有什么看法?……”
他总在把我培养成一个厉害的考试工具,而我违心地接受了他的建议:先成工具再变回人。
我高三的语文……在一颗功利心的驱动下我老老实实地做了一个虚伪的考试工具,安安分分地去寻找规律,去投机取巧,到后来,有几次蹿到第一。
这是一位“高考状元”的自白,也是一位高中老师的自白。从表面上看,宋婷以高分考上了名牌大学,而且是“状元”,她是成功者;老师把宋婷“这孤魂野鬼拉到正确的轨道上”来,也是成功者。然而,实际上,老师和学生都处在这种考试制度的强迫下,老师违心地要求宋婷“你现在要做个功利主义者。……等你出去后,就可以按你的意愿了。”宋婷“在一颗功利心的驱动下……做了一个虚伪的考试工具……去投机取巧……先成工具再变回人。”
问题已经很明显了。为考高分而投机取巧,“虚伪的考试工具”怎能掌握真学问?中学生的可塑性很强,是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和思想方法逐渐形成的重要阶段,老师怎能教育学生先做功利主义者,毕业以后再好好做人呢?而学生“先成工具再变回人”也要绕一个很难很难的大圈子吧?在这种“模子”里,青少年可贵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必然受到伤害。
任何发明创造的前提都是一种假设。能否提出这种新的(不同于学校考试题标准答案的)假设,就仰赖于人们的想像力;而证实或实现这个假设,除了基础知识还需要创造力。诚然,让孩子上学读书就是为了掌握基础知识,但是学校和家长又不可把学生培养成考试工具,当分数的奴隶。
我很喜欢“学生”这个词。它的本意就是学习生活,学习人生的知识和本领。不论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都处在学习的长过程之中(即使大学毕业了,学习知识和本领的过程也不能结束,当今科技日新月异,要与时俱进,就得不断学习),由此看来,在这个学习的长过程之中,有几次考试不及格,那真是很自然的小小插曲了,何必大惊小怪!他还在继续学习嘛。国内有些学校取消了(考试不及格就)留级的制度;有些学校不再评定“好学生”和“差学生”,也因为他还在继续学习嘛。评定一个老人尚需“盖棺论定”,你怎能根据几次考试的分数就评定一个学生好坏呢?切不可把“差生”、“留级”、“顽劣”之类的帽子扣在孩子头上,这种压力往往不会变成动力,却会伤害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同时伤害他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回过头来再看杨振宁博士所说的“美国中学生考试不及格”与美国科技最发达之间的辩证关系,我以为,就是他们没有把考试不及格看成什么严重问题,不给孩子施加精神压力,保护了青少年的自信心、自尊心、想像力和创造力。旧中国的举人、进士会做八股文章,现在的中学生能考高分,然而从自行车到飞机,从电话到电脑,从步枪到火箭,还是处处模仿人家的发明创造。看来,“分数第一”、“考试工具”、“考试制度”等等“应试教育”的弊端非改革不可了。作为家长,也要改变这种教育思想。“望子成龙”,并不是要求孩子成为“考试工具”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