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41700000016

第16章 答吴充秀才书

欧阳修

修顿首白,先辈吴君足下:(1)前辱示书及文三篇,发而读之,浩乎若千万言之多,(2)及少定(3)而视焉,才数百言尔。非夫辞丰意雄,霈然有不可御之势,何以至此!(4)然犹自患伥伥莫有开之使前者,此好学之谦言也。(5)修才不足用于时,仕不足荣于世,(6)其毁誉不足轻重,气力不足动人。(7)世之欲假誉以为重,借力而后进者,奚取于修焉!(8)先辈学精文雄,其施于时,(9)又非待(10)修誉而为重,力而后进者也。然而惠然见临,若有所责,得非急于谋道,不择其人而问焉者欤?

夫学者,未始不为道,而至者鲜焉。非道之于人远也,学者有所溺焉尔。盖文之为言,难工而可喜,易悦而自足。世之学者往往溺之,一有工焉,则曰吾学足矣;甚者至弃百事不关于心,曰吾文士也,职于文而已,此其所以至之鲜也。

“注释”

(1)修,欧阳修;顿首,头叩地而拜,常用于书信首或尾;白,禀报;先辈,辈行在前的人,科举时代的人亦用此互相敬称;吴君,指吴充,字冲卿,建州浦城人。青年时即举进士;足下,古代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词。

(2)辱,承蒙;示,显现;发而读之,打开阅读;浩乎,形容广大;若,好像。

(3)及,当;少定,稍微安定下来。

(4)非,不是;辞丰意雄,文辞丰富,意境雄浑;霈同“沛”,霈然,宏大;御,抵御;势,气势;何以至此,因何达到这种程度。

(5)然犹自患,然而还自己顾虑;伥伥,茫然若失,不知所措;莫有,即没有;开,开拓;使,使用;谦言,谦虚之言。

(6)才,才能;时,时世;用于时,为时世所用;仕,做官,行政;世,世道,社会;荣于世,因治世之才而获得光荣。

(7)毁誉,对社会和人的批评和称誉;不足轻重,无足轻重;气力,气势和才力;不足动人,不足以打动人。

(8)世,世俗;欲,想;假誉,借助于称誉;以为重,以便被重用;借力,借助权威之力;进,进步,晋升;奚取于修焉,为何取于欧阳修呢?

(9)先辈,指吴充;学精文雄,学问精致,文章雄壮;世于时,用于时世。

(10)非待,不待,无待。

惠然,恩惠,谦辞;临,到;若有所责,好像有所求。

得非,可不是;谋道,探讨道德学问;择,选择;问,求知。

未,疑问词,何;始,尝;未始,何尝;至者鲜,达到的人少。

非道之于人远,不是道德距离人们远;所溺,有所溺爱。

文之为言,文章作为言语;难工而可喜,难以精工而容易使人沾沾自喜;易悦而自足,容易使人喜悦而自满自足。

溺之,沉溺于文辞;工,工整;足,足够。

弃,丢弃;百事,人世间各种各样的事;文士,文章之士。

职于文,以文辞为职业;至之鲜,达到的少。

“译文”

欧阳修叩拜问候,吴充先生足下:

前些日子承蒙先生惠赠书和三篇文章,及时打开阅读,原来以为内容浩荡文字可能会有千言万言之多,待到定睛仔细观看时,却原来只有几百个字。先生的文章意境雄浑,文辞丰富,如此阔大充沛的气势,若没有深厚的功力,怎么也难以达到。尽管如此,先生尚且茫然若失,时时顾虑自己没有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开拓,这是好学人士的谦虚之言。

本人的才能不足于为时世所用,为官治世不足于荣耀于社会,其褒贬批评无足轻重,其气势才力不足于打动人。社会上那些想要借助于称誉以便被重用、或者借助于权威之力以便进阶或晋升的人,为何要找到我这儿来。吴先生学问精工,文章雄浑,已经为社会所用,显然不需要我的称誉以便为世所看重,也无需我费神费力来为其增光加彩。先生惠赠书文于我,如果说有所求取的话,那所求取的不是别的,正是所谓“道”。先生谋道,急不择人地询问到我这里来了。

搞文学和做学问的人,何尝不求取道义,但是修炼成功的人很少。并不是道义距离人们很远,而是学习的人常常沉溺于其中罢了。文章作为一种语言艺术,容易令人沾沾自喜,自满自足,而不容易作得精致工整。社会上学习写作的人,往往沉溺于文辞,稍有进步,便自满不前,更有甚者,将万事万物丢于脑后,丝毫不关心社会民生,自谓“文章之士”,只写文章。这正是他们很难写出杰出文章的根本原因。

昔孔子老而归鲁,六经之作,数年之顷尔。(1)然读《易》者如无《春秋》,(2)读《书》者如无《诗》,何其用功少而至于至也。(3)圣人之文虽不可及,然大抵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也。(4)故孟子皇皇不暇著书,荀卿盖亦晚而有作。(5)若子云、仲淹,(6)方勉焉以模言语,此道未足而强言者也。(7)后之惑者,徒见前世之文传,(8)以为学者文而已,故愈力愈勤而愈不至。(9)此足下所谓终日不出于轩序,(10)不能纵横高下皆如意者,道未足也。若道之充焉,虽行乎天地入于渊泉,无不之也。

先辈之文,浩乎霈然,可谓善矣。而又志于为道,犹自以为未广,若不止焉,孟、荀可至而不难也。修学道而不至者,然幸不甘于所悦而溺于所止,因吾子之能不自止,又以励修之少进焉,幸甚幸甚。修白。

“注释”

(1)昔,过去;老,年迈;归鲁,回到鲁国;顷,功夫。

(2)《易》,即《周易》,最古老的儒家经典;《春秋》,儒经中的历史著作;如无,如果没有。

(3)《书》,即《尚书》,儒经中的文件汇编;《诗》,即《诗经》,儒经中的文学作品;何其,多么,用疑问表示程度。

(4)不可及,不可达到;大抵,大概;道胜,道义内容充实。

(5)皇皇,同“遑遑”,匆忙貌;不暇,没有空暇;荀卿,即荀子,晚年著《荀子》32篇。

(6)子云,即杨雄,字子云;仲淹,即隋代的王通,字仲淹。

(7)勉焉以模,勉强模仿。杨雄《太玄》模仿《易》,《法言》模仿《论语》。王通《元经》(已遗)模仿《春秋》,《中说》模仿《论语》。强言,勉强说话。

(8)后之惑者,后来迷惑的人;徒,徒然;见前世之文传,看见前世的文章流传下来。

(9)学者,学习写作者;文而已,文章、文辞罢了;愈力愈勤而愈不至,愈是用力愈是勤快就愈是达不到目标。

(10)终日,整天;轩,小屋子;序,东西厢房,在中堂的两旁。

纵横高下,开合自如;道未足,道义、道德修养未达到圆满程度。

充,充实;行,运行;入,进入;之,至,到。

浩乎,浩荡广博;霈然,充沛有力;善,好。

志于为道,有志向于道德修养;犹,还;自以为未广,自己认为没有达到广博的程度。

若,如此;不止,不停止;孟、荀可至,达到孟子和荀子的程度;不难,不算困难。

学道,学习修炼道德;不至,没达到;幸,所幸;不甘于所悦而溺于所止,不沾沾自喜于所得,不沉溺于文辞,不甘心于所获。

吾子,相亲爱之称;能不自止,能自强不息;励,勉励;少,略微。

幸,幸运,庆幸;白,禀报。

“译文”

过去孔子年老时回到鲁国,不几年功夫,整理出六经。今天阅读《易经》的人如果不同时阅读《春秋》,阅读《尚书》的人如果不同时阅读《诗经》,用功如此之少何以能达到理想的境界。圣人所写的文章,虽然难以企及,但是大概的来说,道德修养达到较高程度的人,其文章的写作就不会有太大的困难,其文思自然会来。所以孟子的一生总是没有工夫写书,荀子也是到了晚年才开始写作品。至于杨雄、王通等人则是勉勉强强地模仿着写文章,都属于道德修炼未足而强迫著文者也。后来的人迷惑不解,只看见前代的文章流传下来,以为学文章就是学文词,不需要学习其它的。所以,这些人愈是勤勉于字句,愈是用气力,就愈不能达到目的。这也正是先生您所说的整天足不出书房,但文章却不能写得纵横开合、高低自如,其根本原因就是道德修养尚未达到境界。如果道德修养能够臻于佳境,则文笔也许能够运行于天地之间,深入于黄泉之下,从而无所不用其极。

吴先生所写的作品,文笔浩荡,感情充沛,堪称佳构。先生又孜孜不倦于道德境界的修炼,总是自以为未足,像这样不停止地努力下去,达到如孟子和荀子那样的程度应该不算困难。我自己修炼道德境界总是达不到目的,所可庆幸的是,我不沾沾自喜于所得,不甘心于所获,不沉溺于文辞。因为您的永不自满的精神总是在鼓舞着我进步,真是此生有幸,幸运至极。欧阳修作。

“作者、作品简介”

欧阳修是宋代的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大力提倡诗文革新运动,改革了唐末到宋初的形式主义文风和诗风,他在宋代的地位与韩愈在唐代的地位相似,北宋时天下文士“翕然师尊之”(苏轼语)。欧阳修推荐、提拔和指导了王安石、曾巩、三苏等文学家,其中苏轼最出色地继承和发展了他所开创的一代文风。欧阳修的《六一诗话》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诗话,这种诗话形式以亲切漫谈的方式评述诗歌,创造了一种新的论诗形式。《答吴充秀才书》是欧阳修的文论作品。吴充是福建浦城人,进士,与欧阳修往来书信,《答吴充秀才书》就是欧阳修写给他的一封书信。

“内容讲解”

第一,主张“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欧阳修所谓“道”,主要不在于伦理纲常,而在于和现实联系着的丰富的事实。欧阳修认为,不能像杨雄、王通那样只从文字形式上模拟经传,因为这样的模拟是“道未足而强言”,其结果必然会“愈力愈勤而愈不至”。欧阳修继承了韩愈的文道学说,但他对文与道关系的论述,比韩愈更加透彻。

第二,论文推原于道,论学归结于事。欧阳修反对学溺于文,认为学溺于文,必然会“弃百事不关于心”,这就很难在文学上达到很高的成就。

“附录”

欧阳修的文论思想

欧阳修在散文理论、诗歌理论上都有一定成就。第一,他推崇文道,认为“道纯则充于中者实,中充实则发为文者辉光”(《答祖择之书》)。第二,他主张“言以载事而文以饰言”(《代人上王枢密》),反对“务高眼而鲜事实”(《与张修菜第二书》)。第三,他发展了杜甫、白居易的诗歌理论,提出了“穷者而后工”(《梅圣俞诗集序》)的观点。第四,他继承了韩愈“文从字顺”的精神,大力提倡简而有法和流畅自然的文风,反对浮靡雕琢和怪癖晦涩。

“参考资料”

1.袁峰,中国古代文论义理,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1.171~177.

2.郭绍虞、王文生,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172~174.

3.李铎,中国古代文论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51~154.

“思考题”

1.何谓“穷者而后工”?

2.《答吴充秀才书》中的文论主张。

3.简述欧阳修的文论思想。

同类推荐
  • 残局

    残局

    《残局》系梅承鼎从他一千多篇小小说中精选出来的几十篇精品文集。作者以轻松而又调侃的笔墨,去勾勒时下纷杂错乱的芸芸众生,让读者在笑声中去分析、去思考。
  • 和大地一起跳动的鼓声

    和大地一起跳动的鼓声

    本书是李凌即将出版的一部散文集,也是他从事文学创作以来首次出版的作品集。李凌是一位敏思、执著、勤奋的作家,在伊犁的年轻作者中,这一点非常突出,堪称佼佼者。正是因为对文学的这种持久迷恋,使他能够在创作的大路上愈走愈远,也採得了属于自己的那些果实。
  • 铁锤锻打的玫瑰

    铁锤锻打的玫瑰

    本书收有:《爱的圣经》、《生命凝固的雕塑》、《男人不浪漫》、《摇滚与诗歌的沉没》、《相爱是一种天意》、《爱情也生病》等散文。
  • 猛虎闻芍

    猛虎闻芍

    《猛虎闻芍》主要收录了连大帝也未能幸免——《在下巴赫》、风车渐欲迷人眼——《生命的讯息》、巍巍八道楼子一《八道楼子》、不在马背上——《马痴》、瓦尔特还在保卫萨拉热窝吗?——《爸爸去出差》、信的人是有福的——《米勒的十字路口》、庶民的胜利——《建党伟业》、俄罗斯方舟等内容。
  • 永靖诗情

    永靖诗情

    本书内容包括:八臂观音、八盘峡水电站、吧咪山、白塔川、白塔木匠、白塔寺、伴客同游炳灵寺,归途口占等。
热门推荐
  • 盘斗天地

    盘斗天地

    人本有三魂七魄,天地各夺其二,故人生而魂魄不全。他要改变这一切,不是为了证明什么,只是失去的东西他一定要拿回来!
  • 胡扯八道

    胡扯八道

    一个人的心有多大,那么他的世界就会有多远。为了寻找自己根源的小子一路羁绊最终也不知道能不能找到自己从何来的故事。期间喜欢笑怒骂,其间爱恨情仇。不管你喜欢不喜欢,只管我胡扯八道。
  • 飞仙之天路同行

    飞仙之天路同行

    一段奇妙的西藏之旅,一段微妙的天路行程。本书云集各类修行要素及大量佛经故事必然会为你呈现出一场别开生面的奇趣剧目!精彩即将呈现,敬请期待关注!
  • 马化腾的资本

    马化腾的资本

    腾讯公司1998年成立,在创始人马化腾的带领下,公司实力由弱变强,员工人数由少变多,公司业务由结构单一化到生态多元化,腾讯公司从一个当初整天吃不饱的“小企鹅”发展到如今的“企鹅帝国”,堪称中国互联网时代的一个经典神话。本书所讲述的既是马化腾历经时间沉淀的商业智慧和人生感悟,更是马化腾驰骋商场多年立于不败之地的资本精华。
  • 夜雨清晓

    夜雨清晓

    幼时丧母的富家女“清晓”商业巨人的父亲在这个失去女主人的家庭里又出现了谁让这个家庭产生分裂......
  • 一城星光,蒲叶何离

    一城星光,蒲叶何离

    他是万丈光芒于一身的亚洲小天王,她是初入社会的女大学生。一场世界瞩目的综艺节目让他们机缘巧合的相遇在一起,从此开始了令人啼笑皆非、状况百出的搞笑生活......
  • 忙神

    忙神

    本书写的是知识分子从国外留学归国艰苦创业的故事。作者是一位退休的高级知识分子,他以身边的人物为题材创作了这部小说。
  • 都市之蜀山传人

    都市之蜀山传人

    千年前,黑蛇妖吸食元神,祸乱人间,为祸苍生,蜀山派高手斩其尸体,摄其元神,关进锁妖塔,千年后,妖界大能闯蜀山,救子嗣,毁锁妖塔,放出无数大妖,一日后,一个神秘的少年自蜀山而下,前往红尘都市,拯救苍生,开启一段梦幻般的旅程。
  • 不0败剑0道

    不0败剑0道

    那一年,我褪去懦弱,不畏强敌,只是为了站立在世界的高峰。那一天,你扬剑纷扬在江南烟雨之间。剑锋尽血,飘然随逝。
  • 四飘零

    四飘零

    她大声的哭喊:“我要报仇!你知道吗?我要报仇!以前我不管生的多么艰难,苦也好累也好,不管无论流落到哪里,也都不会害怕,我知道无论我到了哪里,总有一个人时时都在想着我的,这世上只要有一个人想我就好,可是现在这人不在了,不在了……你知道吗?”当时的他多想告诉她:“还有人的!还有人的!不论在哪里我都在想着你的!”可他却说不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