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讽刺自己的孩子是“不读书不看报的混混儿”。孩子背地里则说,“老爸倒是有学问,学问多少钱一斤?”这是20年前的事了。当时胡同口摆摊儿修自行车的,炸油条的,卖冰棍的,都比我们“爬格子”的文人有钱。孩子也知道许多笑话:电影《走在战争前面》没稿费(“文革”中取消稿费,尚未恢复),被说成《走在稿费前面》。以及“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歌曲稿费16元),“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搞原子弹的不如卖茶鸡蛋的”……社会价值观如此,青少年读书何用?
我自己也有过许多困惑。譬如,当文工团员的时候参加过土改,我教农民唱《谁养活谁》这样的歌,当然没错。然而在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中,说我们这些学生兵“吃农民种的粮,穿工人织的布”,也是由体力劳动者养活的,因为只有“劳动创造财富”。我的父母当教师,不劳动,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我念过高中,18岁参军,不劳动,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我家“房无一间,地无一垄”怎么成了资产阶级呢?我未成年时是父母薪金养活的,参加革命工作后自食其力,从不剥削别人,吃粮、穿衣是花钱买的,这是社会分工,不是外人养活的!这些话我当时不敢说呀,总之比那些工农出身的文盲、半文盲矮一头,他们参军一年半载就能入党,我读过13年书,“思想改造”35年后才批准入党。我无意发牢骚。您知道吗?1962年陈毅元帅在广州会议上说知识分子是脑力劳动者,也是工人阶级时,我们这些小布尔乔亚多么兴奋啊。然而大革文化命的十年浩劫中,知识分子沦为臭老九,与地、富、反、坏、右、叛徒、特务、走资派为伍了。张春桥说得最透彻:知识越多越反动!贬损知识文化的论调层出不穷,从大学生“白卷英雄”到小学生黄帅,皆以不读书为荣,电影《决裂》丑化教师讲“马尾巴功能”的恶言恶语家喻户晓,那个江大年(与我同名,印象颇深)亮出手掌老茧说“这就是资格!”实在令人痛心。一个贬损文化的民族会变成愚蠢的民族!国民经济已濒临崩溃的边缘了。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邓小平同志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和“科教兴国”等一系列振聋发聩的论断和政策,国家走上经济高速发展的康庄大道,知识的重要性凸显于世,青少年读书蔚然成风,连我的孩子也会说这样的故事了:“前几年一个手机一万多元,现在几百元买一个,就因为咱们掌握了那个小小芯片的知识!”我问她,“知识多少钱一斤?”回答是,“一项专利,一个创意,就值几千万。”
如今是“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就是知识,包括知识交流和知识更新。有学者说,近几十年全世界的发明创造,超过了人类有史以来知识的总和,我们怎能不加紧学习呢?也有论者说,“知本主义”将改造“资本主义”,因为当代经济是知识经济。君不见20年前偷漏税的倒爷、练摊儿的文盲大款、野蛮生产的暴发户,纷纷退出经济舞台,有的吃喝嫖赌,锒铛入狱;有的捞一把就溜,销声匿迹;有的拚命培养子女读书,进行知识投资,希望下一代东山再起;也有适应潮流的,补习文化,聘请专家,科学管理,将自己改造成守法的企业家。总之没文化是不行了!
从贬损文化到全社会重视知识,这种价值观的转变,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进党章,坚持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是民族之福,国家之幸。也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大理论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