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这两个汉字很有学问,一个从耳,一个从目,可见,多听多看人就聪明。耳聪目明,都是接受外界信息的器官。
有一次,浩然在北京作协的会上说:“我看作家都是人精。”当时北京作协有30位专业作家,一多半没上过大学,怎么会聪明到“人精”的程度呢?我看就在于他们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譬如杨沫,半自传体小说《青春之歌》的读者就很容易理解“林道静”的经历。又如萧军、骆宾基、雷加,都是“九一八”事变时东北的文学青年,逃到关内,在上海、武汉、延安、香港等地从事革命文学活动,他们的作品都来源于火热的斗争生活。年轻些的如邓友梅,12岁当小八路,经历了日寇残酷的“大扫荡”,13岁被抓到日本当劳工,14岁又进新四军文工团……这样的经历,今天的孩子无法相比。浩然当过儿童团长,其作品主要是他熟悉的农村生活。在新中国成立以前,这些人没法上大学,丰富的斗争生活使他们变得很聪明,在多听、多看之外,还有多想、多写,实践出真知,才变成了“人精”。
今天的孩子肯定更聪明。除了有个稳定的学习环境之外,电视、电脑、录音、录像,都是我们小时候根本接触不到的,何况现在又是“信息爆炸”的时代呢。有人说,现在的小学生,知道的事情比从前的秀才多;中学生除了写字和古文不如从前的状元之外,知识结构比状元郎宽阔得多。在我国,电视进入千家万户是近20年的事,也是一件改变人们生活的大事情。两岁的孩子会看天气预报,三岁的孩子看到埃菲尔铁塔就能认出巴黎。可见今天的儿童也是“人精”,不可等闲视之。
利用双休日和假期带孩子参观博物馆,逛公园,到郊区或外地旅游,都是“多听多看”增长见识的好机会。我小时候没有这些条件。前文说到,“七七”事变后母亲带着我和弟弟从北京逃到天津英租界,她就给我讲过什么是租界,中国的地盘上为什么有外国租界?后来搭乘招商局的轮船经青岛、上海、厦门、汕头到香港,每到一地,妈妈都要带我上岸看看,讲当地的特点和物产,结论总是“咱们地大物博,中国不会亡!”住在香港的棚户区,她也曾带我到繁华的大街看看,讲林则徐烧鸦片的故事,说“这里为什么叫维多利亚港湾?”“为什么英国人住高楼大厦,中国人反而住棚户区?”当时我不满七岁,妈妈的这些话却一直记到了今天。我认为这是非常生动的、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接受的爱国主义地理课。以后在中学的课堂里,老师再讲有关的历史、地理课文时,不但容易理解,记忆也更深刻了。
您是否带孩子参观博物馆呢?北京的博物馆就很多,然而前去参观的青少年却很少。其实,不论历史博物馆、革命博物馆、军事博物馆、科技博物馆、自然博物馆,那里都是知识的宝库啊。带孩子参观博物馆,虽然不能“立竿见影”地提高某一门功课的分数,却可以扩大眼界,增长知识,培养孩子爱好学习的兴趣。参观博物馆,好比实物教学,比阅读课文和听老师讲课的印象更深刻。“为学要如金字塔,又能博大又能高”。让孩子多看一些事物,就是给孩子的知识结构打下比较广阔的基础;而知识结构狭窄,单攻一门,那“塔尖”也是高不起来的。为什么不带孩子参观博物馆呢?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舒乙说:大概就因为做父母的缺乏“博物馆意识”。
带孩子逛公园,除了游乐和休息之外,还可以增长知识。譬如看定陵地下宫殿;(闯王进京,崇祯皇帝自缢的)景山公园;英、法联军焚毁的圆明园遗址;明、清故宫;“东方第一皇家园林”颐和园……再有意识地让孩子听一听有关的讲解,我国近代史的许多实景也就展现在孩子眼前了。看世界公园的各国微缩景观;民族公园不同风格的建筑物,同样可以增加感性知识。如果孩子在阅读文学名著《红楼梦》,再去看看大观园公园,更会兴趣盎然。去植物园、动物园,尤其是野生动物园,必定受到孩子的欢迎,动物是儿童天然的朋友嘛。这些“直观教育”,寓教于乐,孩子们没有思想压力,高高兴兴地就获得了知识。
您是否带孩子外出旅游呢?城里的孩子到郊区看看,农村的孩子到城市看看,组织学生参加夏令营、冬令营和野营、野炊活动,有条件的父母还可以带孩子到外地旅游,包括乘坐火车、轮船、飞机,或者马车、缆车,都会使孩子大开眼界,多方面地增长见闻——知识。
让孩子自己动手,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是提高其生活能力和使之变得更聪明的重要方法。从小就让孩子自己洗脸、刷牙、穿衣、穿鞋袜、铺床叠被,把自己的文具、书包、玩具整理好。长大一些之后,还要鼓励他做家务,先是把自己用过的碗筷收拾到厨房,自己洗净;进一步还要帮助父母擦桌子、扫地、洗碗筷,不要怕孩子洗得不干净,那就教他多洗几遍。也不要怕他没时间,吃完饭就去做作业,效果并不好。还要向他说明,他是家庭平等的一员,分担家务劳动是他应尽的义务,能做的事情不做,不会做的事情不学,就是懒惰,而懒惰和依赖是没出息的表现。当然啦,在他学着做家务的时候要多加鼓励和表扬,人都是有上进心和好胜心的,要让孩子知道,自己动手是光荣的,懒惰和依赖,当少爷小姐,“小皇帝、小公主”是无能的表现。
其实,当家长的也要知道让孩子自己动手的重要性。因为多动手的孩子就聪明。这有科学道理。古人说“十指连心”,因为从前人们认为心是管思想的,汉字“思想”都从心嘛。现代医学证明了大脑管思想,但有很多成语诸如“心想事成”、“全心全意”,改不胜改,只好保留下来。我这里要说的“十指连心”应该是“十指连脑”,现代医学已经证明了多动手可以激活脑细胞,右手连着左脑,左手连着右脑,十指活动足以锻炼大脑。我曾经写过一篇随笔《搓麻》,说打麻将包括“搬砖砌墙”,尤其是摸麻将牌,增加手指的活动和灵敏度,可以预防老年痴呆症。道理也在于“十指连脑”,因此,可以说,多动手的孩子一定聪明。
您知道吗?近几十年来西方发达国家出现一种新文盲,或曰功能性文盲,这些年轻人都有较高的学历,大学毕业了,却不会算术,不会写信,甚至不会读书看报。据报道,这种新文盲在美国和英国各有300万。出现新文盲的原因就是孩子们的生活太方便了:到处都有电话,床头、卫生间、汽车里都有,还有移动电话,有事就打电话,用不着写信。电子计算机的普及,还有计算器、信用卡,使得小孩子做作业、买东西都不用心算、笔算,犯不着经受“鸡兔同笼”之类四则题的磨炼,连“九九表”都不会背,也能从小学读到大学毕业。电视更是孩子们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途径,家家有电视,车、船、飞机里也有,电视内容无所不包,上百个频道24小时滚动播出,躺在床上也能看电视,孩子放学回家就看电视,何必读书读报?许多孩子连“小人书”也没看过。上大学和工作以后,更有电脑网络、传真、录像、录音、复印机,现代化使人懒得动手。因此,许多孩子从小就缺少笔写、笔算、心算和阅读的锻炼,或者说没有开发这些领域的功能,也就造成了功能缺陷,出现新一代功能性文盲。
我在纽约、洛杉矶、休斯敦都见过这种新文盲。一次“黑色星期五”,电脑病毒作祟,洛杉矶的公司、银行纷纷停业,工厂停产,机场停飞,整个城市几近瘫痪,呜乎哀哉。超级市场的出口排起长龙大队,收银小姐拿着个计算器,忙得满头大汗,还要请顾客自己算一算货款加上7%的所得税总共是多少?
我们作家代表团乘大巴在美国东部旅游一周,年轻的导游员安琪儿十分能干,他是华裔大学生,国语(北京话)和英语是他的母语,还会讲粤语、闽南话,以及简单的日语和法语,会讲故事,说笑话,唱歌也很好听,聪明活泼,服务周到,很快就和游客们结成了朋友。他每天在车上收一次小费,大大方方地说:“我们导游和司机是靠小费生活的。每人每天向每位旅客收取3美元,车上总共48位旅客,您算一算这是多少钱?并不多吧?可见美国的导游和司机生活并不富裕。”此时司机必定插话:“安琪儿是一位优秀的导游员,他会很好地为大家服务!”安琪儿也说:“他是一位优秀的司机,每天都很辛苦,为了保证大家旅途安全,他时刻都是小心谨慎的!”互相夸奖几句之后,安琪儿就开始挨个儿收小费了。入境随俗,大家也都乐意给小费,况且要价不高,每位旅客一天才掏6美元嘛。大家掏钱的时候并不小气,一般都多给一些,整票也不要找回零头。安琪儿笑眯眯地说着“谢谢”,把钱放进他的挎包里。一次中途停车吃午饭,旅客们都进了麦当劳快餐店,我返回车里取一件东西,恰好看见安琪儿和司机分小费:安琪儿把挎包里的钞票统统倒出来,你一张20元的,我一张20元的;你一张10元的,我一张10元的;你一张5元的,我一张5元的……最后剩下一张了,没法平分,安琪儿做出撕成两半的动作,当然并没有真撕啦,而是笑眯眯地拍给了司机。如此分钱,有点像幼儿园的孩子分糖果。
又一次在纽约乘出租汽车,到了地方,计价器显示应付28美元。由于没零钱,我给司机58元,让他找回30元。这位司机怎么也想不通,皱着眉头说:“总共才28元,我为什么反而要给你30元呢?”
上个世纪末的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期间,有两则新闻报道反差极大。一是美军前线的武器装备急缺若干零件,便将这些零件的数码编号发送给卫星,又立即转发到设在澳大利亚的美军仓库,那边也是由电脑检索提取,当天就可以装上飞机运往前线。可见数字化的威力,你不能说美国人数学水平不高。另一件事发生在德国空军部队,北约的指挥部调遣德国飞机轰炸科索沃某目标,这些待命于基地的轰炸机原本3分钟就可起飞,然而电脑发生故障,只好由人工计算有关数据,结果费时3天,耽误了战机。你又怎样评价德国空军人员的算术能力呢?
日本人就比较聪明,虽然电子计算机已经普及,他们在中、小学又恢复了珠算课和劳作课,目的就是让孩子们多动手,避免出现功能性文盲。他们坚持使用筷子,而且认为这是一种有益的“筷子文化”。许多日本人还喜爱书法,喜欢搓麻将牌。这都是多动手——锻炼大脑的好方法。
我国是珠算、筷子、书法和麻将的故乡,有人说这也是中国的“四大发明”。
用两根筷子夹起光滑的油炸花生米,或从米饭里挑出一粒小小的稗子,这对中国人(日本人、朝鲜人、韩国人、越南人……“筷子文化圈”里的人们)来说,真是“家常便饭”了。但在欧美人看来却如同表演杂技。西餐的餐具好几样,两只手拿着刀叉吃饭,这在中国人看来又显得笨拙了,一只手能办到的事,何必用两只手呢?
中国人曾经用算盘跟电子计算机比赛,甚至用心算(速算法)跟计算机比赛,互有胜负,虽败犹荣。美国人用智能计算机“深蓝”跟国际象棋大师比赛,互有胜负,但是,即使大获全胜,又能说明什么呢?是想证明机器比人更聪明吗?难怪有哲学家说:人类创造了智能机器,人们将要变成机器的奴隶了。
练习书法,挥毫泼墨,舞龙走蛇,力透纸背,对身心有益,被认为是老年人的爱好,可以益寿延年。其实,写字绘画(书画同源),包括硬笔书法,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同样有益。老一代知识分子大多写得一笔好字。我上小学的时候就要用毛笔写大字,从描红学起,一笔一画,横平竖直,端正匀称,“字无百日功”,从小打下个基础,再也不会像今天大学生写的字如蚂蚁爬。写一笔好字多么风光!而且好处不止于此,多动手还可以使人变得更聪明。
西方科学家认为东亚国家“筷子文化圈”的人们之所以灵巧,与我们生活中经常使用筷子、算盘,喜爱书法、刺绣和“食不厌精”的烹饪技艺直接相关。并且由此推论,这就是我们在乒乓球、羽毛球、体操、跳水、棋牌和杂技等技巧含量高的比赛中频频获胜的原因。
所谓“筷子文化”,说的就是手指头经常性的灵巧活动,也就是“十指连脑”,激活和开发大脑,使人变得更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