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研究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绩效及评价问题,通过上述传统经济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增长理论的探讨,我们找到了认识和深入研究研发费用绩效问题的逻辑起点和思路。这里,我们以新经济增长理论中著名的R&;D模型进一步发掘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绩效模型的理论框架。
一、罗默的R&;D模型的演进
如前所述,罗默是新增长理论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继承了亚当·斯密、索洛和卢卡斯等人的收益递增思想,运用并拓展阿罗等人的动态分析框架,结合外在性、产出的收益递增与新知识或创意的生产收益递减等因素,系统地建立了他的内生增长模型。罗默的内生增长思想主要反映在发表的《收益递增与长期增长》(1986)和《内生技术进步》(1990)的两篇论文中。
1.简单的罗默模型
罗默在1986年《收益递增与长期增长》中提出了自己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罗默假设总体技术进步来自对实物资本的投资,用生产中累积投资代表知识的积累,直接将技术进步内生化。罗默认为知识不同于普通商品之处在于知识具有溢出效应,这使任何厂商所生产的知识都能提高全社会的生产率,内生的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动力,知识和技术研发是经济增长的源泉。
α为介于0与1之间的数值,A是介于0和1之间的一个参数。技术的增长是内生的,A(t)是知识的存量或在历史进程中到时间t为止时已发明的创意数量,这样在任何给定一点时间产生的新创意的数量A,简单粗略地说,就等于试图发明新创意的人数LA乘以他们发明新创意的速率δ。
2.罗默的R&;D模型
1990年,罗默在《内生技术进步》一文中给出了第二个模型:引入人力资本后的内生增长模型,也就是罗默的R&;D模型。在模型中他将社会生产划分为三个生产部门,他们分别是家庭可以用来消费或投资的最终产品的生产部门、研究与开发部门和中间资本品的生产部门。其最终的生产函数是:
式中,H y是直接投入到最终生产品中的人力资本量;L为物资资本;X(i)是部门中间品投入量;A是最大知识总量。罗默的这一模型较为系统地分析了知识与技术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他突出了研究与开发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有其实际价值,这与事实相符。
二、对于罗默模型的解释与评价
罗默的第一个模型(1986)认为企业创造的新知识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知识作为一种特殊生产要素,它本身的生产具有递减报酬。而在产出生产中具有递增报酬。另外知识还具有外在性,即一个企业创造的知识会成为公共知识而使其他企业受益。只要企业实现知识生产的最优控制。就可以使经济达到长期稳定的增长。
在理论模型上,罗默认为新古典增长理论关于边际收益递减的假设是导致其失效的根本原因,因此在他提出的增长模型中放弃了这一假设。首先,罗默认为在经济增长中知识与资本(是由放弃当前消费来积累的)不同,它是由规模收益递减的研究技术生产的。另外,对知识的投资具有正的外在效应。更为重要的是,消费品的生产作为知识及其他投入的函数,具有递增的规模收益。外部性、产出生产中的规模收益递增和新知识生产中的规模收益递减是罗默增长理论的三要素。根据这些要素,罗默的增长模型实现了技术进步的内生化。
罗默的R&;D模型(1990)内涵丰富,更加明确了研究与开发的重要性。这个模型主要有四个基本要点:第一,技术变革是经济增长的核心,技术借助于资本和劳动的实体发挥作用,它不是外生变量,而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内生因素;第二,技术进步能够提高而不是减少投资的收益,技术与投资存在着一种相互激励的关系,因为技术变革来自于企业的利益驱动;第三,人力资本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可用受教育的程度来衡量,正是由于人力资本的作用,而使经济出现规模收益递增;第四,知识与其他一般产品不同,知识生产出来后可以无价地重复使用。知识提高投资效应,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内生增长模型把生产知识的研究与开发活动纳入经济活动中,因此经济系统不仅包括中间产品生产部门和最终产品生产部门,还应包括一个生产知识的研究部门。投资促进知识积累,知识又刺激投资,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从而得出投资的持续增长能永久性提高增长率的结论。因而,应当重视对研发费用的投入。
值得注意的是,在内生增长理论中,R&;D模型是最有前途的分析框架,也符合宏观经济理论必须具有微观基础的经济学发展趋势。但一些的经验检验并没有证实R&;D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实际上,不少经验检验表明二者是负相关的。对此应该如何作出解释呢?从各种经验检验的实际情况看,由于从 R&;D支出到生产率的提高之间往往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时滞性,且有关R&;D数据的样本容量并没有大到足以进行高阶滞后回归的程度,因此得出这种结论是可能的。此外,在产品质量改进模型中,由于新产品的发明往往意味着旧产品的被淘汰,从而在某种情形下可能降低而非促进经济增长。
三、R&;D 模型是构建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绩效模型的理论框架
R&;D模型认为经济持续增长主要取决于技术进步,而技术进步源自于对知识的投资。在罗默的模型中,投资包括物质资本投资、人力资本投资和对知识的投资,并建立了知识积累与产出水平的函数关系。运用这一原理,西方财务会计界的一些专家和学者业已进行了研发费用与企业收益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例如,美国学者Baruch Lev和Theodore Sougiannis在《研发费用的资本化,摊销与价值相关性》(1995)一文中得出“研发费用与特定后续期收益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的结论;Stern Stewart Europe Limited(1999)以伦敦股票交易所的14个板块,300家公司为样本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某些领域研发费用的增加会带来股价上涨,而另一些则会带来股价下跌。
本文第四章和第五章所设计的实证模型正是建立在新经济增长理论基础之上的,并以罗默的R&;D模型作为理论框架。
根据罗默的R&;D模型,即知识积累(研发费用投入)与产出水平(利润、资本积累等)的函数关系,我们可以进行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绩效的模型假设,对此,本文将在第四章和第五章做出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绩效的模型假设。
而在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绩效模型中,运用R&;D模型的知识积累与产出水平的函数关系,将以我国高新技术上市公司2002~2005年的数据和北京市2004年高新技术企业统计调查的样本,对研发费用投入与企业收益进行实证检验。
以下就结合2001~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和2001~2007年北京统计年鉴的数据资料来说明我国企业R&;D投入的概况。