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好问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1)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2)(其四)
纵横诗笔见高情,何物能浇块垒平。(3)老阮不狂谁会得?出门一笑大江横。(4)(其五)
慷慨歌谣绝不传,穹庐一曲本天然。(5)中州万古英雄气,也到阴山敕勒川。(6)(其七)
排比铺张特一途,藩篱如此亦区区。(7)少陵自有连城璧,争奈微之识衛紎。(8)(其十)
眼处心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9)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10)(其十一)
奇外无奇更出奇,一波才动万波随。只知诗到苏、黄尽,沧海横流却是谁。(其二十二)
古雅难将子美亲,精纯全失义山真。论诗宁下涪翁拜,未作江西杜里人。(其二十八)
池塘春草谢家真,万古千秋五字新。传语闭门陈正字,可怜无补费精神。(其二十九)
“注释”
(1)一,皆,全;语,语言;天然,即自然。《朱子语类》:“渊明诗平淡出于自然”。《沧浪诗话》:“渊明之诗质而自然”。豪华,盛大华美;真淳,真实醇厚。黄庭坚《别杨明叔》:“皮毛剥落尽,惟有真实在”。
(2)羲皇,即伏羲氏。古人想象羲皇之世的人皆恬静闲适,故隐遗之士自称为羲皇上人。陶渊明《与子俨等疏》:“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自谓是羲皇上人”。未害渊明是晋人,意谓晋诗多追求辞藻华丽,而渊明却崇尚自然,此并不妨碍陶渊明作为晋代人的一员。
(3)高情,高尚的情调。钟嵘《诗品》评阮籍诗:“自致远大,颇多感慨之词”。严羽《沧浪诗话》评阮籍之作:“极为高古,有建安风骨”。块垒,胸中的郁积。《世说新语》中说:“阮籍胸中块垒,故需酒浇之”。
(4)老阮,指阮籍;狂,狂放。《魏志》中记载:“籍口不论人过,而自然高迈”。出门一笑大江横,此句借用黄庭坚《王充道送水仙花》中的诗句。
(5)绝,全然;穹庐,毡帐。
(6)中州,古豫州处于九州中间,故称中州;阴山,河套以北,大漠以南诸山的总称。《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此诗为北齐斛律金所作,极豪莽。
(7)排比铺张,指杜甫长篇排律中的夸多笔法;特,只;一途,一种途径;藩篱,门户,比喻造诣、境界;区区,形容小。
(8)连城璧,战国时秦国想要用十五城易赵璧,后人遂称为连城璧;争奈,怎奈;微之,元稹;衛紎,似玉的美石。元好问认为杜诗中的排律只是做诗之一途,而且并非上乘,而元稹在杜甫的墓志铭中却以此推重杜甫。
(9)眼处,眼所接触的实景;心生,由实景触发心情而生;句自神,诗句自然入神;暗中摸索总非真,意谓不是从真情实感出发,而只从朦胧中模拟,所以诗句难以逼真。
(10)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此二句诗意谓后人做诗缺乏实际感受,功力不足。秦川,关中的八百里平川。《三秦记》:“长安正南秦岭,岭根水流为秦川”。杜甫曾有十年左右的时间,其题咏景物,并近秦川一带,皆有写照。宋画家范宽有秦川图。
奇,奇妙;出奇,出奇制胜;波,波澜;随,跟随而来。姜夔《白石道人诗说》:“波澜开合,如在江湖中,一波未平,一波已作。如兵家之阵,方以为正,又复是奇,方以为奇,忽复是正,出入变化,不可纪极,而法度不可乱。”
苏、黄,苏轼、黄庭坚;尽,极尽;沧海横流,本意为海水到处泛滥,这里引伸为诗歌议论泛滥。刘克庄《后村诗话》:“元佑以后,诗人迭起,一种则波澜富而句律疏,一种则煅炼精而性情远,要之不出苏、黄二体而已。”宗廷辅注:“自苏、黄更出新意,一洗唐调,后遂随风而靡,生硬放佚,变本加厉。”
古雅,古朴雅致;子美,杜甫;将,连词,与;亲,亲和;难将子美亲,欲亲和子美,但实际距离子美较远;精纯,明净纯洁,精良纯粹;义山,李商隐;全失义山真,元好问认为:黄庭坚从李商隐粗硬处学杜甫,却丧失了李商隐的真谛。王若虚《滹南诗话》:“山谷自谓得于少陵,而不许于东坡。予观之,少陵,《典》《谟》也;东坡,孟子之流;山谷,则杨雄《法言》而已。”叶梦得《石林诗话》:“唐人学老杜,惟商隐一人而已。虽未尽造其妙,然精密华丽,亦自得其仿佛。”
宁下,岂能低下于;涪翁,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又号涪翁;拜,崇拜;未作,不作;江西杜,指江西诗派。元好问《自题中州集后》:“北人不拾江西唾”。
池塘春草,源于谢灵运《登池上楼》:“池塘生春草”;谢家,指谢灵运;真,清新真实;万古千秋五字新,意谓谢灵运“池塘生春草”这句诗将永垂青史。
传语,写诗用语言传达感情;闭门,闭门不出,琢磨字句;陈正字,指陈师道。北宋诗人陈师道,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黄庭坚《病起荆江亭即事》:“闭门觅句陈无己”。“可怜无补费精神”是借用王安石《韩子》诗句。宗廷辅注:“诋后山。后山诗纯以拗朴取胜。池塘生春草何等自然。”
“译文”
陶渊明的诗质朴自然,万古常新,他用自己那平淡的笔触,剥落掉豪壮和华丽,显露出真实和醇厚。在战乱杀伐成风的晋代,陶渊明却保持着羲皇上人的心态,这使得他在普遍追求辞藻华丽的晋代诗坛上,却能够写出恬静闲适,崇尚自然的诗歌。
阮籍的胸中有一股难以诉说的烦闷和块垒,惟有借酒浇愁,以纵横开合之诗笔抒写心中的郁积。阮籍性格狂放,口不论人过,他的作品极为高古,既有笑傲江湖的气慨,又有建安时期的风骨和格调。
从古至今出现了多少慷慨激昂的诗歌和民谣,也没见流传下来,惟有北齐斛律金所作的《敕勒歌》至今仍然脍炙人口。中原文化之精英和雄豪,终于在阴山敕勒川道上重新划出一道豪莽自然的闪光。
杜甫的诗歌博大精深,价值连城,其中长篇排律中的夸多笔法只是一种途径,并非有特别之处,而元稹老先生却在杜甫的墓志铭中以此推重杜诗,这显然是把好看的石头当成了精美的璧玉。
写诗必须从真情实感出发,触景会心,诗句自然奇妙入神;如果只有浅表的感觉,从朦胧中模拟,那作品肯定难以逼真。这正像那些因仰慕长安而摹画长安,但却根本没有到过八百里秦川的人所作的绘画,不可能有逼真的效果。
苏轼、黄庭坚开了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的风气,其后宋代的这种诗歌波澜壮阔,随风而靡,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崇拜苏黄的人常常说诗歌到了苏黄已经发展到尽头,那么造成沧海横流而改变了唐人诗风的责任又应该由谁来承当呢?
黄庭坚崇拜杜甫,但自己的诗风未能亲和杜诗之古朴雅致,他从李商隐粗硬处学杜甫,却丧失了李商隐的真谛。写作诗歌的人岂能以黄庭坚为榜样,北方的诗人从来不吃他嚼过的馍,更不想成为江西诗派里的一员。
学习黄庭坚最力者有陈师道,黄庭坚亦以“闭门觅句陈无己”称赞他,这样专心于琢磨字句固然精神可嘉,但从根本上说仍然是“可怜无补费精神”。对比一下谢灵运的诗歌吧,他在《登池上楼》中所写的“池塘生春草”这五个字,就足以千秋万古,永垂青史。
“作者、作品简介”
《论诗》绝句三十首是金代元好问的文论作品。元好问号遗山,山西太原人,为唐代诗人元结的后裔。论诗绝句,滥觞于杜甫的《戏为六绝句》。宋以后作者不下数十家,大体上可分为两大流别。从南宋戴复古的《论诗》十绝句起,直到清代赵执信、赵翼等人的论诗绝句,主要偏重于阐述理论。从金代元好问《论诗》绝句三十首开始,直到清代的王士祯、袁枚、陈衍等人的论诗绝句,主要偏重于品评作家作品。作为诗人,元好问的一生跨越金元两代。其《论诗》绝句第一首标榜“正体”,以此作为“疏凿”诗歌的标准,并在其余的绝句中对诗歌的正伪清浊分别进行了辨析。
“内容讲解”
元好问《论诗》绝句三十首的诗论主张共有以下几点:第一,贵亲身自得,反对模拟雕琢。主张“眼处心生句自神”,不作“江西社里人”。第二,贵清新自然,反对夸饰浮靡。其绝句认为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为“万古千秋五字新”,并赞扬陶渊明的诗是“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第三,贵高雅、尚风骨,反对险怪奇僻。认为正始之音为“纵横诗笔见高情”,汉魏风骨是“万古文章”之“坦途”。反对诗歌领域的“曲学虚荒”和“鬼画符”。第四,贵刚健豪壮,反对纤弱萎靡。元好问喜欢凌云健笔如《敕勒歌》那样的诗,不喜欢风云气少的温、李诗。第五,贵真淳真诚,反对虚情伪饰。认为言为心声:“心声只要传心了”。诗文是人格的表现,好的诗歌来源于真诚和真情。
“参考资料”
1.袁峰,中国古代文论义理,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1.222~226.
2.郭绍虞、王文生,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215~227.
3.李铎,中国古代文论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203~209.
“思考题”
1.论诗绝句起源于谁?
2.释“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3.元好问《论诗》绝句三十首中的诗论主张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