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研发费用绩效实证研究的讨论
随着技术变革的不断加速,研发活动在产业竞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力,在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上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企业在研究与开发上的投入以及产生的经济效益越来越受到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关注。与此同时,西方理论界也掀起了对企业研发费用进行实证研究的旋风,我国学者对此也有相关论述。
1.David Aboody和Baruch Lev(2001)发表了由美国化学研究会资助的《美国化工产业生产力研发报告》一文。论文样本来自于著名的COMPUSTAT电子数据库。通过最终采集到的美国83家化工类上市公司数据发现,绝大多数样本(80%)的研发强度在5%之内。在1999年,化工企业平均的 R&;D投入强度是4.7%,较美国全部公司的平均水平4.84%略低。实证研究表明,美国化工产业研发费用的效益会在7年内完全显现,这在前3年内更加明显。化工行业的R&;D投入是高回报的,产生平均26%~27%的税前投资收益率,这一收益显著的大于化工企业的资本成本,因此,化工行业的R&;D投入对企业创造价值和公司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另外,化工企业非常需要与大学以及政府科研机构合作开发新产品。
2.Valdemar Smith,Mogens Dilling-Hansen,Tor Eriksson,Erik Strojer Madsen(2004)采用普遍的柯布—道格拉斯模型,在查阅公司年报和丹麦国家统计局网站后,选取了国家经济高速增长时期1995~1997年的数据。实证研究发现,丹麦制造业公司在这一时期积累的研发费用支出的收益率大约在9%~12%,然而,研发费用支出的短期效应很不显著,这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研究成果相一致。另外,作者还从所有制结构、创新特征等方面考察了公司的收益,研究表明,这些因素并未影响公司的生产率和收益。
3.Kuen-Hung Tsai,Jiann-Chyuan Wang(2004)以我国台湾地区电子工业企业为例,对1994~2000年83家大型电子企业研发支出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基于柯布—道格拉斯方程式建立的随机影响因素模型说明,R&;D的产出弹性在0.19左右,R&;D的平均收益率在22%左右。R&;D的平均收益率与美国、英国接近,但比日本低。
4.Baruch Lev,Theodore Sougiannis(1995)发表的《研发费用的资本化、摊销与价值相关性》是具有里程碑性质的学术成果,它认为美国财务会计准则(FASB)在1974年的规定中把研发费用全部费用化,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认为研发费用和后续的收益之间缺乏相关性。最近20年目睹了美国研发投入前所未有的增长,以及新的发达经济模式核心的科技产业(如软件、生物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出现。然而在美国,研发费用还是全部被费用化,因为研发费用和特定的后续期间回报之间的直接关系还没有得到理论界的证实,显然美国会计准则制定者还在担忧研发资本化的可靠性、客观性以及伴随而来的审计风险。那么该文就为这些问题找到答案。
该文评价了大样本的、研发活动密集的公众公司研发费用,得出以下结论:
(1)研发费用和特定后续期收益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和FASB 2号准则的基础是矛盾的(认为研发费用和后续收益之间缺乏相关性)。
(2)得出了这个特定的后续期间到底是多长。最长的是在化学制药行业,这个生命周期长达9年,最短的是科学仪器行业,只有5年。这些结果总的说来与Nadiri和Prucha(1992)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他评价研究与开发的生命周期是在7~9年之间。不同行业研究与开发具有不同的生命周期,其原因就在于保护创新不被他人剽窃的能力和力度不同,专利是一种很有效的方式。化学药品的专利多是方程式的形式,专利的保护程度较高,而机械制造的成果最容易被模仿,专利的保护程度最弱。研究还发现一种现象:一个公司的研发费用和行业内其他公司之间的研发费用之间的关系被演绎成一种所谓的“溢出”现象,高研究与开发投入的公司有两个目的:研究新技术以及认识并掠夺别人的知识成果。
(3)1美元研发费用带来的年平均收益,因行业而不同。化学制药行业是0.28美元,机械和计算机硬件行业是0.15美元,电子电器行业是0.22美元,交通车辆行业是0.19美元,科学仪器以及别的行业是0.20美元。
(4)把研发费用在自己的生命周期内平均摊销,以此来调整报告收益和净资产,发现调整后的报告收益和净资产与股价和股票收益率显著相关,从而证明研发费用资本化改善了会计信息对投资者的价值相关性。
(5)研发费用对股价的影响是滞后的而不是同步的,这暗示我们研发费用强度大的公司股价被彻底地歪曲(大概是4.75%),或者后续的超额收益是对研发费用相联系的特定风险的一种补偿。
5.《美国财务会计准则》(2002)一书中,在介绍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2号———研究与开发费用会计处理》的出台背景时,FASB(1974)准则之所以把研发费用全部费用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研发费用与明确的未来收益之间的直接关系从来没有得到直接的证明,即使对事后的收益,例如,三份来自经验数据的调查研究报告,集中调查经常进行活动行业里的公司通过计量期后销售、收益或行业销售份额,大体上没有找到研发支出与增长的未来收益之间的显著相关性。
另外,书中还提出,研发的未来收益具有不确定性。单个研发项目的未来收益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是很正常的事,即使不确定因素会随着研发项目的进展而消失,研发项目成功率的估计差别很大———部分取决于对项目定义的狭窄程度,以及如何定义成功———但所有这些估计都显示了高度的失败率。例如,一份涉及一定数量企业的研究表明,从平均来看,一个新产品或改进产品,新流程或改进流程投入市场或使用后失败率仍然很高。研究结论:大约每三个从研发部门产生的技术上获得成功的产品中,只有一个获得商业成功。
6.思腾思特咨询公司(1999)发表的《研发的价值———通过研究研发创造价值》一文中,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得出以下结论:过去的几年中美国以17%的增长率高居研发费用增长率的榜首,紧接着的是日本9%,而欧洲国家平均增长仅为6.3%,欧洲国家研发费用的低增长经常被人们归咎于股票市场的短视,为了查明事实,以伦敦股票交易所的14个板块,300家公司为样本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股市并不是短视,而是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在某些领域研发费用的增加会带来股价上涨,而另一些则会带来股价下跌。研究结果分为三组:
第一组的代表是医药行业,包括医药、电子、汽车发动机等。总的说来在技术含量高的领域,股市会对公司支出的研发费用给予奖励,股价上升。
第二组是处于中立状态,有服务业、建筑材料、食品加工和纺织业、印刷、造纸和包装、医疗保健等。股价和R&;D费用的支出呈轻微的负相关。总的说来这是一组技术含量低的行业,市场不认为R&;D的支出会给企业带来预期收益,但是并不是说研发费用在这些行业就不重要,这一组企业市场呈现出高度的选择性,各个企业的情况不同,有个别企业市场也对R&;D做出积极的回应。
第三组的代表是联合大企业,市场对混业经营的联合企业抱怀疑态度,股价和研发费用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解决的办法似乎只有分业经营。
7.Baruch Lev,Doron Nissim和Jacob Thomas(2005)在最新的研究中指出,在美国GAAP框架下,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上研发费用都是作当期费用处理,通过实证已经证明:研发费用作为当期费用会使财务报告的信息有用性恶化,那么如果把研发费用资本化会不会改善财务报告的信息有用性呢?该文采用实证的研究方法,研究了研发费用的资本化对财务信息的改善程度。
研究的结果与作者的直觉和前人研究的成果相一致,如Loudder and Behn(1995),Lev and Sougiannis(1996),Monahan(1999)和Chambers,Jennings and Thompson(2001)。样本选取的区间是1983~2000年间研发费用支出较密集的7个行业。舍弃了1983年之前的样本是因为假设的研发费用生命期是8年,因此需要之前8年的数据。数据来自于COMPUSTAT。将研发费用资本化并在假设的生命期内直线摊销,这样得到调整后的收益和股权账面价值。研究了调整前后的当期收益、净资产与同期的股价、预期的收益以及未来的股票回报之间的关系,实证检验结果:前两项研究表明,这种调整改善了股价和预期收益与净资产和当期收益之间的相关性。而第三项研究表明,用调整后的净资产来评价,尽管一开始股价低估了未摊销的研发费用,但在未来的20个月内,股价将会可预见性地上升。
8.郭斌(2006)通过对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2年度软件开发企业共52个样本和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到的2001年和2002年度共88个样本进行实证分析,试图解释中国软件企业是否存在可观测的规模效应、研发活动对绩效是否存在一致性的正向影响。研究发现,企业规模对于产出率存在一致性的正向影响,但对于利润率却并未表现出显著相关性;在研发强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上,发现研发强度对利润率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对于产出率也存在着负向影响。此文的研究成果与我们的预想有所差别。
9.蒋国瑞、余高潮(2005)利用北京市制造业各行业的技术效率对行业R&;D投入的效果进行分析,以确定R&;D对技术效率的提高,即制造业发展的贡献程度,研究发现,企业研发资金内部支出与其技术效率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企业研发资金外部支出则与技术效率负相关,此外,政府对北京制造业的引导性的R&;D投资对技术效率的提高有着较大的影响。最终结论是,在现阶段,在继续加大企业内部研发投入,提高企业技术水平的同时,应该提高企业外部研发资金支出所带来的对技术效率的促进程度,此外也应该加大公共研究机构的市场化程度,在追求技术先进性的同时注意研发市场前景广阔的技术产品,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制造业企业的更快发展,提高北京制造业整体的竞争能力。
10.朱卫平、伦蕊(2005)认为高新技术企业的科技投入与其绩效之间在逻辑上应该存在明确的正相关关系,并且对这种正相关关系的稳定预期也应该是企业愿意进行科技投入的基本诱因。于是,该文便带着高新技术企业的高R&;D投入和高人力资源投入是否真正带来了高绩效这一问题,对2003年广东省F市173家高新技术企业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科技资金、人力资源投入与企业绩效之间基本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从高新技术企业对科技人才重“招”轻“用”,对研发资金投入重“投”轻“效”以及企业名不副实等角度,对这种现象的出现进行了解读。
11.近年来,我国会计界学者也纷纷开始关注研发费用的问题,薛云奎、王志台(2001)以在上海证交所上市的公司为研究对象,以1995~1999年作为研究考察区间,考察了我国上市公司研发费用信息披露现状及研发费用信息披露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有用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会计信息有用性正在逐年下降,企业对R&;D信息的不当披露是导致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有用性逐年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遗憾的是由于没能直接找到研发费用的数据,该文采用的是间接证明的方法。这也是到目前为止,在会计界仅见的一篇关于研发费用实证分析的文章。
二、对本文的启示
从目前外文文献的研究现状来看,主要反映出三方面的特点:一是在研究对象上多是分行业对研发费用绩效进行检验,如化工行业、通信及电子行业等;二是在研究方法上多采用实证方法,并且比国内更多地使用时间序列数据和宏观经济学模型,突出发展变化轨迹;三是在研究内容上多强调研发费用对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影响。但是,较早时期的外文文献却较少使用实证的分析方法对企业进行研究。
从目前中文文献的研究现状来看,反映出四个的特点:一是在研究对象上多针对科研机构、地区或国家宏观研发费用绩效的评价,对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费用绩效评价的研究明显不足;二是在研究内容上较偏重于研发费用绩效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的建立,至于现实中企业实际研发活动及其绩效状况如何却关注不多;三是探讨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问题,这类研究目前还在快速发展之中;四是实证研究的数据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统计数据(如统计年鉴、统计调查)和会计信息。由于现实中基础数据资料的缺乏等问题(例如,财务会计报告中缺少研发费用的信息),也使得对企业研发费用绩效进行实证研究比较困难,相关成果特别是会计方面的研究成果极少,而这些成果也主要集中在近年。
根据上述分析,目前,国内理论界对我国企业(包括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的实证研究缺乏。以往由于我国会计准则没有强制披露此项费用,则数据难以取得,造成我国会计理论界用实证的方法来研究此问题非常罕见。在近几年来开始关注研发费用的实证研究如薛云奎、王志台(2001),遗憾的是由于没能直接找到研发费用的数据,他们只能采用的是间接证明的方法,则缺乏说服力。这些研究内容比较单一,方法比较简单,也没有一致的结论,而且,这些研究并没有明确提出是在高新技术企业的框架内进行分析。因此,本文力争在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绩效的实证研究方法上有所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