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技术-艺术思维操作”研究,基于一般的关于“操作”“思维操作”的理论研究。技术-艺术思维本体性操作的研究,是要首先强调,一种具体领域的思维操作,要着力研究其作为该形态的、本体的基本操作,然后,视其分化、发展状况,再一步一步地进行更为细致的表述。在技术-艺术思维本体性操作尚未充分分化的情况下,应能确定最为基本的操作样式。
一、“操作”“思维操作”研究简介
操作现象及其相应的概念和研究,是一种普遍的存在。从宏观到微观,即使做一件简单的事情,人们自然地都会有关于具体怎么做的动作、时间、步骤的问题。“而凡在操作上是最有用的,在知识上也是最真实的”(弗兰西斯·培根
引自《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第49页)。人类对操作研究的需求,实质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对于他想要的东西,总是想去模仿、学习,想去搜索、复制、拼合,使之据为己有。这既是显而易见的事实,同时又有非常深刻的哲理。能力的人际差异,表现之一,是操作差异,如某人特别擅长于某一操作,而其他有的操作则表现一般,有的甚至还比较差。
思维操作泛指头脑中各种信息(如形象、动作、概念、感觉等)的发生、连结等产生性活动及对过程与结果的选择、决定、评价等加工活动。从操作角度认识思维,有助于详细了解思维过程的状况和经历,以便为思维训练、思维生产和人工智能研究提供事实依据。“思维操作”和“机器操作”“计算机操作”在“人-机”操作系统中得到统一。
思维操作是全部思维研究中关注时间最久但进展一直很慢的课题。是否重视对思维操作的研究,涉及对于“思维”概念的理解和研究的追求。在“描述-操作”思路上,人们的着重点不同。思维是全部人的行为中的一种,具有根本性机制意义。即“怎么想,就怎么做;怎么做,可能就怎么想”。就是说,在“想-做”模式中,存在着许多复杂的情形,但都是关于具体的怎么想的问题。
以下简介关于“操作”“思维操作”研究的重要成果和历史。
(1)动作操作研究。在一般的躯体动作活动中,有着名的“动作研究”。动作研究是研究和确定完成一个特定任务的最佳动作的个数及其组合。动作研究把作业动作分解为最小的分析单位,然后通过定性分析,找出最合理的动作,以使作业达到高效、省力和标准化。弗兰克·吉尔布雷斯(Frank
Bunker
Gilbreth,1868-1924)被公认为“动作研究之父”。吉尔布雷斯把“拿工具”这一动作可以分解成17个基本动素:寻找、选择、抓取、移动、定位、装备、使用、拆卸、检验、预对、放手、运空、延迟(不可避免)、故延(可避免)、休息、计划、夹持等。这一研究,在一个世纪之后的今天,仍然未有相关的接续和突破。
(2)思维操作研究。布里奇曼(Percy Williams
Bridgman,1882-1961.1946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最早提出(1927年的《现代物理学的逻辑》)并最终否定(1954年)的操作主义,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暗含哲学和技术意味的思想。认为:“当测量长度的操作被规定了的时候,长度的概念也就定下来了。因此也就是说,长度的概念相当于一组操作,而且仅止于一组操作;概念就是相应的一组操作的同义语。”([美]杜·舒尔茨。现代心理学史[M]。沈德灿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246~248.)他说:“我试图做的,就是分析这些成功的方法,而不是建立似乎任何方法试图成功都必须拥有的哲学体系和理论观点。由于我所关注的是一种现成的操作技巧,为使人们看到这种操作技巧所包含的内容,我的主要方法就是实际展示这种操作技巧的范例,而不是试图对这种操作技巧本身做全面的概括”(杜丽燕等。布里奇曼文选[M]。余灵灵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这一研究为我们把操作与其内容的统一以及对操作的理论层次的定位的思路提供了一种基础,带动了我们对于思维内容、思维产生、思维训练等一系列概念的理论层次及其关系的关注,还有从形态转换等角度对“概念-操作”展开研究的启发。例如,按照他的思路,可以从“技术操作-言语操作-思维操作”来研究操作和思维操作,可以研究具体领域思维操作术语的建构问题等。
在Photoshop中,必须掌握图像的像素数据是如何被测量与显示的基本知识。像素是构成图像的最小单位,是图像的基本元素。分辨率是指单位长度内所含像素点的数量,单位为“像素每英寸”。当像素的操作被定义后,与像素有关的分辨率的概念也就确定了。反过来,“与像素有关的分辨率的概念的确定”,表征着“像素的操作”。
(3)艺术、技术等领域的操作研究。各个技术、艺术门类本身的特性先天性地决定了对操作问题的关注,这些领域积累了大量的关于具体操作的经验和理论上的总结,为相应的思维操作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例如,如何把创意设计变为全部活动中都可操作的要求,是一个基本的行业性话题。
Photoshop中,利用滤镜中的“高反差保留”与图层混合中的“柔光”实现强化图片细节的艺术效果是经常采用的方法。其制作过程和效果让人感觉到,似乎这种方法就是为实现这种效果而设计的,或者说离了这种方法就很难做出这种效果。在这里,技术操作、艺术效果和相应的思维活动,是一体多面的关系。如,当想到某种艺术效果时,就想到某一或某些技术操作,这个过程中的思维操作,就包含了其中的技术内容和技术操作过程以及期待的艺术内容。另一方面,技术表象是技术事物主体自然的属性,像大自然的创造并非按照人意发生一样,它是大自然主体自身的属性,因此,并不专属艺术,也不专属人类。进一步,“技术-艺术”面向一切事物,但并不专属于其中任何一个事物甚至一切事物本身,即并不专为其存在。
(4)思维操作的技术化研究。美国乔纳森教授提出以建模的形式来使用思维工具,是因为建模是一种能够有效激发、支持并评估学习者概念转变的强有力策略。当学习者使用不同的思维工具来建构思维模型时,可以有效地显化与协调自我的思维过程。乔纳森教授还创造性地提出“思维建模工具”这一概念,将其定义为可用来建立思维模型的思维工具。思维建模工具能够帮助学习者具化内部的认知概念模型,促使学习者在建模的过程中积极地调整与修改自我的概念模型结构,并通过多种形式的认知呈现,帮助学习者丰富和拓展内部的认知概念模型的意义([美]乔纳森。技术支持的思维建模:用于概念转变的思维工具[M]。顾小清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任何领域中对操作进行研究的人们,都会在“宏观-微观”“物质-精神”“思维-技术”等思路上发现操作现象的普遍性、同构性和完形性(由局部想到整体,由一个想到另一个等)。只要在其中一个地方对操作问题有发现、有想法,人们便会立即有意无意地推广应用到其他可能的领域。例如,吉尔布雷斯夫妇竭力主张,管理和动作分析的原则可以有效地应用在自我管理这一尚未开发的领域。他还把动作研究扩展到疲劳研究领域,并从建筑业扩大到一般制造业。
二、技术-艺术思维操作
技术-艺术思维操作包括哪些内容?使用怎样的词语?概念体系如何?这是关于“技术-艺术思维操作”理论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
1.技术-艺术思维操作的概念构成。“技术-艺术思维操作”是指在技术-艺术活动中的思维操作。技术-艺术思维操作的构成,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作为基本内容的艺术思维操作和技术思维操作,作为复合形态的技术-艺术思维本体性操作,作为普遍因素的一般思维操作。
2.技术-艺术思维操作的概念语言。总体上,对于思维操作样式的确定,应能体现概括适度、重点突出、个性明显、结构合理的原则。尽量直接使用艺术、技术以及“技术-艺术”领域的习惯术语,同时给以思维角度的理解,指出其思维操作的意义、内容与要求以及作为普遍思想的意义和价值。如“虚构”作为一种艺术手法,其含义是“作者在塑造形象时,不是简单地摹写社会生活中实有的人和事,而是创造出生活中并不存在的人物和故事情节。虚构需要以某个来自生活的现实印象为初始模式或框架,通过联想和想像等一系列复杂心理过程才能完成艺术形象的塑造。只有建筑在现实生活基础上的虚构才具有真实性和说服力”(辞海。1999.2236.)。现在作为一种“艺术思维操作”词语,可解释为“凭借想像等机制构造出一定形象等信息的一种生成性操作”,在给出意义解释的同时,还要研究虚构操作的过程、种类、个性差异,虚构作为一种意识、观念、思想的具体表现等。这样,同一个术语,至少有了专业和思维两个领域的用法和解释,或者说,有了技术或艺术操作与相应的技术思维操作或艺术思维操作两个领域的用法和解释。人们可以按照这些解释去理解和使用同一个术语,否则,无法克服用一般思维操作术语来表达艺术、技术思维活动的过程中的操作性障碍,无法克服用技术或艺术操作术语来表达相应的技术思维操作或艺术思维操作的过程中的操作性障碍。所以,把名词概念意义的延伸,尽量放置在词语本身完成,而不是重新再造一批术语,即“词同意丰”,是一种理论用语处理方法。
当然,这也是一种“社会性思维试验”过程,需要经历一定时期的社会使用,来验证其是否科学、合用并由此而获得语言的生命力。事实上,许多科学术语在当定义前,已经在其他领域或意义上有了使用,而非第一次使用。于是才有了诸如“科学术语-生活用语”之类的区分。总之,在作者的术语叫法和意义解释、读者的意义理解以及各种人们复杂的语言使用过程中,不同程度地都有一些必要的约定与磨合的成分。像网络互动艺术家“和大家一起做试验”一样,关于技术-艺术思维操作的术语约定和使用,也是一个“和大家一起做试验”的过程,其目的在于对技术-艺术思维操作话题的探索,在于对包括语言约定在内的相应的理论努力所起作用的检证。更一般地,我们应当看到,“理论-技术-语言”都是“工具”,而工具是为人服务的。这里谈到的关于思维操作的“语言”问题,说到底,是一个运用语言工具来解决具体问题的活动或过程。
3.技术-艺术思维操作的概念体系。作为复合形态的技术-艺术思维本体性操作,还处在发育、分化之中。从思维活动的“形式化-加工-生成”的意义看,“一般思维-技术思维-艺术思维”三种操作的共性是:在思维时,首先会有一个进入思维的形式化过程,即,运用一定思维语言来表述某一思维外在对象(或,赋予外在对象内容一定的思维形式),然后才能针对这样的思维形态的信息,进行一定的加工、生成的操作,最后,对于思维操作的结果,又需以一定形式出现在某种思维外在对象(话语、行动和实物情境)中。艺术思维操作中,首先要用艺术语言来表达,如“色彩”“节奏”“艺术感觉”等,来表达某一现象、事实;技术思维操作中,首先要用技术语言来制形,如“工具”“数据”技术感觉等,来表达某一现象、事实;一般思维操作中,首先要用一般思维语言来赋形,如“概念”“模式”“形象”“感觉”等,来表达某一现象、事实。心理形式化决定着相应的可能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内部语言的材料;事物形式化决定着相应的可能的实物、情境、外部语言等物质形态材料。这样就可以用“形式化-加工-生成”或一般思维操作的“赋形-加工-生成”的思路,统一“一般思维-技术思维-艺术思维”的各种思维操作,统一“人的思维-机器的思维”的各种思维操作,因而具有较为理想的概括功能、表达功能和启发功能。
三、技术-艺术思维本体性操作的含义
“技术-艺术思维本体性操作”是指,作为一种具有独立性的复合形态的技术-艺术思维本身的思维操作。换句话说,从“技术-艺术”整体角度进行的思维操作。
理解这一概念的基本思路是,第一,在“技术-艺术”内部,将技术和艺术作为两个分立的因素统一起来,考虑两者之间的各种可能的关系。第二,在外部,将技术和艺术作为一个工具整体,与所要表现的具体内容统一起来,考虑两者之间的关系。同样一个“艺术”概念,在前者,是目的;在后者,是手段。在许多情况下,艺术同时兼有“目的-手段”两种意义。
需要强调的是,数字媒体等技术扩大了艺术的范围,提高了艺术的表现力,同时也更加强化了“技术-艺术”的融合以及“技术-艺术”与其所表现的“内容”的融合。因此,“技术-艺术思维本体性操作”,就是基于上述两层理解而转换得到的具体的思维操作。
例如,白南准拿出他的古董收藏,一个佛陀的佛像,再摆放了一个极具现代风格的球体型制的电视,结合实时的录像影像,让实体的大佛看着电视屏幕中产生的另一个大佛,成为一幅极为冲突但又透露出禅意的作品,让人不断去思考东方与西方、过去与现在、真实与再现等问题,体现出技术与艺术的高度融合。
技术-艺术思维本体性操作研究的关键在于,如何在最表面的技术、艺术形态上的宏观性操作,到最深入的事物、思维、心理、生理形态上的微观性操作,都能实现“技术-艺术”复合形态的基本精神。“技术-艺术”复合形态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新艺术问题,二是新工具问题。即,在复合形态内部,考虑“技术-艺术”两者之间的关系;在复合形态外部,考虑“技术-艺术”作为工具面对所要解决的各种问题。换言之,第一,技术与艺术如何合作共同地解决艺术问题。第二,进一步,“技术-艺术应用”是指以技术-艺术为工具,用于“艺术-设计-语言”等各个领域的有关问题解决的过程。
这是正确理解和把握全部“技术-艺术思维操作”——“技术-艺术”本体性操作-艺术思维操作-技术思维操作-一般思维操作——的关键。认识和解决这个关键问题,需要一定的理论研究和实际研究。
四、技术-艺术思维本体性操作样式
技术-艺术思维本体性操作,以“技术”“艺术”两者为基本元素,形成各种可能的思维联系与作用。
1.“对接”是指在“技术”“艺术”两者之间,或者,在“技术-艺术”和表现内容两者之间,由一方出发延伸、转化、接续到另一方的操作。对接可以发生在双方的任何内容与层次上。比如,在语言、观念、操作、结构等方面的对接。同一内容与层次的对接进行多次,会形成操作记忆,形成思维习惯。即,自然而然地进行联想、想像等活动。对接的过程,是一个寻找共同点的过程。例如,数媒技术本身在操作的简便性和资源的丰富性等特点,引发、导致甚至决定了可以大大开放人们的至少一个方面的创造力,比如,在任何拼贴方面的自由想像。
对接的内容模式可有“一一对应”“多一对应”。如,一种技术可能同许多艺术因素相对接,反之亦然。对接的准确性、深刻性、有效性,是评价技术-艺术思维操作水平的基本指标。
2.“互动”是指在“技术”“艺术”两者之间,或者,在“技术-艺术”和表现内容两者之间,相互引动、显现、启发的操作。互动包括:发生性互动-显现性互动-启发性互动。
发生性互动,是指在思维发生上互有先后。有时是艺术思维先发生,然后引起技术思维;有时是技术思维先发生,然后引起艺术思维。
启发性互动。技术、艺术两者以及所表现的内容,各自都有其自身的思维内容与特点,这些内容与特点,常常引起另一方思维的新的想法的产生。例如,通过对图像的放大或缩小,可以直观地看到任何可能想到的和可能想不到的图像事实,其中有许多是一般的自然状态的艺术思维,即使是极少数天才的艺术思维,可能想不到的或者不容易想到的,但在技术形态上却可能很容易发生与实现。这些形象信息和事实的出现,可能为艺术思维拓宽思路、带来启发。
各种图形软件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技术支持,艺术创作又不断地向软件提出新的要求,促进了图形软件版本的不断更新,使之具有更强的艺术表现力。20世纪80年代末,Thomas
Knoll在做博士论文时,发现当时的苹果电脑无法显示带灰度的黑白图像,因此他自己写了一个程序Display,显示不同的图形文件,这就是Photoshop的最原始程序。在Knoll兄弟和Photoshop程序员及设计师的努力下,Photoshop成为一个导致出版业色彩革命的软件。
显现性互动。因为对方的存在而使自己的某一特点得以显现,或者因为自己的特点而使对方的某一特点得以显现。互动常常能够产生在单独形态中的技术、艺术、内容所不能产生的作用。内容本身的特点和表现难度,挑战着技术-艺术的表现力,而同一内容,可能会在某一技术-艺术形式中得到一定的特有的表现与发展。
评价互动操作的标准是,是否有因互动而产生的新发现、新想法。
3.“融合”是指在“技术”“艺术”两者之间,或者,在“技术-艺术”和表现内容两者之间,通过互动最终产生统一效果的操作。如艺术目的-技术手段、艺术指令(如希望产生某一艺术效果的要求)-技术操作、艺术内容-技术形式、艺术能力-技术能力的融合等。融合可以体现在作品、思维方式等层面。在作品方面,某一元素很难分出哪些是技术因素、哪些是艺术因素;在人的思维方式的融合方面,例如,有人认为,与六七十年前相比,工程师与设计师已经没有了太多的矛盾,他们的工作也趋向于分工合作,尤其是电子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广泛应用,使得设计师与工程师进一步地合二为一,两者的矛盾也越来越少。
互补、协调是融合操作的基本内容。互补包括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应能弥补技术与艺术各自的某种缺陷以及技术-艺术整体所具有的某种缺陷(这时就需要采取另外的措施来弥补);协调包括对于技术-艺术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技术-艺术整体的经济分析、潜力分析等方面问题的解决。评价融合的重要指标是,具有新功能的某一技术-艺术措施整体是否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