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
予尝论书,(1)以谓钟、王之迹,(2)萧散简远,妙在笔画之外。(3)至唐颜、柳(4),始集古今笔法而尽发之,(5)极书之变,天下翕然以为宗师。(6)而钟、王之法益微。(7)
至于诗亦然。(8)苏、李之天成,(9)曹、刘之自得,(10)陶、谢之超然,盖亦至矣。而李太白、杜子美以英玮绝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诗人尽废;然魏、晋以来,高风绝尘,亦少衰矣。李、杜之后,诗人继作,虽间有远韵,而才不逮意。独韦应物、柳宗元发纤禾农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非馀子所及也。
“注释”
(1)予,我;尝,曾经;书,书法。
(2)以谓,已经说过;钟,钟繇,字符常,三国时魏国的书法家,擅长隶、行、草等;王,王羲之,公认的书圣。王羲之,字逸少,东晋临沂人,善隶书和草书;迹,墨迹。
(3)萧散,闲散;简远,简练深远;妙,奇妙。
(4)唐颜、柳,唐代的颜真卿和柳公权,二人都是著名书法家。颜真卿,字清臣,创颜体。柳公权,字诚悬,创柳体。
(5)始,开始;集古今笔法,集古今笔法之大成;尽发之,发挥至尽。
(6)极书之变,极尽书法之变革;翕,合,聚;翕然,一致;宗师,受人尊敬堪为师表的人。
(7)法,书法;益微,更加衰微。
(8)至于诗亦然,说到诗歌,情况也一样。
(9)苏、李,指苏武和李陵,相传二人作有五言诗;天成,指浑然天成,不加雕琢的艺术风格。
(10)曹、刘,指曹植和刘桢。严羽《沧浪诗话》:“曹刘体,子建、公也。”;自得,谓诗意发于自己的心得。
陶、谢,指陶渊明和谢灵运;超然,萧散超逸;盖亦至矣,意境达到极至。
李太白,即李白;杜子美,即杜甫;英,英俊;玮,美好;绝世,冠绝当代,举世无双;姿,英姿。
凌,凌驾,超越;跨,跨越;尽废,全部被超越。
高风,亮节;绝尘,超越世俗;衰,衰败。
诗人继作,后续诗人的作品;间,间或;远韵,深远的神韵;才不逮意,才能没有表现出意义。
独,唯有;韦应物和柳宗元,均为唐代著名诗人。《东坡题跋》卷二评韩柳诗:“柳子厚诗在陶渊明下,韦苏州上。所贵乎枯淡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渊明、子厚之流是也。”
发,生发,开发;纤禾农,纤细浓郁;简古,简练高古。
寄,寄托;至味,隽永的美味;淡泊,平淡自然。
非,不是;馀子,其余的人;所及,所能达到的。
“译文”
我曾经讨论过书法,并评论说:钟繇、王羲之墨迹的风格,属于闲散、简练、深远的那一种,其奇妙不在笔墨之内,而在笔墨之外。到了唐代的颜真卿、柳公权,才开始集古今笔法之大成,而对书法艺术进行了彻底的变革。此后天下的人们都毫无例外的将他们奉为宗师,同时,钟繇、王羲之的书法则越来越衰微。
说到诗歌情况也是如此。苏武、李陵的作品以自然天成闻名,曹植、刘桢的作品亦能师心独运,陶渊明、谢灵运的诗文更能超然自得于化境,他们都是文坛的娇子。至于李白、杜甫的诗歌,更是高风亮节,超越百代,冠绝千古,古今诗人在他们面前都相形见拙。魏、晋以来,超越世俗的诗风到了李杜的时代乃至以后亦有衰落。李白、杜甫以后,也相继出现了一批诗人和作品,虽然间或有一些简远的神韵,然而相较而言,多为才过于意之作。唯有韦应物、柳宗元的作品能在纤细禾农郁中写出简练古奥的氛围,并寄托深远的意味于淡泊安闲之中,这实在不是其它的人所能达到的。
唐末司空图崎岖兵乱之间,而诗文高雅,(1)犹有承平之遗风,(2)其论诗曰:(3)“梅止于酸,盐止于咸,饮食不可无盐梅,而其美常在咸酸之外。”(4)盖自列其诗之有得于文字之表者二十四韵,(5)恨当时不识其妙,(6)予三复其言而悲之。(7)闽人黄子思(8),庆历、皇佑间号能文者。(9)予尝闻前辈诵其诗,每得佳句妙语,(10)反复数四,乃识其所谓。信乎表圣之言,美在咸酸之外,可以一唱而三叹也。予既与其子几道、其孙师是游,得窥其家集。而子思笃行高志,为吏有异才,见于墓志详矣,予不复论,独评其诗如此。
“注释”
(1)唐末,唐末五代时期;崎岖兵乱之间,经历兵战之乱;高雅,高尚雅正。
(2)犹有,仍然有;承平,治平相承,即太平;遗风,遗留下来的风气。
(3)这一段话出自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该文说:“文之难,而诗之难尤难。古今之喻多矣,而愚以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江岭之南,凡足资于适口者,若醯(醋),非不酸也,止于酸而已;若鹾(盐),非不咸也,止于咸而已。华之人以充饥而遽辍者,知其咸酸之外,醇美者有所乏耳。”
(4)苏轼在这里概述司空图文意,语句与原文有出入。止于,停留于;美,美味。
(5)自列其诗,自己列举自己的诗;有得于文字之表,用理论文字表达对诗歌风格的理解;二十四韵,即指《二十四诗品》。
(6)恨,抱恨,遗憾;当时,司空图所生活的时代;不识其妙,没认识到其作品的价值。
(7)予,我;三复其言,三番五次地玩味其言;悲之,为它的价值没有被人认识而感到悲哀。
(8)闽,福建的简称;黄子思,即黄孝先,福建浦城人。
(9)庆历(1041~1048年),宋仁宗年号;皇佑(1049~1053年),亦为宋仁宗年号;号,被人们称为;能文者,能写文章的人。
(10)尝,曾经;诵其诗,朗诵他的诗歌;每得,常常得到。
数四,三、四次,多次;乃,于是;识,认识;所谓,所意谓的。
信乎,相信;表圣,司空图的字;美,醇美之味。
可以一唱而三叹也,形容诗文婉转而富有情味。
既,已经;其子几道,黄子思的儿子黄几道;其孙师是,黄子思的孙子黄师是;游,交游。
得窥,有机会得以窥见;家集,家传的文集。
笃行,行动坚定;高志,志向高尚。
为吏有异才,当官有特别的才能;见于墓志详矣,在墓志铭上写得很详细了。
予不复论,我不再评论;独评其诗如此,只在这里评论他的诗歌。
“译文”
唐末五代时期,司空图在兵荒马乱之中所著的诗文高尚雅正,仍然有一种太平气象。他论诗时说:“梅果仅仅只是酸而已,食盐仅仅只是咸而已,吃饭饮食不能没有咸酸调味,然而真正醇厚的美味常常需要在咸酸之外品味。”司空图结合自己的创作经验并探讨唐诗的艺术风格,将其归纳为24种,遗憾的是当时的人没有认识到他对艺术的这种深刻的认识力,我三番五次地玩味他所说过的话,并对他的遭遇感到悲哀。
福建人黄子思先生,是宋仁宗庆历和皇佑年间被人们称为能写文章的人。我曾经见到前辈人诵读他的诗歌,常常获得佳句妙语,反复多次地钻研品味,方才认识理解到其中的奥妙。司空图的话可以信赖:真正的美在咸酸之外,可以通过歌唱和咏叹不断的品味。我过去经常和黄子思先生的儿子黄几道、他的孙子黄师是一起交游,曾经看到过他家里祖传的文集。黄子思先生举止坚定,志向高迈,为官一方,有特别的才能,墓志铭上已有详细记载,我不再重复论说,仅仅在这里评论他的诗歌。
“作者、作品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最大的文学家,其诗、词、文、赋以至书法、绘画都自成一家,达到当时的最高造诣。苏轼才华横溢,热心奖掖后进,其诗文长期沾溉后学。《书黄子思诗集后》是苏轼的一篇文论作品,写在黄子思诗集后,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苏轼的艺术品味和追求。黄子思是福建浦城人,苏轼非常推崇他的诗歌。
“内容讲解”
《书黄子思诗集后》中的文论观点:第一,本文以书法喻诗,认为书法“妙在笔画之外”,而诗艺贵在一唱三叹,有韵外之致。第二,从创造性的角度,肯定了汉魏诗人的超然自得,特别推崇李白、杜甫的登峰造极。第三,在评价李、杜之后的诗人时,推崇韦应物、柳宗元,并从理论上总结他们的风格是“发纤禾农于简古,寄至味于澹泊”。韦、柳的诗风正是唐末司空图所提倡的。
“附录”
苏轼的文学思想和创作理论
第一,苏轼继承了陆机《文赋》中关于知与能的观点,对创作中知与能的关系作了进一步论述。他主张有道有艺,技道并进,知能合一。第二,苏轼继承了庄学中“虚静”与“物化”的理论,并将其运用到艺术创作理论中。创作中的“虚静”和“物化”要求艺术家把整个身心都要融会到创作中去。例如,琴师弹琴应心与琴化,画家画竹要身与竹化。第三,艺术创作要善于捕捉灵感。创作必须惨淡经营,但迁想妙得却常常瞬间即逝。第四,主张创造艺术形象要“随物赋形”,并做到生动传神。第五,认为艺术的法度应符合自然原则,文理自然,方可姿态横生,其最高境界是韵外之致。
“参考资料”
1.袁峰,中国古代文论义理,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1.181~191.
2.郭绍虞、王文生,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181~194.
3.李铎,中国古代文论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54~164.
“思考题”
1.应如何理解“妙在笔画之外”、“美在咸酸之外”?
2.《书黄子思诗集后》一文提出了那些文论观点?
3.简述苏轼的文学思想和创作理论。
沧浪诗话·诗辩
严羽
夫学诗者以识为主:入门须正,立志须高;(1)以汉、魏、晋、盛唐为师,不作开元、天宝以下人物。(2)若自生退屈,即有下劣诗魔入其肺腑之间;(3)由立志之不高也。行有未至,可加工力;(4)路头一差,愈骛愈远,由入门之不正也。(5)故曰:学其上,仅得其中;学其中,斯为下矣。(6)又曰:见过于师,仅堪传授;(7)见与师齐,减师半德也。(8)功夫须从上做下,不可从下做上。(9)先须熟读《楚词》,朝夕讽咏以为之本(10);及读《古诗十九首》,乐府四篇,李陵、苏武、汉、魏五言皆须熟读,即以李、杜二集枕藉观之,如今人之治经,然后博取盛唐名家,酝酿胸中,久之自然悟入。虽学之不至,亦不失正路。此乃从顶宁页上做来,谓之向上一路,谓之直截根源,谓之顿门,谓之单刀直入也。
“注释”
(1)学诗者,学习写诗的人;识,见识;入门,起点;正,合正法眼;立志,树立志向,下定决心。
(2)以汉、魏、晋、盛唐为师,效法汉、魏、晋、盛唐的诗歌;开元(713~741年),唐玄宗年号;天宝(742~756年),唐玄宗年号。
(3)自生,自己生发;退屈,退缩委屈;即有,就有;下劣,低下,低劣;诗魔,指诗的怪癖的格调;入其肺腑之间,进入其胸怀。
(4)由,由于;立志之不高,树立志向不高;行,行动;未至,未到;可加工力,可从功夫上加力。
(5)意思是“起手便错走了路头,后来越做越坏,总没有个好结果”(郑燮《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路头,道路,路线;一差,一有差错;骛,从事,追求。
(6)此句意谓学上得中,学中得下。故曰,所以说。
(7)见,见解;过于师,超过老师;仅堪,仅仅能够;传授,传达讲授。
(8)齐,相等;减,减少;半,一半;德,即“得”、“心得”。
(9)所谓“从上做下,不可从下做上”中的“上”指古代的上等作品,“下”指古代的下等作品。功夫,修养学习。
(10)朝夕讽咏,早晚讽诵歌咏;以为之本,作为根本。
乐府四篇,在文选中包括:《饮马长城窟行》、《君子行》、《伤歌行》和《长歌行》。
李陵、苏武,相传二人作过五言诗;汉、魏五言皆须熟读,即熟读汉魏时出现的五言诗。
李、杜二集,即李白、杜甫二人的诗集;枕藉,本指纵横相枕而卧,引申为沉溺、埋头;治经,钻研经典。
博取,广泛的吸取;名家,有名的诗家;酝酿胸中,在心里琢磨涵泳;悟入,体悟到意蕴。
学之不至,学习未能到家;不失正路,没有错失正路。
顶宁页,头部、顶端;谓之,这就叫;向,面向;上一路,正法眼的路途。
直截,直接了当;根源,根本源泉。
顿门,佛教里主张顿悟的法门,与主张渐悟的法门相对。
单刀直入,直截了当。
“译文”
学习做诗应有卓越的见识,从正法眼入门,树立起高远的志向;学习效法汉、魏、晋和盛唐时期出现的杰出作品,而不要太在意开元、天宝以后的作品。如果在这个原则问题上打马虎眼,那就会有一些低劣怪癖的诗调出现在心胸之间,因立志不高导致创作低下。如果目标正确,而行为尚未达到火候,那么可以通过进一步加力来弥补。如果所走的道路上出现差错,那么愈是追求,就愈是南辕北辙,这是由于入门不正而导致创作失败的缘故。所以说,学习的标准定在上等,实际只能达到中等;其目标定在中等,只能达到下等。又说,学习的人见解超过老师,他的本领仅仅只能传授;其见解与老师的见解一致,他的本领将会与老师的本领相差一半。学习诗歌创作的标准应该定得高一些,从上到下用工夫,而不是从下到上用功夫。首先应该熟读《楚辞》,不断地揣摩、讽诵和咏歌,将这个基础和根本打牢靠。其次要学习《文选》中收录的《古诗十九首》、四篇乐府民歌和李陵、苏武以及汉魏时期的五言诗歌。对于李白、杜甫二人的诗集更需要像今人钻研经典那样埋头观览。除此之外,还要广泛地吸取盛唐时期各名家作品中的营养,在胸中酝酿涵泳,时间长了自然会体悟到其中的奥妙。虽然在学习的过程中未必能达到目的,但总算没有错失正道。这就叫从头顶的上部用功,也可以说是不断地向上努力,就是单刀直入、直截了当的在根本上用功夫,用佛教术语来说,就是顿悟的法门。
诗之法有五:(1)曰体制,曰格力,曰气象,曰兴趣,曰音节。(2)
诗之品有九:(3)曰高,曰古,曰深,曰远,曰长,(4)曰雄浑,曰飘逸,曰悲壮,曰凄婉。(5)其用工有三:曰起结,曰句法,曰字眼(6)。其大概有二:曰优游不迫,曰沉着痛快。(7)诗之极致有一:曰入神。(8)诗而入神,至矣,尽矣,蔑以加矣!(9)惟李、杜得之。他人得之盖寡也(10)。
禅家者流,乘有小大,宗有南北,道有邪正;具正法眼者,是为第一义。若声闻、辟支果,皆非正也。论诗如论禅:汉、魏、晋等作与盛唐之诗,则第一义也。大历以还之诗,则已落第二义矣。晚唐之诗,则声闻、辟支果也。学汉、魏、晋与盛唐诗者,临济下也。学大历以还者,曹洞下也。“注释”
(1)诗之法,既泛指诗歌之法,亦特指学古诗之法;有五,有五个方面。
(2)体制,诗体的架构;格力,格调气势;气象,气韵风格;兴趣,情韵、情趣;音节,诗歌中的节奏。
(3)诗之品,诗歌的品味、风格;有九,有九方面。
(4)高,高尚;古,高古;深,深厚;远,深远;长,意味深长。
(5)雄浑,雄壮浑厚;飘逸,神态举止飘洒脱俗;悲壮,悲哀雄壮;凄婉,凄凉婉转。
(6)用工,使用功力;有三,有三方面;起结,起句和结句,开始和结尾;句法,句子的结构方法;字眼,诗之精要,指关键的字和词。
(7)大概,大致,大体;有二,有两方面;优游不迫,悠闲从容;沉着痛快,沉稳、淋漓尽致。
(8)极致,极尽追求;有一,有一个;入神,写出奇妙的神韵。
(9)至矣,尽矣,极尽之致;蔑,即“无”;蔑以加矣,无以复加。
(10)惟李、杜得之,只有李白和杜甫达到这种高度;寡,少。
禅家者流,佛禅各流派;乘,佛教称解释教义的浅深的等级为乘;小大,小乘和大乘;宗,宗教;南北,南方为顿悟之教,北方为渐悟之教;道有邪正,道分为正道和邪道。
具,具有;法眼,佛教中的“五眼”之一。五眼中的肉眼和天眼仅能看到事物的幻相;慧眼和法眼能见实相;佛眼为如来之眼,无事不知,无事不见;正法眼,朗照宇宙为眼,正法眼借指诀要、精义。
声闻,佛家指闻佛之言教,证四谛之理的得道者,常指罗汉;辟支果,小乘二果之一,系通过缘觉乘修得的正果,严羽在这里比喻诗歌成就较低者;非正,非正法眼。
论,论述;如,正像;等作,等时代的作品;第一义,第一等诗歌。
大历(766~779年),唐代宗年号;以还,以后,以来;大历以还之诗,指中唐之诗。
晚唐之诗,则声闻、辟支果也:佛家有三乘:一菩萨乘,二辟支乘,三声闻乘。菩萨乘为大乘,普济众生;辟支、声闻为小乘,仅求自度。严羽谓晚唐诗成就较低。
临济,指临济宗。临济宗源于六祖弟子怀让,怀让传马祖,马祖传百丈,百丈传黄砨,黄砨传临济义玄禅师。临济宗至宋时,有杨歧、黄龙二派,其门下弟子众多。
曹洞,指曹洞宗。曹洞宗源于六祖弟子行思,行思传希迁,希迁传药山,药山传云岩,云岩传良价。良价住瑞州洞山,作《宝镜三昧歌》,传本寂,本寂住抚州曹山,故称曹洞宗。
“译文”
诗歌的法式包括五个方面:一是诗体的架构,二是格调气势,三是气韵风格,四是情韵情趣,五是音韵节奏。
诗的品味风格也有九种:崇高,古朴,厚实,深远,隽永,雄浑,飘逸,悲壮,凄婉。写诗需要从三方面着力用工:一是安排开始和结尾,二是考虑句子的结构方式,三是斟酌关键的字词。作诗大致亦有两种情况:要么优游自如、从容不迫,要么沉着痛快、淋漓尽致。作诗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入神入画。诗歌达到入神入画的程度,这也就无以复加了。诗歌史上只有李白和杜甫达到了这种程度,其他人很少能够企及于此。
佛禅的各种流派,论乘有大乘和小乘,论宗有南宗和北宗,论道有正道和邪道。具有朗照宇宙之正法眼者,必然能够了解事物的精义和真谛。如若秉持声闻和辟支而仅求自度,这显然不是正法眼。论述诗歌和论述禅宗一样,汉、魏、晋等时代的作品和盛唐时代的诗歌,具有第一等的意义。大历以后出现的诗歌,则已经下落到第二等意义了。晚唐时期出现的诗歌,正如佛学中的声闻、辟支果一样,其成就显然更等而下之。学习汉、魏、晋与盛唐诗歌的人,其成效必然就像禅宗中蒸蒸而上的临济宗一样繁盛;学习大历以后即中唐诗歌的人,其成效必然如每况愈下的曹洞宗一样衰微。
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1)且孟襄阳学力下韩退之远甚,而其诗独出退之之上者,一味妙悟故也。(2)惟悟乃为当行,乃为本色。(3)然悟有浅深,有分限之悟,(4)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5)汉、魏尚矣,不假悟也。(6)谢灵运至盛唐诸公(7),透彻之悟也。他虽有悟者,皆非第一义也。(8)吾评之非僭也,辨之非妄也。(9)天下有可废之人,无可废之言。(10)诗道如是也。若以为不然,则是见诗之不广,参诗之不熟耳。试取汉、魏之诗而熟参之,次取晋、宋之诗而熟参之,次取南北朝之诗而熟参之,次取沈、宋、王、杨、卢、骆、陈拾遗之诗而熟参之,次取开元、天宝诸家之诗而熟参之,次独取李、杜二公之诗而熟参之,又取大历十才子之诗而熟参之,又取元和之诗而熟参之,又取晚唐诸家之诗而熟参之,又取本朝苏、黄以下诸公之诗而熟参之,其真是非亦有不能隐者。傥犹于此而无见焉,则是为外道蒙蔽其真识,不可救药,终不悟也。
“注释”
(1)大抵,大概;禅道,禅宗之道;妙悟,即神悟;诗道,作诗的规律、主张和方法。
(2)孟襄阳,即孟浩然;学力,学问上的造诣;韩退之,即韩愈;一味,单纯,一直;故,缘故。
(3)惟,只有;乃为,才为;当行,本行,内行;本色,本意为本来的颜色,引申为自然朴素,不加雕饰。
(4)悟,觉醒,觉悟,悟入;悟有浅深,即悟有浅悟和深悟;分限,界限,限度。
(5)透彻之悟,通透彻底之悟;一知半解之悟,不完全的体悟。
(6)尚,高古;不假悟,不借助体悟。
(7)谢灵运,南朝晋宋间诗人。皎然《诗式》:“高手如康乐公(谢灵运)……但见情性,不睹文字,盖诣道之极也”。盛唐诸公,指李白、杜甫等。
(8)他,其他的人;皆非第一义,都不是第一等之悟。
(9)僭,超越身份,差失;妄,虚妄;评,评论;辨,分辨。
(10)可废,可以废弃;无可废之言,不可以废弃人们的言论。
如是,如此;若以为不然,如果以为不是这样;“见诗之不广,参诗之不熟”句意谓没有广泛阅览和熟练地参考别人的诗歌。
试取,尝试着拿来;熟参之,熟练地参考它们;次取,其次吸取;宋之诗,南朝宋代的诗歌。
南北朝之诗,南朝和北朝时期的诗歌作品。
沈,沈亻全期;宋,宋之问;王,王勃;杨,杨炯;卢,卢照邻;骆,骆宾王;陈拾遗,即陈子昂。此数人都是初唐时期的著名诗人。
开元、天宝诸家之诗,指盛唐时期王维、孟浩然等人的诗歌;李、杜二公之诗,李白、杜甫二人之诗。
大历十才子所包括的人,在文献记载中有出入,《新唐书·卢纶传》:“纶与吉中孚、韩翊、钱起、司空曙、苗发、崔洞(一作垌)、耿蔊、夏侯审、李端皆能诗齐名,号大历十才子。”
元和(806~820年),唐宪宗年号;元和之诗,指张籍、孟郊和白居易等人的诗;晚唐诸家之诗,指杜牧、李商隐等人所写的诗歌。
本朝,指北宋;苏、黄,苏轼、黄庭坚;以下,以后;真是非,诗道中的真谛和非真谛;不能隐,不能隐藏。
傥,倘若;犹,仍然;于此,对于这些;无见,不了解。
则是,就是;为,被;外道,佛教徒称佛教以外的思想为外道,严羽在这里指不合正道的论说,或指邪门歪道;真识,真正的认识;终不悟,最后不能领悟。
“译文”
大概说来,禅宗之道最重视妙悟,诗歌之道亦重视妙悟。就拿孟浩然来说,他在学问上的造诣远远跟不上韩愈,但诗歌创作上的成就却远在韩愈之上,这主要缘故就在于他在妙悟上用的功夫较大。只有在妙悟的基础上理解诗歌才算行家里手,才是内在的本色。但是妙悟有浅悟有深悟,有的是有限度的体悟,有的是痛快淋漓的彻悟,有的是朦朦胧胧的一知半解之悟。汉魏诗高古不可攀,不借助体悟。从谢灵运到盛唐时代的诗歌,立足于痛快淋漓的彻悟。其他的人虽然也有体悟,但都不是第一义之悟。我相信我的评论没有差失,亦相信自己的分辨也不是虚妄。天下有可以废弃的人,但是不存在可以废弃的言语。诗歌之言语正是这样。如果有人以为不是这样,那是阅览诗歌不广泛,体味诗歌不精熟的缘故。可尝试着把汉魏时代的诗歌拿来熟读体味,然后再把晋、宋时代的诗歌拿来熟读体味,再把南北朝时代的诗歌拿来熟读体味,再把南北朝时代的诗歌拿来熟读体味,再把沈亻全期、宋之问、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和陈拾遗的诗歌拿来熟读体味,再把开元、天宝年间出现的各家诗歌拿来熟读体味,再独取李白、杜甫二人的诗歌作品熟读体味,再把大历年间十个才子的作品拿来熟读体味,再把元和年间出现的诗歌作品拿来熟读体味,再把晚唐时期各家的诗歌作品拿来熟读体味,再把北宋时期苏轼、黄庭坚及其以后的作家作品拿来熟读体味,如此这般以后,诗歌的奥妙真谛就再也难以隐藏了。倘若仍然对于这些视而不见,那么真谛妙理便被邪门歪道蒙蔽了,堕落到不可救药,永远也难以省悟。
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1)诗有别趣,非关理也。(2)而古人未尝不读书、不穷理。(3)所谓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4)诗者,吟咏情性也(5)。盛唐诗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6)故其妙处莹彻玲珑,不可凑泊,(7)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8)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9)近代诸公作奇特解会,遂以文字为诗(10),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以是为诗,夫岂不工,终非古人之诗也。盖于一唱三叹之音,有所歉焉,且其作多务使事,不问兴致,用字必有来历,押韵必有出处,读之终篇,不知着到何处。其末流甚者,叫噪怒张,殊乖忠厚之风,殆以骂詈为诗。诗而至此,可谓一厄也,可谓不幸也。
“注释”
(1)别材,亦称“别才”,特殊的才能;“非关书也”之“书”,不能像有些书中被误作“学”。
(2)别趣,特殊的韵味;关,关系,关联;理,学理。
(3)古人,这里指古代的诗人;未尝,何尝;不穷理,不穷尽事理。
(4)理路,理论,道理;不涉理路,不与理路关涉;言筌,在言词上留下的迹象,意近“言诠”。鲁迅《南腔北调集·世故三昧》:“不过凡事一说,即落言筌,不再能得三昧”。
(5)吟咏,吟诵歌咏;情性,情感,性情。
(6)惟在,只在;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相传羚羊睡觉时挂角于树枝上,使欲伤害它的动物找不到踪迹。《传灯录》卷十六:“我若羚羊挂角,你向何处扪摸。”
(7)妙处,奇妙之处;莹彻玲珑,不可凑泊(凝合):晶莹可爱,玲珑剔透,没有凑泊强合之痕迹。
(8)空中之音,天空中的音声;相中之色,形貌中的气色。赵与时《宾退录》载张芸叟论诗语:“王介甫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欲有寻绎,不可得矣。”
(9)“水中之月,镜中之象”二句形容诗歌意象可见而不可捕捉;言有尽而意无穷,言语有穷尽而意味无穷尽。《五灯会元》:“应物现形,如水中月。”
(10)近代诸公,指北宋时期苏轼、黄庭坚等人;奇特解会,佛学用语;奇特,奇怪特殊;解会,理解会通;遂,于是;以文字为诗,以言语字句作诗。《五灯会元》:“寻言逐句,求觅解会。”
以议论为诗,以作议论文的方法作诗歌;以才学为诗,以才能和学问作诗歌。
以是为诗,以此作诗;岂不工,难道还能不工整吗?终,终究。
一唱(或作“倡”)三叹:宗庙奏乐,一人唱歌,三人赞叹而应和之。这里指诗文婉转、情韵悠长;有所歉焉,有所欠缺。
且,而且;其作,其作品;多务使事,多致力于典故;兴致,兴趣。
来历,来由,背景;出处,产生的地方。
读之终篇,读到篇末;着,着落。
其末流甚者,其比最下等更厉害的人;叫,喊叫;噪,聒噪;怒张,指诗歌粗豪浅露。
殊,特别;乖,乖违;忠厚之风,忠诚厚笃的风格;殆,几乎;骂詈,谩骂。
诗而至此,作诗到达如此境地;可谓一厄,可以说遭到了厄运。
“译文”
做诗需要特殊的才能,这种才能与书本知识联系不大。诗歌里包含着特殊的韵味,不能用逻辑推理连缀。古代的诗人何尝不读书学习和研究穷尽事理。这里所说的是最上等的诗歌不是靠逻辑推理写出来的,能够在言词形式上不留任何痕迹的诗歌,是最好的作品。诗歌是用来吟诵讽咏情感性情的。盛唐诗人最讲究的是兴味情趣,其意象趣味如羚羊挂角,不留下任何痕迹。所以他们所写的诗歌其奇妙之处在于:晶莹剔透,玲珑可爱,不可捏合,宛如空中传来奇妙的音声、形貌中显现出的神韵气色。这种诗歌意象如“水中之月,镜中之象”,以有穷尽的言词表现出无穷尽的意蕴。北宋以来的诗人没有在创作中贯彻这种规律,对诗歌创作进行奇特的理解和会通。他们寻言逐句,以言语字句为诗;谈今话古,以述议论说为诗;逞能抒情,以才气学问为诗。这样写作诗歌,难道作品能不工整吗?然而终究与古人所写的诗歌有所不同。主要是这种诗歌在情思婉转、韵味悠长方面有所欠缺。而且这种诗歌着力于使用典故,不追求兴致意味,使用文字词句要求有来由,押韵节律要求有出处,读完整个诗篇,不知道作者的意思要着落到什么地方。等而下之,用诗歌叫喊、聒噪,其粗豪浅露的情况,完全违背了忠诚笃厚的诗风,而且还有以谩骂作诗的。诗歌到了如此境地,真可以说是厄运降临了、不幸降临了。
然则近代之诗无取乎?(1)曰:有之,吾取其合于古人者而已。(2)国初之诗,尚沿袭唐人:(3)王黄州学白乐天,杨文公、刘中山学李商隐,(4)盛文肃学韦苏州,(5)欧阳公学韩退之古诗,梅圣俞学唐人平淡处。(6)至东坡、山谷始自出己法以为诗,唐人之风变矣。(7)山谷用工尤深刻,其后法席盛行,海内称为江西宗派。(8)近世赵紫芝、翁灵舒辈,(9)独喜贾岛、姚合之语,稍稍复就清苦之风;(10)江湖诗人多效其体,一时自谓之唐宗;不知止入声闻、辟支之果,岂盛唐诸公大乘正法眼者哉!嗟乎!正法眼之无传久矣。唐诗之说未唱,唐诗之道有时而明也。今既唱其体曰唐诗矣,则学者谓唐诗诚止于是尔,兹诗道之重不幸耶!故予不自量度,辄定诗之宗旨,且借禅以为喻,推原汉、魏以来,而截然谓当以盛唐为法,虽获罪于世之君子,不辞也。
干隆刻本《诗人玉屑》卷一
“注释”
(1)然则,然而;近代之诗,北宋以来的诗歌;无取乎,没有可取的吗?
(2)有之,有可取的;合于古人者,与古人适合者。
(3)国初,宋代开国之初;尚,还;沿袭唐人,依照唐代诗人的体例。
(4)王黄州,即王禹翶,北宋文学家;学白乐天,王禹翶的诗学习白居易,风格平易;杨文公,即杨亿。刘中山,即刘筠。二人都是北宋文学家;学李商隐,杨、刘二人学李商隐,词藻华丽。
(5)盛文肃,即盛度。盛度,字公量,谥“文肃”,有文集,今不传;韦苏州,即韦应物,曾任苏州刺史,故被称为韦苏州,中唐诗人。
(6)欧阳公,即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提倡诗文复古,以继承唐代古文家韩愈为己任;韩退之,即韩愈;梅圣俞,即梅尧臣。梅尧臣,字圣俞,反对宋初的靡丽诗风,作诗力求平淡。
(7)东坡,即苏轼;山谷,即黄庭坚;始,开始;自出己法,拿出自己特有的方法;唐人之风变矣,唐代诗风发生了变化。
(8)用工,花费功夫;尤,尤其;法席,佛教语,讲解佛法的座席;法席盛行,这里指学习苏黄诗的人很多;海内,国内;江西宗派,即江西诗派,以黄庭坚、陈师道和陈与义为首。
(9)近世,指南宋;赵紫芝,即南宋诗人赵师秀。赵师秀,字紫芝,号灵秀;翁灵舒,即南宋诗人翁卷。翁卷,字续古,号灵舒。赵师秀、翁卷和徐照(字灵晖)、徐玑(号灵渊)被合称四灵。
(10)独,只;喜,喜欢;喜贾岛、姚合之语,四灵体以贾岛、姚合为“二妙”,尊尚晚唐;稍稍,稍微;复就,又接近;清苦之风,诗文清峻寒苦的风格。
江湖诗人,南宋书商陈起曾刊行《江湖集》等诗歌总集,收录戴复古、刘过、刘克庄等人的诗歌,后世称这一派的作家为江湖诗人,亦称为江湖派;效,效法;一时,一个时期之内;唐宗,以唐为宗。江湖派亦效法晚唐诗歌。
不知,不知道;止,只;入,进入;果,佛家语,指按佛法修行所达到的一定的证悟境界;声闻、辟支之果,小乘的证悟境界;岂,难道;大乘,大乘佛教;正法眼,是“正法眼藏”的省称,佛教语,禅宗用来指全体佛法(正法)。朗照宇宙谓眼,包含万有谓藏。相传释迦牟尼以正法眼藏付与大弟子迦叶,是为禅宗初祖,为佛教“以心传心”的开始。
嗟乎,感叹词;无传久矣,没有传下来已经很久了;唐诗之说,唐诗之论说;未唱,没有得到倡导和赞扬。
唐诗之道,唐诗的技艺、规律;有时,有如愿之时;明,明确。
今,今日的人;既,已经;唱,称扬;其体,指所学的晚唐体;诚,的确;止于是,只在于此。
兹,此;诗道,诗的规律;重不幸,极大的不幸。
故,所以;予,我;不自量度,自己不揣度自己的能量、力量。
辄,总是;定诗之宗旨,确定诗的主题;且,而且;借禅以为喻,借助禅道作为比喻。
推原,从本原上推究;截然,界限分明,像割断一样;以盛唐为法,以盛唐为效法对象。
虽获罪,虽然得罪;世之君子,指四灵派诗人和江湖派诗人;不辞,意谓在所不惜,不会放弃自己的观点。
“译文”
然而,难道北宋以来的诗歌就没有什么可以吸取的吗?回答说:当然有吸取的,我自己吸取它们那些合于古人的东西。北宋开国之初的诗歌,还沿袭唐人的路子。王禹翶学习白居易,杨亿和刘筠学习李商隐,盛度学习韦应物,欧阳修学习韩愈的古诗,梅尧臣学习唐诗中平淡的风格。从苏东坡、黄庭坚以来,一直被继承着的唐人的诗风有了变化,宋代人开始以自己的方法写诗。黄庭坚所用的功夫尤其深厚,后来跟着他学习的人很多,在国内形成了江西诗派。南宋以来赵师秀、翁卷、徐玑、徐照等四灵派诗人,惟一所喜欢的是贾岛和姚合的语言,稍微又接近清峻寒苦的风格。戴复古、刘过、刘克庄等江湖派诗人亦效法晚唐诗歌,一个时期以来他们都称自己的诗风是以唐为宗,却不知道这只是进入到诗歌的小乘证悟境界,距离盛唐诗歌的大乘证悟境界还差得很远。令人叹惜的是,诗歌领域内的大乘证悟境界没有得到流传已经很久了。唐诗之理论没有得到倡导和发扬,唐诗的规律何时才能如愿以偿的得到明确。今日四灵派和江湖派的诗人所学的难道就是唐诗吗?如果唐诗仅仅止于此,那这真可以说是诗坛的极大的不幸。所以我不自量力,总是想确定诗歌的宗旨,而且借用禅道来做比喻,从本原上推究汉魏以来的诗歌,而且直截了当地说,应当效法盛唐时代的诗歌。我的观点虽然会得罪不少当代的诗人,但是我不会放弃自己的主张。
“作者、作品简介”
《沧浪诗话》是南宋严羽所著诗歌理论著作。严羽自号沧浪逋客,其作为诗人的创作成就远逊于理论贡献。《沧浪诗话》全书分为《诗辨》、《诗体》、《诗法》、《诗评》、《考证》五个部分。《诗体》主要论述诗的风格体制演进变化的历史,在一定程度上勾勒出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线索和轮廓。《诗法》着重阐明诗歌作法和技巧方面的要求。如提出“学诗先除五俗”,“不必太着题,不必多使事”等。《诗评》举例评析汉魏以来的诗歌,并阐明了以汉魏盛唐诗为第一义的理由。严羽认为:“诗有词理意兴。南朝人尚词而病于理,本朝人尚理而病于意兴,唐人尚意兴而理在其中,汉魏之诗、词理意兴无迹可求”。他评论李白、杜甫时说:“李、杜二公正不当优劣。太白有一二妙处,子美不能道;子美有一二妙处,太白不能作”。《考证》是对某些诗篇的作者、分段、异文等的考辨。严羽对《沧浪诗话》十分自负,认为是“自家实证实悟”之作,“乃断千百年公案,诚惊世绝俗之谈,至当归一之论”。《沧浪诗话》的系统性、理论性较强,是宋代享有盛名、并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的诗话著作。《沧浪诗话》在当时就引起争论,明代的前、后七子和清代的神韵、性灵两派都对严羽的观点从不同方面作了引伸和发挥。《沧浪诗话》向来附于《沧浪吟卷》之后,其单行本多见于多种丛书,校释本有郭绍虞《沧浪诗话校释》。
“内容讲解”
《诗辨》是《沧浪诗话》全书的纲领。严羽认为:“诗有别才,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学诗者以识为主”。“识”的内涵,就是当时人常用的“禅”、“悟”。由有识而得妙悟,又由妙悟而通于禅道。严羽的妙悟论主要借用禅理喻诗、说诗,但却具有一定的学理基础,即以汉魏、盛唐为第一义的效法对象。它要求禅理和学理在诗歌创作中应达到最高境界,这种最高境界是“不涉理路,不落言筌”、“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的。
“附录”
宋代文论的特点
宋代文论强调道化、道义,提倡平易通畅的文风。这种文风的哲理基础是“文以载道”,认为“道盛者文不难而自至”。其文理基础是“随物赋形”,追求物理形象的奇妙。唐宋之文道、文理虽然一脉相承,但唐诗气势雄浑,宋词质地婉约。宋代理通文道,故文豪苏轼能在深刻理性认识的基础上提升文学。宋代道化的文论义理,“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苏轼语),从而将中国的文论理念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诗之极至有二:一为入神,二为入理。入神靠妙悟,但需要义理充沛;入理靠实证,但必须兴趣盎然。严羽在《沧浪诗话》中对自己的“实证实悟”性文论非常自负,但对宋人“尚理而病于意兴”的文论趋向却十分警觉。
宋代文论作家、文论作品概述
宋代的文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宋代的文论作家有:王禹翶、梅尧臣、欧阳修、王安石、苏轼、张戒、陆游、杨万里、戴复古、刘克庄等人。宋代的文学理论包括文论、诗论、词论,其文论受理学义理影响较大,其诗论创立了“诗话”体形式,其词论多围绕婉约和豪放两派进行。除了以上注释的几种文论作品以外,还有欧阳修的《代人上王枢密济南市先集序书》、黄庭坚的《答洪驹父书》、张戒的《岁寒堂诗话》、李清照的《论词》、张炎的《词源》等。宋代苏黄体影响较大,但苏黄体引起的批评也最多。如严羽就批评苏黄“以议论为诗”,又批评黄庭坚“专以补缀奇字”。
“参考资料”
1.袁峰,中国古代文论义理,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1.201~209.
2.郭绍虞、王文生,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208~214.
3.李铎,中国古代文论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64~177.
“思考题”
1.《沧浪诗话》的纲领是哪一篇?
2.文论术语“沉郁”和“飘逸”是用来评论哪两个作家的?它出自哪个文论作家的哪个作品?
3.《沧浪诗话·诗辨》的文论内容包括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