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方法
本文拟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采取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具体而言:
1.对比分析方法(Comparable Analysis Approach)
目前,我国有关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绩效问题的理论和实践尚在探索,因此,通过对比分析国际、国内高新技术企业与一般企业的不同规则和特征,探索和研究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的绩效、绩效评价以及信息披露问题,进而从财务会计制度、证券规范以及高新技术企业自身建设等方面入手,提出改进措施。
2.规范性方法(Normative Approach)
规范性方法是本文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之一。通过国际与国内有关高新技术企业的文献资料检索,参阅有关制度安排,从逻辑角度概括阐明高新技术企业有关研发费用的理想制度框架,对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的主要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归结出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系统形成的规律及应注意的问题,藉以引导实务,实现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管理的规范化。
3.实证性方法(Positive Approach)
本文在采取对比分析和规范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我国上市公司、国家统计局以及北京市统计局的有关数据,采用实证性方法进行本文研究,论证中利用数学模型作为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绩效分析与评价的基础和依据,并辅以统计年鉴的数据分析、典型案例等进行分析论证。
二、研究思路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框架共分为11章,现将各章涵盖的主要内容简述如下:
第一章:引言。概述选题背景与原因、研究范围与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重点阐述本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文献综述,即阐述了中外文献对企业研发费用绩效及评价的研究成果。一方面,可以对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绩效有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把握目前研究的现状;另一方面,可以找到目前研究的薄弱点,指明本文的研究方向和重点。
第三章: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绩效问题的经济学分析。首先,论述了高新技术企业和研发费用的界定以及高新技术企业的特征。而后阐述了西方经济学理论的经济增长理论对认识和分析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绩效问题的理论基础作用,并进一步通过对罗默R&;D模型的讨论来构建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绩效模型的理论框架。
第四章:我国企业研发费用投入的统计年鉴数据分析。运用2002~2007年全国与北京市的统计数据,从研发费用的来源结构、支出结构、成果转化情况、专利的申请情况、专利的授予情况和从事科技工作人员情况进行了分析比较。
第五章:中外研发费用信息披露的对比分析。从中外研发费用信息披露规范和披露现状进行了比较,并从上市公司年报以及经济普查有关统计报表两个角度对加强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提出改进建议。
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和第九章: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绩效的实证检验。分别从我国高新技术上市公司、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以及新企业会计准则对研发费用处理的实施效果多个层面,着重考察研发投入与企业盈利能力、发展能力(由于数据问题,北京市样本未进行此方面的研究)以及技术创新能力之间的相关关系,建立了线性回归模型,最终由实证研究结果得到重要启示。
第十章: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此章主要是针对目前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信息披露现状及研发费用绩效评价方法的不足,提出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投入与产出指标相结合的评价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的绩效指标体系;并从提高评价方法的全面性及实用性着手,确定了适合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绩效的评价方法。最后,以2005年高新技术上市公司样本为例,简要阐明企业如何应用该评价体系对研发费用的绩效做出合理的评价。
第十一章:结束语。阐明本文的不足以及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