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31700000011

第11章 经济增长理论对研发费用绩效问题研究的指导意义

绩效是业绩和效率的统称。在市场经济中,经济行为的终极目的潜藏其后,人们感受到的是直接目的———求利,求利的途径是竞争,而竞争的最终判定标准是绩效。绩效是经济学中永恒的主题,正如萨缪尔森在《经济学》(1992)一书中指出:“效率是经济学说要研究的一个中心问题(也许是唯一的中心问题)”。也就是说,R&;D投入、绩效以及利润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对此,本文试从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增长理论角度入手,阐述技术进步以及研发费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而认识和探讨研发费用绩效问题。

一、传统经济增长理论是认识研发费用绩效问题的逻辑起点

对于经济增长的探讨可以追溯到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1776),他注意到经济增长的动态过程,非常重视知识和技术等要素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他认为技术变化是内在持续的,这种内在的、持续的专业化知识和技术的积累能带来递增收益,进而构成经济增长的持续动力。

完整的经济增长理论模型是20世纪40~50年代,在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的动态发展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其中最主要的经典模型是英国经济学家哈罗德和美国经济学家多马的经济增长模型,这两个模型被称为传统经济增长理论的起点。

哈罗德在1939年发表的“论动态理论”论文中,试图把凯恩斯采用短期、静态均衡分析方法提出的关于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和就业理论长期化、动态化,并在1948年出版的《动态经济学导论》中进一步系统地提出了一个稳定状态均衡增长的模型。此外,美国人多马在1946年发表了“资本扩张增长率和就业”一文中完整独立地提出了与哈罗德模型在理论构思和基本观点几乎完全相同的经济增长模型。在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中假定生产技术固定不变,即资本—劳动比率和资本—产量比率(V)是固定不变的,而充分就业均衡增长要求Gn=Gw=G=S/V。其中S取决于个人和公司的储蓄倾向以及政府的财政政策,V取决于技术状况,Gn取决于人口的社会因素。

虽然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没有涉及技术进步问题,却极大推动了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和发展。在修正、补充这一模型的基础上,索洛、斯旺和米德等人提出了“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索洛在“对经济增长理论的一个贡献”(1956)一文中认为,通过资本主义市场机制的作用调整生产中资本—劳动的组合比例,充分就业稳定状态经济增长是可以实现的。由于索洛的生产函数没有把技术进步作为一个重要的解释变量列入,而事实上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针对这一缺陷,索洛在1957年发表了“技术变化和总量生产函数”一文,米德(1961)出版了《一种新古典的经济增长理论》一书,在模型中引入技术进步和时间因素,从而将其发展为:“索洛—米德模型”。

“索洛—米德模型”的意义是第一次提出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很重要的观点。而技术进步则必须投入一定的研发费用,从而使人们初步认识到技术进步,包括研发费用的投入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和关键性。

二、技术创新理论揭示了技术创新与研发费用的内在联系

技术创新理论是经济增长理论的一个分支。约瑟夫·熊彼特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1942)中将创新看成是企业行为内生决定的,创新主要是企业自觉投入R&;D的结果,创新能力的大小、创新成功的概率都内生地决定一个企业在R&;D活动上的投入数额。虽然从某一次投入与产出的效果看,R&;D与企业创新并不一定存在正相关关系,但是从长远来看,这种关系是一定存在的。这也解释了20世纪以来为什么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自觉地不断扩大企业内部对R&;D活动的投入。而现代技术创新理论正是在约瑟夫·熊彼特的创新理论的基础上衍生和发展起来的。熊彼特认为:

1.技术创新与R&;D的关系

就本质而言,R&;D的实施主体是企业、科研机构以及高校,这与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一致的。R&;D的客体是知识的创造,而技术创新的客体是新产品的产出,但从本质上讲也属于知识的创造。这种知识除了技术创新本身的知识外,还包括技术扩散和商业化的知识。R&;D活动中的知识创造为技术创新的利润获得提供了直接的动力源。所以,R&;D是技术创新体系中的最重要的内生变量。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R&;D活动就没有技术创新。

就目的而言,R&;D是为了创造知识,进而应用知识进行新的发明,这是对R&;D活动的抽象概括。而技术创新以获得商业利润为目的,是对R&;D产出的具体运用和延伸。技术创新的目的要想得到以最终实现必须要求技术创新主体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这离不开R&;D活动;而建立更高技术平台的生产经营系统,又必须要应用新的知识,这更少不了R&;D活动。反之,R&;D活动也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来支撑,而技术创新取得成功又会进一步激励R&;D活动。

2.R&;D活动是高新技术企业的一种内生的、常规性的活动

随着垄断竞争的展开,当垄断企业创新所确定的地位受到后来者的威胁时,垄断企业为了保持自己的地位就需要进一步有效地创造活动。因此,第一次创新成功的垄断企业,在其所获得的垄断利润中会拿出相当一部分再投入 R&;D活动,以期再一次获得创新利润。

到20世纪中叶,经济发展中的科技知识作用越来越重要,企业自觉投资于R&;D活动,创新活动与R&;D活动的投入成正比,创新活动就成为企业家的一项常规活动,也就是说,企业的创新需要企业家根据市场潜在需求的敏感性来组织安排 R&;D活动,通过R&;D活动的努力,实现新的组合,开拓新产品、新生产过程、新生产材料来源以及生产组织的新组合等。

在现代经济中,竞争形式多种多样,R&;D竞争,即新产品或新技术的开发问题,是一种重要的竞争形式。此前,我们一直将生产技术看作是经济系统的外生变量,并以此基础上讨论各个市场参与者之间的相互博弈。

3.研发与技术创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分析

研发主要是通过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来产生技术创新,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优化和提升产业结构等方式来推动经济增长。在这个过程中,生产要素质量和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是技术创新的直接结果和主要标志。一般的说,研发的投入经费与强度和国家经济的发展是相互依赖、互为影响的。一个国家经济越发达,就会越重视和支持科学事业的发展。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工业发达国家的研发经费来源大多经历了相似的发展过程,即由政府为主导向政府、企业同时并重,最后企业成为主体的发展历程,而研发投入分配也是经历了一系列发展过程后才逐步趋于稳定,而且一个国家在不同的研发投入阶段其国家经济及产业结构也会有所不同。所有这些发展规律都可以成为我国研发投入变化的借鉴。

随着企业之间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经营日益国际化,产品生命周期日渐缩短,技术创新对于企业生存与发展日益重要。通过技术创新,企业可以开发或引入新产品,或降低产品成本,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也可以率先进入新的业务领域,抢先占领新市场,形成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从而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同时,技术创新有助于企业提升生产与经营能力,获得新的核心能力。而核心能力是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源泉,从而决定了企业经营绩效。因此,企业技术创新有助于提高企业盈利能力,促进企业成长,从而提高企业经营绩效。

面临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反之企业也日益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企业要成为技术创新投资的主体;二是企业要成为研究与开发的主体;三是企业要成为利益分配的主体。因此企业技术创新一般包括三个阶段:一是技术创新的构思及评价阶段;二是以实现技术创新构思并获得技术创新成果为目的的研究和开发阶段;三是技术创新成果的商业化及进入市场阶段,而其中第二阶段更是重中之重。企业进行创新要通过大量的研发活动来实现,许多世界知名的高新技术企业用于技术创新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已达到了营业收入的10%以上。

由上述现象可以看出,当前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投资者,乃至整个国家都对研发活动非常重视。因而,研发支出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企业不仅仅把视线对准能直接为企业带来商业产品和经济效益的开发活动,对开发的前身———研究活动也给予越来越多的重视。市场经济中由于研发主体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部门(包括其他企业和产业等)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研发主体的技术创新会通过产业链在各产业间进行扩散,一个行业的技术创新最终会通过产业间的前向关联或后向关联拉动其他行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研发不仅能提高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劳动生产率,而且不断地对产业结构进行重构,促进产业结构向高层次、合理化方向发展。从本质上看,建立在研发基础上的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为经济增长提供了良好的物质载体,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产业结构的优化和提升间接表现出来的。

长期以来,特别是近10年以来,世界500强中佼佼者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形成了以研究与开发为基础的核心竞争力,并依靠这一竞争优势成为国际市场上某一行业的“领头羊”。随着我国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市场经济日趋完善,企业之间产品和质量的竞争愈演愈烈,产品更新速度也越来越快。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就必须一方面重视新型产品和技术的开发;另一方面促进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协调、统一全局发展思路和重点突破方向两者之间的关系。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通过整合各种知识、能力、合理匹配各种资源而形成的一种不同于竞争对手的独特的竞争力,具有增值性、稀缺性、不可模仿性和不可替代性的特征。它可以具体表现在企业的研究与开发、战略决策、影响能力、产品制造、市场营销、组织管理等方面,而这几方面除靠经验积累之外,研究与开发是形成企业竞争优势最重要的动力和源泉,是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途径。因为无论是新产品、新的生产方式、新原料,还是新市场、新组织,无不都是基于研究与开发所带来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变革而引起的创新。

企业的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基础,是判断企业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标准,也就是说企业只有在核心技术、核心产品上具有长期积累的特殊能力,才能在企业内部和外部不断扩展并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其得以巩固和提高的基础上,企业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持续获利能力。但企业的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离不开研究与开发活动,为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企业研究与开发活动在形成、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中的基础性、关键性作用。

(1)依靠研究与开发提供消费者需要的产品与服务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基本前提。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也在日趋个性化,这具体体现在消费市场需求趋向多样化、高品质化和特殊化。为满足这种要求,多品种、小批量、非标准化的生产方式必将取代日益大批量的标准化生产方式。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基本特征就是必须要能够有助于顾客实现其看重的价值。因此,企业必须为了提供差异化、个性化和多样化的产品而不断努力,为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而进行持续的产品研究与开发。

(2)依靠研究与开发增强企业应变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根本保证。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任何盈利产品在市场上的出现都会导致大量竞争对手的出现,进而造成生产能力过剩的局面,并最终爆发价格战。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产品进入市场的门槛太低。一般说来,在市场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里,企业获取超额利润的法宝是设置较高的产品入市门槛,即设立进入壁垒。如果企业的研究与开发能力越强,其产品的技术含量、质量、性能、工艺水平以及服务水平就越高,产品进入市场的障碍也越小。而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应变能力越强,企业的竞争力就越大,相应的,其核心竞争力的构建也就越有保证。

(3)依靠研究与开发获取竞争优势是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竞争优势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一个至关重要的部分。从企业的生命周期来看,任何企业并非总是处于长期繁荣时期,而是具有产生、发展、消亡的生命周期,企业的生命周期总是与其核心技术的周期以及由核心技术决定的核心产品的周期密切联系的。而核心产品的市场寿命的长短主要取决于市场需求、市场竞争密度以及产品在研发中的科学技术水平。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以及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一方面作为研发成果的新设备、新工艺、新产品、新管理制度、新管理方法等方面的生命周期因无形磨损而变得越来越短;另一方面,研究与开发成果的扩散借助于信息技术日益呈现出快速化和全球化的特点,各家企业都可以利用研发成果的外部经济效果进行相应的仿效开发。这些都使得主导产品的市场寿命不断缩短,企业很难像工业经济时代那样长期地垄断某种研发成果并获取超额利润。竞争优势维持时间日趋减少,任何核心技术和产品都会过时,而且周期还越来越短。在这种情形下,企业只有不断加大研究与开发力度,用新产品替代过时产品,开始新一轮市场生命周期,才能形成、巩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断从研发中获取竞争优势,才能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处于经久不衰的境地。

(4)依靠研究与开发实现低成本扩散与收益放大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研究与开发成果在企业内部技术扩散是实现规模经济、增加创新收益的主要手段。在企业经营中,由研究与开发成果构建成的新技术尤其是核心技术在不同产品或产业中的扩散和渗透,使企业技术扩散产生“收益倍放”效应。当然,通常企业技术扩散过程中的收益放大效应主要来源于企业多元化经营、国际化经营与纵向一体化生产体系,其实质在于企业内部资源尤其是企业对研究与开发能力的优化配置,最终有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总之,企业的发展将面临剧烈的市场竞争,企业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产品的竞争,而产品的竞争实质则是研究与开发能力的较量。随着竞争的加剧,时间的推移,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会演化为一般技术,企业只有进行不断的研究与开发,通过技术创新与改进,加速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应用,开发出有更高使用价值、成本更低的新产品,创造出消费者对该类产品的新需求,使这类产品以较高的技术含量来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并形成新的企业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形成新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才能实现企业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研究开发活动与企业技术创新、企业核心竞争力,三者间有着密不可分、互相促进的关系。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和提升有不同的途径,可以通过客户服务方面、渠道的建立、品牌形成、核心技术方面获得等。虽然技术创新只是获取竞争力的一个方面,而且它要靠大量的研究与开发活动来实现,但是,无论是工业经济时代,还是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和研究与开发都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和主要特征。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要对研究与开发活动给予特别的关注,并以此为出发点,进一步针对由于研究开发活动与公司业绩之间的相关性,并希望对构建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有所贡献。

总之,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技术创新,特别是企业的R&;D活动越来越成为企业快速发展、超前一步的制胜武器。现在,R&;D活动已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一种内生的、常规性的活动。R&;D活动存在于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每一步骤,而且R&;D活动与技术创新的绩效(如产品的数量增加、质量的提高、市场的开拓以及超额垄断利润等)的关系最为密切,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相关性。

三、新经济增长理论引发对研发费用的重视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高科技革命,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改变了以制造业为基础的工业经济模式。高新技术经济是知识高度密集、创新收益递增的知识经济。高新技术经济,从本质上讲兴起于美国、扩展于世界的由新技术革命引起的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结构和经济运行规则的变化。

据经合组织(OECD)报告,在近年来,该组织成员国的高新技术产品在制造业的份额翻了1倍,达到了20%~25%。随着知识、技术密集部门,教育、通讯、信息等产业的迅速发展,知识和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从20世纪初的5%~20%提高到70%~80%,预计全球高速信息公路建成后将高达90%。这一切表明,世界经济正处在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的时代,以知识为基础的知识经济的强大生命力将支配21世纪的世界经济,并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深渊的影响。

在20世纪50~60年代,以索洛模式为代表的新古典增长理论开始重新思考经济长期增长的可能性。他们发现,如果没有某种外生因素的引入,以新古典生产函数为核心的新古典增长模式最终无法避免零增长的稳定均衡状态。在对增长剩余的计量中,他们发现传统的要素资本和劳动只能解释经济增长的很少一部分,很大一部分增长剩余得不到解释,由此他们引入一个外生的技术进步因素。据估测,现代美国经济增长有3/4源于这种性质的技术进步。不难发现,这一增长理论把对技术进步的作用推向一个顶峰,技术进步成为远比物质资本和劳动力更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然而,这一理论对知识的生产一无所知。我们想象一下,如果这个外生的技术进步来源被切断,经济终究难逃零增长的稳定均衡状态,从而经济的长期增长仍是无法解释的现象。总之,尽管新古典增长理论在逻辑上符合这些经验事实,但它的解释却是远远不够的。外生的技术进步远远不能揭示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因此,为了深入探讨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必须超越新古典增长理论,而这正是新经济增长理论(亦称内生增长理论)的历史使命。

新经济增长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的兴起和知识经济在20世纪末出现不是偶然的。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兴起进一步推动了知识内生化的过程,促进了知识这种能带来收益递增的生产要素在经济中的运用。新经济增长理论所强调的经济增长模式和经济增长方式孕育、促进了知识经济的来临,并构成了知识经济的核心内涵。高新技术经济推进了传统的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方式向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化、信息化、生态化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客观上要求并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学家对研究与开发、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相关理论的探讨,将技术创新的经济机理、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构架融入经济增长理论的框架中。

近半年世纪以来,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经历了一条由外生增长到内生增长的演进道路。以罗默和卢卡斯等人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在对新古典增长理论的重新思考的基础上,提出一组以“内生技术进步”为主要内容的论文,探讨了长期经济增长的可能前景,掀起了一股“新增长理论”的研究潮流。

卢卡斯根据贝克尔的人力资本内生化理论和阿罗的观点,将原来的外生技术进步转变为人力资本。卢卡斯建立了一个以人力资本为增长发动机的两部门模型,分析指出经济不需依赖外生力量(如人口增长)就能实现增长,增长的源泉是人力资本积累。随后发展衍生的众多类型的增长模型着重考察了知识外溢、人力资本投资、研究和开发、边干边学等等与人力资本形成密切相关的技术进步实现机制和表现形式。在收益递增和外部性假设上考察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的结论是:一国人力资本存量和生产力对经济增长有重要影响,在长期现实中各国经济增长率的广泛差异是由知识和人力资本存量及积累率水平决定的。新增长理论指出,人力资本的个人投资者无法将投资的外部效应完全内部化,因而存在人力资本投资的非帕累托最优,进而引申出来政府资助的政策含义。经济增长理论系统证明了知识、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内生性作用,知识和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使经济处于规模收益递增,而非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规模收益递减。

罗默则直接研究了以人力资本和实物资本为载体的知识积累过程,建立了知识积累和产出水平的函数关系。罗默1986年论文开始探讨新增长理论的整体框架。在这篇“收益递增和长期增长”论文中,他提出了知识积累推动经济增长的模型,认为知识是资本最基本的形式,知识与实物资本相比,其特点就是初期投入成本相当高,而一旦知识创造出来,就可以相当低的成本进行复制和传播。而且知识产品可以带来许多溢出效应。罗默指出,知识投资具有“天然的外部性”,即知识是不可能完全地专利化或者完全保密的,从而新知识对于其他企业的生产具有正的外部效应。

内生增长模型强调了知识(包括R&;D)投资的重要作用,而罗默的R&;D模型更是专门从研究与开发投入的角度探讨经济增长问题。从此,研发费用的绩效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同类推荐
  • 上市公司财务分析

    上市公司财务分析

    本书包括:上市公司财务分析基础、资产负债及其分析、利润表及其分析、现金流量及其分析、合并财务报表及其分析等内容。
  • 传统企业,互联网在踢门

    传统企业,互联网在踢门

    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认为,制造业将会由原来依靠成本优势大规模制造的模式转变成“专业化公司+信息化改造+小制造”的模式。在10年之内,会有50%~60%的中国传统制造业企业迈不过这个坎儿,惨遭淘汰。鉴于目前很多传统企业“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的现状,本书将用“互联网的加减法” 这个简单模型清晰地说明商业新时代的游戏规则和全新玩法,帮助传统企业化解“本领恐慌” 。
  • 金牌营销员必备

    金牌营销员必备

    这是一本看了就能懂,拿来就能用,来源于实践,又能全盘指导实践的营销培训手册。本书从专业角度出发,针对性强,内容翔实生动,但阅读门槛低,便于各种层次受训人员快速掌握。本书涵盖了大量经典的营销实例,举一反三之后你将受益无穷,因而本书不仅是营销员提高自身水平的专业宝典,更是企业提升管理水平的必备读物。读者能够在轻松阅读的同时,领悟掌握相关的理论和技巧。结合实际工作,你将很快成长为一名万众瞩目的金牌营销员。
  • 传统企业电商之道

    传统企业电商之道

    本书是作者二十多年传统营销经验和多年电商实践经验的总结,旨在为传统企业展现一条清晰的电商发展思路,扫清发展上的障碍。全书从传统企业启动电子商务应从战略规划开始,以实战的角度,阐述如何定位,如何建立电商管理体系,如何做营销管理和分销等一系列内容。相信本书能成为传统企业开展电商业务的行动指南。
  • 科特勒营销思想大全集

    科特勒营销思想大全集

    通过300个具体案例,生动地教会你如何做营销。
热门推荐
  • 美人如歌卿何在

    美人如歌卿何在

    青青子吟,悠悠我心。何时归来,再续前缘。且看今生,是否有缘!姻缘三生定,有缘自相聚!
  • 经络养生保健操

    经络养生保健操

    作者根据“上工治未病”的中医治病思路,以养生和预防保健为目的,特别编排了一套经络养生保健操(随书附有配套光盘)。以图解的形式系统讲解了经络的作用、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的循行主治功效,重点介绍了经络保健操分解动作及相关穴位。本书推荐的保健操在社区深受欢迎,适合社会大众、中医爱好者特别是中老年人士阅读学习、模仿操练。
  • 半吊子道长

    半吊子道长

    法术?神通?他统统没有!一个被赋予重责的无道士能否不负师恩把昔日的妖怪打入地狱?纯洁的女孩,憨厚的徒弟,无辜的村民是否能逃过次劫?日更
  • 汉朝旧事

    汉朝旧事

    以幽默的方式解说自己眼中的大汉王朝.看过本书的朋友,真诚感谢各位的支持。本书若有不足之处,还望不吝赐教。本着力求精品,不出废品的原则进行创作,汉朝旧事qq讨论群:72625308;
  • 虐杀噬空

    虐杀噬空

    这是一个不是普通人得到祖传的奇怪黑环,奇怪的家族拥有着普通人没有的恐怖适应力。因为一次意外开启了黑环穿越到了其他世界,第一个世界便是《虐杀原型》。试着让A哥不再黑化奋斗!然后去其他世界再改变那些伤感的结局……欢迎加入起点――虐杀噬空,群号码:377376960
  • 梦葬天寰

    梦葬天寰

    吾从异世而来,前世愚懵而不明福幸,今生必将有所守护,魔无道,灭魔;神无道,屠神;仙无道,诛仙;天无道,葬天。
  • 倾世狂凤:绝世琉璃妃

    倾世狂凤:绝世琉璃妃

    传说,墨大将军府最宠爱的嫡长女,又丑又瞎。据说,当今皇上最宠爱的无虞王爷,又傻又聋又哑。终于,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某皇突然想凑出一对绝世佳偶,于是..........
  • 秦时明月之随身系统

    秦时明月之随身系统

    系统在手,天下就有,美人在怀,颠鸾倒凤,醒时,灯火阑珊处,天下终究大统。
  • 失心计划

    失心计划

    8年前,她是手无寸铁的弱女子,亲眼目睹父母的死亡,却只能躲在门后偷偷的哭,8年后,当她归来,寻找凶手时才知道…………
  • 异端派遣四人结社

    异端派遣四人结社

    闪光吧二次元!我叫丁酥人,大中华人,现住十一区一个私人性质的事务所,工作生活都在这里,十七,第十一学园二年级生,不喜欢大声说话。长年被兄控妹妹、女王大人、狂暴御姐、萌王萝莉、三无少女奴役着,不过她们说这是爱,我信了,然后就爬行在了血和泪的单行道上,渐爬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