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41700000013

第13章 诗品序

钟嵘

气之动物,物之感人,(1)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2)。照烛三才,晖丽万有(3),灵癨待之以致飨(4),幽微藉之以昭告(5)。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6)。元嘉中(7),有谢灵运,才高词盛(8),富艳难踪(9),故已含跨刘、郭,凌轹潘、左(10)。故知陈思为建安之杰,公、仲宣为辅;陆机为太康之英,安仁、景阳为辅;谢客为元嘉之雄,颜延年为辅。斯皆五言之冠冕,文词之命世也。

“注释”

(1)此二句意谓自然的气候使景物变化,而自然景物的变化又引起人们感情的变化。气,气候;动,感动;物,景物。

(2)故,所以;摇荡性情,激动人的感情;形,表现;诸,之于;舞咏,舞蹈歌咏。

(3)照烛,照亮;三才:天、地、人;晖,光晖;丽,灿烂;万有,万事万物。

(4)灵癨,神灵,神明;待之,依赖它;飨,简化为“飨”,意谓祭祀、享祀。

(5)幽微,幽深微妙;藉之,借助它;昭告,明确的告诉。

(6)动天地,感动天地;感鬼神,感化鬼神;莫近于诗,没有比诗更好的了。

(7)元嘉,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年号(424~453年)。

(8)谢灵运,南朝晋宋间诗人;才高词盛,才气过人,文词繁盛。

(9)富,繁富;艳,艳丽;难踪,难以步其后尘。

(10)含跨,包含跨越;刘,刘桢;郭,郭璞;凌轹,压倒;潘,潘岳;左,左思。

陈思,即陈思王曹植;建安,东汉献帝年号(196~219年);杰,杰出人物。

公,刘桢的字;仲宣,王粲的字;辅,辅助。

陆机,晋代诗人;太康,晋武帝司马炎的年号(280~289年)。英,精英。

安仁,西晋文学家潘岳的字;景阳,西晋文学家张协的字。

谢客,谢灵运;元嘉之雄,元嘉时期文坛上的枭雄。

颜延年,南朝宋文学家颜延之。颜延之,字延年。

此句意谓这些人都是写作五言诗的顶尖人物。斯皆,这都是;冠冕,顶尖。

文词,文学辞章;命,命名;命世,著名于当世。

“译文”

自然气候使万事万物千变万化,变化着的事物又不断作用于人的感官,所以性情的摇荡变化,必然会在舞蹈和歌咏中表现出来。在诗歌的光辉之下,天堂、地狱和人世间的芸芸众生都被照亮了。高尚的神明借助诗歌馨飨魂灵,幽深微妙的生灵依靠诗歌倾心诉腑。在感天动地,使鬼神落泪方面,最有效的途径莫过于写作诗歌了。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间,作家谢灵运才高气盛,其作品文词繁富华艳,后人难以企及。这不但超越了前代的作家刘桢和郭璞,而且压倒了潘岳和左思。仔细权衡后可以知道,三国时的陈思王曹植为建安文坛上的豪杰,建安七子中的刘桢和王粲居于次席。晋代的文学家陆机在太康年间为文坛上的精英,潘岳和张协居于次席。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间的谢灵运为当时文坛上的枭雄,而作家颜延之居于次席。这些人都是写作五言诗的顶尖人物,他们分别以自己的作品名高一世。

四言文约意广,(1)取效风骚,便可多得(2),每苦文繁而意少,故世罕习焉(3)。五言居文词之要(4),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故云会于流俗(5)。岂不以指事造形(6),穷情写物,最为详切者耶(7)!故诗有三义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8)。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9);因物喻志,比也(10);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宏斯三义,酌而用之,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若专用比兴,患在意深,意深则词踬。若但用赋体,患在意浮,意浮则文散,嬉成流移,文无止泊,有芜漫之累矣。

“注释”

(1)四言,意谓四言诗体;文约,文词简约;意广,含义丰富。

(2)取,吸取;效,效法;风,《诗经》中的国风;骚,《离骚》;便可多得,就可以多有得益。

(3)每苦,常常苦于;文繁而意少,文辞繁多而意思单调;世,社会上;罕习,很少学习。

(4)五言,五言诗体;居文词之要,是文章中最重要的文体。

(5)众作,众多体裁的作品;滋味,带有口感的美味;云,语助词;会,合;会于流俗,适合于世人的口味。

(6)岂不,难道不是;指事,阐明事理,叙述事物;造形,塑造形象。

(7)穷情,穷尽感情;写物,描写物象;详,详细;切,切合,确切。

(8)三义,三种意义;兴,意兴,兴趣;比,比喻,比拟;赋,铺叙。

(9)尽,完;余,没有完。

(10)因物,以事物;喻,比喻;志,思想情感。

直书其事,直接描绘事实;寓言,寄托之言;写物,描写事物。

宏斯三义,弘扬这三种意义;酌而用之,斟酌着使用它们。

干,干预;风力,风骨之力;润,修饰,润色;丹彩,华丽的词藻。

味之者,体味作品的人;无极,没法穷尽其内涵。

闻之者,听闻到作品的人;动心,被作品的魅力所吸引;是,此;诗之至,诗歌作品的极致。

专用,只用;患,弊端;意深,思想太深。

踬,困顿,挫折;词踬,词义不顺畅。

但用,只用;意浮,文意浮泛。

文散,文章涣散;嬉,戏乐;嬉成流移,文章写得轻浮油滑。

止,停止;泊,本意船靠岸,这里指停留;芜漫,芜杂散漫;累,累赘。

“译文”

四言诗文词简约,含义丰富,如果能效法《国风》和《离骚》,并从中吸取丰富的营养,在写作中必然会获益良多。遗憾的是作者在创作这类诗歌时常常苦于文词繁多而思想内容不足,所以,当今文坛上已经较少出现这种诗歌了。五言诗是最重要的诗体,在众多诗歌作品中审美意蕴浓厚,很能适合世人的审美需求。这不仅因为它在阐明事理,塑造形象方面具有优长,而且因为这种诗体在抒发情感,描写事物的详细确切方面也更具有竞争力。诗有三种意义:第一是兴,第二是比,第三是赋。文词已尽而意兴未尽,尚有许多余味从字里行间流溢出来,这就是“兴”。用具体的事物来打比方,以便使得思想感情更加明确生动,这就是“比”。直接的铺叙事物,用寄寓的语言托写出物象的内涵,这就是“赋”。不断的发扬广大诗歌的这三种意义,在创作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斟酌着使用它们。用文章的风骨和力量来干预社会和感动人,用华丽的词藻来修饰润色文章,以便使作品增加诱人的魅力,并使体味这种作品的人获得无穷无尽的意味,这才是诗歌作品追求的极致。如果只用“比兴”而不用“赋”,写这种东西容易使思想情感在作品中化不开,由于思想情感化不开,文词的顺畅也必然会受到影响。如果只用“赋”而不用“比兴”,其弊端在于含义浮泛。创作时轻浮油滑,涣散无力,没有节奏,写到哪里算那里,这正是芜杂散漫文风的根源。

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1)夏云暑雨,冬月祁寒(2),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3)。嘉会寄诗以亲(4),离群托诗以怨(5)。至于楚臣去境(6),汉妾辞宫(7)。或骨横朔野,魂逐飞蓬(8)。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9)。塞客衣单,孀闺泪尽(10)。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反。女有扬蛾入宠,再盼倾国。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故曰:“诗可以群,可以怨。”使穷贱易安,幽居靡闷,莫尚于诗矣。

“注释”

(1)若乃,语气词,至于说到;春风春鸟,春天的两种景物;秋月秋蝉,秋天的两种景物。

(2)夏云暑雨,夏天的两种景物;祁寒,严寒。

(3)斯,此;四候:春夏秋冬;感诸诗者,影响于诗。

(4)嘉会,美好的宴会、聚会;以亲,而亲;寄诗以亲,用诗歌寄托亲情。

(5)离群,离开亲朋好友;以怨,而怨;托诗以怨,用诗歌寄托离别的怨恨。

(6)楚臣,指屈原;去,同“驱”,驱逐;去境,被驱逐出境。

(7)汉妾,指王昭君;辞宫,辞别汉宫。王昭君为汉元帝时人,公元前33年,匈奴入朝求和亲,王昭君自请嫁匈奴。

(8)朔野,北方的田野;蓬,蓬蒿;飞蓬,纷乱。

(9)负戈,扛着戈矛;外戍,外出戍守;杀,杀敌;雄边,镇守边关。

(10)塞客,北方边塞的旅客;孀,遗孀;孀闺,指独守空房的妇女。

士,朝廷的士官;解佩,解去身上的佩带;一去忘反,出朝不归;反,同“返”。

蛾,蛾眉,比喻女性长而细的眉毛;扬蛾,蛾眉飞扬;入宠,得到宠爱;盼,倩盼;倾国,形容女子有倾城倾国之貌。

凡斯种种,所有这些;感荡,感化摇荡。

非,不用;陈诗,铺陈诗歌;展,展现。

歌,诗歌;骋,驰骋;骋其情,抒发其感情。

群,群聚切磋;怨,怨恨,批判。《论语·阳货》:“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穷贱,穷困低贱;易安,容易安守本分。

幽居,隐居;靡闷,没有烦闷;莫尚于诗,没有比诗更有效。

“译文”

说到春风荡漾、百鸟欢唱,夏热如火、云雨无常,秋高气爽、蝉蟀鸣月,冬风刺骨、滴水成冰,这四种气候必然会影响到诗人所写的诗歌。亲朋好友在一起聚会欢宴,可以用诗歌抒发亲密的感情。由于环境所迫不得不离开家乡而外出时,可以用诗歌抒发自己的怨恨和遗憾。诗歌中常写的题材有:楚臣屈原被驱逐出境;汉妾王昭君出嫁边塞;战乱频繁使得中原地区骨横血流,魂飞魄散;青年后生扛着戈矛去守卫边疆,杀敌保国;边塞外的旅客穿着单薄的衣衫,在早晨冻得瑟瑟发抖;长夜里妻子在枕边因思念多年未归的丈夫而默默落泪;朝廷里的士官解下身上的佩带,浪荡于江湖而忘归;女子扬蛾盼倩,有倾城倾国之貌,深得帝王宠爱。所有这些,都是感化和激荡人心的好素材。人是有情义的动物,诗歌是抒写心意,表现情感的最好方式。所以,古人说:“诗歌可以群聚切磋,可以怨恨批判”,它能使贫穷低贱的人安于本分,使生活在世间的人脱离烦闷。诗的这种作用再也没有其它形式可以与其相比。

“作品简介”

《诗品》是南朝梁钟嵘(468~约518年)所著的作品,也是我国文论史上第一部诗歌理论专著。它以汉魏六朝的五言诗为评论对象,并进行理论上的总结。钟嵘将自汉至梁有成就的诗歌作家区别等第,分为上中下三品,故称为《诗品》。《诗品》在对历代作家作品的艺术特点、风格进行品评的同时,还在序言中对诗歌创作中的一些理论问题,以及当时诗坛所存在的带有普遍性的流弊提出了批评。钟嵘反对当时论诗“随其嗜欲”、“准的无依”的风尚,他提出了一个系统的评论标准。《诗品》评诗重滋味,溯流别,定品第。《诗品》评诗的标准:重怨,贵雅,尚气,好奇,爱秀,慕采。

“内容讲解”

钟嵘在《诗品序》中,所论述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反对在诗歌创作中大量堆垛典故,竞尚用典,使得诗歌“殆同书钞”。第二,认为五言诗“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第三,强调诗歌要有“真美”。“真美”是一种自然之美。认为“自然英旨,罕值其人”。第四,诗歌创作应该将“指事造形”和“穷情写物”紧密结合。第五,认为有滋味的诗才称得上是好诗,这种诗能够“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

“附录”

南北朝时期的文论作家和作品

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一些对后世影响巨大的文学理论批评作品。本时期的文论中心在南朝。除了本书所介绍的《文心雕龙》和《诗品》外,还有沈约、范晔、萧统、萧绎、萧子显、颜之推等人也提出了一些文论见解。这些人的文论作品分别是:沈约的《宋书·谢灵运传论》、范晔的《狱中与诸甥侄书》、萧统的《文选序》、萧绎的《金楼子·立言》、萧子显的《南齐书·文学传论》、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文章》。

南北朝时期文论的特点

南北朝时期的文学特别是齐梁文学继续朝着重美轻善的方向发展。建立在这种基础上的观念已经使得文学与儒学、玄学、史学分道扬镳。如果说魏晋时期的文论偏于文本的自觉,那么南朝时期的文论便偏于文心的自觉。文学是用文笔写出来的,文偏于押韵之美文,笔偏于不押韵的应用文。美文或“以气为主”(曹丕语),或“以意为主”(范晔语),但都“以情志为神明”(《文心雕龙·附会》)。本时代的文论具有思辨性,有言意之辨、文笔之辨、声情之辨。随着文集的大量涌现,此时的文论作家对文气、文体、创作、构思、声律、本源、风格、风骨、知音、滋味等理论问题进行了充分论述。本时期的文论对文学的特点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文学”一词,在两汉之际泛指儒学,后来开始向“文章”靠拢,魏晋时“文学”和“文章”互相通用,至南朝时所谓“文学”已十分靠近今天的“文学”含义。

“参考资料”

1.李铎,中国古代文论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13~121.

2.袁峰,中国古代文论义理,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1.109,113~116.

3.郭绍虞、王文生,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106~118.

“思考题”

1.我国第一部诗歌理论批评专著是哪一部?它是谁写的?

2.钟嵘的《诗品》为什么被称为《诗品》?

3.钟嵘认为哪一种诗是最有滋味的?

4.试比较钟嵘的“风力”和刘勰的“风骨”理论。

同类推荐
  • 时差党

    时差党

    本书根据这次活动整理其中的信件联系到当事人做采访,讲诉了留学生们在异国他乡的生活经历和种种有趣见闻。留学生并非和大部分人想象的那样,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过着优越的生活,在留学期间出去游玩、交友,其实真实的生活远非看起来那样轻松美好。诚然他们可以见识到异国风情,开阔眼界认识更多有趣的人,收获一段特殊的经历,但是一切都是相辅相成的存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充满了真实的爱与恨,悲与喜。
  • 古罗马神话

    古罗马神话

    全书共分为:古今卜筮术数图书集成、古今星命图书集成、古今相术图书集成、古今堪舆图书集成、古今术数图书集成、古今选择图书集成等六部分,包括古代拆字、挂影、射桩等术数名篇。
  • 我心无惧

    我心无惧

    本书是作者亚瑟·本森探讨人性和内心恐惧的一部随笔集。纬度上以人一生中的几个重要年龄段分析不同时期的恐惧感及其成因,经度上引经据典阐述内心恐惧产生的根源,彻底让人们直面恐惧。最后,经纬结合处给出人们战胜恐惧的各种方式和获得宁静的启示。是一部非常有深度的哲学随笔。
  • 最流连,烟火人间

    最流连,烟火人间

    《最流连烟火人间》是一本涵盖了饮食、读书、旅行、品茶等在内的心灵随笔。也是心灵随笔作家李丹崖一年沉淀的最新力作。俗世匆忙,读她,能让你慢下来;人心躁动,读她,能让你静下来。修身养心,不可错过。
  • 猎人笔记

    猎人笔记

    《猎人笔记》是一部形式独特的特写集。作品控诉了腐朽的农奴制度,表现了作者的民主主义思想。作品以一个猎人的行猎为线索,刻画了地主、管家、磨房主妇、城镇医生、贵族知识分子、农奴、农家孩子等众多的人物形象,真实地展现了农奴制背景下外省城乡各阶层人民的生活风貌。在美丽的大自然的景色中,发生的却是种种悲剧,体现了对农奴制度的无言控诉。作品也生动地描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热门推荐
  • 一见钟情:面瘫尊上很腹黑

    一见钟情:面瘫尊上很腹黑

    第一次见他,就像是寒冬里面的蜡梅,不可一世,第二次见面她要不要这么倒霉,被人绑到床上不说,那是那个面瘫的床上,之后的无数次,她觉得自己遭透顶,什么冰冷面瘫明明是腹黑的老狐狸!“喂,听说你好男风是不是真的?”苏木一副了然的神情。他抬起认真看书的眼眸勾起嘴角,“什么,看来我需要证明一下自己。”,看见白瑾然步步逼近,苏木慢慢退后腰身一变的大灰狼让她招架不住,之后,拉帘,熄灯......吃干抹净......
  • 乱世妙人

    乱世妙人

    ——谁的红颜乱了谁的一生,谁的诺言绊了谁的初心。记忆中的她白衣胜雪,星眸漫天。记忆中的他莞尔一笑,与她仗剑天涯。
  • 墟塃

    墟塃

    踏征途无归返葬青山将魂骨一抔土战,守一方故土山河傲骨青天赤月肝胆独断万古乱,名浮世载永不逝燃,十地八荒断斩星辉万千破九霄
  • 校园超能启示录

    校园超能启示录

    几个看似平凡的学生正在经历一般人看不到的城市的黑暗面,他们以为自己掌握了足够的异能,但是……
  • 墨主沉浮

    墨主沉浮

    小时候,就总是做同一个梦梦里,总是孤独的站在一边,看着其他人玩耍醒后,时常想着,做个好梦吧,美丽的梦吧..记事后,连梦都不愿意陪着她了甚至,连幻想的勇气都没有,生活从此没有了色彩那时,自己还未上学..工作后,还是要忍受,压迫自己时常看着属于别人的他..此刻,如今得到的幸福不知是在嘲笑还是缅怀心中过往的那些伤痛,原来……是摆脱还是纠缠,是沉是浮在那一瞬间..這一切,会是自己小时候渴望做的那个梦么?
  • 神医狂妃:邪王嗜宠

    神医狂妃:邪王嗜宠

    素手遮青天,挽狂澜;素白倾城衣,回顾首;素针闯鬼门,夺天命;银琴控魂杀人无数,愁断肠;赤剑性变冷淡乳霜,谁知道;冰链一样千古兴亡,多少事;紫镯荧光阵系通情,逆天命;金笛奏响控制百兽,难维持;墨鼎神丹十里药香,世人狂;乳笔任性逆改生死,情多殇;金瞳断透今生明事,通生死;意念生死一瞬间,罔轮回;忘却生死轮回之道,与君同寿!
  • 樵史通俗演义

    樵史通俗演义

    叙述了明末天启、崇祯及南明弘光朝的历史。该书开篇即详细述写明代天启年间,朝廷内部阉党与东林党、复社之间的惨烈的斗争。该书所记明末及南明朝政,多为实录,当时有各种杂史如《两朝从信录》、《颂天胪笔》等可以取资,大体可信。
  • 发背对口治诀论

    发背对口治诀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徒然爱上你

    徒然爱上你

    感情世界中最难以避免的三个字就是,我爱你!
  • 浮生未眠

    浮生未眠

    记忆是毒药也是解药,本想安安静静的享受终老,却演变成一把血腥的复仇之刃。数年之后,重逢亦是陌生人,对面闻君不识君,只想静静的问一句,你还会再爱我一场吗?虞霖轻声:“幼熹别怕。秋白声嘶力竭:幼熹,你一定要记起我。虞衡愤怒的吼着:是不是非得要他。虞倾南温柔的眉眼:她是我的侄女。闭上眼睛,一切都是云烟。只有一个童音还在耳边回旋:妈妈,你要早点醒来。一生三段情,与美男共享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